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人类的故事 >

第26部分

人类的故事-第26部分

小说: 人类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他一生偏偏充满了战争。在他55岁那年,我们看见他带着极深的仇恨和愚昧,抛弃人类。短短的三年之后,他拖着疲惫与绝望的身体,孤单地死去了。

    关于查理皇帝的事情就讲这些了。那么当时拥有世界上第二大势力的教会是什么样的呢?在中世纪早期,教会将全部精力放在征服异教徒上,告诉他们虔诚、正直生活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可从那时起,教会发生了巨变。首先,它变成了一个富有的组织,教皇不再仅仅是一群地位卑微的牧羊人。他住进了豪华的大宫殿,身边满是艺术家、音乐家和著名的文人。他的所有教堂里挂满了崭新的圣像(其实根本没必要),看起来像是希腊的神祇。他在工作和玩赏艺术品上的时间极不平均。教会事务也许只占用他10%的时间,而剩余90%的时间都花在欣赏古罗马的雕塑或新发现的古希腊花瓶中,或者是设计新的夏宫,或是出席某场新剧的首演。大主教和红衣主教们纷纷效仿教皇,以他为榜样,而主教们又会效仿大主教。只有生活在乡村地区的教士会严守自己的作风,与世界上的邪恶和异教徒们对美与享乐的热情永远保持着距离,他们谨慎地躲避腐败的修道院。生活在那里的僧侣们好像忘记了恪守淳朴与贫穷的古老誓言,任凭自己大胆地追逐声『色』带来的欢乐,只是希望不被公众视为丑陋人物就可以了。

    最后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状况要比过去好很多,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幸福与满足。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住着更加宽敞舒适的房子,他们的孩子也有机会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的城市更加整洁漂亮了,他们手中的武器使他们有能力与对手抗衡,使是他们不要再任意对他们收取繁重的税收了。

    关于宗教改革的主演,我就介绍到这儿了。

    北方与南方的斗争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艺复兴给欧洲带来的影响,然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会在文艺复兴之后出现的是新一轮的宗教改革了。文艺复兴的浪『潮』发端于意大利,再蔓延到法国,然而它备受西班牙人的冷落,因为历经长达500年的抗击摩尔人战争使西班牙人们变得心胸狭小并且心中充斥着对宗教无限的狂热。虽然文艺复兴波及的地区越来越广,但是当它越过阿尔卑斯山时,『性』质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生活在欧洲北部的人们在完全不同的气候中成长,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与南方恰恰相反。意大利人通常喜欢住在户外,享受明媚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天空,他们喜欢尽情地欢笑,把酒欢歌,尽享生活中的乐趣。而德国人、荷兰人、英国人、瑞典人,他们则会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室内,静静地聆听雨水拍打在窗户上的声音。他们不喜欢欢声笑语,以严肃态度面对生活中所有的事物。他们会经常想到自己永不消失的灵魂,不喜欢拿他们眼中神圣的事物开玩笑。只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是文艺复兴中关于“人文”的那部分,比如书籍、古代作者的研究、语法、教材才会使他们感兴趣。但是文艺复兴运动留给意大利的唯一成果就是使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异教文明重新回归,但这却使他们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恐惧。

    然而教皇和红衣主教团的成员几乎全是由意大利人组成的,这些人把教会的气氛变成了一个活跃的俱乐部,在那里优雅地畅谈艺术、音乐和戏剧,很少会提到信仰。从此,在忧郁严肃的北方与高雅文明、但是对信仰却熟视无睹的南方间产生了一道巨大的裂痕,并且逐渐扩大了。但是,好像没有人察觉到这种精神的分裂会给教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

    此外,还有一些充足的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只发生在德国而不是荷兰与英国。在很早以前,德国人与罗马教会就结下了仇恨,日尔曼皇帝与教皇间喋喋不止的争吵和战争给双方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在欧洲的其他国家,国家政权牢牢地掌握在国王的手中,统治者则会保护自己的臣民免受教士的毒害。但是在德国,名义上的皇帝好像掌握着统治那些不安分的小封建主的权力,在这种政治局面下,善良的自由民就会更容易被主教和教士们迫害。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们都有一个嗜好,那就是豪华的大教堂。而他手下的那些高僧们为了讨好教皇,就会采取一些方法聚敛大量的钱财,他们敛财的地方大多是在德国,当德国人感觉自己正在被欺骗,掠夺了自己的钱财,心里自然会不舒服。

