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493部分

铁十字-第493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到1500万吨/年;第二是伊拉克石油炼化基地,位置就放在其新吞并的科威特地区,一期规划500万吨/年,中期规划1000万吨,远期2000万吨;第三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化基地,在德国撮合下,巴林、卡塔尔、阿布扎比、沙迦、迪拜、哈伊马角、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九国埃米尔在迪拜举行会议,同意建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并接受德国保护,军事和安全由德国驻军负责,外交采取与德国协调一致的方针,内政由各酋长自主(邦联制),亚丁保护国(也门)也采取类似安排。这个石化基地的规模与伊拉克基地类似。

    为防止出现极端势力,霍夫曼还和两个保护国高层进行了一系列细化措施落实:包括在尊重教会势力基础上尽可能采取世俗化改造、经济采用帝国马克(将来采用欧洲联盟统一货币)、派遣贵族和精英阶层子弟到德国留学,并竭力保证各酋长政权的稳定。

    中东各国对德国提出的石化基地建设安排都很满意,谁都知道卖原油和卖成品油的利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以前英国人为独吞利益,除阿巴丹炼油厂不想建炼油厂,德国人现在这么搞就是打算拉着大家一起发财。伊拉克、伊朗石化基地股份比例是两伊国家占三分之一,石油基金占三分之二,并明确规定所有技术、设施、建设工程全部归石油基金出面,两伊只负责提供一点土地、石油开采区和劳动力就等着接手现成厂区了;两个保护国的股份比例安排是保护国四分之一,石油基金三分之二,中间的收益差额部分用于支付德国驻军费用。

    这样一来,石油基金行情水涨船高,虽然没进行公开股票发行上市,但业内认为假如现在ipo发行,倍数不会低于25倍!所有拿到原始股的德**政各界、工商界都笑逐颜开,欧洲各主要国家资本家也同样分到一杯羹。就三大石化基地的庞大体量而言,光靠德国一家根本不可能拿得下,比利时、荷兰、法国等都有不俗的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德方将订单的很大一部分发送给了他们;至于工业能力差一点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同样也有安排。这本来都是英、美两国的利益,现在变成欧洲一体共享,即便德国拿了大头,其余欧洲各国照样收益不菲——现在欧洲哪还有大量失业?

    里宾特洛甫在与爱德华八世的谈判中就以此为饵进行引诱,宣称:英国改旗易帜越早,石油基金与欧洲一体化过程的利益分享能拿到更多,如果等彻底打了败仗被德国占领,那就不要想这么好的事了。

    除已确定的三大石油基地外,施佩尔还考虑规划另外三个基地:一个在内志王国(沙特阿拉伯),沙特因为是中东国家中最后一个服软的,所以遭到冲击最严重,叙利亚、约旦、伊拉克甚至阿联酋、亚丁前期都在德国默许甚至纵容下从沙特手中攫取大片土地,反正大家都是游牧民族出身,谁都能扯上“自古以来”的帽子,而在后续冲突中德国都站在与沙特对立的另一方,各方有恃无恐——有本事你来干德国装甲师啊!最终逼得沙政变组成内志王国,特政变后的内志王国版图已不到沙特的70%,要不是上赶着巴结德国并宣布接受德国保护,周围国家能把整个沙特都给吞干净,现在准备给内志安排一个基地,也有缓和关系搞怀柔的用意。

    第二个是准备放在北苏丹,该地被埃及吞并后也发现了石油,埃及方面对此跃跃欲试;第三个是在利…比亚,虽有意大利这个不太靠谱的队友在,但利比亚离欧洲实在够近,天生的燃料供应基地,再加上德国在原油产出上与意大利有过协议,不加以利用简直就不好意思。

    除了石油基地外,霍夫曼还提出要建设中东铁路网,让中东各国与欧洲的关系更加密切。这些措施的提出与强化都是霍夫曼战后安排的一部分,用德国的武力保证中东各国对德国的向心力,然后用中东石油供应和控制能力保证欧洲各国对欧盟体系的服从——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

    伊拉克和伊朗这两个地区大国也竭尽全力表现出配合,往费尔干纳盆地运送物资和补给的就还有两国空军——装备的是德国半送半卖给他们的j…52。容克大妈虽然性能已落后了,但在中亚这个没什么威胁的场合,还是很发挥余热。

    这才是舍尔纳一直有底气打火力攻势、短促突击的底气所在。

第二百五十六章 里海反击战(中)() 


    “什么?里海东岸发现大批苏军?北面的苏军马利诺夫斯基集团军也蠢蠢欲动?”收到情报的蔡茨勒吓了一大跳。进入寒冬以来,除费尔干纳盆地附近大打出手外,各路战线都进入冬休期休整,部队则抓紧进行人员补充与轮换,未完成1943型改造的部队则加紧改造,少数精锐部队则开始换新装备——比如说豹式坦克和突击者。这种称为1944改型编制部队的装甲师用豹式取代了原本编制中的4号坦克地位,形成豹式+虎式+突击者的联袂组合,清一水88mm/56l倍径火炮,进一步优化了后勤供应。

