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358部分

铁十字-第358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到东京后引起了大本营热议,对派遣军在印度的进展,各方一直予以高度关注,听说进军顺利,同时未遭遇印度人大规模抵抗后,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听山下奉文报告已占领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搜集了将近50吨黄金时,众人又忍不住又惊叹起来,印度战役从开动到现在,不过就一个月的光景,居然由此收获,实在出人意料。

    “我看,必须要持续加快从中国撤军的步伐,抽调兵力进入印度,进一步增强山下君的实力……”石原莞尔虽然在政见上与山下奉文略有分歧,但在军事策略与指挥风格上,对后者高度信赖。

    大本营一干参谋都以为然,随着印度局面的打开和局势一片“大好”,石原次长的威望前所未有地增长,远远超过了当初的高度,连带着石原派也得意起来。上高速

    “长官打算从中国派遣军抽调多少兵力?”

    “蒋政权既然答应不派兵去印度,答应他的城市(包括南昌在内)可和平交还给他,顺便还可以卖他一部分军火,现在是不是有几艘军火船在西贡海域?”

    有参谋马上点头:“是,大多数是轻步兵武器,包括法国、意大利、苏联的步兵装备,含有少量迫击炮、步兵炮,德国给我们的价格极其低廉,简直和白送差不多……”

    “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在欧洲本来就不贵,然后还是战利品或淘汰下来的产品,当然卖不上价钱,元首无所谓,堀悌吉大将又特别会做生意。”石原莞尔微微一笑,“把冲锋枪挑出留给我们的部队,其余全部加价卖给蒋和中国地方实力军阀比如桂系、滇系,去北印度支那交货,交割完毕后的船只尽快去菲律宾接送新的步兵师团。”

    多田骏问道:“你打算把中国派遣军削减到多少?”

    “步兵师团控制在12个以内,附加8个独立混成旅团,把各部队分散的战车兵集合起来,再从本土抽调一部分人员新组建2个战车旅团就根据山下君的建议编制来,飞行集团的实力可继续增强一些,中部武汉以西的地区可全部考虑出售给蒋政权和*,具体由冈村君负责操办。”石原莞尔认真思考后道,“总兵力在本年年底之前务必压缩到50万以内,降低普通陆军师团的比重,增强技术兵器的厚度和比重。”

    “中*方面会有很多不同意见。”

    “不同意见?好哇。”石原莞尔笑得很狰狞,“服从大本营路线的,去印度派遣军升官发财;不服气的,也不用去预备役了,直接发配去南洋守岛,比如去吉尔伯特这种地方,让他们尝尝美军的炮火。”

    多田骏倒吸一口冷气:“现在反应最激烈的是你的老同学横山勇。”

    “横山嘛……哈哈哈。”石原莞尔大笑,“好办,我来说服他。”

    “关东军呢?”

    “给他们新增3个战车师团,2个飞行师团的编制和装备,让他们腾出6个步兵师团给国内,甲种、乙种各一半。”

    “你打算往印度投这么多兵力?”多田骏吓了一跳,“补给恐怕吃不消。”

    “不全是去印度,一部分兵员回国进工厂复员,还有海军的产业工人也要还给他们。印度派遣军最后有20…25万人的规模可以了(不包括缅甸方向),打仗靠人多的时代已逐渐过去了,技术兵器最终会取代人的作用。”石原莞尔微微一笑,“新战术、新装备、新路线,难道多田君不想做个革新之人?开创皇国万世基业?”

    多田骏被他说得飘飘然,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与中国相比,印度不仅更富庶、区位条件更好且极易统治,这种情况下还非要坚持在中国苦熬,脑子一定是完全坏掉了。

    8月8日,东京大本营发出通电,同意印度派遣军第二批部队4个师团入印,同时将缅甸方面军3个师团划给山下奉文指挥并调整作战序列:印度派遣军分缅甸方面军和印度方面军两部分,缅甸方面军指挥官不变,印度方面军指挥官由山下奉文兼任,编成第3机甲军,将原第4战车师团重组为为第31、32、33独立战车旅团,名仓刊如愿以偿当上了机甲军司令官,军衔依然中将不变,武田攻晋升一级成为第33战车旅团少将旅团长。

    特别让众人目瞪口呆的是,中国派遣军第11军建制解散,大部分部队划归其他各军,中将司令官横山勇被勒令回国。不过疑惑只持续了一天,第二天大本营重新发布命令,横山勇被任命为南印度方面军司令官,准备率在菲律宾的其余4个师团赴印度支援。

    对老同学知根知底的石原莞尔知道对方跳出来反对撤军并不是真认为中国比印度好,只是唯恐失去建功立业往上爬的机会才抓住机会表现,果然横山勇一到东京,石原莞尔给他看了任命书后对方欣然从命,连半句废话也没有,最后约了时任陆军大学校长的饭村穰一起去喝酒(三人合称21期三羽乌),把整个把陆军省和参谋本部上下给看傻了。

