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494部分

铁十字-第494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级。呖战鼗鞑蝗鐃a…15,中空格斗不如do…41轻盈,低空水平缠斗又不如bf…19,开始步bf…109的后尘沦为样样都能做,但在细分领域样样都不是最拔尖的“全能战斗机”。

    沃尔夫公司曾经希望谭克博士能推出fw…190的减重版并换装新发动机与do…41一争长短,甚至还想进军舰载机市场,但谭克博士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这样做没太大意义,不但时间上来不及,而且面临do…41的有力竞争,未必能胜出,毕竟他对do…41各方面数据性能都是相当熟悉的。但190相比上一代“全能战斗机”bf…109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机体大、分量重,可改进升级和空间冗余大。

    另辟蹊径的他很快为190找了好去处对地攻击。加装装甲、扩大油箱、降低速度的fw…190f系列运用而生,70%零件可与fw…190a系列通用,这就提升了原生产线的价值。不但继续为公司赢得了订单,还能扩大空军队伍,军备部对这种改进非常满意,将削减的a系列订单全改为f系列。

    改进后的190f系列最大航程将近100公里,可携带枚50公斤炸弹或48枚r4m火箭弹,或两者都不携带,在机腹下悬挂火力吊舱执行反坦克任务,再配合机翼的4挺mg1航空机炮,火力密度已超过用ju…87改造的大炮鸟。对空作战虽然性能差了些,但要逃还是问题不大。如果遇到对方的伊尔强击机或落单的轰炸机,脱胎于战斗机的f系列照样能在空战中战而胜之。

    这款新装备出来很受前线官兵喜欢,实际上屡遭打击的苏军战斗机部队实力已非常弱小,已难得看到有大规模空中机群武装格斗,充其量只是来偷袭一把,而在战场范围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更强有力的对地支援作战飞机,f系列算是抓住了机会。

    现在就只剩下bf…19尚未完成更新换代了,面对do…41(紫电改)已上舰且取得不俗成绩的现实,同时也看到190f系列的成功突围,以堀越二郎为首的研发团队精心选择了方案微调。bf…19(烈风改)技术定位从高性能全面战斗机改为中低空水平机动第一兼长距离护航战斗机,性能上糅合19的水平机动能力与p51b的大航程,机内燃油达到变态的10升,最大起飞全重将近5吨。

    就这么个4吨多的大家伙,在000米以下低空能与不到吨的bf…19斗得不亦乐乎,在000…5000米中空与do…41各有千秋,最多只能说略逊一筹,如果到低油量状态(最后一小时油量)时,连41也拦不住。舰载版最大航程1600公里、陆基版最大航程1800公里。还能挂枚50公斤炸弹或者个50升副油箱或一个650升大型副油箱,挂副油箱后最大航程可达600公里(陆基),相当于腿短的bf…109的三倍。而且这种航程还是在6500米左右高度实现的,如果能把高度再往上提一提(需新型901发动机配合),航程还能再增加10…15%。

    对已在东线越打越远的德国空军来说,这种超远航程的战斗机显然很有必要。认为不管海航用不用,他们肯定需要,这样今后转场去亚速尔或去亚速尔增援不必再战战兢兢地从葡萄牙最外围的机场起飞(很容易遭到突袭),完全可用设在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纵深地带的机场,大大提高了生存性。堀越二郎同时也给日本国内发去电报,认为日本由于实力不足,没法像德国一样建立多空域最优战斗机联合作战体系,只能尽可能挑选全面战斗机,即德国用bf…19+do…4+ta…15+me…6的组合战斗机体系中,日本最好用bf…19执行多种任务,顶多在高空截击配备一些ta…15或者喷气机。

    由于美国一直没能在太平洋战场上获得可靠的进攻基地,再加上印度航线断绝无法往中国大陆方向输入b…9轰炸机,日本一直没感受到战略轰炸的切肤之痛。美国倒是提议过在苏联远东地区设立这样的轰炸基地,但被斟酌许久的斯大林拒绝了:利用轰炸迫使日本投降需要很久,但如果日本知道苏联为美国提供轰炸基地,关东军甚至日本海军一定会第一时间杀过来,这个险他不敢冒,

    当然斯大林老爹也是老奸巨猾之人,他自然不可能将顾虑全盘托出,而是冠冕堂皇地告诉美方:“日苏现在处于中立状态,虽然摩擦不断,都表面情况还能维持,这局面对鄙国还是有利的。贵国可考虑在中国建立类似基地,只要通过空运从远东输送一些物资去中国即可……”

