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皇宋 >

第40部分

皇宋-第40部分

小说: 皇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着好吹枕头风的想法,赵禳这段时间都经常到皇宫那里和宋仁宗下棋,围棋、象棋都有。而且棋逢对手!别道两人怎么厉害,说是臭棋篓子就夸张了,不过水平真的很一般。

    今天赵禳如故的来到皇宫文德殿外的小花园处,小花园虽然小,但很是精致,小桥流水,青竹树立,清风拂过,春意盈人,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不时小水池处,还会传来接水竹子敲在青石上的清脆声音,旋即一阵哇啦啦的流水声。

    迈步进入,一条鹅卵石铺垫的小径,婉转至一亭子。亭子上置着一方圆石桌,摆着三四圆石凳。走入亭子,石桌上早已经拜访好棋子,也不需要棋盘,石桌本身便刻画着棋盘的横纵线。象棋棋子如数摆放整齐。

    让赵禳奇怪的是,棋子都放好了,皇兄应该在附近的,再不济,也有个小宦官留在附近,有什么事情给自己说一声的。

    正疑惑间,一名二十来岁的无须宦官已经小步跑的从鹅卵石小径而来。

    赵禳仔细一看,发现是宋仁宗身边的近身人许琛亘,此人是天圣五年才开始侍奉宋仁宗。虽然已经服侍了宋仁宗六年,但在众多宦官当中,并不算老资格。不过其为人低调老实,虽然不如阎文应得宋仁宗信任,其也是属于比较信任的行列。

    赵禳也对其多有拉拢,刚刚开始许琛亘并不愿意接受,不过在赵禳帮其家人购买了八百亩田地后,并请了几个先生教导其子侄念书。许琛亘感其恩,开始向赵禳靠拢了。

    别看花费不算多,皆因宋朝有感于唐朝宦官乱政,对于宦官管制很是严格。而且八百亩地花的钱也不少,上万贯,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的拿出来。

    当然了,宋朝对于宦官的这些限制,不是说限制便限制的,只是现在宋朝立国不过百年,再加上士大夫对于宦官很是警惕。虽然送了一些限制,但总体而言,宦官日子还是不怎么好过的。最直白的便是人数,明清宦官成千上万,现在宋仁宗时候宦官限额一百八十员!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许琛亘到了跟前,不等赵禳询问,已经开口说道:“王爷,今天京东两路那里出了些许事情,官家是怕是没有时间来和王爷手谈了。”

    赵禳怔了怔,问道:“不是说旱灾情况好了些吗?怎么现在又发生变故的?”

    许琛亘左右看了看,见没有他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王爷,此事不可对外人言。对外说,是京东两路发生了蝗灾,实际上是京东东路的沂州那里发生了民变,官家唯恐事情闹大,现在已经下诏传诸位相公入内商议了!”

    兵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五代十国武人乱政的缘故,宋朝对于兵事很是忌惮。

    不过赵禳却从中嗅到了机遇!没有错,便是机遇!

    赵禳微笑着点头说道:“辛苦你了!”

    说罢,赵禳偷偷将一张面值二十贯的交子塞入许琛亘的手中,许琛亘偷偷看了一眼,呼吸禁不住有些急促了。

    赵禳拍了拍许琛亘的肩膀,不等许琛亘反应过来,赵禳已经转身离开了。

    到了宫门外,侍卫长李礼仲禁不住奇怪了。“王爷,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出来呢?”

    赵禳对向自己行礼的宫廷门卫微笑示意后,这才回答李礼仲的话。“官家有些事情要处理,今天不下棋了!”

    李礼仲应诺一声,问道:“王爷,可是回府?”

    “不!去十万宅街的李府!”赵禳微笑倒。

    李礼仲怔了怔,虽然心中好奇,但他为人本分,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点下头,便拿下一方木凳放在车厢边。

    赵禳踩着木凳上车厢,李礼仲亲自驾车。

    因为距离比较远,赵禳便在路上打了个瞌睡。到地方了,这才被李礼仲叫醒。

    打了个哈欠,伸着懒腰,懒洋洋的问道:“去问问,国舅爷在不在府中!”

    “是!”李礼仲应诺一声,便去敲门相询了。

    看到这里,诸位也知道赵禳找的是谁了!没有错,便是国舅李用和。

    李用和并不在府中,不过无碍,府中仆人出去寻回自家老爷。为此赵禳在这里耽误的时间并不短,足足过了两个时辰,李用和这才送了赵禳出来。

    “这事情就麻烦舅舅了!”赵禳微笑道。

    李用和反而神色复杂的看了赵禳一眼,黢黑的脸上,带着几分无奈,沉默的点下头。

    赵禳也不在意李用和的些许无力,拱了拱手,便转身朝马车而去。

    之前显得有些失礼的李用和出奇的并没有转身回府中,反而站在门边,静静的看着马车离去的背影,久久不语。

    李用和的儿子李璋见父亲出去久久不回,禁不住出来寻,见李用和站在大门处不动。李璋站到李用和身边,顺着李用和的目光看过去。疑惑的眨了眨眼睛,问道:“父亲大人,怎么了?这有什么好看的?”

