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血染大秦 >

第131部分

血染大秦-第131部分

小说: 血染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确实,如今六部之主事尚书皆已经是有了着落,而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部李显又迟迟不敢开设,所以,到得如今这种地步,就算来得是一个再有才学的大才,李显也不可能把现在这六部的主事给拉下来,转而把这新来之人给换上去的。

    若真如此,以后这大秦国谁还敢来投,秦王之威信谁又能信服,毕竟,这事是秦王自己都已经在以官位当诱饵而视作儿戏,来一个就换一个,如此谁又敢来。

    所以,有见于此考虑,当初李显对于这苏秦,就直接给他让吕不韦给安排了个不轻亦不重的位置,只待日后再行提拔。

    却不想这苏秦自以为习得纵横之术,亦有几分急智,一来投秦,便想要居于显位,而李显却随手把他扔给了臣下吕不韦,只让吕不韦给安排了个不轻不重的位置。

    如此一来,这苏秦自然是视为奇耻大辱,转而怀恨在心,定要给秦王李显一个好看。

    而如今天下,却正好是被李显行成了这般一个威凌天下的局面,皆因秦国突然之间,生吞逼降了蜀中十四州之地,从而一举越居于天下最大诸侯之一。

    面对任何一个诸侯国来说,不论是兵力,还是国力之上,都要逊色于秦。

    而这苏秦,习得纵横之术,自然也是有几分眼光的,就着眼前这等时机,他先是出奔楚国,说天下最大诸侯之一的楚国楚怀王答应做这联盟之主。

    尔后再借楚国之威,再说以厉害,许以利益,先后说得齐,赵二大诸侯相继亦加入了这个盟国。

    如此一来,天下最大的三大诸侯都已经结成了联盟,如鲁,燕,吴这等相对要小上一些的诸侯国,其或背后或侧面都有齐,楚,赵这等大诸侯国相虎视着,无法之下,他们只得也加入了这个诸侯盟国来以讨秦事。

    skbshge

第一一一回 九路诸侯共讨秦() 
“如今,关外众诸侯国,联盟以讨我大秦,诸位有何对策应之。”御书房内,此刻,大秦国内所有能说得上话的朝中文武大臣,此刻皆是被李显征招于此。

    “臣,李斯,恭贺大王将尽得天下矣。”正自在场诸将都在苦思着对策,以求如何能兵退关外九路诸侯之时,不想这李斯竟然跳了出来,以恭贺秦王李显尽得天下。

    “李卿何出此言?”如今,关外九路诸侯联盟来袭,少说亦是有百万兵将,而秦国,举国之力,亦不过是如此,胜负还是未知之事,这李斯却是在恭贺于秦王李显以尽得天下,当得是咄咄怪事了。

    “敢问大王,以大王自比,那宋之献公,成之沛公,周之安公,如何?”

    “将十万兵而决于沙场,某胜之易如反掌,将十万民于民生,某必败之矣。”这天下间诸多诸侯的能力如何,李显手头上自然是有一份详细的报告的。

    宋之献公朱录,成之沛公陶然,周之安公杨开,这三位,皆是这一二年内才接任王位的年青人,然而,这三人,虽年少,却是文武双全,犹擅民生政事。

    而李显,在政事上,毕竟不如这些个土生土长之辈,他们从小受父辈的影响,从小就在政治民生之中成长,李显这般一个外来客,又哪能比得过这些人。

    所以,李显在沙场上以十万大军对诀之,李显完全就可以说完胜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然而,若是讲民生政治,李显必败无矣。

    “诚如此,大王比之楚之怀王项英,齐之恒公管符,赵之灵公公孙平待诸人,又如何?”

    “某多有不如也。”李显自叹道。

    这倒不是说李显就真不如他们,用兵之道,在乎一心,李显用兵,喜用险计,这等奇计,虽常有出奇不意之效,然而,亦是最为王道所克,所谓用兵之道当以正道为主,以诡道为辅。以李显之能,真对上堂堂正正之将,李显拼杀是必败的。

    而在政事上,更是比不得这些人。

    所以,李显自承认不如他们也。

    “然也。”听得李显这般一说,李斯却并不以为意的轻笑道:“大王英姿瑰亮,乃万世之雄主也,然,此间等诸侯,亦一时之人杰也,皆傲气冲天之辈,又如何肯屈居于人后之。”

    “关东燕,赵,齐,鲁,吴,楚,周,成,宋九路诸侯之地,其发起者,唯,燕,齐,楚三国而已,其余等诸国,亦只不过临时被逼无奈而加入,其心不纯,其亡我大秦之念不浓,故臣以为,关东九路诸侯,其内必有间隙也,吾大秦居于旁,当可徐徐而图之。”

    其实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问题。当下听得李斯徐徐道来之。

    “大凡诸家会盟,其内必需要选一国以为盟主国,行那号令封赏之事,这是必然,然而,如今这讨秦之盟,发起者虽为楚,然与楚之国力等同者,尚还有齐,赵二国,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这盟主位只有一人,谁又能相让得。

