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黄陵文典·诗歌卷 >

第12部分

黄陵文典·诗歌卷-第12部分

小说: 黄陵文典·诗歌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殉同胞剩血痕,我今痛哭为招魂。

    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清'秋瑾著选自《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简介】

    秋瑾(1879—1907),字□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家,诗人。1904年赴日留学,参加光复会、同盟会。1906因反对日本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回国,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因与徐锡麟分头准备起义失败而被捕,于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孙中山曾以“巾帼英雄”相赠。其诗歌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笔调雄健、感情奔放,有《秋瑾集》。

    宝刀歌

    秋瑾

    汉家宫阙斜阳里,五千余年古国死。

    一睡沉沉数百年,大家不识做奴耻。

    忆昔我祖名轩辕,发祥根据在昆仑。

    辟地黄河及长江,大刀霍霍定中原。①

    痛哭梅山可奈何?②帝城荆棘埋铜驼。③

    几番回首京华望,亡国悲歌泪涕多。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

    白鬼西来作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主人赠我金错刀,④我今得此心雄豪。

    赤铁主义当今日,⑤百万头颅等一毛。

    沐日浴月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昂藏!⑥

    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

    不观荆珂作秦客,图穷匕首见盈尺。⑦

    殿前一击虽不中,已夺去制魔王魄。

    我欲只手援祖国,奴种流传遍禹域。⑧

    心死人人奈尔何,援笔作此《宝刀歌》。

    宝刀之歌壮肝胆,死国灵魂唤起多。

    宝刀侠骨孰与俦?平生了了归恩仇。

    莫嫌尺铁非英物,救国奇功赖尔收。

    愿从兹天地为炉阴阳为炭兮,⑨

    铁聚六州。

    铸造出千柄万柄宝刀兮,

    澄清神州。

    上继我祖黄帝赫赫之威名兮,

    洗数千数百年国史之奇羞!

    '清'秋瑾著选自《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简介】

    秋瑾(1879—1907),字□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家,诗人。1904年赴日留学,参加光复会、同盟会。1906因反对日本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而回国,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因与徐锡麟分头准备起义失败而被捕,于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孙中山曾以“巾帼英雄”相赠。其诗歌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笔调雄健、感情奔放,有《秋瑾集》。

    【注释】

    ①霍霍:比喻刀光闪亮。

    ②梅山:当为煤山之误,煤山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吊死的地方。

    ③帝城句:《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此处指明朝为清朝所灭。

    ④金错刀:柄以黄金雕就的刀子。

    ⑤赤铁主义:即铁血主义,主张暴力。

    ⑥昂藏:高大轩昂的样子。

    ⑦图究匕首见:《战国策·燕策三》记载: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刺杀秦王,以献燕国督亢的地图为名,藏匕首于图中。秦王将地图全部展开,藏在地图中的匕首就露出来了。这里,诗人用荆轲刺秦王的事激励反清斗志。

    ⑧禹城:大禹治水别九州,故称中国为禹城。

    ⑨“愿从”句:贾谊《鹏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合。万物为铜”。作者此处借冶炼过程比喻组织武装革命力量。

    skbshge

第二节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①风雨如磐暗故园。②

    寄意寒星荃不察,③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著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为其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出身于没落封建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后留学日本,为了用文学改变国民精神,毅然弃医从文。在此期间加入孙中山“光复会”,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于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5月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7年10月定居上海,参加左联领导工作,一生著译近千万字。现有《鲁迅全集》行世。

