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

第3部分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第3部分

小说: 心灵的力量之类物质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方:我似乎能够理解你刚才的这番话。这像是一种用来概括人类精神或是思想的一个新概念。神与灵学很早就有了,这个类物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我:不仅仅如此。请你思考一下。在牛顿爵士发现他的定律之前,并不是人人都不懂得苹果会掉落下地面而雨总是飘下来,问题往往是人们只看到现象而不知其本质。事实上,牛顿定律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规律的发现,而类物质在人类认知世界的意义上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发现。它不是用来创造什么时髦概念的而是用来说明世界中的另外一种无法检测然而却确实可印证的客观存在。有了这样的一个确证,那么人类也就不再对灵魂、思想、意识、情感和观点以及信仰表示那么多的不同意见和质疑了。类物质的世界,对于人类而言,就是意识形态和精神理念。商业周刊所称的“理念高于一切”的组织将在未来获得生存和发展,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种类物质世界的力量。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些精神的,就是对类物质世界的认知与力量采取。人类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远远超越了物质世界。
对方:我开始对类物质有一些兴趣了。我觉得这是一场好久没有过的气势宏大的谈话。
我:这只是类物质世界的力量展现而已。不仅仅是给你带来兴趣,我相信不久之后你将会确信到类物质世界开启所带给你的力量。你面前的这个人,将对人类未来5000年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是什么拥有这样大的影响力?不会是很多很多的金钱,也不是名望,而是超越这一切的类物质力量。好了,说到这里,我想回到你最先提出的那个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能够拥有一种亢奋和激情,其实结论很简单:因为发掘了类物质世界的能量,即是心灵世界与信念的力量。这种能量,每一位人类分子身上都有,只是许多人对其视而不见而仅止是相信物质世界的金钱和地位的现实能量而已。你可以看到,人类仅仅只认识到这些,这是多么的片面、多么大的一个谬误和悲哀。

类物质世界探索(3)

对方:原来如此,绕了好大一圈!但是我明白了。我想这是一段很有趣的谈话,很愉快。
我:这表明孺子可教。类物质概念的澄清可以使我们长期以来对于未知世界所产生的疑惑消解许多,而同时,我们也将更加理解过去、今天和未来那些杰出人类代表们创造力的真正来由,使我们不致于对他们的伟大创造产生盲目崇拜或是迷信。所有了不起的人物,可以确认,都是类物质世界的开掘者和收获者。
这是一段不久前所发生的对话的主要部分。我之所以将它记载下来是为了使类物质这一概念能够获得一个基本的解释,并令它不再陌生和神秘。关于类物质概念,我还将在下面继续探索。人类迄今为止,科学作为一支认知和探索世界的先锋力量已经为人类所接受,而所有科学的定义均是以数学的方式来对客观物质事物进行概括与归纳,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法则,并成为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楚河汉界。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最早几乎是被远古的祭司和宗教人士所把握,那时,解释世间万物的工作只有这些人才有资格。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出科学的产生实际上是源于人类早期的神学和原始宗教教义这一结论,也就是说,科学最早的起源并非是由数学来归纳和统括,而是由人类意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掌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哲学诞生时的影子以及引导科学产生的轨迹。事实上,科学直到今天,都一直与神学和人类猜想有着不解之缘,这一点,连牛顿爵士以及爱因斯坦教授也不能回避。从类物质理论的角度来阐述,我相信科学所依附的实质便是类物质与物质共同一体的共生世界。从更为通俗的层面来看,物质与类物质世界更像是我们日常所经常谈论的实与虚的话题。
当我们再谈到今天科学的数学规则时,会发现:当数学本身进化到模糊数学的更高阶段时,作为科学衡量标准的这一学科自身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正在朝另外一个由我们称之为“模糊”的领域延伸,这个领域所呈现的是与一般数学原理不同甚至相悖的规则。模糊数学似乎在告诉我们,在可度量、可计算与推理的世界之外,存在了另一个不可度量同时也不能使用一般逻辑来推论的世界。
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将使人类面临全新的体验和领悟,这个世界中充满了未知的规律和变化,然而我确信它总有规律可循——它就是类物质世界。
亚马,你将看到这个巨大的宇宙世界是如何被人类揭开的惊人过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对于类物质世界的探索可以说是由科学无意开启的,而且今天才刚刚开始。我们可以找到科学开启这一世界的轨迹:当理论物理的量子力学将基本粒子以及夸克这种细小的细分物质解析出来后,人类发现,虚拟似乎成为了这个世界的本质,而这种虚拟的世界中似乎存在了人类意欲求得对宇宙本质的解。
这种由基本粒子和夸克甚至更小的物质所构成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呢?科学家们到此停住了思维的脚步,许多的困惑由此而生,似乎唯有神学和宗教才得解答。
我想接下来我将要讨论的问题也会有很多:比如类物质的形态、类物质的构成、类物质的活动规律以及对于人类的影响与应用等等。我得理出一条最为方便的路径,以让我们能够尽可能清晰地将这一话题很好地延续下去。
那么现在,我们首先来讨论类物质的形态和构成这一话题。请注意,由于类物质世界的虚无与飘渺的特性以及人类历史中所形成的诸多对神与灵学的概念,有可能使我们对类物质世界的描述变得引证繁多和概念复杂,所以,无论怎样,你都必须在思路中保持一个基本的观点,即类物质的虚拟特征以及它对于物质世界所具备的能量特质。
必须再一次阐明的是,以人类目前所创建的物质形态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述类物质是一个难度颇高的工作,而同时,文字中的表意特质亦可以将我想要表达的认知传递给你。事实上,这种表意同时也是人类对类物质存在所施以的一种旁证。现在开始,我将首先从人类认知物质世界这一领域的实践活动起始并延伸进入我们将要抵达的类物质世界。