第51章 宗教改革 (2)() 
最后,这里一个很少被人提起的原因:印刷术的故乡在德国,在北欧,图书的价格异常地便宜,《圣经》也不再是教士专有的神秘手抄本,它变成了人尽皆知的拉丁文本的枕边书。以前,普通人阅读《圣经》是违反教会法律的行为,然而,现在所有人都有权力阅读它了。他们逐渐发觉,那些教士给他们讲述的内容与《圣经》中的提到的事物存在着大量不同之处。于是,这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怀疑。人们开始提出质疑,如果问题出现后,得不到一个合适的答案,就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公正地阐明真理

    首先,发动战争的是北方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先是对僧侣公开发起挑战。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直对教皇怀有崇高的敬意,不敢将矛头直接指向这位最具威严的人物。至于那些懒散不求上进的僧侣们,那些舒适地潜伏在极其奢侈的修道院高墙以外的寄生虫们,再也找不到比他们更低级的对象了。

    但是有一点很奇怪,发动这场战争的领袖竟然是基督教忠实的儿子。他叫杰拉德·杰拉德佐,但是人们经常称呼他为“饥渴的”埃拉斯穆斯。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生于荷兰的罗特丹姆。他在德文特的一所拉丁语学校学习,好兄弟托马斯就是在这所学校毕业的。埃拉斯穆斯后来做了教士,并且在一座修道院里生活过一段时间。他游遍了欧洲各地,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书。当埃拉斯穆斯开始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今天叫做社论作家)的生涯时,全世界的人都被一本叫做《一个无名小辈的来信》的书中诙谐幽默的匿名书信逗乐了,这些书信把生活在中世纪晚期的僧侣中普遍存在的愚蠢与自负的劣行全部暴『露』出来,书信采用的是一种夹杂着德语和拉丁语的打油诗形式,有些地方与现代的五行打油诗类似。埃拉斯穆斯是一位知识渊博并且说话严谨的学者,熟练掌握拉丁语和希腊语。他起初修订了《新约圣经》中的希腊原文,再译成拉丁文,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本可靠的拉丁文版的《新约圣经》。但是,与古罗马的诗人贺拉斯一样,他也坚信无论是什么都不能阻止我们公正地乐观地阐明真理。

    公元1500年,埃拉斯穆斯前往英国拜访托马斯·摩尔爵士,在英国逗留的短短几个星期中,他写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愚人的赞美》。在书中,他攻击了僧侣和他们那群无知的追随者们,并且语言上充分采用世界上最利害的武器——幽默,这本小册子是16世纪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并且流传到世界各地,几乎有世界上所有语言的译本。它的成功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埃拉斯穆斯写的其他关于宣传宗教改革的书,他要求教会停止滥用私权,并且呼吁其他人文主义者与他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完成复兴基督信仰的伟大任务。

    但是,这些完美的计划并没有结出果实。埃拉斯穆斯采用的方式非常理『性』,太过宽容,无法赢得教会敌人的心。他们期待着有一位更强悍、更勇猛的人担当他们的领袖。

    伟大的马丁·路德

    终于,这位伟大的领袖出现了,他的名字叫做马丁·路德。

    路德出身在一个北日尔曼的农民家庭里,拥有超凡的智慧和令人佩服的勇气。他曾经在奥古斯丁宗教团做修士,后来变成了宗教团的重要人物。后来,他任职维滕堡神学院的大学教授,为那些不求上进的农家孩子讲述《圣经》中的道理。在此期间,路德利用自己大量的空闲时间研究《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原文。不久之后他发现,教皇和主教们的言论与基督教的训示,有着明显的差别。

    1511年,路德出差来到了罗马。当时,波吉亚家族的亚历山大六世去世了,他是一位曾经为了自己孩子的利益不牺一切代价聚敛大量财富的教皇。继承他的教皇位子的是朱利叶斯二世,这个人的思想品行得到了当时人们的认可,但是他却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战争和兴修土木上。他的虔诚并没有给清醒的日尔曼神学家留下任何好印象,这令路德非常失望,于是他返回了维滕堡。但是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

    至于宏伟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完美建筑计划,是教皇朱利叶斯在临终前托付给他圣洁的继任者的艰巨任务。可惜的是,这一工程刚一开工就需要维修了。1513年继任朱利叶斯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刚一上台,教廷就濒临破产。于是他不得不恢复了一项传统的做法,以便筹到急需的现金。他开始售卖“赎罪券”。“赎罪券”就是一张以兑换现金的羊皮纸,答应缩短罪人本应该服刊的时间。根据中世纪晚期的教义的内容,这种做法绝对是合理合法的。既然教会有足够的权力赦免罪人们的罪行,那么他们当然也有足够的权力为人们祈祷,缩短灵魂在阴暗的炼狱里免除罪恶的时间。但是不幸的是,这些赎罪券只有用现金购买,不过,这确实能为他们提供一条增加收入的简单途径,又有什么不好的呢?再加上,即使是最穷困的人也有机会免费领取赎罪券。