    在4号坦克逐步转型为豹式坦克生产后,虎式坦克产量依然稳定在250辆/月,豹式产量已突破500辆/月,而4号生产水平则下降到600辆/月,虽然总体产量有所下降,但战斗力提升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苏军投入is…1与t…43/85后,面对全面受压制的4号,施佩尔也有点着急起来,加速了豹的生产,按照总参谋部的规划,到4月中旬发起春季攻势时,完成1944年改型的装甲师至少要到10个——党卫军4个,国防军6个。同时还要给4个海军陆战旅同样完成换装。

    为增强在重型坦克领域的竞争力,确保德军在这一领域的绝对优势,原本军备部决定5月份才量产的虎2坦克也提前亮相,由于850匹马力hl4发动机未最终成熟量产,依然只能使用650匹马力级别的hl0发动机,好在经挖潜改造,hl0升级到了hl0+,马力提高到了685匹。于是军备部就先行推出了虎2坦克。

    从数据上看,虎2是虎王坦克的简配版,主要改动之处是将正面装甲削减至,安装88mm/l71坦克炮,重量控制在54吨左右,其余底盘、配件、车体尺寸与虎王(或称虎3)基本一致,此前技术专家就已提醒总参谋部和军方由于88mm/l71火炮生产难度较大,建议提前储备,因此虎2使用的全部是先行储备生产的炮管。几个老牌的重装甲营已先行回国去接受虎2坦克,等春季攻势展开时,他们将拥有更加令人难忘的武器。

    而按照850匹hl4发动机和全新传动系统匹配的虎王坦克将拥有倾斜装甲,安装/l68型坦克炮(备弹42发),总重量超过62吨,但因发动机功率提升,其机动性显然还超过虎2,只比基于hl0+发动机的虎1略差一点,与早期款虎式坦克接近。

    根据以往开发惯例,德军还会研制基于相同底盘的坦克歼击车,基于虎式坦克开发的5号坦歼也在此前不久生产完成,代号“狂暴者”,与历史上基于虎式底盘的费迪南德(象式坦克歼击车)思路不同,霍夫曼不喜欢笨而无当的费迪南德,狂暴者装甲与虎式基本一致,总重量也基本保持在48吨级别,省去炮塔的重量用在火炮更新上——安装与虎王坦克一致的/l68坦克炮,穿甲能力目前排名第一。

    本来技术部门还将基于豹式坦克推出猎豹坦克歼击车,但因为豹式坦克现有数量远远不够用,猎豹只能作为图纸车继续锁在保险柜里。唯一是让技术部门汗颜的是元首提出的融“中坦的机动与成本、重坦的火力与防御”4大优点于一体的通用坦克e…45系列一直进展不大,别说1944,军备部悲观人士认为1945年都造不出来。考虑到美国现在连第一代重型坦克都在抓瞎,德国人有理由为自己的能耐和技术水平感到骄傲。

    相比之下,为弄到is…1坦克实物和图纸,参联会给斯大林老爹送去了满满30船物资(其中12船要进贡给日本军方),并隐晦地暗示如果效果良好、损耗不大(即日本遵守承诺只拿40%保护费),还会接着再送30船。

    在蔡茨勒眼中,东线一切准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准备开春后给斯大林以全面打击,万万没想到俄国人打算先给他来一下大的。

    “敌人大概有多少兵力?”

    “已摆开攻击架势的红军大约20万,分成东、北两路;他们身后大约还有20…35万的后续部队。”

    “这么多?”蔡茨勒的眉头皱了起来,“不是说俄国人忙着清剿中亚民族势力么?”

    “这也是真的,俄国人兵分两路,一路出击里海,一路在中亚灭火。”

    “他们有多少兵力?”蔡茨勒敲着桌子感觉诧异,“一方面在费尔干纳盆地包围我军,一边派部队扫荡中亚,一边又派部队突击里海东岸……”

    “初步估算不少于100万,大概这些就是俄国人消失不见的中路主力。

    “好吧,元首说得对,俄国人的兵力和作战风格确实不可依常理推测。”蔡茨勒叹了口气,走到地图前迅速判断起形势来,参谋们已把刚刚接收到的情报和消息在地图上部署起来。

    里海东岸德军一共有5万多兵力,另外还有舍尔纳先期调遣出来的1个空降师又1个空降旅,加起来满打满算不到7万人且没有装甲师,里海东岸部队背靠强大的南方集团军群,随时可以通过里海获得增援,蔡茨勒一直认为危险不大,没想到俄国人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他就有些恼怒。

    “曼施坦因元帅前段时间在西岸准备了不少兵力,说要应付中亚局势,现在可拉出来使用了,让他们做好渡过里海的准备。”蔡茨勒想了一想又补充道,“要求空军做好保障区域制空权的准备。”

    众参谋刚刚应诺,一个参谋就皱着眉头喊了报告:“长官,您的要求暂时办不到。”

    “办不到?”

