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宋疆图 >

第10部分

大宋疆图-第10部分

小说: 大宋疆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岚道:“哪李筠将军呢?”

    陈士道:“李筠将军深受太祖和世宗信任,如果我们去投奔他,相信他看在世宗面上,会善待小姐。”皱了皱眉头:“不过……”

    陈士沉吟着说不下去。

    云岚着急地问道:“不过什么?叔叔你快说呀。”

    陈士:“不过李筠这个人,骄狂无谋,只怕他难成大事,难以收复大周江山。”

    云岚也皱了皱眉头,忽然又说道:“叔叔,如果李筠真有忠义之心,正需要像叔叔这样的人才来辅助他。”

    陈士微微一笑,摇了摇头:“你这样说虽然有些道理,不过,我只不过是一个逃亡投奔他的小小士官,人微言轻,陈筠是封疆大吏,怎么会听我的?”

    云岚道:“总要试试才知道,您说是不是,叔叔?”

    陈士望着云岚期待的目光,知道这孩子急要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于是点点头:“对,我们明天就去投奔李筠,今晚上,先好好睡个觉。”

    云岚一笑,闭上眼睛。这两天来,她一直担惊受怕,此时心中有了投奔的目的地,心中稍安,精神放松,终于沉沉地睡了过去。

    陈士可不敢像孩子一样沉睡,他都不敢让云岚自己睡一个房间,本来身份有别,他岂能与将军之女同卧一室,可现在事急从权,他要保护小姐安全,只能如此,幸好小姐年龄幼小,也不怕别人闲话。

    这一夜陈士一直手握钢刀,半睡半醒,提心吊胆。

第十九章:追兵再出() 
赵匡义府邸。书房。

    赵匡义皱着眉头,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今日兄长赵匡胤得登大宝,天下姓赵,这不但是赵匡胤最得意的一天,也是目前为止赵匡义最得意的一天,从后他就是皇帝的弟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他心中也有根刺,那就是柴氏兄弟。只要大周柴家的子孙还在世上,对大宋江山总是一个隐患。虽说柴家几兄弟都是小孩子,翻不起什么风浪,但不能不顾虑有些忠于大周的臣子,或者心怀不轨的大臣,打着柴家子孙的名义,举着反宋复周的旗号造反。

    皇帝哥哥要顾及仁君的名义,这个恶人就由他这个当弟弟的来做,为赵宋江山扫平障碍,所以他才派步鹫带走两个小皇子以绝后患。

    可是,步鹫去了许久,到现在还没回来,这有些反常。步鹫做事精明干练,一向深得他的信任,对付两个只有六岁的小孩子应该不成问题,可为什么到现在还没回来?

    赵匡义想到这里,越来越不安,对着门外喊道:“杜清!”

    杜清是他的贴身卫士,是亲兵卫队中最得他信任的三人之一,其他两人就是步氏兄弟,步莨已死,步鹫下落不明,只有派遣杜清了。

    杜清在外边应道:“小人在,请将军吩咐。”

    赵匡义道:“你进来。”

    杜清得了允许,方才推门进来,向赵匡义拱手行礼:“将军!”

    杜清只有二十四五岁,身形消瘦,行动沉稳矫健,两目炯炯,眼神中带着一股凛凛正气,不似步莨步鹫兄弟的阴沉。

    赵匡义最喜杜清。他也知道杜清为人正派,不喜欢干一些不光彩的勾当,所以只要是见不得光的事,他都是派遣步氏兄弟,只有紧急情况下,才派遣杜清,但只要他有所命,杜清就算不愿做也干得漂漂亮亮,因为他对杜清有救命之恩,杜清对他赵匡义忠心耿耿。

    奸雄也喜欢忠臣。

    赵匡义盯着杜清的眼睛:“杜清,步鹫今天去做什么,你知道吗?”

    杜清微一沉吟,抱拳道:“小人有些明白。”

    赵匡义道:“那你应该知道,本将军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大宋江山永固,免天下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杜清道:“小人明白。”

    赵匡义点点头:“那就好。本来本将军行事,无须向你解释,但我视你如心腹,不想你有所误解。”

    杜清脸上露出感激之色,抱拳道:“谢将军信任,小人定当肝脑涂地以报将军。”

    赵匡义道:“步鹫到现在还没回来,你去找他。如果他把事处理好了,你们一同回来,如果他还没处理好,你来处理。”

    杜清道:“明白。小人这就去。”

    杜清行礼之后,转身走出去。

    赵匡义此时才放松地坐在椅子上,长长地松了口气。

    杜清一袭便衣,带着两个同样身着便装的卫士兄弟,骑马向城门行来。

    此时城门早已关闭,但杜清有赵匡义的令符,守城将士哪敢不放?

