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溺寒 >

第46部分

溺寒-第46部分

小说: 溺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指挥着兵卒驱动食饱清草的健牛,不停拉拽出原本陷在泥中的巨石。

    文短带着兵卒从石料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岩石,再叫兵卒们用这些岩石,筑起石墙,顶部再安上木板。

    巨石相互交触的地方,会析开裂缝,防不了风,也挡不住雨。

    由巨石叠起的石屋,并不牢固,巨石容易塌倒,压死或压伤住户。

    但石屋也有它的好处,文短早就判断过,在缺少铁器的情况下,聚在一起的奴民们,很难搬移互相垒堆的百斤巨石。

    四周都是郊野,安好防兽的栅栏,只需再派少量兵卒监管,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力,粮食也可以分开供应。

    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变乱的发生。

    每日一顿,这一顿还尽是些掺加着野菜,淡的可以看出倒影的粟粥。

    这样的饭食,艰苦繁重的劳动,不管是兵卒还是奴民,干活都不是很卖力。

    所以,考虑到了其中好处的文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连自己的亲兵都派了下去。

    因为,粮食马上就要耗尽了。

    用力摇了摇脑袋,甩散许多落在短发上的石粉,伸手用热烫的手掌擦过布满汗水的额头。

    额头上的汗,却因此出的更多了。

    布满汗粒的额下,仿如刀锋的眉毛,向着额中蹙拢,川形的竖纹下,清亮如镜的褐色双瞳正凝视着高空。

    在灿阳炽烈光芒中,面露无奈的文短,长吁了口气。

    他身前的一排石屋,已经具备了雏形。

    只要将顶部盖上,就可以迁入奴民了。

    想到这里,顿感如释重负的文短,皱挤在一起的眉头,舒展开来,抿闭着的嘴角,也向上翘起。

    凌乱的马蹄声,从文短身后的远处传来。

    转过身,文短向着身后眺望,郊野中,有一骑奔腾而来。

    两个月的暴晒下,地上的水汽已经被高温蒸腾,土壤间也有了些许的落尘。

    文短的手中有骑兵。

    但敢违背他的严令,在缺粮的时刻,擅自骑马穿行在木寨外。

    肯定有紧急的事情。

    眉头重新的皱起,川字的竖纹,更为深刻。

    站在岩石上的文短,伸出手拿起了身旁披挂在剑上的丝衣。

    呈圆柱状,刻绘着符文的剑柄下,如凝湖般滑净的剑身,有一半都插在石中。

    剑长一米,尖有刃,侧面却无锋。

    丝制的衣服,搭在剑柄顶端。

    被风荡起,单薄的服布贴起剑身。

    文短抓起丝衣,双手入袖,将衣服穿在身上,然后踏步而出。

    虚幻的身影,几秒后才从石上消弭。

    “吁~!”

    一把抓住马脖上的缰绳,文短长声喝止住在高温下,口涌白沫的战马。

    战马停下了脚步,身不着甲的骑兵,面带震惊的伸长脖子。

    但他还没有看清楚眼前的东西时,视线便是一花。

    文短一把将骑兵抓了下来,骑兵赶紧识相的跪伏在地。

    “将军!”

    “不管什么事情,说完后就去自领军法。”

    用手中的缰绳,将战马拨弄到一旁,看着跪地的兵卒,文短一脸肃然,目光泛寒。

    “按律,杖责三十。”

    闻言,跪伏在地上的骑兵没有任何迟疑,立刻道:“禀将军,我军斥候,发现一支运粮车队。” 

第二十四章 龙虎交汇() 
草云郡内,有一座道观。

    道观里,住着两个道士。

    陈甫以趋于沉重的步伐,走到了道观的门口。

    整个观门都是敞开的,在镶入金丝的楠木门板上,挥散着淡淡的麝香。

    淡郁如烟的香味,飘到陈甫的鼻端,却失去了其宁神安精的效用。

    陈甫驻步在道观门口,停在石阶前。

    他微低着头,没有向上看。

    就在陈甫的身前。

    在最后一级石阶上,在绘着意为“莲蓬”含义,形如蝌蚪般文字的牌匾下,站着一个和尚。

    秃顶,短须,呈两竖排的九个戒疤。

    蓝白方格的袈裟,不染细尘的黑色布鞋。

    看着拾阶而上的陈甫,原本面无表情的虚怅,笑了起来。

    “陈甫,参见僧尊。”

    走上石阶,在牌匾下,陈甫径直跪在虚怅身前,并以双手伏地。

    “白沙郡地域数万里,人口稠密,资源丰富。”

    “少郡主又哪里会将我等走僧放在眼里。”

    脸上带着微笑,虚怅低下头,弯起腰,淡乌色的薄唇轻启。

    他将声音压低,音调却刻意尖锐。

    “小人不敢。”