    蔡茨勒一愣:“为什么?”

    “里海10天前就开始结冰了,冰层不厚也不薄,但西岸全封冻了,舰艇和船只没法行动,所以增援部队没法过去。”

    众人面面相觑。蔡茨勒猛然想起来前几天确实接到过类似情况汇报,连忙道:“快,让他们把冰区覆盖范围报过来。”

    等到把里海结冰范围在图上标识出来后,众人眉头全皱得很紧——里海这冰结得忒古怪了,西岸近乎全线封冻,中路冰层很薄,东岸几乎没有。这种半边冰层半边水的情况,把这些参谋们看得都傻眼了,只听说有南北冰水分界,世界上还有东西分界封冻的水域?

    一看地图上红军南北两个巨大的钳形攻势矛头并结合后续的巨大兵力,显然不是东岸这区区没有装甲师的7万部队能防住的。蔡茨勒喃喃自语:“这下事情糟糕了,得要安排撤退。”

    “长官,曼施坦因元帅发来电报,建议部队向东南方向撤入伊朗,然后去德黑兰过冬,东岸营地的辎重能拿就拿,加快撤退速度,不要让俄国人粘上。”

    “拿不走的补给全部销毁?”

    “这个……”参谋露出惊骇的眼神,“电报说也不用费心销毁,留给俄国人算了……”

    “留给俄国人算了?这是元帅的原话?他要资敌?”蔡茨勒瞪圆了双眼,不敢相信地问道。

    “是的。”

    “疯了!”

    “这真是疯了……”拍电报给蔡茨勒的曼施坦因本人也在这么说,按其原意,至少留下几千人部队坚守,哪怕全军覆灭也不能把补给品留给俄国人。但元首听完汇报后,给他的答复却让他有些皱眉。

    “想不通?”霍夫曼微笑着看着他,“我的元帅,是您刚才告诉我说俄国人有可能去找土耳其人的晦气……”

    “这有很大可能,当然也可能去找伊朗人的麻烦——虽然后者几率要小一点。”

    “我认为找土耳其人的麻烦几率更大,毕竟我军近7万人撤往德黑兰后,俄国人要打伊朗人没那么容易。”

    “把补给品全部销毁就更不容易。”

    “不容易的话怎么能让俄国人去教训土耳其呢?”霍夫曼的声音陡然提高一个八度,“您不觉得让土耳其人诱敌深再聚而歼之是个很好的军事策略?”

    军事策略什么的曼施坦因当然是懂得,但他更懂得是元首没说出口的政治策略:拿下外高加索后,土耳其人不顾德国反对吞掉了绝大多数地盘,还吃相极为难看地吞掉了巴库,甚至还与伊朗人就争夺地盘起了冲突,很多德国高层愤愤不平,倒是霍夫曼一直压抑着这种情绪。现在看来,元首不是心态好,元首是憋着坏呢……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始终要为军事服务。”霍夫曼微笑道,“接下去该怎么打,您想必胸有成竹了吧?”

    “这当然没问题,可是,如果博克元帅来的话?”博克是土耳其军方顾问,当初担任过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资历比较老。

    “博克元帅年纪大了,最近天气又不好,比较容易生病,会有人劝他去意大利好好调养调养的……”霍夫曼眨眨眼,“您手下如果有军官的脑袋不太开窍,我也建议去意大利调养调养、晒晒太阳。”

    曼施坦因立即会心地笑了起来——他是容克不假,可不是食古不化的容克,他知道这仗该怎么打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里海反击战(下)() 
成群结队的he…18俯冲轰炸机、ju…188中型轰炸机在bf…19的掩护下掠过里海上空,炸弹、燃烧弹像不要钱似地朝苏军阵列中投去,将近7万人撤退可不是曼施坦因吹口气,下一分钟就能转移成功的,必须留有足够时间,既然要尽可能避免人员损失,那就只有让空军多出力了。顶点 S.C更新最快

    轰炸还在进行中,携带对地扫射套装的fw…190系列又赶到战场,用勐烈而密集的火力扫荡下面一切可疑之处。霍夫曼曾将fw…190定位为空优战斗机,要求“不准有一公斤重量用于对地攻击”,但随着do…41、ta…15相继投入使用,fw…190主力战斗机地位开始动摇,高空截击不如ta…15,中空格斗不如do…41轻盈,低空水平缠斗又不如bf…19,开始步bf…109的后尘沦为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