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第23部分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23部分

小说: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獯挝烈撸骸敖ò捕辏215年),(甘宁)从攻合肥,会疾疫,军旅皆已引出”,这里说得很清楚,当时孙权决定撤兵,是因为遭遇了瘟疫,造成了非战斗减员,他担心自己再不撤退,十万大军就成了亡灵部队。每一个东吴将士都明白,把战败的责任推到瘟疫身上,是因为责任是孙权的。当时,决定战争走向的不是瘟疫,因为瘟疫并不严重,要不,在《张辽传》和《孙权传》里就会有记载了。可是,这场瘟疫只在《三国志·甘宁传》里以“会疾疫”一笔带过,并且当时甘宁、凌统等人还能与曹军血战。如此说来,瘟疫只是孙权决定退兵的一个借口而已,最多是原因之一。
  十万大军,耷拉着脑袋回撤。每个人的心里,无比窝囊:十万人玩不转七千人,耻辱啊!更大的耻辱还在后面。孙权攻打合肥的过程———犯的第一个错误是不该第一个先到达,以致被张辽劫营;犯的第二个错误是不该最后一个离开,以致被张辽追杀。征而无果,士气受挫,军心涣散,逃跑的人越来越多,不逃跑的人在商量着炒孙权的鱿鱼,跳槽到魏军那里去。谁愿意跟着一个窝囊废干呢?孙权提心吊胆地先督促着大部队从逍遥津撤退,自己则拖在尾巴上,带领着吕蒙、蒋钦、凌统、甘宁等人,在一千多警卫人员的护卫下垂头丧气地向逍遥津赶去。
  张辽登上城墙,仰望逍遥津,他发现孙吴的旌旗停在江北。本来是逃命的部队,却在敌人的地盘上安营,这个脑残的家伙是孙权,“恐辽症”暴发,他的思维已经短路。在十几天前成功劫营后,合肥城门又一次打开,合肥城的守军倾城而出。领头的大将,依然手持长戟,威风凛凛,他就是逍遥战神———张辽!
  孙权看到合肥城步骑齐出,并且领头的是张辽,孙权不但不想法快逃,反而是派人去将前面已撤退的部队叫回。在求生本能的支配下,前面的部队跑得比兔子还快,早已望不见影,一时半会儿是赶不回来救孙权了。孙权两股战战,冷汗如雨。一见张辽,东吴士兵无不胆战心惊,毫无斗志,有的甚至直接放下了武器。凌统的亲卫团三百人迎了上来,与曹军展开血战。凌统的亲卫团都是他从家乡带出来的族人,很听凌统的话。猛将甘宁拉弓拼命射箭,护着孙权撤退。可是大多数士兵毫无斗志,吹号的人也是有气无力。甘宁大声责问鼓吹手:“为何不大声吹号?你活腻了吗?”与其被甘宁就地正法,不如使劲吹号。于是,鼓号手卖命地吹号,士兵听到,士气为之一振。甘宁就因为督促鼓号手吹号的声音大一些,而受到了孙权的表扬,可见吴军士气已经低到谷底,这全是“恐辽症”的症状。
  张辽愈战愈勇,吴军却全面崩溃,孙权带来的几位大将,有的受伤,有的战死。在《三国演义》


第六十八回,曹操从汉中领兵四十万增援合肥,庞德与陈武大战,把陈武赶到一个山林里,陈武无路可走,转身再战时,被树枝抓住袍袖,为庞德所杀,后来吴方于乱军之中寻见陈武尸首,孙权令人与董袭合葬。其实,当时参加逍遥津大战的魏将只有三个:张辽、李典、乐进,没庞德什么事儿。再就是,罗贯中让两个大男人合葬,阴间相守,不知是什么意思。
  不过,当时为孙权督禁卫军的陈武,首当其冲,确实是死在了张辽的乱军之中。禁卫军头目死了,孙权能跑得过张辽的雁门雄风吗?