    陆军的举动看上去思路和逻辑很清晰,但对海军的举动众人就看不懂了:堀悌吉大将率领舰队主力非但没有火速去增援吉尔伯特群岛,反而在澳新一路扫荡,就在横山勇任命发布的次日,蹂躏完悉尼和布里斯班后的联合舰队向东南方向转进,开始去进攻新西兰。

    在进攻悉尼和布里斯班过程中,美国陆航和澳大利亚航空兵拼了老命前来阻击,迫使联合舰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翔鹤号中了一条鱼雷,虽然不影响作战,但速度减慢到最高只有26节,雾岛号(金刚级)吃了2颗炸弹,损失2座主炮,看上去惨不忍睹;最倒霉的是由良号轻巡洋舰,先是被炸弹命中,然后又在急速躲避中撞上了驱逐舰黑潮号(阳炎级),最后双双沉没,另外还被击沉了一艘运输舰和一条油轮虽然上面已没有多少油。

    当然澳新和美军方面损失也不小,陆陆续续掉了300多架飞机,离阿诺德预估的第7航空队打光已基本接近了折损了75%的总兵力。即便这样,也未曾动摇堀悌吉的决心,他坚持指挥舰队去新西兰既不回国,也不去吉尔伯特群岛。

    这决定把在东京的伏见宫博恭王气得七窍生烟,可他拿堀悌吉半点办法也没有。更搞笑的是,栗田、三川和角田指挥的舰队也装作保持无线电静默不鸟军令部的指令,但堀悌吉的命令他们却不折不扣执行:栗田的运输舰队分派舰只往南洋各岛输送军火特别是重型火炮,被南洋陆军尊称为“送械中将”是最亲切的海军将领;三川的舰队准备掩护第二批入印部队,而角田手里的三航战则准备去和联合舰队主力汇集……(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 麻烦(完)() 
就在丘胖子翘以盼罗斯福总统迅拿定意见时,被逼到墙角的金上将正在海军内部秘密讨论计划的可行性,参加会议的一共就3个人,除了他十分信任、一直主持指定计划的特纳外,还紧急招来了刚率领舰队返回的斯普鲁恩斯。『』

    “情况差不多就这样,老子被差被抢指着说干不干了……”金上将骂骂咧咧,满口胡话,“你们认真考虑一下,不能犹豫,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有一点他牢牢把持住了:丘吉尔想搞政变的事没透露给两人知道他怕吓破他们的胆。

    特纳、斯普鲁恩斯没工夫计较金上将的粗话,认真思考现在执行bsp;“长官,坦率说赢面不大,一定要现在打?”

    “是啊,亚尔很重要,但为什么这么着急?”

    金上将点点头,简单地说:“总统定了9…1o月份的日子,再迟他怕英国人撑不下去要投降。”

    “从气候上说,9…1o两月是比较适合的日子,再往后天气变冷,日照缩短,对付亚尔德军难度很大。”特纳道,“关键现在兵力不足,没有必胜把握,如果拖到明年4…5月份,就比较有把握。”

    “6航表示可出动1ooo架重型轰炸机。”

    特纳撇撇嘴:“有什么用?从纽芬兰岛起飞后到亚尔最多滞空5…1o分钟,然后马上要返航,打仗最后靠的还是舰载机。”

    “拼一下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斯普鲁恩斯沉吟道,“假设1o月上旬开战,会有多少护航航母服役?”

    “最多能在现在基础上多6艘。”

    “不够,起码再翻一倍。”特纳道。

    “还有办法增加护航航母么?”斯普鲁恩斯补充道,“质量差点没事,反正打完估计就报废了。”

    “办法总有……”金上将摸着脑袋,狠般地说道,“大不了我把埃塞克斯级各舰的建造度缓一缓,集中全部造舰工人和资源去造护航航母,堆也把他们堆出来!”

    听到这令人疯狂的主意,连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特纳也呆住了,喃喃自语道:“让我算算,假如能出动艘投入作战,加上舰队航母,大概可凑齐11oo架飞机。如果德意海军舰队舰载机完全不在,岛上德军按6oo架飞机计算,通过重型轰炸机消耗一部分,再通过舰载机硬耗,估计等德国飞机耗完时,我们也只剩下2oo架飞机,这对夺岛而言完全不够。”

    “如果再加7艘,那就是再多2oo架,有4oo架打底勉强会好一些。”特纳叹了口气,“算来算去空中火力不够支援地面部队,如果一次性能投入45艘就好办多了,那一次性可出动15oo架飞机……”

    斯普鲁恩斯道:“还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学习太平洋舰队,弄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去冲滩!”