    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李用和今天出奇的沉默。

    李璋想了半响,灵机一动,问道:“是不是会稽郡王提出了什么让父亲那以答应的请求?”

    李用和顿了顿,这才摇着头,黢黑的脸上,浮现出老农般的愁苦。“此尔不懂,别问了……为父也不知道到底……唉!”

    李璋知道自己猜得对了!心中更加好奇,只是再三追问,李用和就是不说。李璋无奈,唯有罢了这好奇的心思。

第91章 舅甥对话() 
第91章舅甥对话

    第二天,文德殿内,宋仁宗双眉紧锁的看着奏折,只是看了半响,便不耐烦的站起来,在台下踱着步。

    一脸木然的站在门外的李用和看了看,走进来,问道:“官家,何事如此烦恼?”

    宋仁宗看了看相貌忠厚老实的李用和,顿住脚步,犹豫了下,叹气说道:“舅舅啊!这天下不安生啊!朕刚刚亲政,便遇到京东两路大灾,现在沂州那里更是发生民变,据说是弥勒教煽动的,实在叫人可恨。”

    李用和皱了皱眉头,问道:“叛军人数多吗?”

    宋仁宗思索了半响,摇了摇头道:“也不算多吧,地方送上来的奏折宣称二三千人,张相公说地方剿匪不力,怕是有所夸张,估计一千出头。实际情况,现在也不好说,朕已经派了人去调查,只是这一来一回,怕是要大半个月的时间。”

    李用和问道:“无论是二三千人,还是一千出头,直接让地方派兵剿灭便是了!官家何必如此烦恼!”

    发现说了这些话后,心中舒服很多,宋仁宗也难得的没有顾忌李用和外戚的身份,说道:“舅舅有所不知了!这沂州地形复杂,三面坏山,州内便有鲁山、沂山、蒙山、尼山四座大山。这些叛军便盘踞在蒙山当中,东去沂州治所临沂不过七十五里,再往一二里,便是费县,地方唯恐攻打的时候,为叛军攻其一处,兵力制肘。最重要的是,这些叛军现在盘踞还好!”

    李用和惊讶了。“官家,你这话何解啊?有叛贼盘踞于一地,为什么还好呢?”

    宋仁宗苦笑一声,道:“说起来也叫朕这个官家羞愧,现在京东两路大灾,现在更是出现蝗虫,一旦这些叛贼流窜。虽然不至于形成唐末黄巢之乱,但也祸害两路!特别是这些叛军怕是擅长煽动人心的弥勒教所为,如此怕是更加难办!”

    李用和大惊失色,道:“居然如此!官家为何不快快下令附近各州县派兵支援?好早日剿灭贼人!”

    宋仁宗叹了口气,道:“下诏容易,问题是让何人统兵呢?诸位相公都推荐不出人选来!”

    李用和怔了怔,旋即也明白宋仁宗的无奈了今年朝野上下都为之大变,宰相可以说都是新任命的,一个个都在拼命熟悉情况、捉权。而中上层官员,大部分都是当初刘娥提拔留上来的,宰相和宋仁宗对他们都抱有警惕和不信任。

    当然了,要说人选,并非没有的。派个宰相去边可以了,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好吧,如果连几千叛贼都搞不定,这宰相现在被罢官,也是一件好事情来的。

    只是最大的问题,宰相们不想动啊!正如面前说的,朝廷政局大变,正是捉权的时候!如果真的到了地方,现在自己的地位还没有巩固,谁知道这剿匪要多长时间啊?一年半载回来后,都不知道还有没有你的位置了!退一步说,就算要得回来,当初自己分管的衙门,都不知道被人安插了多少心腹。

    至于另外一方面,则是宋朝制度上的问题了!宋朝的行政级,最高自然是朝廷(中央)了,下面是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路下面是州,州下面是县。

    按道理说,沂州发生叛乱,沂州解决不了,应该由‘路’长官来处理。只是宋朝唯恐藩镇割据的情况出现,‘路’的权力很少,长官官职名为转运使,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但其下面还有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分割转运使的权力。

    在军事上,转运使就是一个摆设。这才需要求助到朝廷,让朝廷派人去主持大局。

    李用和叹了口气说道:“如此真是麻烦啊!”

    只是顿了顿,李用和却开口说道:“只是官家,其实可以派两人相辅相成!”

    宋仁宗顿了顿,问道:“相辅相成?”

    李用和点了点头,说道:“武人之防,不可轻视。如此可以一方面派一员大将前往,一方面派一忠心耿耿之人为安抚使,监督、协助,如此可以定地方也!”

