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山场养鸡关键技术 >

第13部分

山场养鸡关键技术-第13部分

小说: 山场养鸡关键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滴鼻、点眼法 主要适用于鸡新城疫II系、Lasota系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及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型疫苗的接种。多用于雏鸡的免疫。

    滴鼻、点眼可用滴管或5毫升注射器(针尖磨秃),事先用1毫升水试一下,看有多少滴。2周龄以下的雏鸡以每毫升50滴为好,每只鸡2滴,每毫升滴25只鸡,如果1瓶疫苗是用于250只鸡的就稀释成250÷25=10(毫升)。比较大的鸡以每毫升25滴为宜,上述1瓶疫苗就要稀释成20毫升。

    疫苗应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不能用自来水,避免影响免疫接种的效果。

    滴鼻、点眼的操作方法:术者左手轻轻握住鸡体,食指与拇指固定住鸡的头部,右手用滴管吸取药液,滴入鸡的鼻孔或眼内,当药液滴在鼻孔上不吸入时,可用右手食指把鸡的另一个鼻孔堵住,药液便很快被吸入。

    (2)饮水法 饮水法是将弱毒疫苗混入水中进行的免疫。此法应用方便,安全性好。其缺点是疫苗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免疫效果不整齐。

    适用于饮水法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Ⅱ系、Lasota系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等。

    为使饮水免疫接种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投放疫苗前,要停供饮水2~3小时(依不同季节酌定),以保证鸡群有较强的饮欲,能在2小时内把疫苗水饮完。

    第二,配制鸡饮用的疫苗水,现用现配,不可事先配制备用。

    第三,稀释疫苗的用水量要适当。正常情况下,每500份疫苗,2日龄至2周龄用水5升,2~4周龄用水7升,4~8周龄用水10升,8周龄以上用水20升。

    第四,水槽的数量应充足,摆放均匀,可供全群鸡同时饮水。

    第五,应避免使用金属饮水槽,水槽使用前不应消毒,但应充分洗刷干净,不含有饲料或粪便等杂物。

    第六,水中应不含有氯和其他杀菌物质。盐碱含量较高的水,应煮沸、冷却,待杂质沉淀后再用。

    第七,有条件时可在疫苗水中加2%脱脂奶粉,对疫苗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第八,要选择一天当中较凉爽的时间用苗,疫苗水应远离热源。

    (3)翼下刺种法 主要适用于鸡痘疫苗、鸡新城疫I系疫苗的接种。进行接种时,先将疫苗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按一定倍数稀释,然后用接种针或蘸水笔尖蘸取疫苗,刺种于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雏鸡刺种1针即可,较大的鸡可刺种2针。

    (4)肌内注射法 主要适用于接种鸡新城疫I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弱毒疫苗、禽霍乱G190E40弱毒疫苗等。注射部位可选择胸部肌肉、翼根内侧肌肉或腿部外侧肌肉。多用于成鸡。肌内注射时要注意刺入深度,避免伤及内脏及血管神经。

    (5)皮下注射法 主要适用于接种鸡马立克氏病弱毒疫苗、新城疫I系疫苗等。接种鸡马立克氏病弱毒疫苗,多采用雏鸡颈背皮下注射法。注射时,先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雏鸡颈背部皮肤轻轻捏住并提起,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皮肤与肌肉之间,然后注入疫苗。

    (6)气雾法 主要适用于接种鸡新城疫I系、Ⅱ系和La…sota系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此法是用压缩空气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稀释的疫苗液形成直径为1~10微米的雾化粒子,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随呼吸而进入鸡体内。气雾法适用于密集鸡群的免疫,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疫苗的稀释以蒸馏水为好,疫苗量应增加30%或1倍,最好加入0。1%的脱脂奶粉或3%~5%甘油。为避免气雾免疫诱发支原体病,雾滴大小要适中,一般要求喷出的雾粒在70%以上,雾粒的直径应在1~10微米。喷雾时鸡舍要密闭,要遮蔽直射阳光,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最好在夜间鸡群密集时进行,喷雾后停留10~15分钟再打开门窗。气雾免疫接种对鸡群的干扰较大,尤其会加重鸡病毒、霉形体及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应予以注意。必要时,可于气雾免疫接种前、后在饲料中加入抗菌药物。

    3。 接种疫苗时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接种疫(菌)苗。疫苗的稀释倍数、剂量和接种方法等,都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第二,疫苗应现配现用。稀释时绝对不能用热水,稀释的疫苗不可置于阳光下暴晒,应放在阴凉处,且必须在2小时内尽快用完。