    “让衣阿华级去冲滩?北卡罗来纳号那是迫不得已,主动冲滩亏你们说得出口!”金上将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般,“不行不行!衣阿华级是目前最强大的战列舰,新的蒙大拿级普遍要到1946…1947才能服役,都冲滩耗光了,今后我拿什么去对付提尔匹茨一类的家伙?”

    “我倒是想用伊丽莎白女王级,可他们火力太弱,度太慢,生存力也不强。”斯普鲁恩斯叹气道,“如果是他们的话,一个岛得2艘才够用。”

    “2艘就2艘,要英国佬出本钱!还要让他们派4个6军师!妈的,都是丘吉尔害人……”金上将骂骂咧咧,对大英帝国相阁下开口老混蛋,闭口死胖子,总之没半句好话,就差骂个狗血淋头了。

    特纳和斯普鲁恩斯总感觉金上将话里有话,但具体是什么他们也不便打听。

    经反复商议,最终确定了开战决心,金上将还特意征求了尼米兹的意见,对方给他的回答很有意思:“是谁向您提该建议的?我建议此人就地转入预备役,永不再用!”

    收到回电的特纳和斯普鲁恩斯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金上将再去一电:“提建议之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参联会其他人都附和,就等海军表态了。”

    第二封来电很快回来了,文中满是无奈:“好吧,希望上帝保佑美利坚,不过答应给我的那几艘军舰不能少。”

    8月1o日,煎熬了几夜,眼睛里布满血丝的金上将在参联会里言:“既然计划确定海军挑头,那我就先说说海军的要求,不满足这个要求,我宁可辞职回家也不在命令书上签字。

    第一,护航航母出动需保证45艘,最低不少于42艘,预备相应舰载机三分之二战损;

    第二,预备8个师登6,其中4个美国师,4个英国师,必须包含2个装甲师,第一波上3…4个师,预备一半战损;

    第三,预备损失4…6艘战列舰,其中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新墨西哥号、加利福尼亚号冲滩充当固定火力点,预备另外2艘战列舰,2…3艘正规航母战损,;

    第四,在天气许可情况下,6航每日出动掩护架次不少于5oo架。”

    众人全傻眼了,金上将这架势差不多是要把手里的本钱全压上去,这不是一般的战役,这差不多是大西洋决战了。

    马歇尔疑惑地问道:“45艘护航航母?现在有这么多军舰可用?难道您准备调用太平洋方向?”

    “现在没有,但可以增加,我建议暂缓新开工的埃塞克斯级军舰建设,把力量全集中到护航航母建造上来,这2个月务必加快进度,建成15…2o艘。太平洋方向的舰队规模不动,答应给他们的增援也必须如期给。”

    罗斯福一直没吭声,痛苦地想了半天,缓缓开口道:“达到这要求的话,什么时候可以进攻?赢面有多少?”

    “不早于1o月下旬,赢面……”金上将扫视了一下会场,“勉强接近55%吧。”

    “我很好奇德国人究竟在亚尔集中了多少力量,需要我们如此倾注如此众多的力量。”

    “我原本认为也不需要,但塔拉瓦战役提醒了我,将局面想困难一点没什么不好。”金上将解释道,“塔拉瓦战役敌军舰队并未出现,太平洋舰队一共动用4艘战列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的11艘航母及将近2oo架6航飞机,一共消耗了2万多吨弹药、损失了8ooo之众在那个弹丸之地。情报显示亚尔上的德军兵力至少是日军的4…5倍,拥有非常强大的6基航空兵力,经过近半年的建设,德军各方面工事体系已非常齐全,55%的赢面是建立在德意海军不插手的情况下,如果也参与进来,说不定会下降到45%……”

    众人现在没法指责金上将怯战,因为塔拉瓦战役就是这么个后果,大家一致认为德国人至少比日本人难缠得多。

    坐在上面的罗斯福头很痛,他不知道该下哪个决心:要么支持丘吉尔搞政变,要么去夺下亚尔保证英国的生命线驻美大使哈利法克斯认为,夺回亚尔是英国持久战争的唯一出路。

    表明来看,支持丘吉尔政变似乎更简单一些,多诺万已秘密汇报了相关方案,但后患无穷。赫尔提醒他:这件事如果将来被捅出去,不但会给英美关系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也会给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政治生命带来无可挽回的结果。英美不是德国,总统和相即便获得了相当于元的权利,其任期也不可能终身不变的。

    赫尔警告他:“历史总有清算的一天。”

    罗斯福又打了退堂鼓,他不是一个人,他身后可还有一个满满当当的罗斯福家族呢!

    “其实呢……我觉得像亚尔这种地方,到时候我们给德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