    参联会经过评估,认为这个提议无法履行:苏联虽与中国有巨大的边界接壤,但联通两国的主要铁路网络全掌握在日本之手,只能依赖空运转送,这部分消耗的物资全要从援苏物资从拨付。由于40%的保护费存在,每拨付5份援苏物资其中就有份会落在日本手中,物资消耗越大,日本获利越多傻子才这么干。

    而设在重庆和延安的军事观察员对此也不赞同,国共双方目前一心一意搞摩擦,双方从日本这里购买军火和物资都来不及,哪有功夫对付日本?而国党现在对燃油需求十分迫切,简直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如果让他们搞到了油料,一定会拿来打**而不是去对付日本。于是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被否决了,只是为继续吊着国共双方这口气,不要让他们轻而易举地倒向日本,美国还通过空运给双方送一点紧缺物资和药品,数量不大,象征意义更多一些。

    结果发现,好不容易千里迢迢运到中国的盘尼西林,没几天就在上海黑市中发现了,价格不菲,一查批号全是从重庆这里漏出去,气得美方大骂无耻!有人提意见道:“既然他们这么想卖,那我们就不要无偿援助,直接明码标价卖过去好了,也能多少赚点钱。”

    就在苏方快速推进的当口,德军上下正在着手撤退:“快,快……把装甲车装上船。”

    “西贝尔登陆艇……我们走!”

    一支又一支德军部队登上船只向南部奔,他们将在伊朗海岸登陆同时去德黑兰。

    经过几日迟滞,再加上德军还用地面部队阻击推进过快的苏军部队,红军快速推进的势头被迫放缓。月19日,在付出近万人伤亡代价后,两路红军终于赶到了里海东岸,不过德军此时已撤退得干干净净。

    “我们发现了法西斯的物资仓库,有各种各样的物资。”

    “什么?我们去看看。”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感到十分兴奋,立即和几个主要军官前去查看。现在的红军官兵正在有条不紊地清点,虽然一路上行军将他妈折腾得筋疲力尽,再加上战斗中又付出了不小的牺牲,但目前缴获这么巨大,还是让部队官兵们感到分外兴奋,一直以来他们都在退却、溃散、失败,大家已被折磨得几乎要麻木了,没想到获得如此令人振奋的战果。

    “司令员同志,我们发现油料仓库,敌人仓皇撤退,来不及将其炸毁。”

    “报告司令员,我们发现了大批面粉和其他粮食甚至还有草料,至少有000吨,敌人居然忘了他们付之一炬。”

    “报告,我们发现了德军遗弃的部分车辆,没有任何破坏痕迹。”

    一条又一条消息传来,参谋们欢声笑语一片,但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的笑容也慢慢消失了。大家注意到了司令员的不对劲,开玩笑的欢快气氛慢慢沉寂下来。

    他沉吟道:“这些物资如果我没猜错,并不是敌人仓皇撤退来不及摧毁,而是故意留下来给我们的……”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接这句话。(。。)

第二百五十八章 里海反击战(续,5200票加更)() 
ps:晚上还有一更……

    好半天后才有人问:“难道这位德国指挥官是我们秘密战线的同志?”

    大家又立即兴奋起来:能指挥这么多部队的军官至少也得是中将或上将,难道已有同志混入德军的心脏部门?那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摇摇头:“我也很希望这样,但可能性不大,敌人一定隐藏着巨大的阴谋。顶点 S.C更新最快”

    “那这些物资?”有人怯生生问,“司令员同志,我们还能用么?”

    “当然可以,敌人留给我们的完全可以用!告诉同志们,只要继续勇敢一些、大胆一些,我们就会获得像今天这样的胜利。”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交代道,“关于我刚才说的话是最高机密,我会向朱可夫和斯大林同志报告,你们绝不允许对外透露一个字。”

    众人连忙点头:万一真是自己的同志,只要有点风声传出去,这秘密就保不住了。

    “不愧是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打得非常好!还缴获了大批物资,解决了部队燃眉之急。我要向斯大林同志报告,为他请功!”收到里海东岸有关战报的朱可夫显然非常高兴。

    “不过也有疑问,部队在里海东岸发现的物资经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判断,认定是敌人故意留下来给我们的,他发电报来询问是否我们有在德**界高层的秘密党员或同情者?如果没有,他判断这里有阴谋。”

    “这样啊……”朱可夫沉吟起来,秘密党员和同情者就他所知是没有的,阴谋成分大一点,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有这个可能,考虑了好几分钟后他说道,“先向斯大林同志报告,让部队就地休整几天,我们一起来判断下敌情和可能存在的阴谋。”

    收到朱可夫发来的前线电报,一直情绪低落的斯大林同志脸上瞬间就有了光彩:“你们看,你们看,康斯坦丁同志打仗还是非常得力的!这样一来,除了费尔干纳盆地里那一小撮德军和伊朗边境的一些地方,我们基本就收复了中亚地区嘛!”