    【说明】

    这首诗是诗人留学日本时题在自己的小照背面送给友人许寿棠。

    【注释】

    ①灵台:心灵。神矢:爱神之箭。

    ②风雨如磐:磐,大石头。此句比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祖国的黑暗统治。

    ③寄意:意谓自己希望通过天上的寒星寄托对祖国的思念。但并未被人察识。

    荃,一种香草,此处指国人。

    谒黄帝陵遇雨①

    于右任

    皇祖威灵我欲攀,西征间道礼桥山。②

    弥天风雨伤今日,垂老仓皇过此间。

    独创文明开草昧,高悬日月识天颜。

    干霄古柏摩挲遍,③挂甲何人亦等闲!④

    选自《右任诗存》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简介】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又号骚心、髯翁、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1907年为创办《神州日报》前往日本考察,结识孙中山先生,同年加入同盟会。不久,《神州日报》因宣传革命而被查封。1909年又创办《民呼报》,但未及百日也因同样“罪名”被查封,本人亦被关押。出狱后把《民呼报》改为《民吁报》,再被查封。屡挫之余不气馁,1910年又创办《民立报》,继续宣传革命主张。孙中山号召护法时,被任命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1923年参与创办上海大学,并出任校长。1927年起任国*军驻陕总司令。陕西省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政府会议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委、国民党政府委员兼审计院长和监察院院长。后赴台湾,以书法擅名,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行世。

    【注释】

    ①王子元:名玉堂,为当年陕西靖国军派赴上海迎于右任回陕任总司令的专使。

    ②此二句,它本为“路下雕阴湾复湾,鸾翔风翥风桥山”。见《于右任诗词选》。此据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

    ③摩挲(mósuō):抚摸。

    ④诗者附记:“庙前有挂甲柏,土人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所致,故当日此句系依为汉武帝挂甲而作。今按图书集成以为黄帝挂甲,姑偏大旧作未改。”

    桥陵颂

    程潜

    报本崇初祖,数典颂轩辕。

    神武开天运,睿智启人文。

    书契宫室作,衣冠礼乐新。

    涿鹿除凶暴,崆峒阐道源。

    声教播九州,膏泽被八垠。

    绵绵垂统绪,烈烈贻子孙。

    巍巍则昊苍,皇皇光典坟。

    我行来西土,持麾镇北门。

    恭荷奉祀命,崇礼亿代尊。

    逡巡陟修坂,回互历重垣。

    始见灵宅峰,形胜据高原。

    冈峦自周卫,沮水复潆湾。

    杂花香满道,翠柏黛参天。

    和禽喧密林,野鹤降云间。

    坦步登圣域,斋宿祛尘纷。

    明发万象清,伛偻献苹蘩。

    诚感愿必达,神忾俨有闻。

    宫墙匪易窥,天阙岂容攀?

    朝宗肃端拜,虔企奏承云。

    至德苞宇宙,荡荡难为言。

    兰草选编选自《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作者简介】

    程潜(1882—1968),字颂云,湖南省醴陵人,清末秀才。早年加入同盟会。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任非常大总统陆军总长,广东大本营军政部长、国民革命第六军军长。武汉国民政府委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天水行营主任、武汉行辕主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在长沙率部起义。同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民革中央副主席。有《养复园诗集》行世。

    谒桥陵步翼如、默君两先生韵①

    邵力子

    一

    万千古柏翠霞飞,漫对桥陵慨式微。②

    挂甲柏前思将帅,祈仙台下想旌旗。

    如油春雨逢佳节,似锦山花接晓晖。③

    惟愿秦风重振起,同仇与子赋无衣。④

    【注释】

    ①翼如:名邵元冲;默君:名张继。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会委员,民国二十四年(1935)祭陵代表。

    ②式微:衰微、衰落。

    ③晖(huī挥):日光。

    ④无衣:《诗·秦风》篇名,描写秦国战士拥护抗击侵扰的战争,作战中同仇敌忾。

    二

    巍然高冢起□□,①民族精神感怒潮。

    庙貌中衰威尚在,山容赫濯路非遥。②

    开天草昧初垂拱,石□沮流恍听韶。③

    仙迹渺茫难尽信,至诚应可感重霄。

    兰草选编选自《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

    【作者简介】

    邵力子(1881—1967)浙江绍兴人。原名夙寿,字仲辉。前清举人,同盟会会员。早年曾任上海大学代理校长,并与柳亚子发起组织“南社”,提倡革新文学。主持上海《民国日报》。1921年在上海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秘书长,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1926年蒋介石*后,退出共产党。1927年以后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中国公学校长、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陕西省政府主席。1949年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共双方代表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后,脱离国民党政府。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

