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74部分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7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即便不去攻击柴桑老巢,只要脱离这一段狭窄水道,身后那些木筏的威胁小得多,江面开阔,周旋余地大,惹不起老子还躲不起吗?

    江夏太守黄祖自以为很聪明,一边观察身后木筏距离远近,撇撇嘴,暗自嘲弄制定这种拙劣计策的人,简直小儿科嘛!

    江夏战船快速前进,很快驶过江心洲中心位置,黄祖心中大喜,危机即将解除。

    江夏太守黄祖正在暗自窃喜,忽然瞥见前方战船停滞,当即愣住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战船行驶速度很快,在黄祖一愣神的功夫,前面堆积了若干战船。黄祖大怒,麻痹的,谁让停止前进了。

    待要发火的黄祖,还没有骂出口,却听到有人报告:“大事不好,战船被挡住了。。。。。。”

    skbshge

第161章 壮哉!黄祖() 
江夏战船顺利而下,速度很快,前面的战船被挡住,后面的战船一拥而上,拥挤在一起。

    黄祖大怒:“怎么回事,前面战船为何停止不前?”

    “报大人,战船被挡住了。”

    手下小校急忙了解发生了什么,而后回来报告情况。

    “挡住了,被什么挡住了?”

    黄祖懵比,前面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呀?

    “报大人,卑职猜测,水下可能有横江铁锁拦住战船。”

    小校也拿不准,看情形似乎只有这一可能。

    黄祖一拍脑门子,意识到这种可能性极大:“赶紧想办法,让人下水砍断铁锁。”

    战船速度太快,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江夏八十多艘战船挤在了一起,船体撞击声、喊叫声,场面一片混乱,八十多艘战船集成一个巨大的疙瘩。

    江夏太守黄祖声嘶力竭,喊叫声被周围的嘈杂淹没,根本无法控制局面。

    混乱的场面终于平息下来了,但是,更大的危机已经来到眼前,江夏战船停滞不前,他们身后的木筏却没有停止前进,继续快速冲击,眼看着就要撞上来了。

    江夏水军几乎所有的人转过身来看着后方,他们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哪怕黄祖也拿不出好主意。

    “轰”的一声,仅有几十步远的木筏被点燃了,火光冲天而起,像一串火龙碾压过来。

    江夏水军所有的人惊呆了,一时间竟然不知所措,木桩一般站在船上。

    呵呵,在等着烤肉串吗?

    一转眼间,双方距离有缩短了,仅有十几步远,似乎能赶到燃烧的热度。

    这是无法抗拒的一幕,谁也挡不住木筏高速冲击,更何况一旦发生冲撞,巨大的干柴堆便会倾泻到江夏水军战船上,他们便会葬身火海。

    看看江夏水军官兵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内心是多么的恐惧!

    黄祖还想挣扎,命令士卒手拿撑篙,企图阻挡木筏撞击战船,其实木有鸟用,一根竹竿能阻挡高速冲击的木筏吗?

    这只不过是黄祖垂死挣扎而已,心存侥幸,自欺欺人。

    每一个个体都有区别,有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已经被吓坏了,慌不迭跳水逃生,如同下饺子一般,“噗通”之声不绝于耳。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跳水逃生,因为木筏马上就要撞上来了,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最可笑的是那些听从指挥,手拿撑篙的士卒,战战兢兢盯着急冲而下的木筏,内心剧烈挣扎。

    可以想象,一旦他们用撑杆顶住木筏,那些燃烧的干柴会怎样?有可能冲天而起,往战船上倾泻,自己岂不首当其冲,葬身火海吗?

    很快他们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因为木筏已经非常近了,木筏上火焰冲天,散发出的温度之高已经辐射到江夏战船上,那些手拿撑篙的士卒,有些人往后退,有些人则直接丢弃撑篙,翻身跳下奔流不息的大江。

    显然,这是聪明的家伙,他知道下一步的结果肯定很悲惨,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面临巨大危机,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都会选择自认为最佳逃生方式,而此时最佳逃生莫过于跳水。到现在场面已经完全失控,江夏太守黄祖的话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尤其是最外围的战船,甲板上的人越来越少,很快变得空荡荡的。

    跳水逃生才能活命,却逃不出柴桑准备下的天罗地网。

    此时两岸已经布满了军队,大江上下游都有战船严阵以待,对付那些逃生的人,最好的武器便是挠钩,一抓一个准。

    木筏就像一个奔腾的火龙,形状呈现大弧形,带着木柴燃烧发出的声响,以及巨大的热浪,呼啸着撞上江夏战船。在撞击的刹那间,火焰冲天而起,如同天女散花,又如同火龙出海扑向前方,落在江夏战船甲板上。

