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在中国做事(全文阅读) - 黄夏君 >

第7部分

在中国做事(全文阅读) - 黄夏君-第7部分

小说: 在中国做事(全文阅读) - 黄夏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儒道思想的内涵远远超过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中或儒道两家的著述中所涵盖的范围。在孔子以后的2500多年来,儒道思想就像佛家轮回理论中所说的那样,随着时代的脚步而不断向前发展,被后来的思想家、哲学家、理论家们不断地加以充实和丰富。儒道思想从它诞生到传承至今日,经过不同时代的人们剔除糟粕、吸取精华,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现象,这种特有的思想理念,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为人处事,并将一直影响下去。 
            
      ▲虹▲桥▲书▲吧▲。HQDOOR。  
      第19节:言必信,信必果(1)       
      第二章 行事规范,不越法度   
      中国有一句老话:方圆做人,智慧做事。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都必须遵守当地制定的行为规范。他的行动不能超越法度,思想不能触犯法规。一句话:做人要循规蹈矩,做事则要灵活机动。但是,人毕竟与其他动物不同,当人在做事时,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也就是说,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受他的大脑支配的,因此,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灵活〃到做人的〃方圆〃之外,这就是原则。 
        
      1、言必信,信必果   
      受儒家思想的一贯影响,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把诚实守信看作是对一个人是否仁德的象征。〃仁中取义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诚实守信是做事的首要原则,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长久取胜。因此,自古以来人们把信誉看得重于一切。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讲道德、守信义为标准。无论对什么人,都要以诚相待。否则,一旦信誉丧失,做什么事都必然会招致失败。 
        
      一个讲诚信的人,说话必定先考虑后果。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多说,该说的话,一句也不放过。一锤定音,掷地有声,有了承诺绝不反悔。大丈夫做事〃一诺千金〃,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 
        
      因此,在中国做事,诚信是必须遵循的第一个原则。   
      清末年间有个姓雷的山西商人,还是他爷爷在世的时候,由于经营不善,和英国人在香港做的一大笔生意赔了个精光,欠下英国商人的钱一直未还。   
      他爷爷临终时百般叮嘱他的父亲,要他父亲一有钱就替自己将债还上。遗憾的是,他父亲直到死去都没有能力还上这笔钱。   
      他父亲临死的时候,又把账单递到他手上,叮嘱他等日后有了钱,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帮自己还了这笔债。   
      姓雷的商人接过账单,亦接下了父辈的遗愿。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姓雷的商人果然发了财。于是,他请来一个懂英文的人给这个英国商人写信,言词恳切地告诉他祖父欠债一直未还的原因,并说现在家境好了,唯有替祖父将欠债还掉才能使自己的良心得以安宁,请他告之汇款地址。 
        
      当时,那位英国商人也早已去世,姓雷的商人寄的这封信被他的孙子收到后,非常感动,当即回了信。最终,姓雷的商人将祖父欠下的债还给了那位英国商人的后人。 
        
      这就是中国人讲的诚信。〃父债子还〃,决不失言。   
      如果说这只是一则故事,不足为信,那么,我们还可以列举许多真实的事情。   
      〃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诸葛亮是老幼皆知的料事如神之人,同时他还是一个极有仁义且守信誉的正人君子。   
      五出祁山时,诸葛亮听了长史杨仪的建议,把兵力分为两部,轮番出击,以避免像前几次出祁山时那样,由于久战而引起兵疲的现象。两部兵力100天轮换一次,第一批兵力率先出征100天,即由第二批兵力替回,等第二批兵力出征了100天,经过休整的第一批兵力又上前线替回他们。这样的循环轮换,能使军队的士气得以持久。为保证此项战术的顺利实施,诸葛亮明令规定,〃违限者按军法处治〃。 
        
