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农产品的营养及药用与人身保健 >

第18部分

农产品的营养及药用与人身保健-第18部分

小说: 农产品的营养及药用与人身保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kbshge

瓜蒌() 
又名药瓜、括楼、鸭蛋瓜、瓜蒌仁、瓜蒌皮。系多年生草质藤木,生于山坡林缘、平地或水边,块根粗长柱状、肥厚,外皮灰黄色,断面白色,肉质,富含淀粉。茎有浅纵沟,叶互生,花白色,瓤果卵形,成熟时黄褐色,内有肉质瓜瓤。种子瓜子形,卵状,棕色,秋采成熟果实,置近风处阴干或晒干。深秋挖根,刮去粗皮,切断晒干或烘干。

    瓜蒌分布于我国西南、中南、华南各省区。

    瓜蒌味甘、味苦、性寒,其功效是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消肿痛、润肠燥,对麻疹咳嗽、乳腺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肝炎、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症有疗效。

    skbshge

半夏() 
又名守田、水王、地文、和姑、三步跳。三叶半夏,为多年生草本,块茎呈球形或扁球形,叶出自块茎顶部。5~7月开花,8~9月结果,果实卵状、椭圆形,成熟时红色。夏秋季采块茎,放入筐中放于河水中,剥去外皮洗净、晒干,即为生半夏。将生半夏浸泡1~2天,晒干用生姜汁拌匀,加明矾粉拌匀,放缸内腌3~4天,加水再腌3~4天,洗净切片晒干,即为制半夏。

    半夏生于山坡、湿地、井边、田野、溪谷、草丛或林下处。全国大部分省市均有产。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主治燥热化痰、降逆止咳、消瘩散结等症,对风痰眩晕、肢麻不遂、痛疽肿毒、胃气上逆等患者有疗效。

    skbshge

百部() 
又名山百根、百条根、一窝虎虱婆药。系多年生草本,块根肉质,黄白色,纺锤形,茎下部直立,上部蔓生状,叶4片轮生,叶片呈卵状,披针形。5 月开花,块根入药。初春或暖秋采挖洗净去须根,沸水浸烫至刚透力度晒干即可。

    百部多生于向阳山坡、林下,分布于南方各省区。其味甘、苦、性微温,有着润肺、止咳、杀虫、止痒的功效;对百日咳、肺痨咳嗽、慢性咽炎、气管炎有疗效。将百部用酒精浸泡,擦患处可治酒糟鼻、头虱等症。

    skbshge

红花() 
又名红蓝花、草红花、刘红花。一年生草本,茎直立,茎部木质化,叶互生、质硬、花序大、花托扁平,管状花多数通常两性,橘红色,果期8~9月,花可入药。5~6月当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晒干或烘干即可。

    红花性温、味辛,有着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效,对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红斑、痛经及产后腹痛等症有疗效。

    skbshge

独活() 
又名羌活、羌青、独摇草、长生草。独活以蜀地出产者最佳,它春天生苗,叶子像青麻。6月开花,为丛生,或紫色,或黄色。

    独活味苦、甘、性平、无毒。独活利五脏、伏水气、治风寒、湿痹、腰脊疼痛、颈项难伸等。凡风寒所击、金疮所伤、头旋目赤、痈疽败血等症有疗效,中风不语、热风瘫痪、风火牙痛者常用独活治之。

    skbshge

麦芽() 
又名大麦芽、大麦毛、麦蘖。它为发芽的大麦硕果,取成熟饱满的大麦,冷水浸泡一天捞出至筐内,上盖蒲包,每天洒温水2~3次,待芽长出1~1。5厘米时,取出低温干燥,生用或微炒黄用。

    麦芽味咸、性平,生用消食、疏肝回乳,炒黄增强开胃消食之用。主治消化不良、腹胀、胆固醇增高症。将麦芽干燥磨粉制成糖浆连服可治病毒性肝炎有效。

    skbshge

贯仲() 
又名贯众、管仲、草鸡头、昏鸡头、黑狗脊。系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直立,连同叶柄茎部密生,棕褐色大鳞片。叶片斜披针形,孢子囊群分布于中部以上的羽片上。春天采挖削去须根及叶柄晒干或鲜用。

    贯仲生于林下阴湿处,全国各地有生长。其味苦性凉,有小毒。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对流行性感冒、急性睾丸炎、颈淋巴结核、鼻出血等有疗效。

    skbshge

厚朴() 
又名油朴、淡伯、重皮、亦朴。系落叶乔木,树皮褐色,不开裂,叶互生,叶片圆状或卵形,先出叶后开花,花瓣表面棕红色。5~6月开白花,8~10月结果,果实为聚合果,树皮于4~6月剥取晒干备用,花亦可入药,春季采摘晒干用。

    厚朴味苦、辛、性温,多生于山地、林间或栽培。

    厚朴主要功效是健脾、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理气止咳,对食积腹胀、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等症有疗效。

    skbshge

橘梗() 
又名白药、梗草、苦梗、利如、苦橘梗。系多年生草木,苗高约一尺,茎干粗如筷子,叶从地上四向丛生。7~8月开花,8~10月结果呈侧卵形。根在春、秋两季采挖,浸于水中,除去外皮晒干可用。

