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朱明画卷(vip完结) >

第131部分

朱明画卷(vip完结)-第131部分

小说: 朱明画卷(vip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仪华怔然抬眸,触上朱棣隐含关切的目光,她只能微微点头,道:“恩,臣妾知道,只是一时感触而已。”
    这边夫妻二人低声交谈,另一边跪灵许久的周王,愤怒地看着哭声震天的灵堂,骤然起身,寻晋王一拳重重砸去,恨声道:“你到处制造中伤四哥四嫂的流言不够,又在大哥的灵堂上惺惺作态!你以为你这样做,就没人知道你的狼子野心了?”
    说到这,周王怒气更甚,两三步上前又是一拳,怒道:“别忘了大哥他还尸骨未寒!”
    
    第237章 失火
    
    周王此言一出,灵堂气氛骤然剧变,一刹间陷入微妙的沉寂中。
    这种沉默不久,被重击在地的晋王猛然乍起,冲上前,一把拽住周王的衣襟,二话不说扬拳狠狠揍去。
    周王不过文弱书生,晋王却是武艺非凡,一拳砸下,顿时打得周王脸肿一片,嘴角流血。
    如此惨状,晋王犹不解气,盯着周王的一双眼睛凶光毕现,嗤怒道:“果真是没娘教养的东西,竟然敢目无尊长!”语毕见周王满脸愤怒,他嘲弄一嗤,再次扬拳砸去。
    “不——王爷!”眼见周王又要吃拳,一旁跪灵的周王妃骇然大叫。
    仪华也大惊失色,见晋王一拳就叫周王满口血腥,周王如何受得住第二拳。这一刻她不敢再看,正要侧首阖目,忽见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向过闪去。她不禁呢喃一语:“王爷……”
    仪华的话音落下,众人以为的一幕却没发生。取而代之的是眼前一幕——周王将吃拳的前一瞬,朱棣及时而至,一手覆住晋王的拳头。两相对峙。
    如此形势瞬间扭转,众人不约而同的屏息凝视,静看兄弟倒戈相见的一幕。
    然,事情又一次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朱棣并没有挥拳相向。只是抵住晋王的拳头不放,不动声色道:“请三皇兄住手。五弟先动手伤人。固然有不妥之处,但是您已将他伤成这样。”
    “不说他目无兄长,就是他对本王挥拳两次,本王仅还他了一次。未免有失公允。”新仇旧恨,晋王紧咬不放,阴狠一笑,“还是说四弟执意偏袒,毕竟众所周知四弟、五弟兄弟情深。五弟更是处处以你马首是赡。”
    听到这,仪华心还未落到实处。一下子又提了起来。
    众目睽睽之下,周王已语出惊人。晋王再反喻回去。若事情继而进一步闹大,只怕届时不但不能轻易收场,还将两败俱伤
    仪华心中焦急不已,回望殿外。观望人群逐渐增多。她咬唇暗自踌躇一番,举步就要上前,却被一声尖细的叫声唤住。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四十多岁的公公越众入殿。不及给一殿皇子皇孙逐一行礼,直接立在灵堂正中。匆忙作了个揖道:“皇上伤心过度。在来东宫的路上昏厥,此刻正速回寝宫。”一语说完。倏然注意到剑拔弩张的三位藩王,像是意识到什么,噤若寒蝉。