    1517年,萨克森地区的赎罪券销售权全部移交给一个多明我会僧侣的手上,他们名字叫做约翰·特兹尔,约翰兄弟是一位对强买强卖感兴趣的推销员,但是,他聚敛钱财的心情有点急迫,他的商业手段激怒了日尔曼的虔诚信徒们。但是,路德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一气之下,他做出了一件鲁莽的事情。1517年10月31日,路德造访萨克森宫廷教堂,把自己写好的95条宣言(或者被称为论点)张贴在教堂的大门上,用严肃的语气抨击销售赎罪券的恶行,这些宣言是用拉丁文写的,普通的老百姓读不懂。路德压根就不是一个革命者,并且无心挑起『骚』『乱』,他只是反对赎罪券制度,并且希望同事们能够理解他。这原本是神职人员和教授界人士的家庭内部纠纷,路德并不想使世俗对教会产生任何的偏见。

    但是不幸的是,在这种敏感的时刻,全世界开始对宗教事务的兴趣倍增。如果想理『性』地讨论宗教问题而不引起思想『骚』动,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欧洲人都在讨论这95条宣言,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立场,支持或是反对路德。每一个普通的神学人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廷为此感到非常震惊,立刻下令召集这位维滕堡的神学教授来到罗马,解释他的观点和行为。路德灵机一动,想起了胡斯被处以火刑的深刻教训,所以拒绝邀请。后来,罗马教会开除了他的教籍,他便在追随者的面前,焚毁了教皇的敕令。从这一刻开始,路德和教皇间就没有和平可谈了。尽管我不希望看到路德成为了反对罗马教会基督徒领袖。当时,有很多像乌利奇·冯·胡顿这样的深爱德国的人前去保护他,维滕堡、厄尔福特以及莱比锡大学的学生们也宣称,如果教皇拘禁路德,他们会奋不顾身地保护他。教皇向那些斗志激昂的青年人保证,只要路德不离开萨克森的领地,他绝对不会使他受到迫害。

    这一系列的事件都发生在1520年。那时,查理五世刚刚20岁,身为半个世界的主宰者,他不得不维持与教皇间的良好关系。他下令要在莱茵河畔的沃尔姆斯召开宗教大会,同时让路德也出席会议,并且把自己的异常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路德在当时已经成为了日尔曼的民族英雄,他慨然赴会。会议上,路德拒绝收回曾经说过和写过的任何一句话,他的良心只服从上帝,无论是死是活,他都小心谨慎地凭良心行事。

    经过人们深入的讨论,沃尔姆斯会议宣布路德是一个罪人,他违反了上帝和人民的意愿,并且禁止任何一个德国人收留他,为他提供生存条件,还禁止人们阅读他写的一切异端书籍,一个字都不能读。但是,路德并没有因为这个结果而被击垮,相反,他们安全,因为,在大部分德国北方人民的眼中,沃尔姆斯的敕令是一个非常不公正的、并且足以激起民愤的文件,应该被世人唾弃。为了更好地保护路德,他被藏在维滕堡的一座城堡里。在那里,他更加藐视教廷的权威了,并且把《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翻译成德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阅读学习上帝的话。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宗教改革就不可能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信仰和宗教的一些事情了。那些憎恨宏伟的现代大教堂的人趁这个动『荡』的时期,摧毁了那些教堂建筑,理由很简单,是他们不能理解。贫困的骑士们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强行霸占原本属于修道院的土地。对社会耿耿于怀的王公贵族趁皇帝不在,扩张自己的势力。饱受饥荒的农民在发神经的煽动家的带领下,趁着混『乱』的时局,袭击了领主的城堡,以过去十字军的激情,疯狂地劫掠、谋杀、焚毁。

    一场浩瀚的『骚』『乱』犹如暴风一样席卷了整个帝国。一些王公贵族改革新教,变成了新教徒(就是路德口中的“抗议者”),他们对辖区内的天主教属民进行了严酷的迫害。另一些王公依然是天主教忠实的仆人,努力摧毁新教徒。1526年,斯贝雅会议想要解决人们的宗教信仰问题,会议宣布了一条法令,即“臣民必须信奉领主所属的派别”,这条法令一推出,德国就变成了一盘散沙,无数信仰不同的小公国、小侯国互相排斥,彼此征讨,严重阻碍了德国政治方面的正常发展数百年之久。

    1546年2月,路德去世了。他的遗体被安葬在29年前他呼呈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