    用油浸泡过的木柴,燃烧起来火势凶猛,木制战船很快被点燃,并继续蔓延。

    剧烈高温下,其余战船上的人慌不迭远离,或跑到其他战船上,或跳水逃生,没有人能忍受如此高温。哪怕江夏太守黄祖也受不了,在手下搀扶下,离开自己的战船。

    被横江锁链阻挡,整个江夏战船拥挤在一起,外围所有的船几乎都在燃烧,到了如此地步,神仙也救不了。

    看看周边形势,黄祖叹息一声,心知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在他身边还有几个铁杆,黄祖心中不忍,摆摆手,说:“跳水逃生去吧,被俘虏也比死了强,去吧。”

    有个手下将领不忍心只留下黄祖,劝说道:“大人,不如一起走吧,大火很快蔓延到这里,现在走还来得及。”

    “算了,此次失败真的没有脸面再见家乡父老,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贪心柴桑,鬼迷心窍哇。”黄祖叹息一声,表情悲壮,说:“是我小瞧了扬州牧秦宜,人家不是凭借运气,看来是真有本事。你等投降也算是因祸得福,能有一个好前程,走吧,我心已定,不成功便成仁。”

    手下力劝不动,被黄祖赶下船,逃命去了。

    大火蔓延到江夏太守黄祖所在的船上,黄祖一身铠甲,面向江夏长叹一声,坦然面对扑来的大火。

    壮哉,黄祖!

    黄祖也算个人物,既然失败了,那就从容面对失败的惩罚。

    江夏战船上已经没有人了,柴桑水军放开横江锁链,一部分没有燃烧的战船顺流而下,被柴桑拖走。而那些跳水的士卒,大部分被捉拿。

    江夏水军全军覆没,这一场水战几乎是庐江水战的翻版,只是时间跨度略长一些,双方足足僵持了一个半月时间。

    留下一部分打扫战场的战船,柴桑水军逆流而上,奔赴江夏。

    其实,去不去都差不多,赵云率领着豫章兵马差不多也该到了,有魏延这个长沙将领,估计无需攻打城池,他肯定假冒长沙军队前来支援,骗开城门,兵不刃血夺取城池。

    原本以为有便宜可赚,谁知却是这种结局,荆州牧刘表真的赔大了,江南大部分土地丧失殆尽,归根结底还是贪欲作怪,扬州牧秦宜的便宜是那么好赚的吗?

    skbshge

第162章 甘宁() 
柴桑郡与江夏郡大战刚结束不久,甘宁来了。

    原本甘宁应该在江夏被黄祖截住不让他过去,甘宁只得暂时留在江夏,此时黄祖已经死了,没有人拦截。而且甘宁也听说江夏与柴桑大战,很想往前凑热闹,结果还是来晚了。

    柴桑郡太守庞统接待了他:“听我家主公扬州牧说,不久后有一位名叫甘宁的人要出现,当时本太守还不相信,谁知是真的,呵呵,欢迎。”

    甘宁张着大嘴巴不知说什么好,不会有这么神吧?再说了,自己也不是什么知名人物,谁还关注他去哪里,扬州牧高高在上,这不应该啊。

    甘宁心里疑惑,追问道:“州牧大人说我要来扬州,不会是玩笑话吧,你说的都是真的?”

    “呵呵,我虽没有亲耳听说,事情却不会有假,前不久州牧大人与众将一起喝酒,不觉间话就多了起来,说是有一位武艺高超之人要离开荆州来扬州,名叫甘宁,好多人在场呐。要不然你一报名,本太守赶紧迎接,呵呵。”

    庞统似乎料定甘宁有这种反应,笑呵呵地回答,其实他自己也糊涂着呐。

    甘宁有点小小激动,尽管这种事情有点不靠谱,却也间接说明州牧大人挺重视自己。

    在这之前甘宁在荆州刘表那边,那边的官员,包括刘表在内,对甘宁游侠出身还有点看法,让甘宁很别扭。

    再后来甘宁也看出来了,刘表不会有太大作为,当今天下兵烽四起,刘表压根就不重视军队建设,一门心思守住荆州三分地,自己继续待下去,估计没有多大出息,这才有了出走的想法。

    文人瞧不起武夫,尤其是甘宁这种游侠出身的人,的确不能让刘表欣赏。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多足者焉。”。

    言必信,行必果,仗义助人,急人所难是游侠的特征。

    不过游侠快意恩仇的行为,常常与这个时代的社会的道德发生冲突,所以儒家都是鄙视游侠的,甘宁第一个投奔的目标是荆州牧刘表是个大儒,东汉末年“八俊”之一,甘宁不被刘表重用的遭遇也可想而知了。

    甘宁是个典型的游侠,年轻时候的他是快意恩仇,“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他这种性格有种特点,跟他交往之人,只有对他礼遇有加,甘宁方与其倾心相交,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否则,后果很严重!

