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黄陵文典·诗歌卷 >

第13部分

黄陵文典·诗歌卷-第13部分

小说: 黄陵文典·诗歌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地春光明远水,涨空岚翠乱晴晖。

    文公孤诣终兴卫,同是神州大布衣。

    选自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

    【作者简介】

    张默君(1894—1975)原名昭汉,号白云巢主,英文名莎非亚。湖南湘乡人。青年时组织女界协赞会支持北伐革命,颇受孙中山赞许。20余岁办神州大学并自任校长。1918年赴欧美考察教育,旋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教育学。回国后任上海时报妇女周刊编辑,并任南京全国高等考试典试委员。擅长诗词、书法。著有《默君诗草》等。

    【说明】

    此诗系作者1935年随其丈夫邵元冲,与邵力子、邓有彦等人拜谒黄帝陵时所作。诗题中翼如系邵元冲字;溥泉系邵力子字;孟硕系邓家彦字。

    【注释】

    ①嫘祖:黄帝之妻。《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则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相传嫘祖养蚕织帛,使万民免受寒冻之苦,故被后人尊为“蚕神”。

    ②行馘(guó,音国):馘,古代战争中以割掉敌人的左耳计数献功,此处指擒杀。

    谒桥陵

    陈善

    东方鼻祖仰轩辕,陵寝巍然浩气存。

    源远千秋流泽荫,①神威双手辟乾坤。

    蚩尤早灭安华夏,海寇新歼待子孙。

    两袖清风深愧怍,②客中无计荐鸡豚。③

    选自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

    【作者简介】

    陈善,民国祭陵官,生平不详。

    【注释】

    ①泽荫:即阴泽,阴德。

    ②愧怍(zuò,音坐):惭愧。

    ③豚(tún,音屯):小猪,也泛指猪。

    谒黄帝陵

    吴致勋

    桥陵道上三年住,蒿目时艰愧无补。①

    文字生涯蠹鱼蛀,②甲兵未许胸中富。

    黄帝子孙久承绪,五千余年斯土主。

    礼乐衣裳垂法度,端拱而治熙环宇。

    指南车破蚩尤雾,神威一奋敢当怒!

    民族之争从此数,扫荡中原屏外侮。

    广成问道崆峒处,荆湖骑龙鼎已铸。

    抗战至今追远祖,皇皇炎绪仍如故。

    国军指日驱残虏,还我山河争快睹。

    欧亚同盟并肩伍,四海一家本互助。

    男儿有志亦当武,封侯宁被虚名误。

    云树苍茫神所护,年年祀典桥陵路。

    清明祭扫已有取,冠盖载途陈尊俎。③

    为歌帝风相期许,璇宫绀宇长千古。④

    选自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

    【作者简介】

    吴致勋(生卒不详),湖南湘潭人。曾任国民党陕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秘书。

    【注释】

    ①蒿目时艰:指举目远望时世艰难。

    ②蠹鱼:常蛀蚀衣物书籍的虫子,体小,有银白色细鳞,形状像鱼,故名之。

    ③尊俎:丰盛的祭品。

    ④璇宫绀宇:富丽堂皇的宫殿。

    送董老赴京

    徐特立

    万国王冠落,吾京独屹然。

    蔺廉重好合,①萁豆弗相煎。

    单调难成曲,群擎可柱天。

    佳音告黄帝,桥山且驻鞭。

    选自《十老诗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

    【作者简介】

    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长沙人。人民教育家,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第八届中央委员。

    【注释】

    ①蔺廉:指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和廉颇将相和好,共同辅国的典故。此处代指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黄陵古柏

    谢觉哉

    五千年庙几兴废,老柏数十常青葱。

    蟠根怒出托负重,孙枝旁挺虬拿空。

    无碑为柏记年岁,开天辟地洪荒洪。

    武皇逐虏三千里,解甲挂树来献功。

    此树至今两千载,以视巨者孙从翁。

    中州神物此为最,鲁楷秦栎俱下风。

    神灵呵护犹余愤,中霄风雨吟群龙。

    周振甫、陈新注释选自《谢老诗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作者简介】

    谢觉哉(1884—1971),又名焕南,湖南宁乡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21年参加《新民学会》主编《通俗报》和《湖南民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负责编辑《红旗》和《上海报》,后任中共湘鄂西省委秘书长,《工农日报》主编兼*副部长,省党校教务长。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起历任中共中央驻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参议会副参议长。建国后,历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遗著有《谢觉哉日记》等。

    祈祷

    闻一多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地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

    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

    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

    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谁告诉我戈壁的沉默,

    和五岳的*?又告诉我

    泰山的石□还滴着忍耐,

    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

    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

    是孔子吊唁死麟的伤悲?

    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

    庄周,淳于髠,东方朔的笑。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选自《中国现代作家选集·闻一多》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曾留学美国,学美术、文学。早年参加新月社。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skbshge

第四节 伟大的交响(外一首)() 
臧克家

    我永远不能遗忘

    不能遗忘,

    当我们的列车

    停留在

    郑州站东

    不远的一个地方,

    黄昏已撒下朦胧的黑网,

    大地上一片冷的雪光。

    哪儿飞来的歌声

    碰得我们的耳鼓微响?