  “徐跑跑”和“宋跑跑”谁也跑不过“孙跑跑”———
  陈武是孙策部下,在逍遥津之战时已是偏将军,首长级别的人物。陈武战死,吴军的“恐辽症”集体发作,军心大乱,就连据《三国志》记载“以勇气闻”的徐盛也在慌乱中受了伤,勇气不再,忘了督阵护主的职责,转身便逃。徐盛被一个人从后面撞了一下,这不是宋谦将军吗?宋谦的身上也流着血,看来张辽确实了得,宋谦也受了伤,徐盛的心里平衡一些了。
  逍遥津大战在《三国演义》


第六十七回,而罗贯中则在五十三回里安排宋谦提前死在李典的箭下,倒霉的宋谦啊!当时的逍遥津之战,“徐跑跑”和“宋跑跑”也确实倒霉,他们先是受伤,不过可能伤得不重,最起码还能当“跑跑”。但是,“徐跑跑”和“宋跑跑”遇上了在《三国演义》里生擒黄祖部将苏飞的潘璋,潘璋鄙视“徐跑跑”和“宋跑跑”,很可能说了一句:“二位将军的百米速度好快呀!恭喜你们双双打破中国逃跑速度记录!”潘璋提起刀来,砍死了宋谦徐盛的后退士兵两人,“徐跑跑”看看“宋跑跑”,“宋跑跑”看看“徐跑跑”,他们会意:潘将军这是“杀卒骇将”呢!
  看着潘璋的刀上滴着自己士兵的鲜血,“跑跑”们明白,若再逃跑,即使不被潘璋这个狗拿耗子的家伙杀死,也会在战后被孙权正法,于是,他们擦擦身上的血,又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有气无力地喊着:“冲呀,冲呀!……”徐盛看到张辽老虎一样地在军中左冲右突,一哆嗦,手中的矛掉在了地上。
  张辽在东吴军中引发了一场心理地震,制造了一大批“跑跑”。只有凌统,他的亲卫团还紧紧团结在他的周围,紧紧地护着孙权向逍遥津渡口逃去。孙权,是当时的最大的一个“跑跑”。终于来到了逍遥津渡口,“孙跑跑”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好,惊魂未定。他的贴身太监谷利却大惊失色,嘴巴大张,全然没有太监的温柔风姿,他结结巴巴地说:“不……不……不好,桥断了!”逍遥津上的小师桥,早已经被张辽部队破坏,中间有一丈多远的地方没有桥板可供依托,只剩下两端的桥板。
  要是许仙和白素贞幽会完各自回家,遇上断桥,那二人正好有理由再亲昵下去。可是,现在“孙跑跑”是逃命,那个天杀的张辽正在后面厮杀呢!天啊,这可该怎么办?孙权眼前一阵发黑,他绝望地说:“难道我真要死在这里吗?”一路血战,护送孙权突围的凌统,此时也没了主意。关键时刻,谷利发挥了太监心思缜密的优点,他急中生智,要孙权持着马鞍,然后让马后退,再飞纵向前,谷利在马踏到桥的缺口的刹那,狠狠地抽了马一鞭子,以助马势。孙权就这样连人带马地飞到南岸。“徐跑跑”、“宋跑跑”,谁也跑不过“孙跑跑”!“孙跑跑”得救了!