    【注释】

    ①□□(tiányáo,音条摇):高峻。

    ②赫濯(zhuó,音浊):形容山色明亮如洗。

    ③韶:古代的一种乐名。

    skbshge

第三节 寿郭沫若(二首之一)() 
柳亚子

    沉陆神州待汝匡,廿年奋斗热铜肠。

    红桑碧海寻千劫,晦雾盲云蔽一阳。

    学易无惭孔尼父,驰书端胜骆宾王。

    潼关堪出还须出,弓剑桥陵夜有霜。

    柳亚子著选自《磨剑室诗词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简介】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原名慰高,号安如,字亚子。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爱国诗人、南明史家,中国近代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领导者,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央文化研究馆副馆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代表作有《乘桴集》《南游集》《左袒集》《图南集》《羿楼文集》《骖鸾集》《剑头词》《南社纪略》《羿楼年谱》《羿楼日札》《河东纲目》《南明纪年史纲》《南明人物志》第一辑、《南明后妃宗藩志》《怀旧集》《苏曼殊研究》《柳亚子文集》《柳亚子诗词选》《磨剑室诗词集》《柳亚子家书》等,辑有《苏曼殊全集》《孙竹丹烈士遗集》等。

    谒黄帝陵用杜工部晚行口号韵

    唐祖培

    沮水东西抱,桥山松柏稠。

    犹存黄帝墓,莫赋仲宣楼。①

    □鼓应重作,蚩尤尚未休。②

    更惭空皓首,不见楚江头!

    选自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

    【作者简介】

    唐祖培(1898—?),名贻孙,更字季申,笔名唐园,别号节公,湖北咸宁人。1923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国哲学系,留校任教。北伐后,创办文化学院,曾编印《中道》杂志。后任西北大学、甘肃学院教授,山西大学暨湖北师范教授兼系主任,后去台湾,任台湾海军学院教授兼师范大学、东吴大学等校教授。退休后仍以教学、讲经、主修咸宁全志为业,并复刊《中道》杂志。著有《民国名人传》《李北海全书》《郑和航海志》《新方志学》《中华史纲》等。

    【注释】

    ①仲宣楼:三国魏人王粲,字仲宣,曾作《登楼赋》,以抒发怀土之情和抱负难以施展之苦闷。

    ②□鼓:□鼓,黄帝时的战乐名。《归藏》:“蚩尤,黄帝杀之于青丘,作□鼓之曲十章……”。两句诗意谓应当击鼓振作,对付如同蚩尤一样的来犯之敌。

    谒桥陵

    彭昭贤

    古柏森森不记年,瓣香低首拜陵前。

    乾坤统继三皇后,制作功开百圣先。

    已庆苍生蒙衣被,更招玄鹤问神仙。

    鲸波此日扬东海,①愿仗威灵靖八埏。②

    选自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

    【作者简介】

    彭昭贤(1897—?)字君颐,山东省牟平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1929年12月回国任上海法律学校教授。后历任内务部统计司司长,国民政府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新疆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等职。1935年8月,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42年任陕西省政府地政局局长,1945年5月,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兼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继任内政部政务次长,并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6月,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内政部部长,12月去职。

    【注释】

    ①鲸波:大波浪。

    ②八埏:八方边远之地。埏,地之边际。

    桥陵次翼如韵

    奉简溥泉力子孟硕

    张默君

    陵柏如龙势欲飞,诗心遥接道心微。

    缅怀嫘祖衣天下,①行馘蚩尤礼旌旗。②

    动地春光明远水,涨空岚翠乱晴晖。

    文公孤诣终兴卫,同是神州大布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