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亲爱的苦难 >

第21部分

亲爱的苦难-第21部分

小说: 亲爱的苦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我,又何去何从呢?我不禁慌了神…… 
这时,我只剩下最后的几十块钱了。 
林金秋的名字再一次闯进我的脑海。 
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和盘托出了自己,并表示希望能成为“金秋集团”的一员。 
等了大约10天左右,没等到林的电话。我想,林大约是对我没啥兴趣吧? 
我想起去年,老家的堂弟曾想和我合办养殖场,我何不去看一下? 
正巧,朋友瑞也想去凤翔走走——去年,我曾引荐他到纸箱厂当过一段车间主任。 
瑞说不坐长途汽车了,他骑摩托带我。 
这个主意让我吃惊不小:好几百公里路哪!而且,多数是险峻的盘山公路,能行吗? 
想到瑞平时做事十分踏实,谨慎,我也就同意了,何况,每人还能省四五十块钱的车钱呢。 
未等天晴,我们便在一个阴云笼罩的日子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将近300公里的漫漫长路终于被我们的意志和毅力所征服。骑摩托远征,如此长的距离,是我们原先难以想象的,但是我们成功了。 
昨天早上出发,泥泞坎坷的道路,寒风冷雨的袭击,长途跋涉的疲惫,等等,都被我们踩在了脚下。 
成功,永远属于勇往直前的真正的猛士!” 
抵达凤翔之后,我不无得意地记下了这样的日记。 
老家官田离凤翔还有十几块钱的车程,我想在凤翔好好呆上几天,再去堂弟那里。 
第三天,我经过兰的家门口时,正碰上兰带着侄儿,她热情地请我进去喝茶。 
我和兰聊了半个下午,这时,我们的身份不再是恋人,而像是别后重逢的好朋友。 
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单独和兰在一起。 
晚上,我打了一个电话回家,嫂嫂告诉我,林金秋打电话叫我写信或者回去后到他公司一趟。 
我的直觉告诉我,林氏集团的大门,已向我敞开…… 
第二天中午,小洋说有车到闽北运纸,我便顺路搭车赶回闽北。 
凌晨2点,我在家乡的县城下了车。 
明月繁星,缀在寒冷而寂寞的夜空,难道,我便是灯火阑珊处那一个永远的漂泊者? 
1997。2。22 阴 
今天从闽东回到家中,嫂嫂对我归来大为反感,然而,她在外人面前说“多炒几个菜,灯明刚刚回来”。 
那么,仅凭这一点,就算了吧,人哪,不要脸皮的时候最要脸皮! 
我总是在世俗的恩恩怨怨中患得患失,这是我极大的误区与不智。 
必须学会反省与超脱。 
1997。2。23 晴 
今天给林金秋寄出第5封信。 
在信中,我提了几个条件,不知林是否会接受。 
手头仅剩最后三十元钱了。 
1997。2。24 晴 
当一个人有了一个较高的追求,比如升华需要的追求时,他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动力,这种动力能推动人长年累月为大成功而奋斗,可以推动人超越压力、挫折、磨难,甚至超越一般人认为重要的金钱、美女、地位、荣誉等,直接追求最高成就,追求他的‘神圣使命’。   
第十三章 长夜漫漫(3)   
1997。3。1 阴 
人,最重要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有! 
即便一无所有,我也不能放弃诗歌,放弃我所苦苦追寻的光明与理想。 
无论如何,我必须开始!!! 
1997。3。2 雨 
又是雨天。 
人生总有阴晴雨雪,一个真正的强者应当超越任何的艰难与挫折,以执著和坚毅的步伐一步步走向最后的成功。 
1997。3。4。 晴 
“看我这一生,峰回路转,为谁辛苦为谁忙?” 
傍晚时分,在金秋公司见到林金秋,林让我10号报到。 
“峰回路转”。这是我人生旅途上的一个转折,我必须把握好,力争成绩突出! 
十几天后,口袋里终于一分钱也没有了 
我正式成为金秋集团的一员时,口袋里只剩二十几块钱了。 
幸好公司里的食堂可以代为蒸饭,我从瑞家拎来一袋米,这样能省下买饭的钱。 
早餐,蒸的稀饭,配一个馒头,一点咸菜;午餐和晚餐蒸的干饭,但每顿只打八毛钱的青菜,一天的支出控制在2元钱左右。 
十几天后,口袋里终于一分钱也没有了。 
刚进公司不久,不好意思先支工资,怎么办? 