    众诸侯皆知,若为诸侯盟主,则为人上人也,余者皆屈服之,此乃国之屈服,而非个人之利也,因此,齐,赵,楚三国,为这盟主之位必有一说,此为间隙第一也。以臣估量,至时必齐,赵,楚三国共治之,九路诸侯却有三路统率,至时各抒已见,各重其能,又如何能齐心得,此二败也。”

    “关东诸侯,乃是以自保为前提而聚之,采的却并非是什么大仁大义之类的噱头,所以,期中的凝聚之力,当是自私自利,完全以本国利益为主的存在,重来就不会存在着说什么克已奉公的想法,如此一来,这其中必然有龌龊之举生于其内,我大秦乘隙攻之,当可大胜之,此诸侯三败也。”

    “中原诸国,常年征战不体,其本身关系,亦是多有仇恨使然。正如吴与楚般,二国一个占尽荆襄,一个占尽东吴,二方之间,早不知道战了多少场了,这其中的仇恨,又岂是一纸盟书所能给约束的,至时若时机和适,这些诸侯国之间必然是相互倾轧,从而巴不得把对方的兵马都送给我大秦去消耗了,以减少对方国力,这般等回头来,他就能着国内吞了这国力消耗巨大的国家,岂不美哉?如此皆心怀叵测之辈,又如何能胜我大秦,此四败也。”

    “赵国,如今已是我大秦外戚之国,正于年前和亲于秦,如此,九国会盟,赵必为其它八国所不信任,而其中,又有周,宋,成三国,皆是撮耳小国尔,只需将兵十万,必能尽灭其国。如此小国,若会盟于关外,其国内必为燕,齐,楚所图矣。”

    “然,我大秦强盛于世,如此撮耳小国,大王只需一纸昭书传至,说以厉害,知已天时,虽不能让其等举国而降,亦能逼其不得出兵以会盟,如此一来,九路诸侯未出师以去其四,余者,又相互猜忌,提防,臣不才,愿提十万虎狼之师为大王以据之?。”

    “此言大善。”

    李显听得李斯这一般分析,内心之中不由得大是欢喜,当下又与诸将商议了一翻之后,诸人皆提了些意见,李显一一采纳之,当下遂传下将令去,因着关东众诸侯联盟起兵讨秦之事,而使得讲武堂被迫而停止,诸多原本打算受学于八个月之久的打算,也因此而不得不暂时中断之,毕竟,诸军中还需要有诸多大将回去镇守指挥为好,若待得敌国打得来,大秦诸多大军因为主将领导而变得群龙无首空有兵力,却为他国所欺,这就不是李显所想看到的了。

    而这一次,李显却是分派了下去,提梁宽为虎牢关主镇,蒙恬为关外十州都督,总领诸军事要务,萧谨为蜀道都督,总领蜀道诸军事,以视机而出三山关,以攻楚后。而李显自己将亲领大将白起,王翦,杨任,杨龄,黄祟,黄羽等人,拜李斯为军师祭酒,又拜章邯为先锋大将,领兵冲折于前,浩浩荡荡劲往关中而去。

    而又有蜀地老将杨任,黄祟二人,共同保举一人以为蜀地入江陵之首将,此人姓关,名胜表字云长,本三山关守将,善使一口大刀,颇有勇力,又善谋略,可以蜀地先锋也。

    李显亦称善,一并儿着萧谨分派了。

    ~~~~~~~~~~~~~~~~~~~~~~~~

    刚躺床上,眯了一会,竟然差点就睡迷糊过去了。。。不好意思,搞的这一章传晚了。

    skbshge

第一一二回 计盟() 
且说,虎牢关外,诸路诸侯皆应燕,齐,楚三国之邀而自引兵至这虎牢关前,其引兵多者三数十万,少者三五万人不等,却是各领了文官武将,径往这洛阳虎牢关而来。

    至大秦武穆六年夏四月,九路诸侯方才陆续引兵而至虎牢关外,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三五百余里,旌旗招展,人山人海,却是好一翻热闹景像。

    待得九路诸侯皆比林而近之时,有那楚怀王项英,宰牛杀羊以为贺,大会九路诸侯,置宾酒而行,以商议进兵之策。

    时有苏秦这位穿针引线以结盟之辈,站了出来道:“今为天下大势而聚诸路英杰于此立盟,当奉盟主,众听约束,鼓令号明,然后方可进兵。”

    “然也。”帐下诸人视之,却是齐恒公之座下一中年人回道。却见得这中年人,在吸引了帐中诸人视线之后,方才满意地一缕颌下长须而朗声道:“吾家大王齐恒公,年少英武非凡,任贤改制,开山铸钱,煮海为盐,禀丰而设轻重九府,政通人达,实乃不可多得之英主也,当为盟主矣。”