类物质世界探索(4)

你知道,我们在更多时候都处在一个由人类自身感知力所造就的客观物质世界中,这种由人通过生理器质体验而获取认知世界的方式就是康德所提出“人择原理”,也是本体哲学的基础。然而,人类在发现了这一由自身体验所获得的物质世界的解释同时又被这一物质世界所困扰。今天,这种物质态的生活已经进化并分化为许多不同的派别和分支。它们类似于人类文明发展阶段中那些以物质力量为标准的称谓,一如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以及中产资阶级和白领蓝领等等称谓,今天所流行的许多物质标准甚至金钱都是这一物质定律决定于人类的结果。然而,世界和我们的人生一样,并不都是物质的,还有更为阔大的类物质部分。
有很多次我与一些人谈论到物质之外的话题,尽管有不少人对物质之外所存在的自然力量与意识形态有所察觉,然而却始终缺乏将它们有效归纳并与物质世界实施有效链接的方法——人们更多习惯于将物质与精神割裂开来,甚至将它们视为不可调和的两个部分。而更多的人,他们则干脆否认精神世界能量存在的事实,这种态度在哲学史上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在人类哲学思想的漫长历程中,唯物与唯心两大学说体系一直都水火不容,事实上,这种对立只能表明我们对于自然宇宙的理解仍旧是多么幼稚而片面。
这种片面肤浅的理解造就了绝大部分人类在面对客观世界时所执的态度,这种态度由于片面依赖物质而显得无所执著亦无所坚持。由于物质世界的可变性,使我们在面对世界以及自身未来时感到局促不安,而许多人类意外事件的发生则加剧了这种不安,从而使人类变得精神紧张。这种仅仅依赖物质的局限性有可能导致人类在面临世界未来的种种际遇时将出现某些不堪一击的结果,这是我写这些信件的目的,我们需要为人类自己寻求到更为健全的意识营养以及真正认识自然的更强能量。
人类史中,这种寻找自然宇宙由物质到虚无世界的本质并获得人类自身命运的解的努力行为从远古就已经开始。或者说从人类智慧诞生伊始就开始了。远古时代的先哲就指出:归复自然是人类最好以及最终的选择。然而这一选择在人类的自身实践中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跋涉在这一漫漫归途上。在这一过程之中,人类对于回归自然的认识以及自然力量的获取就显得尤为重要,认识得越多,归复则越趋向于完美。
就在并不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人类最早崇尚的仍然是创造有形的物质或是在有形物质概念上消灭自己敌人的肉体。拜金主义亦是在此意识形态基础之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指导思想。16、17世纪所持续的地理大发现使勇于海洋探索的欧洲率先获得了更多的黄金和香料,也增进了对于物质态世界的认识。19世纪人类对于机械物理运动的深刻认知和实践则通过蒸汽机改变了整个世界。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物质能量的发掘也使人类之间互相消灭的能量获得了千百万倍的增强,战争所形成的威胁由局部迈向了地球人类的全体。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出人类掌握物质能的巨大破坏力,原子能的发现则更进一步地证明了这种力量足以摧毁人类自己。虽然原子能的发现足可以说是人类对于上个世纪物理科学的重大贡献,然而我们不能不反省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人类对于物质能量的认识已经使自己走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和十字路口——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片面肤浅的认识有可能使人类进入歧途并导致自己陷入灭顶的灾难(现在这种灾难几乎天天都存在)。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这条探索物质世界的足迹和其间的所有际遇。今天,这个物质世界的反物质倾向已经出现:人们以及政府最根本的担忧并不是经济的不景气而是不知道将由谁会在某一天使用一颗原子核弹或是基因武器来攻击人类自己。
人类漫长的物质探索与体验使黄金成为人类财富的标准,也使拜金主义和强权主义大行其道并获得其不可动摇的人类价值地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这种强势价值观提供了绝好的说辞,尽管达尔文博士本人并非有此用意,然而仍然可以说,《物种起源》是人类对于物质形态的生命进化并获取理论建树的经典代表,虽然这位博士并没有解释导致这些变迁与进化发生的更深层原因,物种这种主动或被动变迁与进化的能量究竟从何而来?