    额上已经布满冷汗,陈甫只感觉一股如冰般的酷寒渗入了自己心肺,并顺着血液流向了四肢。

    胸腔间传来一阵如针刺般的剧痛,陈甫微张着嘴,冻结的喉腔间,呼吸出的气体似乎都充斥着寒冷。

    “呵呵。”

    一阵轻笑从虚怅的身后传来。

    顿时,阳春一般的暖意,就将萦绕在牌匾下的寒气祛尽。

    虚怅一愣,脸上的笑容顿敛。

    挺起背,面无表情的虚怅转过头。

    一个身穿苍白色道服的道士,向着洞开的门口走来。

    张永的脸上带着微笑,双眸中却泛起寒芒。

    “大师真不愧是禅师高徒,才数月未见,如今一出口,竟能化虚归真。”

    走到虚怅身旁,张永微低着头,目光冷冽的看着跪伏在地的陈甫。

    “看起来,大师不久便会突破枷锁,迈向更高的阶层。”

    “张永先在这里,恭喜大师了。”

    看着身旁负手而立的道人,虚怅脸色泛青的沉默了片刻后,竟笑了起来。

    转过身,虚怅笑着对张永道:“旭月禅师修为功法高深,我虽然只学了些皮毛,但也受益匪浅。”

    “可惜!”

    叹了口气,虚怅的双眼眯成了两条细缝,那两道弯曲的眼缝仿佛两轮残月。

    “虚某资质平庸,苦修三十载,却始终只能停留在道门的门槛上。”

    “寻遍万法,却终难再进一步。”

    真实年龄只有二十一二,五官清秀且略显稚气的虚怅,一边满脸唏嘘地感叹着,眼角的余光则瞥向张永的脸颊。

    观察着对方脸上挲挲抖动着的浓密腮胡。

    观察着对方浓眉间,渐渐锁起的眉头,虚怅脸上的笑容更为灿烂。

    “呼~!”

    胸膛在吸气时隆起成布包状,紧锁在眉间的皱纹迅速展开。

    “吁~!”

    吐了一大口浊气,张永脸庞上顿露愁容,但这丝愁绪很快便隐入了平静下。

    “大道不可期,万法更不可求。”

    “对于僧道来说,都是一样的。”

    侧转这身,张永斜眼瞄着虚怅,眼眶中的眸子清亮犹如初解冻的冰湖。

    “这个世上,有做了一辈子的迎客道士,也有年过古稀的走脚僧人。”

    “或因天赋,或因运道,或者只是昔日从别处听来的短言碎语。”

    “或者,只因儿时的一段悲惨回忆。”

    “或者,根本就没有原因。”

    转过身,张永背对着大门,望向了大理石铺展的道路尽头。

    “世间万事如此,不论是三十个寒暑,还是短短的十载。”

    闻言,虚怅不笑了,他皱起了眉头,脸庞间也现出了一丝愁容。

    “走僧和迎道,本就没什么不同。”

    张永面无表情的沿着大理石,向着观内的草殿走去。

    虚怅皱着眉头,跟在他的后面。

    陈甫站起身,看着两人渐去渐远的背影,眼眸间闪烁出了奇异的神彩。

    人的阅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的丰富。

    别人隐藏在话语中的用心,总是暴露在年长的老人眼中。

    三人中,张永的年龄最大。

    陈甫虽然比张永年轻,但他在战场上历练了数年,又从小在郡府中与自己的几位兄弟争权夺利。

    阅历与经验,比虚怅丰富很多。

    陈甫看的出来,那一段看似提醒的感叹唏嘘背后,可能已在虚怅的道基上埋下了祸根。

    修行,忌急。

    欲速则不达。

    暗自咬了咬牙,将腹中的草稿再次梳理了一遍后,陈甫跟着两人的身后,向着观内的草殿走去。

    灿烂的艳阳,渲染着殿顶的金黄。

    殿内放在桌台的香炉上,清烟袅袅,如化不开的浓雾。

    桌台前,青年道人穿着一件淡绿的阴阳道袍,在袖口间的薄帛上,绣着红白的花瓣。

    绽放的桃花间,淡黄的花蕾上,停留着几滴亮如珍珠的水滴。

    仿真的绣图,印刻在淡绿的薄衫。

    绿如翡翠的龙形发簪,斜插在发髻上。

    青年道人一如既往的年青脸庞上,闪散着淡然的白亮光彩,俊秀的五官在光彩中犹如明珠般炫目。

    “师兄。”

    走入草殿,张永弯腰躬身,态度恭敬,身形卑微。

    立在桌台前的青年道人扬起头,他没有接话,也没有转身。

    注视着青年道人后背上的修长黑发,虚怅脸色先是不愉,后又转为平静。

    他上前一步,直着背,拱起手,眼中闪过异彩。

    “白水寺,旭月禅师座下走僧虚怅,参见青峰道仙座下高徒,星锐师兄。”