    然而这位公公带来的消息,却让原本沉寂的场面起了阵阵骚动。不妥的气氛在空中弥漫。
    四周的骚动齐齐入眼,朱允炆猛然反应过来。连声追问道,“皇祖父昏厥了?情况如何?”不等那公公回答,又慌忙道,“不行……皇祖父年事已高,突然昏廉可大可小……我必须去一趟才能放心。”说着即朝殿外走去。
    仪华看着心思一动,上前挡住朱允炆的去路,语气略严厉道:“等一下!今日是太子殿下离世之日,你身为人子。岂可离开?!”
    闻言,朱允炆脸色一白,显然从一时情急中回过神。却仍不放心道:“可是……皇祖父他……”
    知道朱允炆不会冲动离开。仪华语气缓和了下来,意有所指道,“你且继续为太子殿下守灵。至于皇上那里自有你几位叔父在。”说时目光往对峙的三人看了一眼,续道:“臣子,臣子,他们即为臣又子。对皇上的关切之情只多不少。你放心。”
    朱允炆听着目光顺过看去,见朱棣他们依旧对峙而立。皱了皱眉不发一言。
    周王妃却闻音知意,忙任侍女扶了过去。欠了欠身道:“皇上昏厥。可允文侄儿还小,这里离不开人。不知三哥、四哥、王爷。怎么安排?”说话间全然不理会一脸铁青瞪着她的周王。只是眼神哀求的望着朱棣。
    仪华亦望着朱棣,目光有着祈求。也有一分淡淡的歉意。
    朱棣似感觉到仪华的目光。他仿佛不经意地把目光投去。却仅仅一眼之间,眼底陡显得柔色消夫。只余满目寒星看着晋王。先退让一步道:“父皇龙体有恙,三皇兄和五弟先去看父皇,我留在东宫照看。二皇兄,如此可好?”
    晋王早已意动,又见朱棣先松手示弱。自然也放开周王。道:“那就这样吧。”顿了顿。话锋一转道:“不过五弟再如此不敬兄长。屡犯过失,难免不惹怒父皇再拘京师。”说完皎衅地看了一眼紧拽住周王的朱棣,带着晋王妃疾奔禁宫。
    少了晋王在场,整个灵堂属朱棣身份最重。他立即安排各番事宜。以图稳住混乱的场面,让丧礼一切继续。
    然而朱棣虽贵为藩王,又是继任东宫的炙热人选。但他势力尽在北平。京师的文武官员也只不过给他几分薄面,皆吵嚷要进宫而圣。灵堂内原被怔住的太子遗妃宫女见状。趁乱而为。或哭天抢地或混进人群以谋逃跑。
    一时间,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朱棣恐暴乱发生。欲以武力相迫。奈何东宫因比邻皇官。所属禁卫不过百人不到!正苦苦支撑时。徐辉祖带着千人禁卫而至。与朱棣各带部分人马,分兵驻守东宫各处宫门。搜寻藏匿的东宫宫人。
    场面渐渐地控制下来。文武官员大多安分的跪地哭灵,只剩殉葬的宫人还在四处藏匿。
    朱棣、徐辉祖将搜寻之事交予属下。一齐回到灵堂。
    徐辉祖拈香叩拜,朱棣则走到仪华跟前。道:“灵堂的这里已无事。你也忙了大半夜,去偏殿歇了一会。”
    仪华确实累了,前来奔丧的妯娌全去了禁官。太子遗妃全部殉葬不能管事,如此只有她打理灵堂诸事。并严防这十几名太子遗妃。这会儿听朱棣温声相问,她只觉一身疲乏全涌。遂依了朱棣好意。微微点头。
    朱棣看着仪华一脸掩不住的倦容。眉头一皱,吩咐随行而来的盼夏道:“扶王妃去偏殿后。你去东宫厨房备些吃食送去。”
    盼夏刚福身领命,灵堂里忽然闯进一人。跪地禀道:“燕王殿下。东宫西侧门的一处院落走水了……”
    
    第238章 落幕(上)
    