      兵出祁山后,由于后方粮草未能及时供上,军中缺粮。蜀军攻下卤城后,诸葛亮先是设计抢割陇上麦,以保证蜀军的粮草;后又在卤城外埋下伏兵,大破魏军的偷袭。司马懿被气晕了,发檄文征调雍州、凉州的20万人马前来助战。而此时正值蜀兵的轮换期,后方汉中兵马已出川口,作好了充分的替换准备,身在前线的诸葛亮传令前方军兵返回后方。听说可以回家了,有些疲惫的士兵们个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正在这时,司马懿发檄文征调的20万雍、凉人马,在孔礼的引领下已经到来,与郭淮会合后直袭剑阁,企图拦截蜀兵归路,司马懿则亲自引兵攻打卤城。得此消息,蜀军营内人心惶惶,形势变得危急起来。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杨仪对诸葛亮提出暂且留下旧兵退兵,待新兵到来再换班。诸葛亮说:〃不可。吾用并命将,以信为本。既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依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说罢,诸葛亮传令归兵即刻起程。得知丞相在大敌当前还如此守信,军兵无不感激,他们异口同声地挥臂高呼:〃丞相如此施恩于众,我等愿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诸葛亮对众兵说:〃尔等该还家,岂可复留于此?〃军兵们决心已定,执意要出战杀敌。于是,诸葛亮下令人马出城列阵。而此时,西凉兵马由于长途远征,早已人困马乏,刚要安营时就见蜀兵杀将而来,蜀军将勇兵骁,气势震天动地,杀得魏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HQDOOR。▲虹▲QIAO书吧▲  
      第20节:言必信,信必果(2)       
      〃诚信〃使诸葛亮在几乎陷入绝境的情势下转危为安。   
      当年,以〃日升昌〃为首的山西票号也是一个注重诚信的典范。   
      〃日升昌〃票号是清末年间山西的一个大票号。一直以来,这个票号都有非常好的信誉,在全国许多地方开有分号。〃日升昌〃承诺:无论何时何地,凡在本票号储存银子,凭票号的存折即可在〃日升昌〃兑现。 
        
      〃别人的成功,永远都是自己的榜样〃。见〃日升昌〃票号开得红红火火,山西的其他票号也相继订下了同样的承诺。   
      1900年,北京被八国联军攻占,一时间人心惶惶。北京城中的皇亲国戚、名门豪绅纷纷随慈禧、光绪逃往西安。由于逃得仓促,根本顾不及家中的金银细软,他们只把携带方便的山西票号的存折带在身上,一到山西,便争先恐后地跑到票号兑换银两。 
         
      面对突然而来的挤兑,在这次战乱中同样损失惨重的山西票号叫苦不迭,因为他们设在北京的分号已被洗劫一空,就连账簿也被八国联军烧得一本也没留下。    

      没有账薄,怎么知道哪些人在票号里存过银子?又怎么知道储户到底存了多少银子?按照常理,山西票号完全可以向京城来的储户说明原因暂不兑付,等总号重新清理账目之后再做应对。但是,以日升昌为首的所有山西票号都没有这么做。面对突如其来的挤兑风潮,他们一如继往,只要储户拿出存折,不管数目多少,票号一律即刻兑现。 
        
      山西票号的这种做法,无疑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的。假如有小人趁机在挤兑风潮中做手脚,试问,后果将会怎样?票号的生意还要不要做?细细想来,还真是有些后怕。 
        
      应该说,日升昌和其他山西票号当时的这种做法体现了两个字胆识。这种信誉至上的胆识实在是叫人钦佩。危难降临时,他们沉着应对、〃大信大义〃的表现令人叹服。他们的举措把信义二字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中国人为人做事的榜样。 
        
      其实,在这次挤兑风潮中,日升昌及其他山西票号的做法不仅体现出大无畏的精神,还把晋商的文化智慧运用得淋漓尽致。他们清楚地分析了当时的情形:眼下是战乱,王公贵族们的挤兑行为也实属无奈。灾难过去后,这帮人仍然会活跃在京城,成为皇城根下生意人的风向标。也就是说,这帮人在京城的政治和经济实力不可小觑。从眼前看,票号的做法要冒一定的风险,但从长远看,说不定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机会。 
        
      机会是要靠人去把握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日升昌等山西票号的判断是正确的。    
      战乱过后,山西票号在北京的分号重新开业时,不但普通百姓涌跃地来票号存储,就连朝廷也放心地把大笔官银交给票号汇兑、收存。自始,日升昌等山西票号信誉度大增,掌管起了国资的流动。 
         
      以上两个事例,鲜明地表现出中国商人珍惜诚信,以义制利的思想。    
      以儒家的观点,〃义〃和〃利〃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但是,中国商人发现,凡事以义为先,就可以达到诚信与获利的双重目的,于是,以义制利就成为中国商人做事的一个诚信原则。 
        
      利以义制和唯利是图是生活中两个决然不同的对立面,是美与丑的分水岭。   
      千百年来,中国人之所以珍惜诚信,与利以义制有很大的关系。从〃日升昌票号〃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晋商之所以能在几百年前就在多个商人群体中崛起,正是因为他们已经深谙了修德之行与取利之途。〃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忠诚和信义不仅是为人的根本,亦是获利的方式,是天道。 
        
