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医妃养成记 >

第186部分

医妃养成记-第186部分

小说: 医妃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医术和治疗上,李大夫自然对肖是言听计从,其他太医也早已经习惯于肖瑶的指挥了,听肖瑶说对病人治疗极好,便一致同意给病人服用糖盐水。

    李大夫问:“怎么配?”

    “一斤水大约配一钱细盐、一分糖。”肖瑶道:“若是没有糖,只配细盐也可。不过呢,就没有糖盐水的效果显著了。”

    白纤尘二话不说,直接让送药材的车队捎糖过来。

    这个时代,没有肖瑶想要的葡萄糖,不过都是南方甘蔗榨出的蔗糖,是比较粗糙的。

    不过,聊胜于无吧。

    等到城里的情况稳定了,肖瑶又命吴新勇派人到被淹的村庄去。

    “提醒村人洪水退后,水淹地区的村庄和住户,必须进行彻底的室内外清理,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开展内外消毒和清洁处理工作。”

    “必须做到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就搞到哪里,消毒、杀菌工作就跟到哪里。”

    吩咐众人牢牢记住了,便让他们带着生石灰下了乡。

    其实,这个时代能用的杀灭药物也就是生石灰!

    当然了,肖瑶把这些早就交代给了轩辕离。

    只是,大军主要任务放在修筑大堤上,不知道瘟疫防止工作做得如何。

    因为消息传递不便,两人已经多日未联系了。

    轩辕离身边只是跟着几个普通大夫,肖瑶隐隐有些担忧。

    城中,医治病患的事儿由肖瑶解决了,吴新勇的心思更多地放在流民的吃饭上!

    “灾民过来之初,城里也有商贾富户曾在城外开设粥棚,施粥救人。衙门的粮库虽然开了,却不能全部放出。流民源源不断,不知道到底流民有多少。”

    “城门口如今还能每天施一顿粥,若是流民再增加,一顿粥也管不了……若饿死之人多了,只怕疫病也就更为严重……另外,大批流民聚集城外,饿急了,便会生出民变来……”

    肖瑶是大夫,自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防控疫情,却忘了,眼下那些流民更在乎的可能却是填饱肚子!

    人饿极了,可是连亲生儿子都敢吃的!历史上,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这些灾民全身携带的干粮早就吃完了,若是没有粮食,民变出现,动乱便跟着来了!

    一想到这些人的吃饭问题,肖瑶突然心便乱了!

    胡家庄自己家里的存粮数万斤,万一要是成了流民们的目标,可怎么办?不仅会抢粮食,只怕还会给家里带来疫病!

    肖瑶突然浑身就打了个哆嗦,忙对月照道:“你骑马回胡家庄看看,我很担心他们。”

    “是!”月照应了,随即又安慰道:“姑娘莫担心,主子早已派人保护老爷他们了!”

    肖瑶点点头,道:“我知道,可是心里还是不安,你且回去看看吧。我来了这么几天,竟没有时间回去,心里着实挂念得很。”

    真若是忽然涌来几百上千人,那几个兵士恐也挡不住。总不能对着老百姓大开杀戒吧?

    略顿,肖瑶又道:“再说,不少灾民从东边到明城来,胡家庄是必经之地。咱们家又挨着官道,父母都是心善的,莫收留了不该收留的人。”

    引狼入室的例子不是没有。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月照交代月华仔细照料肖瑶,自己骑马走了。

    肖瑶一天都挂念着,到了晚间月照回来,道:“姑娘放心,家里无事。老爷和夫人在官道处设了粥棚,胡员外家和咱们家,一替一天地在路边施粥和白开水。”

    “来往的百姓没有在胡家庄停留的,家里没有进过人,庄子上药田也都好好的,没有出乱子。”

    肖瑶松了一口气,问:“家中谁在?”

    “江水带着十几个侍卫在呢,姑娘无忧。”月照道:“知道姑娘挂念着,夫人也说了让你小心,自己千万莫染了病。”

    肖瑶点点头,道:“嗯。这个我知道,防护时刻做着呢。”

    第二日一大早起来,天气阴沉沉的,厚厚的乌云从东边压过来。天上没有一丝风,空气憋闷得很,虽没有了太阳,却感觉十分闷热。

    肖瑶身上黏腻腻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便要洗澡。

    月照和月华忙收拾了热水送过来,道:“姑娘好好泡泡吧,好久没痛痛快快洗个澡了。”

    “嗯。”肖瑶点点头,道:“也是。这两日病人渐少,不如今日便晚些。”

    当真舒舒服服地泡了个热水澡。

    月照过来,伺候着肖瑶穿好衣服,正给肖瑶擦着头发,白纤尘过来了。

    月照忙要给肖瑶束发,肖瑶却道:“无妨。”

    披着头发见人,肖瑶很习以为常,却不知在这里竟是男女之间的一个忌讳。

    肖瑶浴后新装、俏脸晕红、长发披肩,皂香扑鼻。

    白纤尘见了,俊脸一红,不自然地咳了一声,忙转了头。

    这丫头,竟不知道女人这个样子只能给相公看吗?