    骚动未平,火势却起!
    惊怒之下,匆忙奔出大殿灵堂,立于白玉丹墀之上,举目眺望。
    只见星月璀璨的孟夏之夜,让滔天的烈火染红了半边天,尖叫声、“走水”声,“救火”声……从西边那座熊熊燃烧的宫殿传来。整个东宫也再次喧闹了起来,丹墀下文武百官闹事离开,四面八方的宫人纷纷逃窜,场面已然不是一个“乱”可形容。
    “不好了!”一名侍卫匆匆自火场登上丹墀,见燕王夫妇立在一旁,忙抹了一把熏黑的眼睛,急忙禀道:“西侧宫门那侍卫调去救火,宫门守卫空虚,有不少宫人趁乱逃跑,请殿下派人支援!”趁乱逃跑,竟然已乱至如此地步!?
    仪华放在白玉栏杆上的手一紧,望着西边上升的火势,不假思索道:“不行!一个也不许放不出去!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天亮之前平息所有的事!”
    那侍卫没想到仪华突然开口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朱棣,低声道:“可是现在人手不够,又用有多大人、命妇在其中,属下们多有顾忌……所以要在天亮之前平息下来只怕不是易事。”
    “哪就杀鸡儆猴!”侍卫声音刚落,徐辉祖突然从灵堂走出,冷声道:“放火之人,十有八九是殉葬宫人蓄意为之,要让他们老实下来,只有将他们中为首的一批人处置,便可。且这群宫人控制下来……”目光往丹墀下众官员命妇一瞥,意有所指道:“他们也能安静些。”“为首的人?”仪华蹙眉望着徐辉祖,目中闪过一丝疑惑。
    徐辉祖沉声道:“太子遗妃。”
    仪华呼吸一窒,下意识地否决道:“太子尸骨未寒,不宜让她们即刻殉葬。再说皇上还没下旨真要她们全部殉莽,不能就这样……”“王妃!”犹言未了,朱棣骤然打断道。
    仪华闻声止话,凝目望向朱棣。
    朱棣亦看着仪华,淡淡一笑道:“天亮之前一定平息所有的事,不会让事情扩大。你且不用担心,让盼夏扶你回偏殿那边歇息。”说完再不理会仪华,径直与徐辉祖分头行事,一人救火、守官门,一人稳住众官员命妇宫人、并处置太子遗妃。
    望着朱棣的身影最后消失在目光中,仪华忽然双膝一软,无力地依靠在白玉栏杆上。
    人,是贪念的,欲壑难填。
    曾经,一生一世一双人,她对他的奢求。
    如今,她要的是与他比肩站立,风雨同舟。
    可是……
    摇摇头,挥去纷杂的思绪,仪华唤了一旁神色担忧的盼夏,依言向偏殿行去。
    偏殿里灯火煌煌,人影幢幢,不少命妇在内避乱。
    不与她们同处一室,仪华由盼夏抚着,走向朱棣单留下的一间屋子。路上悄然而行,人声嘈杂的偏殿里,忽然响起一名女子惊魂未定的声音:“燕王殿下他……把太子的十数位遗纪聚在了灵堂外……说,说是要给太子殿下殉葬,一律现在处决!”
    “太子殿下尸骨未寒,燕王现在却要一律处置,留下幼子弱女,未免……”一个略有年纪的女音话说一半,忽然双手合十,闭眼呢呢念经。一雕花漆门之隔,殿内喋喋不休的议论声,清晰地穿门而出。穿廊上,仪华身影猛然一僵,手紧紧抓住盼夏臂腕。
    盼夏忍住痛,望着仪华惊疑不定的神色,踌躇半晌道:“王妃?”
    仪华似被这一声唤醒,松开盼夏的臂腕,转身即向灵堂赶去。疾行片刻,远远望见灵堂外的丹墀上,一群白衣缟素的女子呜咽不己地坐在地上,由二十余名侍卫刀剑相向。身后的灵堂里,朱允坟的兄弟姐妹任带刀侍卫拦截在内,半步不许踏出灵堂。
    另一边朱棣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一切,目中杀机一闪,凛然开口道:“动手!”话一落二十余名侍卫扬起兵器,竟是要当场刺杀!“住手!”仪华猛提一口气,大声阻止道。
    侍卫循声看去,却是跑的气喘吁吁的仪华,手上动作一停,纷纷向朱棣看去。
    朱棣面色铁青,怒瞪着行至跟前的仪华,语气不善道:“你来做什么?回去!”
    仪华不顾朱棣一脸不虞,深吸口气,直直地望进朱棣眼里,道:“王爷您不可背负滥杀太子遗妃的罪,将她们交给臣妾处置。”“胡闹!”朱棣微吃一惊,随即轻斥一声,沉声令道:“来人,扶王妃下去!”
    “不许过来”没想到朱棣真强迫她离开,仪华怔了一下,急忙回头喝退上前的侍卫,转头盯着朱棣的眸子,一字一字铿然道:“京中关于王爷的风言风语已不少,现在太子的丧事又在王爷手下出了岔子,万不能再在太子遗妃上出问题。”深吸口气,目光坚毅之色渐渐消去,只哀哀的望着朱棣道:“王爷,太子遗妃的事交给臣妾处置,您先去处理其它,可好?”
    一席话终,却久等不到回应,仪华心中一慌,眼见朱棣又要让侍卫“请”离开。
    情急之下,仪华一把扯住朱棣的衣袖,心下一横,坦然而直白道:“王爷,一味受您的庇护,臣妾做不到!既然是夫妻,是风是雨总该一起承担!今夜的事看起虽无疑点,却每一件对王爷不利,这种情况下,臣妾有如何安然处之?!”
    压着情绪压着声音说完一切,她再无劝说之力,只能眼睁睁地与朱棣相望。
    这四目相对的片刻,各自坚持着,互相拉锯着,竞似横越万年一般漫长。
    终于,朱棣眼中露出笑意,在仪华脸上一停,一个“好”宇从他薄削的唇中说出,旋即他目光一凛,肃然望向一众侍卫,吩咐道:“留下四十人听从王妃调遣,其余随本王下去!”说罢只言不留,转身拾阶而去。望着朱棣身影逐渐淹没在素服人群中,仪华望眼夜空,月华皎洁湛亮。已是四更初的天。
    于她时间已不多,即使将要背负人命,也不能让朱棣落一个“无能残忍”之名!
    决心一下,仪华猛转身看向太子众遗妃,别声道:“带陈侧妃出来!”
    