    杜清三人骑马出城,沿着步鹫行驶过的路线奔行。

    杜清和步鹫共事多年,虽然暗中不齿步鹫的为人,但他对步鹫的做事风格了如指掌,知道步鹫杀人之后,喜欢把尸首埋在城外的紫玉林一带,所以他才带人赶往紫玉林。

    今日白天在宫中,柴家两个小皇子要刺杀赵匡胤之时,杜清也在旁边,所以赵匡义吩咐步鹫做什么,杜清也已猜到。

    杜清心中对柴家两位小皇子是同情的,对赵匡义所为,心中颇有些不以为然,但他也知道,为了大宋江山,赵匡义做的没错,更何况,就算赵匡义做错了,他也只能照办,因为赵匡义对他有救命之恩。

    几年前,他年轻气盛,与家乡一个大财主发生争执,大财主带人杀了他相依为命的母亲,他一怒之下,闯进财主家杀了财主全家,被官府捉进大牢,定为死罪。时赵匡义正带兵驻守此地,听闻他的事迹,以为孝子烈士,不但免他死罪,还把他收为亲兵士卫,这份恩德,他永世不忘,唯有以死相报。

    杜清很快就找到了步鹫和尚军的尸体。

    看着步鹫二人冰冷的尸体,杜清的两个手下十分震惊,以为是被高手杀死,只有杜清一言不发,冷静地查看着尸体的伤口。

    一手下说道:“杜哥,步鹫的身手了得,都被人杀死了,对方一定人手众多,我们还是回去多叫些兄弟过来帮手吧。”

    杜清摇摇头:“对方没有多少人,也没有什么高手,只不过是两个小孩子而已。”

    另一手下十分惊诧:“不会吧?步鹫对付十个八个成年人都不成问题,怎会被两个小孩杀死?”

    杜清道:“你们看现场的脚印,只有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的脚印,两个大人当然是步鹫和尚军,没有别的成年人了。再从步鹫的伤口来看,也不像是成年人所为,分明是被小孩子乱刃戳杀。”

    手下震惊地:“可两个小孩子怎么能杀得了步鹫?”

    杜清道:“也许就因为是两个小孩子,步鹫没有防备,才着了道儿,但也可以想像,这两个小孩子很不简单,小小年龄,就能杀死一个武艺高强的成年人。”

    另一手下有些好奇地问道:“杜哥,这两个小孩子是什么人?他们不但杀了步鹫,赵将军还派你亲自来处理。”

    这两个手下职位低下,当时没有跟着赵匡义进宫,所以不知内情。杜清当然也不会对他们明言。

    杜清的脸色一沉,叱道:“你跟着赵将军多年,难道还不知道,不该问的不要问吗?”

    手下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说。

    杜清分辨着两个小脚印的方向,指着西北方:“那两个孩子向那边逃了,我们快追。”

    杜清步行,寻着脚印快步追赶,两个手下牵着三匹马,紧紧跟随在后。

第二十章:古寺贫僧() 
熙让熙谨在荒野中走了大半夜。

    此时残月早已隐去,星光也已暗淡,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也是最寒冷的时刻。

    熙让熙谨在积雪反衬的微光中,深一脚浅一脚地相扶相携行走着,累得气喘吁吁。贴身的衣衫早被汗水湿透几次,但冷风吹来,又把湿透的汗水吹干,时热时寒,湿腻腻地沾在身上,极不舒服。但兄弟二人哪还顾得上这些,只想尽快逃远一些。

    终于,他们累得再也走不动了,只好站下来歇息一会,同时四下观望。

    周围黑沉沉地,他们身处荒野,距离村庄很远,此时又是凌晨时分,村庄也没有灯火亮起。

    兄弟二人身上又冷又累,肚子又空又饿,这时只感到天地茫茫,身无所依。

    正在兄弟二人极度绝望之时,熙让的眼角忽然觑见一点亮光,他连忙凝目望去,见到不远处有一处灯光摇晃不定。

    熙让大喜,身上又生出了力气,连忙拉着熙谨快步向灯光行去。

    那灯光看似很近,走来却是极远。

    二人累得满身大汗,好不容易走近灯光,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处破庙。

    那破庙十分颓败,院墙早已倒塌,大雄宝殿也已经倒塌了一半,尚有一半支撑着,看起来也是摇摇欲坠。灯光就是从没倒的大殿窗口传出来的。

    熙让熙谨相携着,走向大殿,隐隐听到大殿中传来唱颂佛经的声音。

    殿门虚掩,熙让熙谨推开殿门,走了进去。

    大殿的一边已经倒塌,露出上面暗淡的星光,只有一边仍然还在支撑,但也已经垂危,随时都有倒塌下来的可能。

    大殿中供奉着一尊佛像,佛像前点着几枝香烛,一位枯瘦老僧正盘膝坐在蒲团上,微闭双目,宝相尊严,正在念颂佛经。原来是一位老和尚在做早课。

    二人从寒冷的野外走进大殿,虽然大殿也是同样寒冷,但二人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心安,小小的心灵也仿佛受到净化,站在殿门口听着佛经,不忍上前打扰。

    枯瘦老僧听到动静,缓缓张开眼睛,看到两个小孩子,略有些惊诧,停止颂经,问道:“两位小施主,从何方而来?”