尽管三个姐姐都在本县,但她们因为钱已让我伤透了心,我不愿意向她们开口。 
朋友倒是不少,但个个都是穷光蛋,有一个在城里打工的朋友,整天吹嘘他怎样和发廊妹“打成一片”(那可是要花不少钱的),而当我向他开口借10元钱时,他竟然一个子都拿不出来。 
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跟食堂老板娘商量,让她赊给我十几二十天的菜,等发了工资再算给她。 
于是,我成了几十号在食堂吃饭(有的自己在宿舍里做饭)的员工中,唯一享有“特权”的一个家伙——打菜“不必”付钱…… 
一天晚上,有人敲我宿舍的门,开门一看,竟是公司老总林金秋,他递给我两件衬衫,说,看你穿的衬衫很旧了,今天刚好去买衣服,就顺便给你捎了两件…… 
好几天后的一个中午,我在食堂照例“买”(其实是赊)了八毛钱菜,快吃完时,林金秋进来吃饭,见我碟中菜已所剩无几,便叫人夹了一大盘菜送过来。 
望着盘中的牛肉和蛋,我强抑激动的泪水。 
饭吃完了,我把盘中未吃的满满的菜倒进了饭盒,带回宿舍。 
我坐在书桌前,双手捂住欲哭的眼睛…… 
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给我以关心和爱,我就没有理由消沉和自弃,我就必须给这世界以更多的奉献和回报。” 
进金秋公司不久,林金秋就找我推心置腹地深谈过两次。 
通过这样的沟通,我对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林年方三十六七,谈吐机智、幽默,抱负远大,举手投足之间神闲气定,颇有大将风度。 
无疑,林对我的兄长式的关怀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激发起了我潜伏着的勃勃野心。 
能否借助金秋集团这个平台,为金秋集团的发展壮大,为家乡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也是我一以贯之的狂妄——我对生活狂热的激情,往往让我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激情有时难免把你导向虚幻乃至失败,但是,总比麻木不仁地活着要强出百倍千倍,因为,你有激情,正说明你在热爱着。 
我被安排在集团公司的公共关系部,主要做一些文字工作,如编辑集团内部刊物《金秋通讯》,搜集整理员工对企业的意见与建议,出每周一期的墙报,另外,由于我是公司里最有写作“才华”的家伙,老总林金秋有时也叫我替他撰写一些会议发言稿。 
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工作,久违了的青春活力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有时,赶写稿件到晚上一两点,也丝毫不觉得疲惫。 
让我想不到的是,凡林召集各部门经理开高层会议,他必定让我列席。 
会议室里,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个打印好的姓名牌,我的名字“沙漠舟”,也赫然和各大经理的名字摆在一起。 
林总很看重你哪!……一天,同事小张羡慕地对我说。 
小张是大学毕业生,比我早进公司,也没我如此受到林总的另眼相看。 
集团下属的饲料公司经常加夜班,晚上机器轰鸣,看着工人同事们满身灰尘地干得热火朝天,我也被这火热的劳动场景深深地感染了,我觉得,我又回到了生活中间…… 
有一天晚上,我接到老家堂弟打来的电话,问我能否去老家和他们一起办养殖场,我委婉地说等以后再看吧,现在实在走不了。 
“真的不想走了,到老家会有另一片舞台,但,这里或许更能激发自己的潜力,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那晚,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很快,集团上下都知道来了我这么一个家伙,不少同事还尊称我为“沙先生”、“沙老师”,我也很快融入了金秋集团这个大家庭中,成为颇受欢迎的一员。 
在这些苦苦挣扎的背后,是我不可救药的沉沦 
在金秋集团近一年的时间,我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自己,那就是:   
第十三章 长夜漫漫(4)   
挣扎和沉沦。 
下面的日记,记录了我一次又一次心灵的自我挣扎。 
1997。4。14 星期一 三月初八 雨 
心中,时时闪过放弃的念头,我却一再告诉自己:我不能!我必须拯救自己,也只有我自己,才能将自己拯救! 
我必须坚强,毫不畏惧! 
1997。4。15 星期二 三月初九 多云 
我一直在同自己内心的懒散与怯懦在做着永不停歇的战斗,有时我占了上风,有时又败在自己的手下;我必须告诫自己:除了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我别无出路! 
1997。4。17 星期四 三月十一 雨 
今天上午忙了半个早上,为接待省领导光临。 
我一直在苦苦地自我挣扎,我必须抛弃旧日的自我,否则我没有未来! 
我必须自己拯救自己;我必须从逆境中构筑顺境;我必须创造改变命运的契机。 
1997。5。8 星期四 四月初二 大雨 
为什么不能? 