    第239章 落幕(下)
    
    夜半四更,正是夜最凉的时候,习习凉风已成刺骨。
    白玉丹墀之上,仪华长身玉立,素服衣袂翻卷,鬓前碎发乱拂,丝丝凉意如附骨之蛆钻入皮屑,是冷,却至冷不过她心。
    “陈侧妃已带出,请王妃示下!”强行拖出陈侧妃的侍卫见仪华静立了多时,却不下任何命令,遂将陈侧妃交给同僚,上前请命。
    以为事有转机的陈侧妃一听侍卫所言,立马奋力挣扎,嘶声力竭地大喊:“不可以!你们不可以杀我,我是堂堂东宫大长郡主的生母!没有皇上御赐的白绫、毒酒,就要让我殉葬,我不一一”最后一个“服”宇尚不及出口,已被盼夏以白布覆口,陈侧妃只能死瞪着盼夏,发出“呜呜”地不平之声。
    今夜变故太多,盼夏仍是惊魂未定,也没留心到陈侧妃的目光,便急急忙忙回来复命,行礼唤一声“王妃”,即慌张地退至一旁。
    陈侧妃听见“王妃”一词,当下从迁怒中回省,扭头哀求而不甘地望着仪华。
    仪华毫不回避地迎上陈侧妃的目光。微白的唇角微微一动,扯出一抹漠然的笑容,无动于衷道: “皇上下达圣旨之前,太子侧妃陈氏不舍太子殿下薨逝,当夜悲恸欲绝,于东宫自焚相随。” 她一字一字缓缓说出,指尖一分一分陷入手心一一很疼一一她却依旧无动于衷,只憋住一口气继续说下去:“然而天不遂人愿,陈侧妃自焚之时,让一名宫人发现获救,只可惜大火无情,火灾已成。为此,陈侧妃自觉难辞其咎,遂于太子殿下灵堂之外自绝!”
    末语尾音一落,在场众人面上皆布一层愕然之色,看向仪华的目光惊惶难辨。
    仪华目光淡淡地众人面上划过,停在仿若失神的陈侧妃身上,道:“你虽使东宫着火,以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