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农产品的营养及药用与人身保健 >

第17部分

农产品的营养及药用与人身保健-第17部分

小说: 农产品的营养及药用与人身保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参多生于向阳山坡、草丛、沟边及湿润地,我国中部、南部地区有分布。

    丹参味苦、性微寒,有着活血、通络、清心、除烦、祛淤、止痛之效,可主治神经衰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丹毒、痈肿、疮毒、乳腺炎、淋巴结炎等症。

    skbshge

党参() 
又名黄参、中灵草、上党人参。系多年生草本,根长圆柱形,顶端有膨大的根头,茎缠绕,叶对生、互生或假轮生,叶片呈卵形,花萼绿色,圆状披针形,光滑或稍有茸毛,蒴果圆锥形,秋季挖根,用木板搓揉晒干备用。党参多产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林缘,以河南、河北、山西、陕西、青海等地为多。党参性平味甘。有着补中、益气、生津之效,主治血虚心悸,健忘失眠,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以及脱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症。

    skbshge

当归() 
又名山薪、乾归。于3~4 月间生苗,叶呈三瓣状,7~8 月开花,花似莳萝,浅紫色根呈黑黄色,以肉厚而不枯者为佳,在2月、8月采后阴干收藏。

    当归多产于川蜀、陕西等地,以川蜀产的当归为好。当归味甘、性温、无毒,对咳逆上气、温疟寒热、妇女漏下、疮疡金疮、虚冷下痢、心腹冷痛等症有良好疗效。此外它还有温中止痛、排脓补血、润肠、生肌、止呕补劳的作用。

    skbshge

黄芪() 
又名北芪、白芪、东北黄芪。系多年生草本,根长二三尺,主根肥厚、圆柱形,独茎或丛生,枝干高地二三寸,叶互生,稀疏像羊齿。7月间开黄紫花,7~9月结果,果实结小尖角,内有黑色种子,根于春就二季挖取晒干备用。

    黄芪生于旱山坡、森林边缘、疏林下、灌木丛中,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栽培。

    黄芪味甘性温,有着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排脓、生肌、止痛、补肺气、泻心火,益胃气、去痰热之效,对体虚、自汗、盗汗、四肢浮肿、小便不利、虚喘、热毒、赤目、腹痛、泄痢、淋巴结核等症有着良好的疗效。

    skbshge

黄连() 
又名王连、支连。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呈黄色,叶似甘菊。4月开黄色的花,6月结果,种子呈椭圆形、褐色,立冬后采收,晒干收藏。

    黄连主要在陕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栽培或野生。

    黄连味苦、胜寒、无毒,其功效为泻火、燥湿,解毒、杀虫,对目赤、下痢、口疮肿痛等有明显的疗效。用黄连与乳汁浸泡涂患处、可治麦粒肿,黄连粉漱口可治白喉,黄连素适量可治肺结核、肺炎等症。

    skbshge

黄精() 
又名黄姜、黄芝、鹿竹,鸡头参、节节高。系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状,茎黄白色,由多个形似鸡头的部分连成,叶形状像竹子与钩吻相似,浆果球形,熟时黑色,根状茎入药,秋冬采收,切块,置蒸笼中蒸至呈油润时取出晒干或烘干。

    黄精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阴湿山林山坡中,黄精的根、叶、花、实都可食用,但以对生的为正精。

    黄精昧甘、性平、无毒,主要功能是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还对肾虚腰痛、肺虚咳嗽、骨蒸痨热、脂肪肝等有疗效,民间有服用九蒸九晒的黄精,有补各种气虚,填精髓与美容驻颜之效。

    skbshge

防风() 
又名茴草,屏风、茴芸、絧芸等,其茎、叶均为青绿色,3月开细白花,果实像胡荽子,根为土黄色,2月或10月采摘,以黄而润者为佳。

    防风味甘、性温、无毒、有着补中益神、通五脏、关脉、安神定志的功效,对风行周身骨节疼痛、四肢挛急、心烦盗汗、行履艰难、偏头痛等症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主治人体36种风症,有着显著的疗效。

    skbshge

杜仲() 
又名思仲、思仙、木棉、杜思皮、丝棉皮。

    落叶是杜仲科落叶乔木,小枝光滑、黄褐色,皮、枝及叶均含胶质,皮折断后有白丝相连,刚长出的嫩芽可食,树皮于3~7 月可采,剥取后趁鲜刷去泥土,鲜用或堆放,肉皮呈紫褐色,晒干备用。

    杜仲在我国多省有广泛栽培,多生于低山坡地疏林中或人工栽培。

    杜仲味辛、性平温、用以补肚肾、强筋骨,安胎,补身体虚损、益精气及主治小便频数,腿膝软弱、肾虚背痛、腰痛与外伤骨折等症。

    skbshge

知母() 
又名连母,贷母、地参、水参、苦心、虫氏母。

    知母形状像菖蒲、柔润、叶难枯萎,掘出土后仍可随时再生。4月开青花,8月结实。春秋季均可采收,除去地上部分与须根,洗净晒干,去皮切片,生用或盐炒后用。

    知母味苦、性寒、无毒,可上清肺热而泻火,下润肾燥而滋阴,中泻胃火而除烦渴,适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阴虚消渴、阴虚两便不利等症,对妊娠腹痛、紫癜风疾者亦有疗效。

    skbshge

远志() 
又名细草、小草、棘菀、远志肉。根形似蒿根,色黄,苗像麻而青,叶较小炙。3月间开白色花朵,根长约一尺余,远志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修整后洗净、晒干,生用或臭用。