    这话还真不是吹牛,拿下里海东岸、堵住舍尔纳、再加上朱可夫本人坐镇塔什干“剿匪”,三管齐下后,至少从地图上看,中亚重新又被布尔什维克收复,当然实际控制力和以前相比是差得远了。

    众人被这种情绪所感染,也连带着兴奋起来,纷纷高度赞扬斯大林同志高瞻远瞩、用兵如神,朱可夫同志力挽狂澜、贡献突出。只有华西列夫斯基在旁边不吭声,他觉得其中猫腻重重,德军败得也太快了点吧?不过他现在学乖了,各位领导同志都在兴头上,自己出面打断他们不但引得众人不快,还可能让人误以为是妒忌朱可夫,这种不成熟的事还是少办为好!

    “至于他上报的疑问和顾虑……”斯大林把目光转向贝利亚,“你去核实一下,给康斯坦丁同志一个准确回复。阴谋不阴谋我相信他能判断,至少那到手里、实打实的物资骗不了人,哪怕是个诱饵也得先吃下去!哼,德国人总有一天要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月4日,也就是斯普鲁恩斯率领南大西洋分舰队启程去南非的同一天,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率领补充、休整完毕的进攻集群矛头连同马利诺夫斯基集团军提供的个坦克旅,1个骑兵旅连同1个机械化军近1万部队浩浩荡荡启程去里海南岸登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后勤部门对物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结果实在找不出任何纰漏来,预想中的油料安排了定时炸弹、粮食中下毒等猜测全部站不住脚,十几万人享用德国物资后反应良好。

    确实也有少数几个吃死的,结果军医检查后是认为他们长期缺衣少食造成身体虚弱,再加上这次大范围转移作战的高强度,然后狂喜之下吃得东西太多导致身体承受能力超过上限所致的。司令部里一片喜气洋洋,就连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本人也抱着两大段德国香肠啃个不停大部分普通军官发到的是德国版斯帕姆,只有少数高级军官才有德国香肠或火腿享用。司令员同志平易近人是他的作风,底下人可不能一点等级也不讲还有没有党性觉悟了?

    既然德军那里没有自己人,那多半是一个阴谋,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和朱可夫本人研究后认为,德方挖的陷阱可能有两处:第一引诱红军继续进攻拉长战线后打反击;第二是在里海南岸部署强大的狙击阵地把红军重新干赶水。要想避免陷阱最好的策略就是捞到物资跑路,可这肯定不能提出来,别说斯大林那里通不过,两人自己也通不过。中亚特别方面军是来殊死搏杀的,这丁点物资怎么能满足得了?

    在红军开进过程中,两国空军在里海上空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绞杀,但不知是德军“胆气已丧”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一直饱受压制的红军飞机居然头一次占得上风,保障了大部分船只行进安全。与德军在德黑兰北部阿莫勒地区登陆不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为部队选择登陆的地方更偏西南,大约在土伊两国交界处的阿尔达比勒。这一段冰层虽然也有一点,但因纬度缘故、这里气温要略高些,冰层不算厚,很容易就强行破冰上岸。

    他一直非常紧张的滩头阻击也没出现,大部分德军正忙着往德黑兰方向撤退,而部署在登陆场附近的伊朗部队寥寥无几,稍一开火便被迅速登陆的红军击败。然后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伊朗国王巴列维的命令也下来了:附近部队全员退守大不里士。这正中红军下怀,部队一面紧急扩大登陆场,一面加紧上岸。

    现在,结合物资遗落、里海上空有气无力的空战、滩头未狙击的情况和伊朗兵力快速退守的动静,朱可夫再判断不出德军是在借刀杀人那就不配叫朱可夫了,可即便看出来,他也得硬着头皮上,因为德军那7万多人躲入德黑兰后就不是红军能轻而易举啃下来的,而要造成伊朗震动至少要去破坏伊朗油田、阿巴斯港,考虑到伊朗那崎岖的地形,累死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也办不到。最后经过商议,认定为继续执行原计划,去打土耳其人和巴库。

    现在土耳其也知道红军在伊朗和土耳其边境附近登陆的消息了,土军在两国边境总共部署有大约4个师,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伊朗人和他们抢地盘,听说红军重兵集团扑到里海并击败了德军,他们一开始也慌了神,不过看到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率领红军主力部队去进攻大不里士后,土耳其人又大大松了口气打伊朗好啊,伊朗人是死是活管我们什么事?最好能把伊朗打趴下,到时候我们去救还能从伊朗人刮点油水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