    就是后来做了上将时,这个德性也只是稍微收敛。

    你想这种人听说扬州牧秦宜如此器重自己,那还不把性命都叫出来嘛。

    听柴桑太守庞统所言,甘宁信了,心情激荡,感觉有团火焰在燃烧,急切地问:“大人,甘宁什么时候能见到州牧大人?”

    甘宁急迫的心情,全都在庞统眼里,笑着说:“就这几天吧,你且等一等,正好州牧大人让本太守去寿春,我把这里的事情收收尾,而后启程去寿春。”

    当然,一同回寿春的还有卧龙诸葛孔明。

    到这时庞统有点明白了,扬州牧秦宜似乎特意给他制造一个机会闯出一点名声,否则,难以服众啊。

    战争结束,柴桑郡捷报送到寿春,扬州牧下达了最新命令,任命周瑜为西线指挥,率周泰、蒋钦等两部水军巩固江夏和长沙,防止荆州刘表反扑。

    至于地方官任命,让华歆推荐豫章郡太守,而后也要回到寿春。

    扬州牧秦宜很重视江夏郡和长沙郡,因为是新地盘,局面肯定有些乱,特意任命阎象为长沙郡太守,杨宏为江夏郡太守。同时命令大将赵云回归,与大将纪灵率军回来修整,另派周瑜、陈武、董袭率军替换,大军以长沙郡为依托,向西南扩展。

    显然,扬州牧秦宜的野心不小,不仅仅满足于江夏、长沙,他的目标是整个江南。

    具体细节他肯定对周瑜、阎象、杨宏有些交代,西南方向有太多的蛮荒之地,不可能如中原这般猛打猛冲,要慢慢的来,稳打稳扎才行。于禁和纪灵对南方并不熟悉,也不习惯,所以才让陈武和董袭二人替换,士兵多选择南方人,至少能习惯南方酷热、多雨等恶劣环境。

    除此之外,扬州牧秦宜还发布命令,让凌操移师大江出海口训练近海水军,吴郡太守刘晔负责打造海船。

    无论是吴郡太守刘晔还是水军将领凌操,他们都不理解州牧大人为什么有这种安排,光是陆地上的战争都够呛,搞什么海军,有意思吗?

    有没有意思秦宜不管,命令下达就必须执行,凌操开始选择驻军地点,而吴郡太守也要忙了,招募工匠,筹备材料,选择建造海船的厂址,这可是一个大工程。

    在这之前,扬州牧秦宜还有更另类的举动,集中大批屯田兵开凿河道,企图将泗水河接通洪泽湖。

    这个时代开挖河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落后的生产力决定了必将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但事情总要做,屯田兵数量庞大,搞人海战术不是不可以完成。

    扬州牧秦宜的想法很简单,虽然目前投入巨大,这个时代陆路运输费时费力,如果能发挥河道运输能力,则必将带来巨大效益。

    这种账很容易算,一辆牛车能拉多少东西,一条船的运输能力又是多大,简直不可比拟。

    半年时间屯田兵基本完成了淮南水渠开挖建设,农田也不在需要那么多人,二十万屯田兵总不能闲置吧,秦宜受后世工程兵启发,这才有了这个决定。

    其实这项工程也不是很浩大,汉代与后世地理有所不同,泗水河到洪泽湖的距离不足百里,只要有足够的人力,估计花费不了多长时间。

    尼玛,秦宜这是想当第二个杨广!

    嗯嗯,有点类似,至少看起来有点荒淫无度。

    美女不嫌多,尤其喜欢养别人之妻,其实比杨广还要过分!

    skbshge

第163章 让曹操吐血的变局() 
荆州刘表与扬州秦宜之间摩擦升级,让曹操看到了机会,当机立断派人去荆州推波助澜,推动荆州刘表扩大战争规模,曹操欲借荆州与扬州开战之机,想在其中渔翁得利。

    目前看效果还不错,扬州秦宜即将面临南北两线作战的态势,曹操的阴谋即将得逞。

    在曹操看来,尽管秦宜已经有一定实力,却很难在荆州、许都两大集团夹击下生存下来。即便能生存下来,伤筋动骨是一定的。

    这一次军事行动,曹操的野心很大,不仅要击败扬州军队,他还希望顺手消灭许都刘备。

    谋士们早就推演过了,许都大军真若对扬州开战,秦宜或许退守江东。但是许都刘备没有地方去,而曹操最恨的人便是大耳贼刘备,所以,此次军事行动,曹操最低限度至少要消灭刘备。

    前方夏侯惇五万兵马还在与许都兵马和扬州兵马对峙,三家军队谁都没有做出格的行动,暂时相安无事。不错,曹操势大,无论是徐州刘备还是扬州秦宜,他们俩都不想招惹许都兵马。

    刘备或许不清楚曹操的为何选择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