    “坐吧。”肖瑶问,“可是有事?”

    无声地叹了一声,白纤尘坐下,转头看着屋外的天空,答道:“这天,怕是要下雨了!”

    话音未落,外面便突然起了狂风!

    月照惊呼了一声,忙冲了出去,七手八脚地开始往屋里收东西。

    肖瑶和白纤尘两人静静地坐在屋里,看着外面的天空。

    又是一阵风,乌云翻滚,很快便遮黑了半边天,屋里的光线便暗了。

    地上的热气跟凉风搀合起来,夹杂着腥臊的干土,似凉又热。街上便传来杂乱的声音。

    有车夫急速跑走的脚步声,有马蹄飞速疾驰的踏踏声,有商户喊着小厮“快收幌子”的声音,有小摊贩们打碎碗盆的破碎声。

    院中便开始落下大滴的雨来。

    肖瑶皱眉道:“只怕是场大雨!”

    “嗯。”

    白纤尘轻轻地嗯了一声,也不再说话,呆呆地看着院中越来越密集的雨滴。

    此时,大街上的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又一阵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只剩下柳枝随风狂舞、雨滴噼啪乱响。

    月照和月华收拾好了院中的东西,来到屋里,见二人远远地坐着,便问:“姑娘、公子,可要喝茶?”

    白纤尘转过头来,俊脸含着笑,桃花眼微微弯起,看着肖瑶道:“不用了。我来是要说一声,明日我们要到东边去了。”

    肖瑶心中一沉,“水灾区?”

    “是。”白纤尘道:“你便留在此处吧。我和李大夫、别的太医一起,明日就走。”

    明城城中的疫情已经控制住了。新发现的病例几乎没有,连续三天没有新增的死亡人数。那些重症的,病情越来越轻。说明肖瑶她们的治疗有效、药物对症。

    那么,下一步便是到水泛区去。

350。350 兵分两路() 
肖瑶道:“好,你们小心。 我这边完事儿了,我也尽快赶去。”

    “不。”白纤尘正了颜色,道:“我来便是要告诉你,你无须去。有我们就行。”

    肖瑶便有些诧异,“城中若是无新发病例,我自然要走的。”

    “那便回胡家庄或者京城都可,莫去东边。”白纤尘顿了一下,道:“这是皇命。”

    肖瑶杏眼一闪,“何意?”

    白纤尘心中微微有些发苦,脸上却又含了笑,道:“我来时,皇上特意交代,确保你的安危。王爷他也命我护你周全。”

    瘟疫之前,轩辕离的王妃人选,皇上本无意于肖瑶。此次瘟疫来得正是时候,肖瑶灭了瘟疫,此功非小,此次回去,皇上便会赐婚吧?

    婚事昭告天下,两人喜结连理已经是指日可待。圣旨一下,自己此生便是无望的了……

    见白纤尘笑得勉强,肖瑶眼眸微垂,“哦。”

    这男人,却是个难得的聪明人!

    白纤尘起身,道:“再说,霍乱治疗已有效方,你便不用亲自前去了。”

    见肖瑶也起了身,白纤尘微笑着,道:“我走了,保重。”

    “你……也保重。”

    想到临行前皇帝的那番话,肖瑶不由得心中厌恶,再望向白纤尘雨中疾行的消瘦背影,肖瑶心中竟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相比皇家,或许白家更适合自己些……”

    想到这里,肖瑶不由得幽幽叹了一口气。

    一转头,便看见月照和月华的一脸担忧,肖瑶心中一凛,忙收了心神。

    看着月照有些躲闪的眼神,肖瑶问:“雨下得这么大,我们家里可有挡雨之物?”

    “有。姑娘可是要出去?”

    “嗯,还需到西厢看看。”

    收治的重症病人便住在赵明义家,肖瑶带着月照、月华住在堂屋。

    病人们便住在东厢房或者西厢房,天气好的时候,屋里住不下,有些症状稍微轻些的病人便住在院中。

    月照忙道:“姑娘稍等。”

    月照取出一把伞来,月华拿出蓑衣给肖瑶穿上,三人便出了房门。

    狂风已歇,外面的雨下得极大。

    仿佛倾了天河般,雨水连成一线,千万条密密麻麻地在院中织成了一张网,把灰蒙蒙的天空都遮盖了,到处都是“哗哗哗”的雨声。

    院中早就起了雾气,地上的水泡一个连着一个,已经连成了串。雨水太大,院中的水都流不完,很快便在地上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水面。

    肖瑶叹了一口气,道:“唉,可以行船了。”

    堂屋和西厢房虽有连廊,肖瑶三人一出门,鞋子还是马上就湿了。没有雨靴和雨衣的地方,下雨时真的很痛苦!