  《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以审美的眼光描写孙权从小师桥上冒死逃生的情景:“退后着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冲淡了张辽给东吴带来的重创。凌统没有那么快的马,也没有太监在背后为自己鞭马,他也没有翅膀,飞不过断了的小师桥,再说他还舍不得自己的亲卫团,他看着孙权的双脚落在南岸的土地上,就转身杀进了阵里。
  南岸,有贺齐的三千兵马接应孙权,贺齐将惊魂不定的孙权安置好,就领着生力军杀进战局,拾获了徐盛因负伤而丢掉的矛。凌统的亲卫团战士左右亲兵一一战死,凌统也多处负伤,最后才离开战场。但是小师桥已断,各条通路也被张辽封锁,凌统只好披着战甲潜行,一路与张辽军“躲猫猫”,回到东吴军所在。孙权这时已上船,看到凌统回来,感激,惊喜,赶紧找人帮凌统更衣换药。凌统却放声痛哭———他的亲族士兵没有人活着回来。他的哭声让大家沉默。沉默中,张辽成了东吴永远的噩梦。
  凌统和甘宁这两个家伙,阻挡了张辽追杀的步伐。张辽不知孙权已退走,还在那里红着眼厮杀,眼看着敌人渐渐退去,战场渐渐平静,孙权哪里去了?张辽想起刚才有个紫色胡须、上身长、腿短的人,马骑得好,箭术也精,想来也是一个人物,就拎过一个降卒来,问那个人是谁,东吴降卒说那就是孙权。张辽与乐进面面相觑,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猜对了大奖号码却没买彩票的神情。刚才,他俩都看到了孙权。张辽和乐进几乎同时说出来了同样的话:“要是早知道是他……”
  八百人劫营那天,张辽虽然把孙权撵到了高坟上去,并且还曾经呵斥他下来单挑,但是那时毕竟天还没亮,张辽只是根据旌旗来判断那人是孙权,并没看清孙权的小样儿。逍遥津一战,吴军溃散,哪里还有什么旌旗?这反倒救了孙权一命。
  孙权这一战,实在是窝囊,所有的大将心里都发堵。孙权和大将们在船上喝闷酒,气氛十分沉闷。贺齐终于控制不住,在酒席间放声痛哭,对孙权嚷道:“至尊(当时东吴将士如此称孙权)身为人主,应当持重,今天这样的事,差点全盘皆没,部下们都震惊万分,希望您能以此为终身之诫!”此言一出,举座骇然,这不是直接批评孙权缺少宏观把握能力,是战败第一责任人吗?大家都担心地看着孙权,不知道他要如何处理这个目无领导的小子。孙权也觉得自己在张辽面前表现得太垃圾,对不起东吴人民,就起身向贺齐道歉。
  《资治通鉴》第六十七卷记下了当时孙权向贺齐说的话:“大惭谨已刻心,非但书绅也。”“书绅”就是指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一般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孙权在牢记贺齐的告诫的同时,也牢记住了张辽的雁门雄风,从此张辽成了他摆脱不掉的心理阴影。
  曹操该如何提拔张辽这个逍遥战神呢?
  四 英雄之死
  到老你也是个打工仔———
  215年的合肥战后,曹操拜张辽为征东将军。征东将军,算是职业军人的顶峰了,再往上就是车骑将军、大将军,那就是政客了。曹操拜张辽为征东将军,也算是重奖拔尖人才了。四征将军,全国只有四个岗位,曹操就给了张辽一个,真大方!人们都说:哎呀呀,张征东,请客吧,你现在和主公(曹操)一家人了!
  曹操时代,四征将军一般具体负责四方军务,统领大军在外,向来由诸夏侯、曹氏担任。夏侯渊,征西将军,镇守汉中,专门对付刘备;曹仁,征南将军,镇守荆州,专门对付孙权。夏侯渊是曹操的连襟,曹仁是曹操的堂弟,二人都独立领兵,并且手下都有知名大将。夏侯渊手下有张郃,曹仁手下有牛金。那时北方已定,曹魏时代没有征北将军,那剩下的征东将军张辽也该握有绝对领兵权吧。
  可是事实绝非如此。善于搞平衡的曹操,把与张辽素来不睦的李典和乐进派进合肥,以牵肘张辽,这样他还不放心,又派了薛悌来做护军。合肥战前,曹操给合肥守军留的“锦囊妙计”上,张辽第一个被安排,可是,曹操确实没给他多少权力。曹操对张辽的重用,实际上只是对他的驱使而已。骨子里,他对张辽始终不放心,毕竟他是一个降将,毕竟合肥与东吴只有一水之隔,曹操不敢给张辽多少兵权。张辽这个征东将军,领着那几千士兵龟缩在合肥城里,也就是一个先锋而已,实际上是高职低聘。曹操眼里———张辽也就是个打工仔,干得好,提干,红包,荣誉,都好说;想进董事会发言,抱歉,没你这个打工仔的席位!