    那声音叫玻璃窗缝

    挤得低弱而渺茫

    我们的男女歌手

    听了歌声喉咙便发痒,

    我们飞出了车厢,

    两条腿像一双翅膀。

    我们把紧铁栏

    身子探出老长,

    听出了

    那是救亡的歌,

    清脆,激昂,

    公安局门口

    一群小孩子在歌唱

    人附着的小嘴

    叫开了一个个车窗

    歌声

    像火把,燃烧着

    每个听众的胸膛,

    一列头颅探出了窗外,

    一千张大嘴一闭一张。

    救亡的洪流

    撼摇得人心痛,

    救亡的洪流

    温暖了三九的严冬。

    他们的脸

    放射出兴奋的红光。

    他们的血

    为祖国在澎湃,

    从他们的脸上

    可以去辨认黄帝的模样。

    他们更走近了一步,

    近到这样,

    我们的手

    可以抚到他们的头上。

    “我们的爸爸是工人,我们的学校属豫丰纱厂,先生,请开好你们的住处,几时来约我们打鬼子去?”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一个孩子鼓粗了脖子狂喊,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大家的反响霹雳震天!

    列车动了,

    拖着一厢救亡的热情,

    孩子们逐着车赶,

    小手举向天空;

    列车的快步

    丢下了我们的孩子,

    只听见他们的歌声,

    追着我们的歌声——

    一团火的救亡热情,

    追一团火的救亡热情。

    选自《中国现代作家选集·臧克家》刘增人、冯光廉编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1981年版

    从军去——别长安

    长安城,

    多少年

    你呼唤我,

    用一缕缥缈的呼声。

    长安城,

    你坐镇西北的伟大神灵!

    在想像里你古老,

    哪知道你和我一样年轻!

    天上的黄河

    引来右手

    作你护身的天堑;

    压一座潼关

    在风陵渡头,

    只须一夫去把守。

    陇海路——

    你铁的动脉,

    从东海注来,

    向西北流走。

    (像是中原伸出的胳膊,

    去和绿西亚亲密的握手)

    挺立在身后

    西岳华山,

    像一个精灵

    听候着你的呼唤。

    陕北,

    你身旁最神秘的部分,

    太阳挂在它的头上,

    黑暗在那里扎不住根。

    长安城,

    相对八天,

    便向你伸出告别的手,

    太匆匆!

    没有诗意

    去寻太白的醉卧处;

    没有幽情

    去访贞妇的寒窑,

    和挂满了别绪的古坝桥。

    黄帝的墓陵

    该有参天的松柏,

    我没有去参拜,

    留一个神圣的影子在心中。

    长安城,

    你问我匆匆何处去?

    我要去从军,到铜山,

    因为那里最接近敌人。

    选自《中国现代作家选集·臧克家》刘增人、冯光廉编三联书店香港分店、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1981年版

    【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笔名孙荃、何嘉,山东诸城人。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顾问,中国写作协会会长,《诗刊》主编、顾问。出版有《臧克家文集》《臧克家诗选》。

    skbshge

第五节 上前线(流亡三部曲之三)() 
刘雪庵江陵

    走,朋友,

    我们要为爹娘复仇;

    走,朋友,

    我们要为民族战斗!

    你是黄帝的子孙,

    我也是中华的裔胄。

    锦绣有河山,

    怎能让敌人践踏;

    祖先的遗产,

    怎能在我们手里葬送!

    走,朋友,

    我们走上战场,

    展开民族解放的战斗。

    走,朋友,

    我们要为爹娘复仇;

    走,朋友,

    我们要为民族战斗!

    全世界被压迫的人们,

    都是我们的兄弟;

    爱好和平的国家,

    都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有没有决心?有!

    我们有没有力量?有!

    拿起我们的枪杆笔杆,

    举起我们的锄头斧头,

    快打倒这群强盗,

    争取我们的自由。

    看,光明已在向我们招手,

    光明已在向我们招手。

    选自《炎黄汇典·诗歌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作者简介】

    刘雪庵(1905—1985),四川铜梁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有歌曲《飘零的雪花》《采莲谣》《长城谣》《红豆词》《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等,钢琴曲《中国组曲》及古曲《平沙落雁》改编的钢琴曲《飞雁》。

    江陵,生平不详。

    和慕少翁诗

    黎锦熙

    桥陵有客新察勘,惜少叙事同左丘。①

    四千余载尽传说,掘地所得无其俦。

    史迁本纪列第一,②坐令土德垂千秋。

    我但据此理其注,更为疏证澄其流。

    选自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序》

    【作者简介】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中国语言学家。早年加入同盟会。1946年参加发起*。曾任长沙报馆总编辑,又先后执教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即今之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建国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央常务委员等职,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一、二、三届委员。他一生从事语言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编修方志和方志学方面成绩卓著,由他主持纂修的志书有《城固县志》《洛川县志》《黄陵县志》《宜川县志》和《同官县志》等。

    【注释】

    ①惜少:意谓关于黄帝的记载可惜很少。左丘,即左丘明,与孔子同时代人。

    ②史迁:指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首篇《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skbshge

第六节 延安纪行漫录(选一)() 
田汉

    黄帝陵头柏万章,将军血战几星霜。

    望仙台上馀残垒,顽敌何曾救死亡。

    田汉著选自《田汉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作者简介】

    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剧作家、诗人。早年留学日本,组织过创造社、南国社。建国后,是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和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对新中国的戏剧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写有话剧、短剧、戏曲、电影剧本一百多部。是中国现代话剧和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

    桥陵怀古

    严必康

    随车向中部,祭扫共瞻仪。①

    沮水萦回合,桥山环绕奇。

    千秋新庙貌,万世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