    宋仁宗若有所思的点下头,道:“如此甚好,只是可以信任的,不算多,再到能够担任安抚使的,怕是没有人能够出任了!”

    李用和一咬牙,霍然跪下来,说道:“臣冒死说一句!”

    宋仁宗吓了一跳,连忙双手扶着李用和,责怪道:“舅舅这是怎么了!有何话便直说好了,何必如此呢?”

    李用和说道:“此事实在有些过了,臣也不大敢说出口!”

    宋仁宗安抚道:“说吧!说吧!朕怎么会责怪舅舅呢?”

    李用和顿了顿,这才一脸认识诚恳的说道:“长沙王可以信任也!”

    宋仁宗本来有些期盼的脸色,立刻僵硬住了。其实想用赵禳的想法,宋仁宗并非没有起过,还和几个大臣商议过。只是他们都强硬的反对,都是用历朝历代上,为了皇位而兄弟相残的事情来警戒宋仁宗。

    李用和见宋仁宗不说话,知道宋仁宗心中犹豫。加把劲道:“官家忘记太后驾崩的时候,何人深夜不眠,不惧风寒,仅仅一木棒便毅然守候兄长吗?”

    李用和的话,立刻让宋仁宗想起那个晚上,外面大雪纷飞,一个少年坚毅的站在风雪中。又想到那天早晨,摸到的那一双冰冷得叫人心颤的手。

    宋仁宗又禁不住想到了那天早上赵禳说的话,那纯真的脸上,绽放出发自内心高兴的笑意,真诚的说道:“皇兄你这是什么话呢!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阿攘连父皇的脸都没有见过,皇兄已经是阿攘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娘亲外的唯一的亲人了。阿攘都不保护皇兄,难免皇兄还能够有谁保护?”

    宋仁宗嘴唇顿了顿,最后化作一声叹息,摇了摇头道:“这事情,舅舅先下去吧!朕要好好考虑一番!”

    李用和犹豫了半响,徐徐点下头,退下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宋仁宗就这样静静的坐在龙椅上。忽然许琛亘进来,禀报道:“官家,三司使陈琳在外求见!”

    陈琳?宋仁宗本能的感到一阵厌恶,但旋即心头一动,话到了嘴边,改口道:“宣!”

    “诺!”许琛亘应诺一声,便弓着身下去。PS:第二更到!求推荐票!求收藏!收藏快到三千了!请大家加把劲吧!如果收藏过了三千,明天加更!万字更新!如果是后天才到三千,那只能够加一更了!所以!请大家多多支持哦!

第92章 安抚使() 
第92章安抚使

    “臣程琳,拜见官家!愿万岁万福!”程琳刚刚进来,便躬身行礼。

    宋仁宗已经坐回御案后面,仔细的看了程琳一眼,用感慨的语气,徐徐说道:“再见程爱卿,已经大不同天圣五年了!”

    听着宋仁宗的感慨,程琳本来神态自若的脸,立刻唰唰唰的冒起冷汗。那一年程琳给刘娥送上《武后临朝图》,现在宋仁宗这话,岂不是让程琳误会宋仁宗要秋后算账?

    胆子本来就不算大,立场不坚定的程琳立刻跪下了,诚恳的告罪道:“臣辜负天恩,羞愧交并!”

    宋仁宗见之,又好气又好笑,道:“起来吧!不必如此大礼!”

    宋朝不比后世明清,跪拜大礼很少见,士大夫待遇更是异常优渥。宋朝初期,这士大夫上朝的时候,还不是站的,而是坐椅子。要是被人见到了,不知道的还道宋仁宗刻薄臣下。

    程琳有些讪讪然,连忙伸手撑着站起来,道:“臣惶恐!”

    宋仁宗笑了笑,调侃道:“知汝惧贬实甚,然惶恐则未也!(我知道你怕被贬谪是真的,但惶恐就未必了!)”

    程琳纠结的一张老脸都皱成一团,自己该怎么回答啊?想不到答案的程琳,无奈干笑几声。

    看程琳这样子,宋仁宗心里面也不知道乐的怎么样了,忍住笑意,也不再调侃程琳了,问道:“汝找朕,有什么事情啊?”

    程琳闻言登时松了一口气,好歹过关了。神色一整,肃然道:“臣问京东东路发生民变,请调至京东东路,为官家镇牧青州!”

    其实宋仁宗早就想拿下程琳了,三司使这个官职太过重要了。

    只是拿下程琳这三司使后,却让程琳去京东东路,宋仁宗却有些不大放心。宋仁宗可不傻,知道程琳这家伙投机倒把手段一流,这样的人,能够带兵剿平叛贼吗?

    只是放弃拿下三司使的机会,宋仁宗可不甘心,思索半响,蓦然心头一动。宋仁宗微笑问道:“汝以长沙王如何?”

    “陛下!臣听闻长沙王和荆王私交甚密,要多加提防其疑心!此乃当世之奸佞!”程琳毫不犹豫的说道,一副咬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