类物质世界探索(5)

尽管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发现与所获颇多,但人类在物质财富面前仍然显得苍白乏力,纳斯达克以及格林斯潘们已经无法给予人类任何告慰,它们仅仅是物质世界急速变迁的符号而无更多的任何意义。财富所直接带来的物质资源的争夺和社会信用与道义的堕落则成为人类现实社会最为迫切的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种基于物质欲望而产生的人间罪恶比比皆是。对于证券交易指数,看了只会是一时的安慰或是徒添烦恼,不看反而可能是一种解脱。在欧洲,人类已经出现了一股向自然回归而轻视物质的潮流,这似乎是某种启示,预示我们将有可能以另外的一种生存与思考方式来面对未来世界。
然而仅仅看到我们所看到的是不足以解释宇宙世界的。就在人类文明发祥之初,先哲们对于他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就提出了质疑,并对人类在所见物质表征之外的能量有所察觉与认识。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到“有生于无”的思想,这里的“有”,指的便是物质的有,而“无”则是与“有”相应的另外一种客观存在。在老子的思想里,“有”只是“无”运行发展的一种结果而已。几乎与此同时,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与他的弟子们也在思辩他们所面对的物质世界之外的一种存在。苏格拉底使用的是辩证的逻辑与推理的方式,他试图通过对可见物质运动发展的现象推导出另外一种能量的存在,因此形而上学便被发展了起来。我们在《道德经》里所获的启发是巨大的,苏格拉底们也为人类哲学思想的发源提供了丰富的初始养料。或许老子已经探索到了“无”这个物质世界之外的世界以及它所具有的特质。对于我们人类而言,物质 “有”的现实往往遮蔽了大部分认识真实世界的途径。“道可道非常道”这样的话所蕴含的“道”恐怕只有老子自己才能明白。然而我们仍然可以凭此而获得一种确切的感受:在人类所见的物质世界之外,有另外一个能量世界的客观存在。“无”是老子对这一能量世界的人为解释,“道”则是对这种客观能量的总结归纳。
认识物质之外能量的活动,在很久以前的人类实践中就开始了。伏羲画八卦和文王演周易,都属于这一类实践行为。众多人类的思想先驱以及哲人们所做的工作,也都可以归结为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自理论物理学提出物质相对的反物质理论之后,我认为人类开始向自然世界迈开了另外的一大步。这一步意味着人类开始考虑到其自身存在的更为广阔的条件与更为深远的背景。
类物质理论的诞生是基于人类探索客观自然的行为而产生,准确一些说是基于人类自身在客观物质世界之外所直接获得的心灵触动与意识启发而形成。这种触动和启发直接成就了人类文明的核心。
类物质将是这样的一种形态和构成:存在于物质世界的边缘并连系着物质与反物质间的共存空间和通道——类物质将物质与反物质进行了某种链接同时也造就了一种区隔。类物质在人类的感知能力中以“虚”和“无”的形态存在,但是人类自身类物质成份对应客观类物质世界时将产生感应和互动性传递,这个过程可以被人类称之为心灵活动和意识发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