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医妃养成记 >

第117部分

医妃养成记-第117部分

小说: 医妃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呦呦呦,人家那是心疼你,你可别……”

    话未说完,丁元春喜滋滋地进来,轻声道:“夫人,有个大喜事!您先稳住心,我再告诉您。”

    “这丫头,说吧,我又不是小孩子,啥事我还能高兴得跳起来?”

    三人说着,锣鼓声更近了。

    丁元春上前扶住赵秀丽,道:“恭喜夫人,少爷他高中了!”

    “高中?”

    见赵秀丽二人有些迷茫,丁元春抿嘴笑:“夫人,肖靖少爷考上秀才了!”

    孙秀娥到底年轻些,立即高兴起来,“老天保佑,真是太好了!”

    一时忘了自己儿子也去考了。

    “哦哦,”赵秀丽惊呼,“天啊,真的吗?我去看看。”说着,作势就要下床。

    丁元春忙摁住,道:“姑娘马上就到,您稍等会儿。”

    孙秀娥此时才想起来,忙问道:“我们柱子考上了没有?”

    丁元春有些抱歉地摇摇头。

    孙秀娥倒想得开,摆摆手,“我就知道他考不上,非要去!”

    “还有谁也考中了?”

    当时胡家庄学堂里一下子去了好几个孩子呢。

    “陈煜少爷也高中了。”

    丁元春在心里暗暗翻了个白眼,呸,堂堂六皇子还跟老百姓穷娃子争!他考中了屁用没有,倒耽误了一个孩子没名额!

    从古至今,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呢!

    大门口,肖文和肖瑶一脸喜气,先给围观的乡邻们撒了喜钱,又给信使发了赏钱,众人噼里啪啦地放了鞭炮。

    肖瑶让停了锣鼓,道:“学童们都在二进,请各位随我来。”

    一众人等兴高采烈、闹哄哄地经过一进,穿过院门,到了二进院。

    赵夫子已知道是报喜的来了。临时通知提前下课,过来观礼。

    孩子们正在上课,一听是这,都疯了一般尖叫着、大声笑闹着,从各自教室里蹿了出来。

    几个考了试的既兴奋又不安,就连一贯天不怕地不怕的轩辕煜此时都一脸紧张。

    望着满院的孩子们,信使既惊奇又高兴,高声喊道:“肖靖!陈煜!”

    众人突然静了。百十人的院中竟然一时间鸦雀无声。

    “来了。”这是肖靖沉稳的声音。

    “我在这里!”这是轩辕煜喜悦的回答。

    二人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满脸通红地上前,接过信使手中的喜报。

    “肖靖高中三十五名。陈煜高中第四十一名!恭喜二位!小秀才!”

    底下的孩子们再次轰然大乱!

    “哇!肖靖好厉害!”

    “好厉害!陈煜也考中了!”

    “我明年也能考中!”

    “我回家就让我弟弟也来上学!”

    “……”

    肖靖胸膛急剧起伏着,望着底下孩子们羡慕甚至嫉妒的眼神,看着身边满含热泪的父亲,暗暗发誓,“以后我就是有功名的人了!我要接着考,还要考状元!”

    肖文抬手,想摸摸肖靖的头,可是还是忍住了。这孩子长大了呢,当着这么多孩子的面,阿靖说不定怪没面子的!

    赵夫子趁机对大家做了一番鼓励。

    肖瑶也说了几句,主要是安慰那些没考上的孩子,“行行出状元。有人适合读书做官,有些适合做工经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信使告辞,肖文忙送到门口,试探着问道:“胡家庄还有没有考上的?”

    肖竣肯定也去了。

    “没有了!”信使很肯定,“若有,我们不会跑两趟,肯定一次都送来了。”

    肖文有一丝怅然。

    “到底肖竣是肖家的长子长孙,曾经是一家最大的希望,如今……唉,算了,不想了。自己和他们不是一家人了!”

    打发走了报喜的人,肖文回来跟赵秀丽说了详细的情况。

    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济济一堂,都高兴得不得了。

    其实,考试回来,赵明义有话没说。

    明城作为南丰国北部第一大城,考试的学员很多,朝廷是派了提学官的。这次,来明城的提学官竟是自己的儿子赵昌德。

    赵昌德本不负责提学之事,不过是南部某小县的县令。

    赵明义心中有些怀疑。

    为避嫌,父子俩偷偷见了面。赵昌德果然便交了底,“儿子乃是二皇子特意抽调来此的,必保肖靖高中。”

    赵明义心中一沉,“肖靖的考卷你可看了?还能入眼否?”

    “很好,按律可取。”赵昌德道:“儿子是先录了名次,才看名字的。”

    也就是说,即使轩辕离不打招呼,肖靖也是可以考中的。

    赵明义放了心。若因此占了别人的名额,自己心中有愧。

    “那陈煜呢?”

    “陈煜?”赵昌德迷茫,“儿子不知,是谁?”