    熙谨刚要说话,熙让忽然抢着说道:“我们是附近村庄的孩子,老和尚,你这里有什么吃的吗?我们饿了。”

    熙让平时在皇宫受人奉承,并不懂什么谦逊有礼,这话就说的十分无礼,仿佛别人都欠他一样,就应该给他衣物供应。

    老僧微微一笑。

    熙谨喜欢读书,为人谨逊有礼,连忙上前行礼,双手合什,说道:“大师息怒,我和哥哥走路累了,腹中饥饿,请大师赏赐。”

    老僧微笑道:“这位小施主好有礼貌,家教甚好。僧舍衣食本是四方施主施舍而来,两位小施主要吃便吃,哪敢赏赐。”

    熙让不耐烦地说道:“有饭就快煮给我们吃,老和尚哪来那么多废话?”

    熙谨阻止哥哥:“哥哥,佛门面前,不可无礼。”

    熙让冷哼道:“佛门怎么了?父……亲在世之时,常说佛家妖言惑众,佛寺乃是藏污纳垢之地。”

    原来周世宗柴荣在世之时,曾经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灭佛运动”,关闭了很多佛院,勒令还俗了很多僧侣。这家佛院也深受其害,当年曾经殿宇连栋,僧侣数百,被焚毁之后,只留下破殿两间,老僧一名。

    老僧听到熙让的语言,再看到两个孩子虽然衣有血污,但衣裳华丽,知道二子非富即贵,不由深深打量了两个孩子一眼,心中若有所悟。

    天下易色,赵宋登位,虽然波澜不惊,但此地距离京城只有三十五里路,佛寺虽然香火不盛,却还有些附近村落的善男信女前来供奉,言谈之中,老僧也有所闻。看到这两个孩子的情形,老僧已经隐隐猜到这两个孩子的来路了。

    但老僧并不多言,只是微微一笑:“两位小施主请稍侯,贫僧这就去给二位施主煮饭。”

    老僧说着,挺身站起,走到大殿一角,开始做饭。大殿破烂,是因为官府有令,不敢修筑,但有附近村民的暗中供奉,衣食却是无忧。

    熙让在靠近灯火的地方坐下,脱下靴子,查看脚底被磨出的血泡,捏抒着酸痛的脚踝。

    熙谨却走近老僧正在做饭的灶台,温声说道:“大师,我来帮您烧火吧?”

    老僧一笑:“小施主你会烧火吗?”

    熙谨在皇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会烧火?当下脸色一红,老老实实地说道:“不会。不过我不忍大师亲自劳作,想帮一下手。”

    老僧道:“帮手倒不用,不过,你坐在灶台前,倒是能暖和一些。”

    熙谨坐在灶台前,灶下点燃着木柴,果然暖和了很多。

    熙谨大喜,向哥哥招手喊道:“哥哥,你快过来,这里暖和。”

    熙让一皱眉头:“我们是做大事的,怎能做这等烧火做饭的下贱之事?你快闪开!”

    熙谨不敢不从,只好站起身,走到熙让身边,默默坐了下来。

    老僧也不以为忤,自己煮着饭。

    很快,大殿中充满了米粥的清香。熙让熙谨只感到从来没闻过这么香的米饭,肚子里咕咕做响。

    老僧端着两碗米粥送了过来,熙让端坐不动,伸手接过一碗,仰脸就喝。

    熙谨连忙站起身,恭敬地双手接过米饭,虽然饥饿难忍,仍然说道:“请大师先用。”

    老僧微微一笑:“锅里还有,小施主请自便。”

    熙让已经不顾粥热,很快喝下了一碗,把碗向老僧一递:“再来一碗。你这里有什么菜肴?”

    老僧接过碗:“还有些老僧自己种得素菜。”

    熙让道:“快端上来。”

    老僧转身回去,又盛了一碗米粥,端了一碗腌萝卜,摆在熙让面前。

    熙让哪里吃过这等清淡的素菜,他肚子刚喝下一碗粥,此时不那么饥饿了,贵族子弟挑剔的毛病又上来了,一皱眉头,怒道:“只有这些吗?”

    熙谨劝道:“哥哥,此时不比往时,你将就一下吧。”

    老僧微微一笑,盯着熙让的眼睛,说道:“小施主,这里不比皇宫,没有那么多菜肴供应。”

    熙让熙谨听了这话,不由大惊失色,怔怔地望着老僧。

    老僧含笑望着二人。

    熙让脸色一变,忽然跳起身,用手中的筷子为武器,对准老僧,防备着老僧。

    熙谨也跳起身,却是对老僧下跪哀求:“求大师救救我们!”

    熙让喝道:“快起来,你求他做什么?父皇在世之时,烧了他们那么多寺院,他会救我们才怪!”

    老僧先是微微一笑,又微微一叹,叹道:“二位小施主小小年纪,遭此大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