      有一位锁匠,修锁技术很高,更以为人诚实正直出名。每修完一把锁,他都要把自己的姓名住址告诉对方,说:〃以后如果你家出现了被盗之事,凡用钥匙打开家门的,你就找我!〃 
        
      这位锁匠晚年时收了两个徒弟,准备把自己的修锁技术传给他们。过了许久以后,这两个徒弟都学得了不少修锁的本领。老锁匠打算对他们进行一次测试,以决定其中一人得到自己的真传。 
            
      虹←桥书←吧←。HQDOOR。←  
      第21节:言必信,信必果(3)       
      第二天,老锁匠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间房里,吩咐两个徒弟去打开,谁先打开谁得胜。结果,大徒弟很快就打开了,二徒弟却花了很长时间才打开。旁人以为,这下大徒弟必定得到老锁匠的真传。谁知老锁匠问大徒弟:〃看见了吗?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大徒弟一脸兴奋地说:〃看见了,里面全是铜钱!〃接着,老锁匠又问二徒弟这个问题。二徒弟愣了,半天才回答说:〃师傅,您只让我打开锁,也没要我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呀!〃 
        
      结果,老锁匠严肃地宣布二徒弟将得到自己的真传。   
      旁人感到纳闷,问老锁匠怎么会是这样,老锁匠说:〃一个人无论做哪行都要讲〃诚信〃,尤其是我们修锁的。修锁的人心中只有锁,绝不能心存杂念,不然的话,稍起贪念便可登门入室,别人的钱财就遭殃了。修锁人的心上应该有一把永远打不开的锁。〃 
        
      再举一个诚信的例子:   
      缅甸盛产玉石,缅甸玉色泽光亮质量上乘,被称为〃翡翠〃。因此,缅甸有一些人专门从玉矿山中开采石块,然后转手卖给周边国家的人。在我国云南边境与缅甸交界的地方,也有一些人从缅甸买回这种未被确认的石块,回来以后再行切割。 
        
      仅凭肉眼就要断定石块内有没有玉,以及玉的含量和成色,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当地人把这称作〃赌玉〃。一块大石头作为玉石销售,开价自然不低,如果从表面就估计出石内是好玉,开价就更高了。有人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买来一块石头,回来切割开一看,里面并无好玉,顿时傻眼,这意味着血本无归!有运气好的,看中一块石头,认定里面是好玉,于是花大价钱买回来,切割开来一看,更傻了!惊喜得发傻,里面的玉石出奇的好,是出名的〃翡翠王〃!于是,这块玉石的身价将成百倍地往上翻,买它的人也就因此财气滚滚来! 
        
      令人叹服的是,像〃赌玉〃这样极冒风险的事情,当地人做起来却像做一件日常小事那么随便。千百年来,竟从来没有人签过什么合同,订过什么协议。他们就是以长期形成的当地民俗去规范自己:〃赌玉〃一口约定,赢了,老天给的运气;输了,打落门牙肚里吞。如此大信大义的行事手段,真可谓不折不扣的〃一诺千金〃! 
        
      当然,现在并不提倡这种做法,凡涉及此类的经济交易,还是签订合同的好,以法律规范和约束,比〃口说无凭〃要牢靠得多。然而,我们亦不得不佩服当地人〃赌玉〃时约定俗成的诚信之风。在与人交往中言行一致、信守承诺,才可称得是上坦荡君子,这个观点,从古到今为中国人所崇尚。不论在生活上或是在工作上,一个人的信用越好,越能成功地打开局面,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毫无疑义的。〃敦厚之人,才可托大事〃。一个人如果不诚实,不讲信誉就不可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即使在今天的〃文明市民公约〃中,诚实守信这四个字也是赫然写在其中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和广泛的发展空间,渴望致富、渴望成功是许多人的理想和追求。有的人创业的冲动和欲望十分强烈,由此而在创业过程中急于求成、投机取巧、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尽管这样的情况是极少数,但在社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我们要摒弃这些不良倾向,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勤劳创业、智慧创业、诚信创业的道德观念。 
        
      2006年7月15日的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中,播出了山东省东营市引导农民开展〃诚信是金〃活动后收到良好效应的事例。东营市过去被称为山东的北大荒,农民生活的贫困可想而知。近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