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铁十字 >

第554部分

铁十字-第554部分

小说: 铁十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40万用在外围机动,然后等到这时候,外高加索的敌军也会蜂拥而至,再加上阿斯特拉罕附近的克莱斯特集群,敌军依然有60…70万的机动兵力,更不必说增援方面军过来还要先冲过中央集团军群两个装甲集团军的拦截。”

    “不,兵力可能还不止这些。”莫洛托夫焦急地喊了出来。

    “嗯?”

    “冰岛战役结束了,英国正在投降洽谈中,据悉已与德国就90%以上的条款形成了一致,德军部署在西欧的兵力将会进一步抵达东线。”

    “有这个可能?”

    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补充道:“确实有可能,我们驻伦敦的外交人员发来情报,德军已突然停止对英国的大规模空袭,他们怀疑是英德即将媾和的先兆,这部分航空兵力至少不下5000架飞机。”

    斯大林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当然听明白了两位参谋总长的意见,就算是解围方面军抵达,也抵不过德军后续源源不断的部队过来,而自己除非放弃莫斯科,已拿不出额外部队给斯大林格勒方向增援了,而且莫斯科本身就会有被人包围的风险。

    他没有就军事问题继续发表意见,反而问莫洛托夫:“谈判的情况怎么样?德国人要价有多高?”

    莫洛托夫立即将主要条款叙述了一遍,众人沉默了下来,心情显得非常沉重。

    条款当然是非常苛刻的,但有些条款也不是不能接受。

    比如00万军队,华西列夫斯基私下汇报所需要50…00万军队,现在虽然只有00万,但听到弗拉索夫的军队只被限制在100万左右,德国人驻军100万,这样00万兵力大体还是够用的,实在不行用内务警察、赤卫队武装50万也不难;

    亿吨原油虽然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放在战前也就是苏联8年的产量,何况德国人同意分0年支付,这个赔偿要求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低于斯大林的预期;

    欧盟、联合国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在斯大林看来不重要,国际条约在斯大林看来就是张废纸,只要有实力,怎么样都行;

    东西俄并立是他当初就同意的事,无非现在进一步明确和固化了。

    唯一的问题是国境线不仅整体国境线要退到乌拉尔山以东,大片中亚领土也保不住,这让众人感觉有点难受,但为了这条线开战,似乎又有点说不过去。说到底,现在已完全打不动了。

    华西列夫斯基想说话,冷不防斯大林先开了口:“德国人要怎么样才肯先就地停火?”

    “把莫斯科或斯大林格勒完整交出,高加索部队全部退到伏尔加河以北,什么时候退完,什么时候停火,撤退过程中德军保证不对撤退部队开火。”

    “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您看呢?”

    “这个……要看党的决心了。”华西列夫斯基叹了口气,“单纯从军事观点看,从斯大林格勒撤退不能改变战略态势,唯独能有效保存这100多万部队;如要继续战争,这100多万部队必不可少;当然,留在斯大林格勒我们也许能给予敌人重大杀伤,但最终免不了步步后退。”

    斯大林沉思了片刻,下达了两个比较重要的命令:“第一,托尔布欣同志的方面军不必从莫斯科南下;第二,斯大林格勒问题和和谈条件问题等待今天晚上的政治局会议决定。”说完他就离开了总参谋部,在刚才的过程中,莫洛托夫一直用眼神在暗示他,这么多年的老搭档了,他懂这个默契。

    在四下无人时,莫洛托夫将具体情况和他的个人判断和斯大林做了汇报,然后又小声道:“里宾特洛甫透露了一个未证实的消息,雅科夫在战俘营,他还给了几张照片,然后还表示可以将他提前释放回来。”

    斯大林看了看照片,眼角有点抽搐,但很快压抑住了这种情绪:“雅科夫同志是怎么被俘的?有其他目击者的佐证么?他被俘后有没有做出背叛国家、背叛党的行为?有没有动摇的念头?”

    “这个……应该没有吧。”

    “要认真佐证,不可放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斯大林叹了口气,“在谈判这样的关键时刻,德国人忽然来这一手,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有什么阴谋。”

    “那,要不先让他回来?德国人没有任何额外条件。”

    “不行!”斯大林摆摆手,声色俱厉道,“他是我儿子不假,但没有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特权,更没有在这种时刻悄悄回来的道理。如果这么做了,其他干部和群众怎么看我们?我宁愿德国人先释放几个指挥员同志回来。我们要有全局和战略高度,要能为革命和党的事业牺牲,不能一有实际问题落到自己头上就不能牺牲,我没有那么脆弱!”