    橘梗性平、味甘辛,野生于山坡草丛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橘梗主要功效是开宣肺气、祛痰排脓、除鼻塞、利五脏、促下痢、去邪气,对胸肋疼痛、腹满肠鸣、咽喉痰聚等症有疗效。

    skbshge

桑叶() 
又名桑、家桑、冬霜叶、跌扇子、霜桑叶。系落叶乔木,高3~6米或更高,通常灌木状。树皮黄褐色,枝灰白或灰黄色,细长疏生,嫩时稍有柔毛,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与叶同时开放,黄绿色。浆合果腋生,肉质,有柄,深紫色或黑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10~11月间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桑叶以江浙一带较多,其他各地均有栽培。

    桑叶味甘苦、性寒,其功效主要是对祛风清热、凉血明目、头目眩晕、盗汗、神经衰弱、目赤流泪、高血压等症均有疗效。

    skbshge

射干() 
又名鸟扇、金锁匙、铁扁担、老君扇、冷水丹、金蝴蝶、鱼翅草。系多年生草本,根茎鲜黄色,须根多而粗壮,茎直立,茎生。叶二列扁平、剑形,茎叶脉平行。夏季抽出1米左右的茎,总状花序顶生,果实椭圆形,黑色的种子近球形。秋冬采根茎,晒干。

    射干生于山坡、旷野。其味苦、性寒,主要功效是解毒利咽、祛痰止咳,对跌打损伤、咽喉炎、乳糜尿、肺热咳喘、多痰有疗效。

    skbshge

藿香() 
又名上藿香、野藿香、广藿香。系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着芳香气。茎直立,四棱形,略带红色柔毛及腺体。叶对生,叶柄细长,叶片卵形。花小,密集茎顶,成圆筒状花穗,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黄花。夏季花初放时采全草,阴干备用。

    藿香生于山坡、路边,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其味辛微温,其功效为芳香化湿、开胃止呕、发表解暑,对中暑呕恶、胸闷腹泻、暑湿发热、脾虚、头痛及无黄疸型肝炎有疗效。

    skbshge

沉香() 
又名蜜香、沉水香。它树皮呈青色,叶似橘叶,经冬不凋,夏季开花,色白,秋季结果槟榔,大如桑葚,紫而味辛。它的种类很多,唯有沉水的才可入药,故名为沉香。

    沉香味辛、性温、无毒。主治风水肿毒、心腹疼痛、各种疮肿、气逆喘息、大肠虚闭、皮肤瘙痒等症。沉香能补五脏、益精气、暖腰膝与调中壮阳。

    skbshge

甘草() 
又名甜草、美草、甜根子。系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形,主根甚长、粗大,外皮红褐色,茎直立,稍带木质,叶片多卵形。花期6~7月,花密集,花萼钟形。7~9月结果,种子扁圆或肾形,黑色光滑。甘草的根和根状茎入药。

    甘草多生于向阳干燥的草原、砂质土地,以东北、华北、西南等地为多。

    甘草性平味甘,其功效为和中缓急、润肺解毒及调和诸药。

    甘草与半夏、茯苓、陈皮相配水煎,可治咳嗽、多痰、胸闷、呕吐、心眩心跳;甘草焙干研末可治尿崩症;生甘草水煎服还可治过敏性紫癜等症。

    skbshge

薄荷() 
又名苏薄荷、南薄荷、外阳菜、夜息花、蕃薄荷。系多年生草本。生于低山阴湿处,单叶对生,长圆形,边缘尖锯齿,两面有疏短毛,下面有腺鳞,花小,淡红紫色。2月间宿根长出苗,清明前后可分植。方茎赤色,全株有清凉浓郁的香气,夏秋割取地上部分,阴干即可。

    薄荷辛凉、无毒,有着疏散风热、清明目、利咽喉、透疹毒之功效,对感冒、咳嗽、发热、火眼、咽痛及急性结膜炎等有疗效。

    skbshge

续断() 
又名川断、接骨、山萝卜。系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表面黄褐色。茎直立,中空,叶丛生,叶片琴状、羽裂。7~9月开花,花白色或淡黄色。9~11月结果,果实倒卵柱状,包藏在总苞内,根于秋季采挖为佳,晒干备用。

    续断多生于山坡、路旁、草地、林边、田野沟边等处,味苦、辛,性微温,有着补肝肾、强筋骨、绕折伤、利关节、安胎、上崩漏等功效,对筋骨痛、跌打损伤、水肿、外伤出血、白带等症有疗效。

    skbshge

葛根() 
又名粉葛、葛条根、葛子根。为多年生藤本,长达10米,块根肥厚,叶互生。秋季开花,果期8~10月,块根、叶花、种子均可入药。初春、晚秋采挖块根,洗净,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葛根多生于山坡草丛阴湿地,分布在全国大部分省区。