    赵明义点头。

    轩辕离果然对肖瑶不错,竟然只顾内弟、不要亲弟了!小胖子知道了,不知道该多么伤心呢!

    “二皇子传信道,将调儿子任禹州知州。父亲,您看?”

    赵明义点头,“离家倒近些。”自己家和二皇子是必须一党的了。

    禹州知州胡忠被流放后,一直职位空缺。

    不久,户部果然以赵德昌“公正廉明、选材有方”,擢升一级,调任禹州知州。

    禹州离明城不过百里,赵昌德上任后,抽空回了明城胡家庄一趟。

    到胡家庄先给祖父母上了坟,又拜见了亲生叔父赵明亮。

    赵家从此在胡家庄成了仅次于肖家的第二大户!

    赵明亮的亲侄子赵昌德可是知州!人家是官眷!

    接连出了大财主肖家和官眷赵家后,胡家庄的名声越来越响,十里八乡的女子都以嫁进胡家庄为荣!

    让胡家庄的小伙子们很是傲娇了一把!

246。246 贺礼多少() 
过来肖家庆贺的人便络绎不绝了。 下午,吃过午饭,便开始有人登门。

    第一个正式道喜的是孙秀娥,她拿来半篮子鸡蛋。

    赵秀丽哪里好意思收。

    人家儿子又没考上,且孙秀娥正怀着身孕,正是需要鸡蛋的时候。

    肖瑶倒劝说:“娘,留下吧,秀娥婶子真心过来庆贺,咱们不要,婶子还不高兴!我们以后多回些礼就是了!”

    “就是,”孙秀娥笑着说:“你还不如阿瑶痛快!等我家柱子考上了,你到时候给我送一篮子鸡蛋我都敢要!哈哈哈……”

    俩人正坐在说些闲话,第二个贺喜的到了,是苗云和肖达。

    人还没进门,苗云的大嗓门就吆喝开了,“二哥、二嫂,我们来给阿靖送礼贺喜来了!”

    唯恐四邻们听不见他俩是带着东西来的。

    其实,肖瑶家周围邻居远,她喊那么大声,除了院里的,真没别人能听得见。

    丁元春忙进屋回禀,不知道夫人乐意不乐意见这二人。

    肖瑶道:“无碍的,让他们进来。今儿个大喜,别惹他们吵吵嚷嚷的让人心烦。”

    “是。”丁元春忙出来领着他们直接到堂屋去了,然后自己就站在赵秀丽旁边,唯恐苗云干什么不着调的事儿,气着夫人。

    知道今天来人,赵秀丽早就从床上下来了,此时收拾得整整齐齐,正坐在堂屋太师椅上,和孙秀娥两人说话。

    见苗云和肖达二人来了,也懒得搭理她们。

    “我二哥呢?”

    肖达往椅上一坐,抓起茶几上的点心,放到嘴里咬了一口,“真好吃。苗云,你尝尝。”

    赵秀丽有些厌烦,“找你二哥去药厂,吃点心去厨房。”

    一群女人说话,一个大老爷们坐这里吃点心,掉的哪都是渣,看着磕碜人!

    苗云忙打岔,“嗳,我们今天是特意来道喜的。”

    说着,把身边的篮子往前一推、上面的手巾掀开,一脸得意,“二嫂,你看看,这是我给你拿的鸡蛋。”

    孙秀娥一撇嘴,“喲,这还亲兄弟呢,还没我这个外姓人拿得多呢。”

    “你!”苗云涨红了脸,一指孙秀娥:“去去去!知道自己是外姓人就好。我们一家人说话,你个外姓人插什么嘴?”

    肖达忙咽下嘴里的点心,笑着说:“阿靖考上了秀才,我们肖家又扬眉吐气了。”

    “什么我们肖家。”赵秀丽冷冷的,“早分家了。”

    “二嫂说的啥话,”苗云嘻嘻笑着,“打断骨头连着筋,都是一个老祖宗,我们小宝儿和阿靖可是正经八百的堂兄弟!以后阿靖发达了,可不能忘了我们小宝儿!”

    孙秀娥讽刺道:“阿靖现在不发达,也忘不了你家!”

    谁能忘了在自己眼前殴打自己亲爹娘的人呢?

    赵秀丽脸色也沉了下来。

    苗云和肖达讪讪的。

    看看人家不待见自己,再坐下去也没什么好处可得。肖达只得起身道:“我去药厂给二哥帮忙去了。今儿个下午你就在这里陪着二嫂说说话、招呼招呼客人,等吃晚饭时候我再来喊你。二嫂,我去啦!”

    肖瑶冷笑一声。

    这二人不仅以主人自居,听这意思,两个厚脸皮的是想要在自己家蹭晚饭了?

    “我们家有人接待,人多了也是气闷,”肖瑶眼神示意那篮子,道:“你们俩还是把这鸡蛋拿走的好,等会儿人来得多了,大家都知道你们拿的礼少,怪没面子的。”

    肖瑶说完,看着苗云二人涨红的脸,又刺了一刀,“这些鸡蛋,该不是瞒着你家老太太吧?”