    “是,您批评的是。”莫洛托夫诚恳地接受了批评,脸上丝毫没有不高兴的表情。

    他提出了问题,斯大林同志怎么处理、怎么考虑是他的事情,批评自己搞特殊化当然义正辞严,但他不后悔提议,因为这是唯一正确的处理办法,否则将来雅科夫回来,还不知道斯大林该怎么恨自己。他可是知道斯大林同志对大公子一直是不遗余力培养的,之所以被俘也是放到部队去锻炼的结果,次子瓦西里是个花花公子,虽然顶着王牌飞行员的头衔,但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这个身份其实很水。小女儿斯维特兰娜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总和斯大林对着干,据说还迷上了40岁的电影导演,让斯大林大为恼火,无非政治、军事形势实在太紧张了,他不能抽出更多时间去关注这一点。如果要说接班人,无疑是雅科夫最合适了。

    政治局会议上,莫洛托夫一条一条地将主要条款阐述了起来,而且把自己提出的修正意见和对方提出的反对意见重新说明了一遍。

    他汇报完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会议室安静得可怕……

第十一章 转折(完,6900票加更)() 
斯大林缓缓站起身来,用稳重的声音说道:“谈判的情况就是如此,莫洛托夫同志已尽了最大努力,在我看来其他几条都还可以接受,甚至赔偿条款、军备条款、军队条款等相对比我们预期的还略好一些,可见希特勒对议和是有诚意的,至少短期内是有诚意的,长期的事情谁也说不好,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敌人心慈手软之上。 唯一的问题是边境划分按德国人的条件意味着我们要丢掉中亚、丢掉莫斯科、丢掉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下游流域,身为党的总书记我对此深感痛心。”

    大家抬起头看着斯大林,发现他满眼眶里全是泪水在滚动,使劲忍着才不让眼泪滚落下来,所有政治局委员都悲从中来,很有放声大哭的冲动。

    “斯大林同志,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屈辱和约,我们和德国人打到底吧!”分管农业的政治局委员安德烈耶夫忽然说道,“除非从我们的尸体上踩过,否则德国人休想达到目的。”

    “对,斯大林同志,我们继续作战吧,打一场轰轰烈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让全国人民看到我们的决心。”赫鲁晓夫第二个附和。

    斯大林微微摇了摇头:“我理解你们的想法,但这场战争不能再打下去,红军连续失败,人民极端痛苦,工农业破坏殆尽,我们尝试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和手段,但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再打下去短期内也看不见胜利希望,反而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我们抵抗到底,希特勒固然要付出代价,但白俄分子、分裂分子却十分高兴……而且,英美帝国主义未必不持有同样幸灾乐祸的态度。”

    伏罗希洛夫表态道:“我赞同斯大林同志的意见,拼光拉倒的想法是对革命、对人民、对党的事业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如果我们最终倒在血泊中,谁来继承和高举**旗帜?谁来捍卫列宁同志开创的崭新事业?谁来为苏维埃的历史和未来负责?”

    加里宁、米高扬站起来,分别从保存有生力量出发,阐述了暂避风头、等待时机、共度时艰的意见。

    莫洛托夫站起来道:“我想提醒诸位同志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英国目前也面临停战局面,这意味着除隔大西洋的美国外,德国人可把全部力量压到我们身上;如果我们能迅速与德国达成停战协定赢得喘息机会,我认为德国会调转枪口指向美国并争夺世界霸权,这和一战末期情况一模一样,如果德国失败,那我们根本不必要计较这个合约,这就是份废纸;如果德国最终成功,其力量也会受到削弱,将来我们的力量有所恢复之后能取得更好的地位和条件。”

    日丹诺夫评价道:“现在这个情况,让我想起当初列宁同志力排众议决定接受《布列斯特合约》一样,为新生的苏维埃赢得了发展空间,我们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迫切需要医治战争创伤。斯大林同志的决定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未来,我认为应当成为全党共识。”

    斯大林点点头:“既然大家都发言了,那我再补充几句。这份条约虽然对边界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但苏维埃主要的两部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都还在一个组织架构里,这是有利的一点,便于我们发展进步的、革命的力量实现统一;其次,虽然西部边界已经固定,但东部、东南部边界还存在可以调整的余地,我们可以和中国革命同志联起手来,共同专注于东方事务;最后,我作为党的总书记,对这个决定负主要责任,无论将来历史怎么评价我,都都能坦然接受。我们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表决吧,同意这份条约的同志请举手!”