    远志味苦、性温,可安神益智,利心气、散郁祛痰、消散痈肿、治肿毒,凡惊悸、失眠、迷惑健忘、寒痰咳嗽、寒凝气滞者有疗效,可内服或外用均可。

    skbshge

柴胡() 
又名山茶、菇草、芸蒿、里柴胡、北柴胡、竹叶柴胡。系多年生草木,主根粗壮,圆锥形,呈黑褐色,须坚硬,叶像竹叶状,叶面绿色,9月开花,10月间结果,呈长圆形,有果棱,根为淡红色。

    柴胡分布各省,生于干燥山坡、田野、路旁处,柴胡味苦、性凉平,主治腹部胃肠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久服可轻身明目、精力旺盛,凡胃中烦热、耳鸣耳聋、腹部包块、胸肋痛、目赤头眩、湿热、黄疸等有疗效。

    skbshge

佩兰() 
又名兰草、草佩兰、野佩兰、圆梗泽兰。系多年生草木,全株有香气,根状,茎横生。茎直立,圆柱状,叶对生,叶脉羽状,背面沿脉被梳毛,头状花白色、密集。茎顶瘦果圆柱形,熟时黑褐色,夏季花开前采全草,鲜用或晒干用。

    佩兰多生于水边或低湿地,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等地。佩兰味辛、性平,有着芳香化湿、强脾开胃、发表解暑等功效。对消化不良、腮腺炎、腰肌劳损等症有效。捣烂敷患处可治跌打肿痛等症。

    skbshge

天麻() 
又名赤箭、明天麻。其叶似芍药,形小,其中抽出一茎,直向上伸似箭杆,高约三四尺,青红色,茎顶端结果实,待叶枯萎时,变黄色成熟。它的根达一二十枚,犹如天门冬之类的块状茎,形似黄瓜,生熟吃均可。

    天麻味辛、性温平、无毒,主要功能治眩晕、头痛,对各种风湿麻痹、下肢肿胀、寒疝下血、瘫痪不遂、有助阳气、补阴气、补五劳七仿、利腰膝强筋力之效,久服益气轻身,延年益寿。

    skbshge

豆蔻() 
又名草果、漏蔻、草豆蔻。豆蔻主要产地在岭南一带,苗似芦,叶像山姜,根似高良姜。2月开花做穗房,生于茎的下方,嫩叶为芙蓉花,呈微红色,穗头深红色,叶逐渐展开后花随之露出,色渐变淡黄白色。豆蔻大小犹如龙眼,外皮黄白,薄而有棱峭,核仁有辛香气味。

    豆蔻味辛、性温涩,主治心腹胀满、胃弱呕逆、虚疟自汗、脾肾不足等疾,对泄痢、噎膈、反胃、吐酸、燥湿、防暑吐酸、酒毒及一切冷气均有一定疗效。

    skbshge

连翘() 
又名连壳、旱莲子、大翘子、黄花条。系落叶灌木,枝细长,呈四棱形,褐色,有白色细斑点,叶对生,叶片卵形。3~4月间开花,黄色。7~9 月结果,果实卵球形。成熟时开裂,内有多粒种子。初熟果实蒸熟晒干备用。

    连翘多生于山坡灌丛、草丛、山谷、山沟疏林中或栽培。连翘味苦、性寒,有着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可主治急性肾炎、肺结核、呕逆、便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视网膜黄斑区出血等症。

    skbshge

麻黄() 
又名草麻黄、川麻黄。系多年生草本,高约30 厘米,根卧于地,小枝圆状,对生或轮生。干后截面髓部呈棕红色,5~6 月开花,8~9月种子成熟,肉质红色卵圆形,根及根茎于秋末采挖,晒干备用。

    麻黄多生于山坡、平地、河床、干燥荒地、干旱草原及固定沙丘上,常成片生长着,在东北各省及宁夏、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区均有分布。

    麻黄味甘、性平,主要功效是止汗祛热、头痛鼻塞、感冒风寒,对遗尿、咳喘、支气管炎等症有疗效。

    skbshge

麦冬() 
又名寸冬、野麦冬、沿阶草、野韭菜、韭叶麦冬。系多年生常绿草本,地下具细长葡桃枝,须根顶端或其一部分膨大成肉质的块根。叶多丛生,花茎从叶丛间抽出,开淡紫色花朵。浆果球形,夏季切取带须的根块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备用。