    肖瑶想到刚才白纤尘身子淋得湿透,有些担心,这男人不会淋病了吧?

    不容多想,三人顺着连廊,已经来到了西厢房。

    这里住着的重病人有十几个,李大夫派太医院一个年轻的大夫在此处帮肖瑶。

    肖瑶逐一询问了情况,都道比昨日好多了。

    有几个昏迷的今天也都醒了来,正看着外面的大雨说些闲话。此时,见肖瑶过来,都忙起身要下地磕头!

    这可是救了自己性命的小神医啊!

    肖瑶忙止住了,道:“你们能从洪水中逃得了性命,一定也能再从病魔手中逃得了性命!大家只要听大夫的安排,很快便会见到家中亲人的!”

    因为,有些病人见身体好了,便不怎么听大夫安排,总嫌隔离着十分难受,非常想念家人。提出要走,都被肖瑶劝住了。

    病人的心里十分脆弱,特别是长时间不见家中亲属的,有些人脾气都变得十分暴躁。

    医生不仅要能治疗病人身体上的疾病,还要会治疗病人心里上的疾病才行!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到天明方慢慢止住了。

    雨刚住,李大夫和几个官员果然便来辞行。

    白纤尘却没有来。

    肖瑶送走了众人,又开始了繁忙的工作。

    连续十日,明城都没有出现新发病例,治疗好的那些重病号也没有反复。

    吴新勇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自己的乌纱帽总算可以保住了。

    肖瑶见明城疫情已经控制住,便让吴新勇召集大夫们。

    等他们都来了,肖瑶详细交待了张大夫和明城的那些大夫们诸多注意事项,还留下了那个一直跟着自己的太医,自己离开了明城,回到胡家庄。

    从明城到胡家庄的官道上,还不时可以看到从东部疫区过来的流民,但人数不多,也没有大批成群的。

    肖瑶都逐一拦住给把了脉,详细询问了身体情况,确认没有疫情,才放他们过去。

    沿途耽误了些功夫,等肖瑶到家,天都已经黑了。

    肖瑶一到家,便被家人团团围住,大家劫后余生,再相见,自然十分欢喜。

    赵秀丽更是不由得红了眼圈。

    肖瑶消毒洗漱完毕,重新换了衣服,确认自己没有问题,才抱过肖竑。

    软软香香的小包子一入怀,肖瑶便狠狠地亲了好几口,小包子竟没有忘了肖瑶,被肖瑶挠着胳肢窝,高兴得“咯咯咯”直笑。

    “臭小子又长大了不少、也胖了不少,壮实得很,姐姐快抱不动你啦!”

    赵秀丽笑着说:“你小舅家也添了个儿子,四五个月了,你还不知道呢!”

    “哦?”肖瑶笑了,“那可真是太好了!姥爷和舅舅他们都高兴坏了吧!”

    “可不是!”

    古代女子头胎若生了男丁,那可算是大功一件!且,从此后,在婆家算是站稳了脚跟。

    田秀儿也算是个有福的,赵家人都敦厚老实,赵元让也是个体贴的,对自己的老婆很是疼爱,对儿子更不必说,那可真是个金疙瘩!

    赵元让家里的条件好,田秀儿坐月子愣是一个月没出过屋子。

    因为没有婆婆,天天都是两个嫂子,王氏和李氏洗洗涮涮、赵元让这个相公端吃端喝,当真是掉到了福窝里!

    出了满月,田玉龙便把田秀儿和小宝贝接回了娘家,胡家庄的众人一看田秀儿都笑了,这丫头竟胖了几十斤!

    “阿瑶,你是没看到,你小舅家的胖小子,像泥捏得似的,胳膊上胖的一节一节,如藕节一般!真喜人!”

    “还有啊,你二舅妈也有了身子,到秋天就生了。这一胎啊,我看像个小子,阿瑶,你哪天给她瞧瞧……”

    “圆圆、满满越长越像,昨天你秀娥婶子来说,真是笑死人了,你明亮叔把两个孩子又认错了……”

    耳边听赵秀丽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长里短、眼睛看着肖竑迈着小短腿在院中跑来跑去,肖瑶心里感觉十分温暖和舒适,这就是家啊!

    再看着眼前,肖文淡笑着给赵秀丽体贴地递过一块西瓜,肖瑶突然便想起了轩辕离,心中竟迫切地想要见到那个男人了!

    有了这个念头,肖瑶突然变得十分忙碌。把家里安排好了,自己便可深入疫区!

    第二日,肖瑶便去了药厂。

    药厂里自然忙得不可开交,本来药厂就没有停过工。这一个月来,因为疫情,用药量大增,工人们更是加班加点地干。

    有些原生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