    他第一个把手举了起来,其他人也跟着举了起来,包括刚才反对的安德烈耶夫和赫鲁晓夫一起举了起来赫鲁晓夫的手还是举得最高的。

    “请莫洛托夫同志和德方联系,我们先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尽快实现停火,保存有生力量,然后再签署正式文本。”斯大林说完,泪水扑簌而下,“希望全体同志、全党、全国人民牢记今天的屈辱……我……”

    他身体摇摇晃晃地倒下了,众人连忙七手八脚地将医生招来,诊断结果显示没什么大碍,但医生表示最近连续操劳和不佳的心情影响了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希望他能保重身体,减轻工作压力。

    “党中央决定停战了?”华西列夫斯基当天深夜在总参谋部接到电话。

    “是的!斯大林同志要求尽快把消息发给朱可夫同志,尽快把军队和民众从斯大林格勒撤下来,明天一早我们通知德国方面,然后力争尽快停火。”

    “是,我坚决服从命令!”

    “元首,我尊敬的元首……”一大清晨,霍夫曼才刚刚起床,里宾特洛甫就把电话打了进来,“很抱歉吵到您了,不过有情况我一定要和您汇报,莫洛托夫代表苏联方接受停战了,准备先将斯大林格勒交给我们。”

    “好!”霍夫曼虽还有点似醒非醒,但这个消息让他乐开了花,“漫长而令人煎熬的东线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元首,我必须向您表示祝贺,您取得了前所未有、远超一切英雄的霸业。德意志拥有您这样的领袖,就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找准了方向。”

    “好了,好了。”霍夫曼笑道,“尽快和莫洛托夫将谅解备忘录签署好,同时我会让统帅部安排停战事宜。”

    “元帅……柏林发来消息,马上要停战了,从中午1点开始,我们不能再攻击斯大林格勒方向。”

    “是么?”曼施坦因接过电报看了数遍,大笑起来,“俄国人终于顶不住了,将消息通报各部,然后准备和俄国人接洽具体停火事宜。注意,不能放松警惕以防俄国人使诈。”

    收到政治委员甘冈诺维奇递过来的停战电报,朱可夫、瓦图京和罗科索夫斯基三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全部黯然下来。朱可夫这两天操心战局,眼窝子已深深地陷了下去,胡子拉碴,眼神中只有深深的无奈,整个人憔悴得不成样子

    “唉……”一声叹息

    瓦图京狠狠一拳头砸在墙壁上:“恨啊……”

    “甘冈诺维奇同志,我们要接受这条命令么?”罗科索夫斯基哆哆嗦嗦道,“要不要先给莫斯科发个电报,表示我们决心与斯大林格勒共存亡的决心?”

    朱可夫知道罗科索夫斯基的小心思,摇了摇头,厉声道:“不要多考虑了,党中央既然做了决定,我们就要无条件服从,我们应该关心如何妥善撤退。为防备法西斯背信弃义发动突袭,我建议部队继续巩固城市防御,缓缓撤退,与叶廖缅科同志汇合。另外我们要和基层干部一起把群众安顿好,通知他们带上个人财物跟随部队撤退……”

    “这些群众都要转移么?以后怎么安置还是个大问题。”瓦图京叹气道,“后方缺衣少食,可能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这么多群众怎么安置?”

    “把消息公布出去,愿意和红军一起走的我们带走,不愿意的我们也绝不勉强。所有行动都要由部队进行管理,可以先把一部分兵力从外围防线撤退下来护送群众,切记不能生乱,更不能传谣。”甘冈诺维奇皱着眉头道,“否则以通敌论处,执行最高保卫措施。”

    “是!”

    “工厂里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学校里的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都要想办法转移到后方去,今后国家重建很需要他们。”既然主张撤军,那就要以甘冈诺维奇为主了,他交代道,“地方政府会把**员和共青团员都发动起来,请红军派遣得力人员协助。我们要做好政策宣传,苏维埃只是停战,不是投降!”

    “坚决完成任务!”

    1944年6月6日中午1点,苏德交战近年的战火终于渐渐沉寂下来,斯大林格勒的高音喇叭一遍又一遍播送由几个主要领袖联合署名的《告全市人民书》,到处都是一片哭声,但经过一年半的包围和对峙,无论党的干部还是一般市民其实对这一点已有了心理准备,虽然有些骚动,但整体情况还算良好。德军让开了一条通道,让红军火车和轮船可以行动,根据朱可夫的命令,红军交付了部分外围防御措施,整体而言双方都还算平静。

    德军和俄罗斯解放军官兵心情复杂地看着红军和市民们撤离,随即爆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