打败你的往往是你自己…… 
我应该可以在挖掘个人潜能上帮助全体员工提高(素质),帮助林总实现“(‘金秋牌’饲料)一统天下”的梦想…… 
1997.6。19 星期四 阴 
今天柳时京给我看了他的几篇日记,我为他的文笔叹服,更为他的勤奋而钦佩。 
一个人,可以选择的是生活,只要有生活的勇气和目标,即使是在地狱,他也可以活得如在天堂。 
我应该彻底改变自己的懦弱、懒散、悲观的情绪,以更加积极而锐利的姿态去搏击生活,如果我真正付出了我的一切,相信生活也会回报我想要的一切。 
1997。8。14 星期四 七月十二 晴 
一个人应该可以选择他所想要的生活,不管或迟或早。 
战胜自己,是最困难的事,而一旦战胜了自己,世界上便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战胜了。 
1997。8。30 七月廿八 雨 
昨夜,是我堕落的开始吗? 
而我却感觉到了潜伏着的男儿的豪情开始重新撞击着胸膛! 
我想,我可以改变一切的,包括目前的逆境。 
是的,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一切也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必须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必须奋争! 
1997。10。17 九月十六 星期五 晴 
工人李杰死了! 
每个人都是要死的,只是在活着时,我们必须真正活过。 
堂堂正正、辉辉煌煌地活过! 
我必须加倍努力! 
1997。11。25 星期二 十月廿六 雨 
今天,到阔别多时的图书馆,借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久违了的《中国青年》。 
回到宿舍,天已渐黑,停电了,只好点上蜡烛在烛光下,打开《中国青年》。 
作为曾经的团干部,一位普通的中国青年,我和这本杂志有着不解的缘分。 
其中更深层的原因,或许是我曾经热烈地追求过,执著地奋斗过,并且,从杂志中获得过理解,吸取过力量。 
而今天的我呢? 
1997。12。4 星期四 十一月初五 阴 
希望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心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我必须做一个成功的人所该做的一切! 
1997。12。21 星期日 十一月廿二 雨 
直到今天(又是“直到今天”),我还有今天,只是每一个这样的今天,我都发誓要改变自己,可是,终究战胜不了自己。 
我一直在为“自我”患得患失,这是最可悲的,思想上不能超脱,人也就无法超脱。 
我必须做一个真正的人! 
努力从今日开始! 
在这些苦苦挣扎的背后,是我不可救药的沉沦。 
进公司两三个月后,我最初的激情慢慢的被现实所冷却。 
同事中有不少是青年人和中年人,一到晚上,就摆开扑克和麻将开始“大战”。 
最初我还有所“抗拒”,慢慢的,也就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那时,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的“夜阑诗香”已经停播,我也有将近一年写不出一首完整的诗了(自哥哥死后),我不但没有了写诗的激情与灵感,甚至连诗歌都不愿翻一下。 
以前一天能收到三四封诗友的来信,温暖的话语,常常让你涌出渴望生活的激情与力量。 
可惜,时过境迁,浪漫的诗歌抵挡不了现实的严酷,诗友们在《夜阑诗香》停播后纷纷作鸟兽散,一个个都从我生命中消失了,我再也收不到一封诗友的信了。而我,也没有了昔日那种和朋友们通信的热情,整日沉湎于扑克和麻将大战中,也和每一个凡夫俗子一样,为一个子的打好或打坏而兴奋或沮丧,为一个晚上的“大战”下来赢了几块钱或输了几块钱或喜或悲。 
打牌,就像吸毒一样,也会让人上瘾。 
吸毒大多是为了麻醉自己,而我,又何尝不是在借打牌来麻醉自己空虚的内心呵?! 
“昨晚我以为碰到鬼了,原来是碰上沙漠舟了”   
第十三章 长夜漫漫(5)   
1998年农历七月十五那天,我终于回了一趟“家”,去给亲人们上坟。 
晚上,在公司里我又忘我地和牌友们“大战三百回合”,直到下半夜,筋疲力尽,头晕眼花了,才罢战下桌。 
在回宿舍的路上,恰巧被惯常熬夜的老总林金秋碰上了。 
“沙漠舟,这么晚了干什么呀?” 
林金秋这一问,不善于说谎的我,如实说出了刚刚“停战归来”。 
由于这晚正是鬼节,所以,第二天林在职工大会上,委婉地对我作了批评,他的一句“昨晚我以为碰到鬼了,原来是碰上沙漠舟了”也成了一些同事开我玩笑的材料。 
这之后,所有人都收敛了一段时间。 
然而,“正不压邪”,一个多月后,打牌风重又死灰复燃了。 
我由于单人宿舍做饭不方便,搬到远离办公大楼的一间宿舍,和几个同事合住合吃。 
这下,有点天高皇帝远的感觉,即使打牌打一个通宵达旦,也不用怕会被谁碰上。 
我重又成为了“鬼”——整夜整夜地当“牌鬼”,打得天昏地暗。 
的确,这时的我不再是“人”,更不是一个自己所希望中的“真正的人”,而只是一个失去了灵魂的躯壳,一个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 
大把大把的时光,就这么轻易地被我挥霍在了一局又一局的“长城大战”中。 
28岁那一年的青春时光,有一大半是被我自己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