  直到合肥战后的次年,曹操复征孙权。军到合肥,曹操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心里一热,就增加了张辽手下士兵。可是,没等把新派来的士兵点完名,征东将军张辽就接到换防命令,到居巢伏波将军夏侯惇那里报到。按照《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制度述论》(阎步克)所说,征东将军是八命(命,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将军,而伏波将军是五命,夏侯惇比张辽低了三级!按道理说,应该是张辽领导夏侯惇才是,但是,曹操办事什么时候按照道理呢?《三国志·夏侯惇传》记载:“惇都督二十六军”,张辽仅是其中的二十六分之一。
  自古以来,就有一些很搞笑的事情。官职低的领导官职高的,不是自张辽开始,也不是到张辽结束。但是,曹操的这一安排也太欺负人了。当时的征东将军张辽,听着官职比自己低若干级的夏侯惇对自己发号施令,还能找到逍遥津大战的感觉吗?
  张辽也确实受到过曹操和曹丕的极高恩宠。张辽远征回来,曹操坐车亲自去慰劳他。曹丕时代,张辽升为前将军,已是外姓将领的顶点了。夏侯惇也曾拜为前将军,可是,夏侯惇是曹操的亲家;关羽最后的官职也是前将军,可是关二爷和刘大耳朵关系之铁在五千年友情榜上排名第一。张辽能以降将出身混到前将军这一层次上,封顶了!前将军夏侯惇再提拔就是大将军了。大将军一职,夏侯惇之后是曹仁,曹仁之后是曹休,曹休之后是曹真,张辽既不是夏侯氏也不是曹氏,他只是一个山寨版的张氏,只是一个供曹氏集团驱使的打工仔。
  官是不能再提了,只能多给你红包。曹丕一上台,就赐给张辽绢帛千匹,谷万斛。后来一想,这样还不能留住张辽这个业务精英———万一逍遥战神反水,谁能镇压得了?所以,他又扩大了发“红包”的范围,把张辽的哥哥和儿子也封为列侯,这可是曹氏宗室也难以得到的大“红包”!曹丕对张辽的赏赐似乎才刚刚开始,后来,曹丕称帝,张辽封晋阳侯。晋阳候是县侯,“侯”中最高级别,再往上就是“王”了。曹丕给张侯爷增邑千户,并前2600户。魏国第一任大将军夏侯惇的封邑最后也只是2500户,第二任大司马曹休、第三任大司马曹真的封邑最后分别是2500户和2900户。第二任大将军、第一任大司马曹仁的封邑是3500户,张辽也就只是不能与曹仁比。张郃的最后封邑是4300户,徐晃的封邑是3100户。
  曹氏集团对张辽甚至还有点讨好的意味。曹丕曾遣张辽驻防合肥。按照道理说,军中是不准大将带家属的,可是,朝廷给予张辽母亲舆车,派遣兵马送张辽家人到张辽军屯之处,当张辽母亲到那时,张辽领随从出迎,张辽所督的诸军将吏皆罗拜于道旁,无比恭敬地给张妈妈叩头。公元221年,曹丕曾无比崇拜地对左右的人说:“文远真是古代的召虎(与方叔、尹吉甫、秦仲等齐名的东周大将)啊!”于是,曹丕就为张辽建了一座休闲别墅,又为张妈妈筑殿,张妈妈成了国家的妈妈。面对曹氏集团送的“红包套餐”,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