    诸人怒视着这个抢了第一个做自我介绍的齐恒公帐下谋士,见得其竟然如此无耻至极,帐下有一文士,还不待这齐国谋士说完,就站了出来,朗声喝道:“非也,此言大不尽实也。”

    诸人视之,却是那赵灵公公孙平帐下谋士肥仪是也。

    这肥仪,也是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其智之长,天下少有人能及之,传闻其十六岁就跟随赵国前代国主赵肃侯东征西讨,并先后灭绝中山国,又重创与赵国相临的楼烦,林胡二部,辟地三郡,建立云中,九原,代三地,算是天下间诸多绝顶名士之一,此时,这肥仪站了出来,以他那独特而沧桑沙哑之声道:“杀兄篡位之辈,何以称德,吾王赵武灵公,年十六而登基称孤于北,三年而灭中山国,六年而驱楼烦,林胡不得入,常使胡人望关而兴叹,又任用贤良,以辟地三郡,建代,云中,九原,此等丰功,战阵之利,谁能比之?此等英主,当为盟主耶。”

    “你。。。”那齐国诸将,顿时怒目而视。

    这肥仪所说的杀兄篡位之辈,骂的却是这齐恒公管符。

    这齐国上代国主齐襄公病逝,其门下有二子,长子管正,次子管符,皆有大才之辈,国中诸人皆以立大公子管正登基称帝。

    然,这管符却是擅有心机之辈,虽被齐襄公分发于远离齐国国都之地,但他还是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齐襄公病逝,并要立其兄管正为齐王的消息,于是,这管符,就以奔丧之名而回国。

    并于路中设伏把同样奔丧而回的大公子管正杀死,齐襄王只此二个子嗣,绝了长公子,唯有二公子管符即齐王位。

    此等秘闻,本不应传出,怎奈这齐恒公行事不秘,为一门下客醉酒后泄出,方才真相大白天下,至此,天下人方知,原来齐长公子管正,一直都不曾回国都奔丧,却原来已经是被其弟弟射杀于半路了。

    只是,如今木已成舟,这管符已经即位为齐王,且也是盛有才能,很有英主之相,秦国内方才渐行伏平。

    这等丑事,平日遮掩都还来不及,此时,却为这赵将肥仪一把给抖了出来,那齐恒公管符原本一张白嫩而志得意满的小脸,此刻早已经是成了酱纸一片,那一双深寒目光,注视着肥仪,却是只若野狼般,只让人背脊发寒。

    只是,那肥仪何许人也,对这齐恒公之举,只是冷声嗤笑,只做视而不见,却让人颇觉气苦。

    然而,场中诸人对于这肥仪吹虚说赵武灵公公孙平如何如何了得,三年灭中山国,五六年间就驱楼烦,林胡而使胡人不得入关,如此就可为盟主,若如此说来,以此等功绩算起来,那秦之穆公李显才更有资格呢。

    人家一年灭大宛,二年灭乌恒,四年吞魏,韩,晋,五年灭南蜀。这才叫丰功伟绩,战功标榜。

    这区区赵灵公只是把个楼烦,林胡给驱赶了出去,并且灭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只有一郡十数万民的中山国,这又有何可大说特说之的。

    所以,诸人对于这肥仪吹虚之说,却只是笑而不予理会。

    这时,又有一士人起身而道:“某荐一人,此人谥曰‘襄’,愿以庶兄为相,行东宫图治,以仁义而称赞天下,善有大德,可为盟主。”

    谥号“襄”者,皆德才兼备之人也,此人能得“襄”谥,当也算是不一般了。

    诸人视之,却是那周襄王杨开。

    众诸侯面面相嘘,诸嗤笑者亦有之,实在是这周襄王杨开太过于上不得台面了。

    周国,乃只是一个刚开国不久的小国,甚至于都还不足二十年,地小民贫,平日里都是夹在燕,赵这等大国之间的夹缝里求生,此时这周襄王竟然也好意思指使谋臣出来宣扬自己仁义,想僭越盟主位,却是当真可笑之至。

    对于这等人物,场中诸人,那是完全就无视了。

    其实,可以说这一次会盟里,真正能有位居于盟主之位者,非,赵武灵王公孙平,齐恒公管符,楚怀王项英三人莫属,余者皆不足虑。

    为何,只因这三人,背后所靠之国家,地大物博,国富民强而兵强马壮于天下诸侯矣。

    一时间,整个大帐内,乱轰轰一片,却是谁也不想让着谁,谁都说自家大王有雄才大略。有人主之姿,可为盟主。

    “诸公,可能听某一言。”这时,一直站于旁边不曾说话的苏秦,至这一刻方才站了出来,诸人见得是这连串诸事的苏秦,自然是要给上他几分薄面的,所以也就停了争论,而把眼看于他。

    只听得这苏秦一声轻咳后,方才朗声道:“楚,天下之强国也,据地八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其势不两立。怀王英武,历二十年而先后伐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