    青年道人这才转过身,闪烁在其脸上的白亮光彩,映入了殿内的其他人眼中。

    刚刚走进殿内的陈甫,看到了道人脸上的灼目白光,立刻低下头,恭敬的站到了门檐旁。

    虚怅呆愣片刻,眼眸深处流露出一抹狂热。

    只有张永见怪不怪,始终面无表情。

    “星锐只跟随焰道仙数月,现在也只是一迎客道士,担不起高徒二字。”

    星锐的嘴上谦虚着,眼眸的深处却闪现过一丝自得。

    挥动着手臂,袖布被星锐大力甩开,青色的流光逝过地面,两个相对的皮软垫出现在青光逝过的地方。

    指着对面的兽皮垫子,星锐一直没有表情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贵客,请坐。”

    最近打雷,把机子打坏了,不好意思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第二十五章 走僧道徒() 
虚怅与星锐相对而坐。

    彼此的客套,也便到此为止。

    “罗渺虽是俗人,但也曾在寺中修行十载,是俗世间的佛门修者。”

    “罗渺精通禅言真语,以前虚怅曾和其一起在旭月禅师座下听禅师讲经说法,深知其修为精湛。”

    “近日听闻其身死,不仅虚怅,就连禅师都万分震惊,看来草云郡远在塞外,却是藏龙卧虎啊。”

    脸上露出虚伪的笑容,盘膝坐在皮垫上的虚怅,眯缝的双眼逼视着星锐。

    “塞外荒凉之地,没有太多的灵草奇果,也没有多少元气充沛,适合修行的洞府,但蛮族却有很多。”

    星锐笑了笑,脸色冷淡,眼眸闪烁。

    “除了蛮族,还有成精的妖修,避世的魔者。”

    “此地,并不是没有修为高深的厉害高手。”

    白色的光芒,隐入了星锐的脸庞。

    抬起膝上的右手,轻展绣花的锦袖,一道淡青辉芒在两人间的地石上逝过。

    青光过后,一个高约一尺的楠木木桌,就出现在了两人之间。

    木桌上,两个桦木做成的茶杯中,深绿色的茶水飘散着白渺的蒸汽。

    星锐拿起了面前的茶杯,将杯子放到唇边,轻抿了一口。

    “罗渺本身修为不差,又精研佛法,我听闻他死后,便已派人前去调查。”

    将茶杯放回了桌子上,星锐脸上的冷色也转化成了平静。

    待星锐放下茶杯后,站在虚怅身后的张永,伸手入袖,取出了早已备好的一叠帛纸。

    将帛纸放到了桌子上,张永沉默着站到了星锐的身旁。

    星锐指着桌上的帛纸,双目与虚怅对视。

    “这里有我们收集到的口供,草云郡中还留有一些逃散的士兵,他们都可以证明,杀死罗渺的人中,有上身涂着红纹的蛮族。”

    “常年锻体的蛮人,虽然肉身强健,但也是人。”

    用指尖捻起帛纸的一角,虚怅的嘴角微翘,双眉却轻蹙。

    “若是罗渺全力施为,催发佛音禅声,纵然是我也要退避三舍。”

    “何况凡人?”

    松开手,仍由帛片躺回桌面,虚怅伸手拿起了桌上的茶杯。

    “罗渺死于阵前,杀他之人,修为必然不低,甚至可能高于在下。”

    “也许,杀人的凶手,就是一个即将进阶为空明的强者。”

    仰头,喝干了木杯中的茶水,虚怅闭上眼睛,面容上流露出陶醉的神色。

    一直注视着虚怅,面色平静的星锐,微微低下头,清亮的双眸略显深邃起来。

    “我等修行之人,一般都不过问凡俗,罗渺来自莫川郡,被尊为莫川郡的上师,但莫川郡也在俗世中。”

    “再说了,佛道本就相辅,当年你派祖师曾上我派祖庭天虎山,双方立下了条约,其内条款星锐谨记于心,片刻也不敢忘。”

    “哦~!”

    蹙起的眉头舒展,虚怅满面笑容的重新睁开了双眼。

    “敢问阁下,你刚刚说我等修行之人,不会去过问凡俗?”

    “但据我所知,不久之前,阁下就曾出手,协助白沙郡,不知可有此事?”

    将木杯放回到桌面,虚怅脸上的笑容不变,眼中的视线却凝视着对面的星锐。

    原本面无表情的星锐,微皱起了眉头。

    他沉默了片刻,才道:“听闻佛门讲究静修,喜佛之人甚至会常闭死关,星锐真是没想到,寺中的消息竟会如此灵通!”

    “没错,白沙郡曾有功勋,我助他,也是青峰上的意思。”

    “但星锐牢记规条也是事实,莫川郡虽无功勋,却也无劣迹,其本身更存于俗世,我不可能加害罗渺。”

    “而且,草云郡中也有人证,不知阁下是否要见一见?”

    “呵呵。”

    闻言,虚怅干笑了几声,敛起了脸上的笑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