    苗云的脸登时变成了猪肝色,因为肖瑶说中了!

    两人本来正在村里东拉西扯,听见锣鼓声响,才知道是来给肖靖送喜报的。也算是第一批知道消息的,二人忙回了家,第一时间告诉了肖老太这个大消息。

    肖老太却一脸淡漠,无动于衷。

    肖达闹了个没脸。回到西屋,很是不满,“肖竣才是她孙子、肖琴才是她孙女!”

    苗云又开始老话重提,“你等着看,我们小宝儿早晚什么也落不着。”

    肖达挠挠头,“不如我们自己去贺喜咋样?”

    “买什么?”苗云有些发愁,自己有钱舍不得花。空着手去,实在是害怕赵秀丽那女人把自己打出来。

    肖达往堂屋一努嘴,“你傻啊?老太太屋里不是藏着几十个鸡蛋?”

    苗云一拍手,黧黑的脸一下子就笑开了,“对啊,她不舍得吃,放坏了我们也捞不到,早晚送给大姐家。不如给二哥家送了去,咱们也不用破费。”

    肖达摸摸下巴,阴测测地眼睛眯着,道:“咱们不能吃亏。家里出了秀才,这么大的事儿,二哥说不定今晚请客,我们还可以大吃一顿!小宝儿刚好也不用回家来,放了学直接在二哥家吃饭!”

    “好,就这么办。”

    两口子商量好了,果然趁老太太不注意,苗云手脚麻利地捡了三十个鸡蛋,用手巾一盖,挎着就出了家门,对老太太说:“娘,我去赵三花家里弄些药材种子去。”

    肖老太怒:“混账东西,都快到下雪天儿了,这会儿弄药材种子种灶台上?天天不着家,东扯葫芦西扯瓢,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儿!”

    苗云也不理她,一扭一扭地走了。

    “娘,我也走了。”肖达披个大褂,也蹿了出去。

    肖老太在身后气得乱骂:“天天追着女人屁股后头儿,我看你能有个什么出息?!”

    两人就当没听见,一前一后来到肖瑶家。

    好不容易腆着脸进了屋,哪里是肖瑶几句话就挤兑走的。

    见肖瑶说偷鸡蛋的事儿,苗云臊归臊,却不恼,笑呵呵地说:“阿瑶,你别管那些,这是二叔、二婶的一片心。”

    肖瑶无语了。

    真是人不要脸、树不要皮,天下无敌!

    村里又来了几家,都是肖家的佃户,也是平时说得来的。

    几人是约好了一起来的,见苗云在座,都有些奇怪。

    慢慢看出来赵秀丽根本都不看她,苗云还在一边凑趣,众人便都了然,这是硬往上贴呢。

    怪不得,就说两家以前闹得那样,此时也不至于又好成这样,苗云竟然就在这里当起了主妇!

    有人来了,便起身迎着。有人走了,便站起送走,还挥着手绢,“常来啊!”

    等胡三顺媳妇、胡金良媳妇、三奶奶几个关系较好的来过以后,赵秀丽便坐不住了。起身,道:“阿瑶,你在这里吧,我歇会儿去。坐时间长了腰酸。”

    丁元春忙在身后扶起,两人慢慢地朝屋子里去了。

    苗云楞了,道:“二嫂,你这是咋啦?”

    孙秀娥也扶着腰站起来,道:“没眼色的,没看出来你二嫂病了吗?还在这里唠唠叨叨,走,扶我回去!”

    肖瑶也起身。

    苗云见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只得上前,冲着卧室喊了一句:“二嫂,你好好养着,我改天再来看你。”

    “赶紧走吧。”孙秀娥一拉苗云。二人相携着出了庭院。

    苗云犹自往后转着脸,好奇地问:“我二嫂得了什么病?我看不像啊,白白胖胖的、脸色也红润,说话底气也挺足的。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明明就是个阔太太、贵妇人,哪里是病人了?秀娥,你说她是什么病?”

    “不知道!”孙秀娥没好气的说,“你自己问她去。”

    过去医疗条件差,孩子小产的多,所以孕妇没有坐稳胎之前,家里不往外说,只有几个亲近的人知道。

    且怀孕初期,大部分人有孕吐现象,比如不思饮食、身子倦怠、脸色蜡黄等,颇有病容,但又不是病,况且怀上孩子又是个好事儿,所以农村也把怀孕叫“害好病!”

    此时,孙秀娥说赵秀丽“病了”,并不是随口乱说,也不是咒人不吉利的话。

    嘀嘀咕咕地回到自己家,见肖老太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裳正在堂屋门口坐着。

    苗云心虚,顶头看见肖老太,吓了一跳,忙陪着笑,道:“娘,你在家啊?”

    “我能去哪?”肖老太一边纳着手里的鞋底,一边朝着外面不时地看一眼。

    一转眼看见苗云空着手回来了,气得骂道:“你这个女人,是个拉蛋鸡吗?你弄得药材种子唻?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