    第三,接种疫苗的鸡群必须健康。只有在鸡群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接种,才能取得预期的免疫效果。对环境恶劣、疾病、营养缺乏等情况下的鸡群接种,往往效果不佳。

    第四,妥善保管、运输疫苗。生物药品怕热,特别是弱毒苗必须低温冷藏,要求在0℃以下,灭活苗保存在4℃左右为宜。要防止温度忽高忽低,运输时要有冷藏设备。若疫苗保管不当,例如不用冷藏瓶提取疫苗,存放时间过久而超过有效期,或冰箱冷藏条件差,均会使疫苗降低免疫力,影响免疫效果。

    第五,选择接种疫苗的恰当时间。接种疫苗时,要注意母源抗体和其他病毒感染时,对疫苗接种的干扰和抗体产生的抑制作用。

    第六,接种疫苗的用具要严格消毒。对接种用具必须事先按规定消毒。遵守无菌操作要求,接种后所用容器、用具也必须进行消毒,以防感染其他鸡群。

    第七,注意接种某些疫苗期间能用和禁用的药物。在接种禽霍乱活菌苗前、后各5天,应停止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在接种病毒性疫苗时,在前2天和后5天要用抗菌药物,以防接种应激引起感染;各种疫苗接种前后,均应在饲料中添加比平时多1倍的维生素,以保持鸡群强健的体质。

    此外,由于同一鸡群中个体的抗体水平不一致,体质也不一样。因此,同一种疫苗接种后反应和产生的免疫力也不一样。所以,单靠接种疫苗扑灭传染病往往有一定的困难,必须配合综合性防疫措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skbshge

(五)合理投药预防,提高鸡群健康水平() 
除对鸡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免疫接种等工作外,合理使用药物防治鸡病,也是搞好疾病综合性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鸡场应本着高效、方便、经济的原则,通过饲料、饮水或其他途径有针对性地对鸡使用一些药物,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对鸡使用某一种化学药物防治疾病,易在鸡体内产生耐药菌株,从而使药物失效或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有条件的鸡场需要经常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高效敏感化学药物进行防治。一般中小型家庭鸡场,要选择多种药物交替使用。

    1。 鸡沙门氏菌病(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

    )和大肠杆菌病

    在1~15日龄用新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等药物,交替使用。

    2。 鸡球虫病和盲肠肝炎

    在20~60日龄,地克珠利、克球粉、氯苯胍,马杜拉霉素等药物交替使用。

    3。 鸡支原体病

    发生于15~180日龄,以20~70日龄较多见,全群用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北里霉素等药物预防。

    4。 传染性鼻炎

    4周龄以上用磺胺类、土霉素、链霉素等药物预防。

    skbshge

(一)鸡新城疫() 
【临床症状】

    鸡新城疫又名亚洲鸡瘟,在我国民间俗称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呼吸困难,排绿色稀便,鸡冠呈紫红色,死亡较快。如果病程稍长,则出现神经失调等症状。鸡新城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3天。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温和型3种类型。

    (1)急性型 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病死亡,死亡率高,传播迅速,数日内会传遍附近所有鸡群。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鸡冠和肉髯呈紫红色,排绿色稀便。疫情后期,有些病鸡腿麻痹,肢体瘫痪。

    (2)亚急性型 临床表现仰头伸颈,张嘴喘息等呼吸困难的症状。有些病鸡表现头颈震颤,趾、翼麻痹等神经失调的症状。鸡群普遍腹泻。成年鸡死亡率低,一般为10%左右;雏鸡死亡率较高,一般为20%左右。

    (3)温和型 多发生于成年鸡,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不引起死亡。但产蛋率下降,下降幅度为20%~30%,持续下降20余天后,产蛋量可逐渐回升,但很难恢复到正常产蛋水平。雏鸡在无继发感染的情况下,仅表现采食量减少,精神状态稍差,不引起死亡,10余天后,鸡群可自然康复。

    急性或亚急性新城疫病死鸡,胃肠道黏膜有出血性病变。腺胃出血,尤其是腺胃*出血或出现溃疡病灶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有些病例在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条纹状出血,角质膜下有条状出血。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和淋巴滤泡肿胀、出血,严重的出现溃疡,尤以盲肠扁桃体病变明显。泄殖腔有条状或斑状出血。有呼吸道症状的病死鸡喉头、气管内有黏液,气管黏膜粗糙、肥厚,肺部及脑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