    葛根味甘、辛,性平,有着解肌透热、去津止渴、透疹止泻等功效,对痢疾、高血压、冠心病、跌打损伤、视网膜炎等症有疗效。

    skbshge

锁阳() 
又名不老药、锈铁棒、黄骨狼。系多年生寄生草本。茎肉质肥厚、圆柱形、叶鳞片状、卵圆形或三角形。6~7月开花,暗紫色或紫红色,7~8月结果,果实球形,有硬壳状果皮,肉质茎于春季采挖为佳,除去花序切段晒干用。

    锁阳多生于沙丘及干燥多沙地带或多寄生于植物红柳和白刺的根上,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为多。

    锁阳味甘、性温,有着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对肾虚遗精、阳痿滑泄、腰膝酸软及泌尿系统的尿血等有疗效。

    skbshge

紫苏() 
又名苏叶、红紫苏、野紫苏,为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四棱形,叶对生,有长柄,叶片卵圆形,茎叶有芳香气。夏秋开花、坚果小,夏秋采叶,深秋采梗、子,晒干。

    紫苏多生于山坡、路旁、庭院及栽培,在我国长江流域至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紫苏味辛、性温,有着行气和胃、发汗解表、解鱼蟹毒之功效,对风寒感冒,下肢水肿、腹痛呕吐及鱼蟹中毒有疗效。

    skbshge

白芷() 
又名白苣芳香、泽芳、香白芷、走马芷。系多年生草本,根长达一尺余,白色,枝干离地五寸以上。叶互生,7~8月开白花,8~9月结果,果实长圆形,近海绵质,根可入药,夏秋间采挖晒干备用。

    白芷多生于林下、河岸、溪旁、山谷草地等处,其味辛性温,有着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之效。研末敷患处可主治膝关节积水、下肢溃疡、烧伤;煎服可医治肝硬化腹水、头风痛、眩晕、感冒风寒等症,对伤寒及蛇毒、刀箭等伤毒也有很好疗效。

    skbshge

五味子() 
又名会及、玄及、茎藸、五梅子、北五味子、辽五味子。系落叶木质藤本。茎皮灰褐色,叶互生,卵形,三四月份开花,7月结果,因其皮肉甘酸、核辛苦咸,故称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梗及染质,生用或经腊蜜拌蒸干用。

    五味子味酸性温,多生于阳坡杂木林中,缠绕在其他植物上。我国东北、华北、湖南、四川等地为多。

    五味子有着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明目、止渴、消肿、壮骨等功效,对久咳肺胀、阳事不起、盗汗遗精、气喘呕逆等症有疗效。

    skbshge

女贞子() 
又名冬青子、鼠梓子、白蜡树子。系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 米,叶对生,叶片呈卵形。花白色。密集于枝顶,浆果状,熟时蓝黑色。冬至节前后采集果实,蒸熟晒干,叶鲜用,随用随采。

    女贞子分布在华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省,多生于山野疏林中或栽培于庭院,其味甘、苦,性凉。

    女贞子有着补养肝肾、清热明目等功效,对身体虚弱、腰膝酸软、阴血不足、视力减退、虚损、消肿及呼吸道感染等症有疗效。

    skbshge

决明子() 
又名千里光、狗屎豆、羊角豆、夜关门、草决明、猪屎兰豆。系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互生。6~8月开花,9~10月结果。荚果弓形弯曲,被疏柔毛,种子菱形绿色、有光亮,其叶、种子均可入药,秋季采收晒干备用。

    决明子多生于山坡、河边或栽培,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

    决明子味甘、苦、咸,性微寒,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之功效,对高血脂症、习惯性便秘、风火眼疾、麦粒肿、口腔溃疡、*炎症有疗效。

    skbshge

菟丝子() 
又名玉女、赤网、菟缕、菟芦、野孤丝、金线草等。菟丝子夏天生长,缠绕在其他草梗之上,寄生于空中,无叶,花呈白色微红,有香味,果实犹如秕豆为黄豆,以生长在地梗上为最佳。

    菟丝子味辛、甘,性平,有益气、强阴、健骨、益髓、消渴、润心肺、补肝脏等功效,对腰膝冷痛、五劳七伤、口枯燥渴、泄精、尿血等症有疗效。

    skbshge

复盆子() 
又名毕楞伽、大麦莓。复盆子4、5月成熟时呈红色,多生于山中,其味酸甜,外形似荔枝,大小如樱桃,软红。成熟时应及时采摘,如过于成熟便易在枝条上腐烂并生蛆。

    复盆子味甘,性平,无毒。有着轻身益气、强阴健阳、安和五脏、温中明目、乌发、壮肾的功效,对阳痿、虚渴、肺气虚寒等症有疗效。

    skbshge

鱼腥草() 
又名臭菜、狗腥草、臭灵丹、折儿根、蕺菜。系多年生草本。有腥臭味,地上茎直立,呈紫红色,茎叶肥嫩,有着“天然抗生素”之誉称。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多产于山坡、林下、草丛、水沟旁、田埂阴处或洼地边,我国长江以南的山地常分布。

    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