    麦冬多生于山谷溪涧或树林中,亦有栽培于庭院,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有着养阴润肺、养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之功能,对身体阴虚、大便干燥、自汗盗汗、慢性胃炎有疗效,对糖尿病也有辅助的效果。

    skbshge

白术() 
又名山姜、山蓟、山连。白术春天生苗,青色而无枝丫。茎像蒿干状,高约两三尺,夏天开紫绿色的花或黄白色的花,根的形状像生姜,黑皮、黄白的心,中间有紫色的青液,其根及苗均可食用。

    白术味甘、性温,有着和中补阳、消痰逐水、生津止渴、除湿益气等功效,对风寒温痹、风眩头痛、呕吐反胃、五劳七伤等症有疗效。

    skbshge

牛膝() 
又名百倍、牛茎、怀牛膝、鸡胶骨、山苋菜、对节菜。牛膝系多年生草木,根细长,外皮土黄色。茎高约二三尺,青紫色,节略膨大,节上对生分枝,叶对生、叶片呈椭圆形。秋天结果实,根入药,长而柔软者为佳。茎、叶亦可作药用,冬季挖根晒干备用。

    牛膝味苦、酸、性平,多产于山野路边或人工栽培。

    牛膝以根作药用,主要功效是散淤血、消痈肿、小便涩痛、四肢麻木无力、腰膝疼痛等症,对口腔糜烂、月经不调、喉齿肿痛、流行性腮腺炎等有疗效。

    skbshge

大黄() 
又名川军、生军、将军、锦纹、马蹄黄。系多年生草本,高约二米,肉质根,茎粗壮,茎中空,绿色,平滑无毛,单叶互生,粗壮长柄,柄上生白色短刺毛。叶圆形或卵形,叶面生白色短刺毛。秋季开淡黄白色花,根及根状茎入药,秋末冬初采收,去粗皮、切片、干燥备用。

    大黄多生于西北、西南各省,南方高寒山区有栽培,多生于阴湿之处。

    大黄味苦、性寒,主要用于泻实热、破积滞、行淤血。大黄粉可治高血脂症、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症和小儿蛔虫性肠梗阻症。

    大黄粉撒于创面可治烧伤。

    skbshge

荆芥() 
又名姜芥、假苏、鼠实、稳齿菜、四棱杆蒿。系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四棱形,叶对生,穗状轮伞花序,密集于枝端,苞片叶状、线形、绿色,花萼钟形。花期6~8月,果期7~9月,秋冬采根,秋采茎叶,鲜用或晒干备用。

    荆芥多生于温暖湿润的山坡、田边、路旁,其味辛、性温,功效为发表、祛风、理血、止血,可用于经行吐衄、产后血晕、风寒感冒、鼻塞头痛,将荆芥穗烘干研末,撒于患处可治皮肤瘙痒。

    skbshge

附子() 
又名乌头。附子苗高约3~4尺,茎为四棱,叶为艾叶,开呈紫青色的花,果实像桑葚,细小、黑色。在春天采摘的叫乌头,冬天采摘的便叫附子。

    附子味辛、性温、无毒,它有着壮阳、温里、散寒、回阳复脉、峻补下焦之功效,对亡阳欲脱、脉微阴虚、寒湿痹痛、阳痿滑精、腔腹冷痛等症都有功效。

    skbshge

乌梅() 
又名酸梅、梅子、白梅、梅实、干枝梅。乌梅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10米,单叶互生,叶片呈椭圆状,宽卵形。春季开花,白色或淡红色,有香气,核果球形,熟后黄色。立夏前后采取烘后颜色变为黑色,即为乌梅。

    乌梅主产浙江、福建、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其味酸、性温,它有着敛肺、涩肠、生津、止渴的功效,对胆道蛔虫症、小儿腹污、硫黄中毒等症有疗效。用乌梅加醋捣烂敷患处可治鸡眼、白癜风、化脓性指头炎等症。

    skbshge

升麻() 
又名周麻、绿升麻、鸡骨升麻。系多年生草本,根茎为不规则块状,多分枝,呈结节状,表面黑褐色。茎直立,有疏柔毛。叶互生,7~8月开黄白色小花。9月结果,果实密生。根茎秋季挖出,晒干备用。

    升麻多生于山坡、草丛、林边、山旁、灌木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川蜀所产地为佳。

    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它有着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举阳气、安魂魄、补脾胃、行淤血、消斑疹的功效;对胸肋虚痛、游风肿毒、皮肤风邪、牙根浮肿、带下血淋等症有疗效;对脱肛、胃火、牙痛及带状疱疹亦有功效。

    skbshge

白芍() 
又名抗芍、川芍、毫芍、白芍药。系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柱形,表面黑色或棕黄色,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5~6月开花,花呈白色或深紫色,8月结果,根可入药。夏秋季采集,放入锅内煮至无硬心后除外皮晒干备用。

    白芍多生于山坡、草丛或林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其主要功效可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对支气管哮喘、高血压、慢性肠炎、习惯性便秘以及月经不调者有疗效。

    skbshge

瓜蒌() 
又名药瓜、括楼、鸭蛋瓜、瓜蒌仁、瓜蒌皮。系多年生草质藤木,生于山坡林缘、平地或水边,块根粗长柱状、肥厚,外皮灰黄色,断面白色,肉质,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