    一般蛋鸡可于3日龄、18日龄各进行1次弱毒疫苗接种,可单独选用弱毒苗或油乳剂灭活苗,也可同时选用两种疫苗,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佳效果;60日龄、120日龄各进行1次I系疫苗接种;产蛋后每2~3个月进行1次Ⅳ系疫苗接种。据报道,给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油乳剂灭活苗,同时用20倍稀释的Ⅳ系疫苗滴鼻、点眼各1滴,免疫期不少于100天。本病无特效疗法,鸡群一旦发病,应立即用La系、克隆30或Ⅳ系疫苗点眼或饮水,2月龄鸡也可用Ⅰ系疫苗紧急接种。同时,配合使用抗菌素和多种维生素,以预防细菌继发感染,促进机体康复。

    skbshge

(二)禽流感() 
【临床症状】

    禽流感又称欧洲鸡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总称。主要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死亡快,头面部肿胀,呼吸困难,鸡冠、肉髯发绀,严重腹泻。病程稍长时,出现软瘫等神经失调的症状。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2~5天。最急性病例往往在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呈暴发性,突然死亡。急性病例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两眼闭合,呈昏睡状态;头面部水肿,冠和肉垂紫绀,眼周围和颈喉部也有明显肿胀,鼻孔常流有带血色的分泌物;有明显气喘、咳嗽等呼吸困难的症状。有些病鸡因窒息而死亡;有些病鸡出现水泻、下痢急性肠炎症状,死亡率一般在40%以上。亚急性病例,经常出现神经系统紊乱失调的症状,如翅下垂,肢体瘫软,共济失调等。蛋鸡发病后,产蛋率明显下降,甚至绝产。最急性死亡的病鸡常无眼观变化。

    【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抗生素仅可以控制并发或继发的细菌感染。所以,入境检疫十分重要,应对进口的各种家禽、鸟类施行严格的隔离检疫,然后才能转至内地的隔离场饲养,再纳入健康鸡场饲养。

    在本病流行地区,按禽流感免疫程序接种疫苗。蛋鸡、肉用种鸡,于2周龄首次免疫,接种剂量0。3毫升,5周龄时加强免疫,120日龄左右再次加强免疫,以后间隔5个月加强免疫1次,接种剂量0。5毫升。8周龄出栏肉用仔鸡10日龄免疫,接种剂量0。5毫升。

    鸡场一旦发生本病,应严格封锁,对周围3千米以内饲养的鸡只全部扑杀,对8千米以内饲养的鸡只进行紧急免疫注射。对场地、鸡舍、设备、衣物等严格消毒。消毒药物可选用0。5%过氧乙酸、2%次氯酸钠,以至甲醛及火焰消毒。经彻底消毒2个月后,可引进血清学阴性的鸡饲养,如其血清学反应持续为阴性时,方可解除封锁。

    skbshge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临床特征是精神委靡,食欲废绝,严重腹泻,脱水,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达90%~100%,死亡率高达30%~70%。在自然感染条件下,其易感性与法氏囊发育阶段有关,2~15周龄鸡易感,其中3~6周龄的鸡最易感,法氏囊已退化的成年鸡只发生隐性感染。发病突然,传播迅速,一般在2~3天可波及全群。病鸡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病鸡的分泌物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可污染饲养场地、空气、饲料、饮水和饲养工具,易感鸡直接或间接与其接触后,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结膜感染,水平方向传播。另外,还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其他带毒的鼠类、蚊蝇和羽虱类昆虫,也可能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因素。本病的潜伏期为1~4天,突出表现是鸡群突然发病,采食量锐减,死亡率增高。病鸡精神沉郁,排白色奶水样粪便,肛门周围羽毛黏附粪便污物。病情很快加重,病鸡呆立一旁,两翅下垂,羽毛松乱,缩颈颤抖,体质衰弱,消瘦脱水,爪干燥无光,很快死亡。病程为2~7天,发病后3~4天是死亡高峰期。发病率在70%以上,死亡率在30%左右,有时高达60%以上。

    【防治措施】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用高免卵黄抗体治疗。在预防上,只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消毒工作,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就会收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第一,给雏鸡接种疫苗。选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给雏鸡进行二次饮水免疫接种。对无母源抗体的雏鸡,首次免疫5~6日龄,第二次免疫为20日龄。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鸡,首次免疫为14~18日龄,二次免疫为28~32日龄。饮水免疫要增加25%的疫苗免疫量,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脱脂奶粉。

    第二,给种鸡接种疫苗。选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油乳剂灭活苗,给18~20周龄的种母鸡进行皮下或肌内接种,每只接种量为0。5~0。6毫升,2周后体内可产生高滴度的抗体。这种抗体通过种蛋传递给雏鸡,雏鸡母源抗体可持续2~3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