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上了生活方式的当 >

第24部分

上了生活方式的当-第24部分

小说: 上了生活方式的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洋快餐有这么多弊端,还是远离点好。那么,吃什么才有益于健康呢?还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膳食结构。《黄帝内经》中早就指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这与1996年美国农业部推行的“食物指南金字塔”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我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模式是科学的,有益于国民的健康和长寿。   
3.“垃圾食品”影响孩子智力(1)   
“垃圾食品”一词近来频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笔者昨天在某大型超市对几位正在食品区购物的顾客进行了随机采访,大家对“垃圾食品”的理解基本相同,认为主要指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洋快餐。也有人觉得“垃圾食品”除洋快餐之外还包括那些油炸和膨化食品,比如超市里卖的薯片、虾片等。您对垃圾食品了解吗?您知道自己每天吃的食物中有多少“垃圾”吗? 
“垃圾食品”的“三高”特征 
“垃圾食品”一词原指汉堡、薯条、可乐等快餐食品,如今在多数学者眼中,这个名词已不单纯指洋快餐了。有些学者认为,“垃圾食品”是指仅能提供热量,别无其他营养素的食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三高”食物。 
还有一些营养专家认为,“三高”食品本身无罪,不能简单地称某种食品为“垃圾”。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人每天摄入过量的油脂和糖分对身体危害极大,这些提供了过剩热量的食物对人体来说就是“垃圾”。 
究竟该如何解释“垃圾食品”呢?把所有‘三高’食品归类为‘垃圾食品’是不科学的,因为脂肪、热量和糖分是人体必需的能量来源。油炸类、烧烤类食物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一些腌制的、膨化的食物和精加工的肉肠类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等危害很大的化学成分,还有的食品中被加入了过量的人工添加剂,这些食品给人体造成了巨大的潜在危害,可以不折不扣地称其为“垃圾食品”。 
还有一部分高脂、高热量的食品,比如奶油蛋糕和一些新鲜的甜点,虽然属于“三高”食品,但不含有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只有当人们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这些高脂肪、高糖分食物,造成热量摄入过多而其他营养成分缺乏时,这些食物才变成了“垃圾食品”。如果均衡饮食,适量食用这些食物的同时,摄入了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元素,使脂肪在饮食结构中占有科学的、适当的份额,此时就不能简单地说所有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品都是“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为何让人上瘾 
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食物中,没有哪一种可以称得上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元素及膳食纤维素的含量齐全、搭配合理,因此无论高热量还是低热量的食物,单一、大量地食用都对人体有害。可是多数人都偏爱那些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品,比如汉堡、薯条、炸鸡翅、烤肠等,很少有人爱吃淡而无味的低脂食品。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物营养评价室主任杨月欣教授说,“三高”食物通常口味较重,对人的味觉产生刺激,而人的味觉一旦接受了这种美味的刺激后就会上瘾,很难再拒绝食欲的诱惑。另外,据杨昭徐教授说,“垃圾食品”使人上瘾是因为某些油炸或加工食品中含有很多香料、色素、调味剂、膨化剂等人工添加剂,这些化学制剂使食物在颜色、味道、外观上对人产生巨大的诱惑,令人难以抗拒。还有些不法商贩在食物中加入使人上瘾的药物,这些药物会影响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依赖,以此让消费者对这些食物难以割舍。 
“垃圾食品”对儿童影响极大 
食品专家奉劝,所有珍惜健康的人应该远离“垃圾食品”,尤其是那些被专家称为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如油炸、膨化食品,腌制食品,可长期保存的肉肠类食品等。这类多油脂的食物增加了不易消化的因素,往往要在胃肠道里呆很长时间,是造成便秘的主要因素,并促使血液超量流入并滞留胃肠道,促使体液酸性化,严重破坏生命资源健康配置原则,带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富贵病。 
“垃圾食品”将埋下疾病隐患 
要特别提出的是,“垃圾食品”对儿童的危害已经开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营养科蔡东耿教授说,大量食用“垃圾食品”对儿童的智力、身高发育会产生很大影响。高脂饮食造成儿童肥胖,肥胖影响激素代谢,尤其是用于代谢血糖的胰岛素,如果胰岛素分泌过少会抑制蛋白质合成,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一份由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市青少年健康体质与评价中心合作的抽样调查显示,上海市66%的孩子身高不理想。 
英国的专家建议“不健康的食品”也必须在包装上打上醒目的标志,以阻止英国人的肥胖趋势。在中国,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众多由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疾病也正在迅速蔓延。远离“垃圾食品”,保持科学、均衡的饮食习惯,是减少这些疾病的根本方法。 
不加控制地食用汉堡包、炸鸡、炸薯条等快餐食品以及虾片等儿童爱吃的膨化小食品,是影响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还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另外,过量食用这些食物还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蔡东耿教授说,肥胖儿童体内脂肪过多,会对神经细胞产生影响,损害孩子正在发育的神经通道,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造成伤害。 
膨化小食品是儿童杀手 
据新华社消息,英国将通过法律,禁止电视台在儿童节目中播出“垃圾食品”的广告。同时,那些“垃圾食品”除了会造成肥胖,还是紫癜病祸首。据哈尔滨市生活报报道,哈尔滨市一家医院对近2000名紫癜病患儿跟踪调查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这些患儿都爱吃膨化小食品。据哈尔滨市食品专家介绍,汉堡包、炸薯条、奶酪、膨化小食品等孩子喜欢吃的油腻“垃圾食品”,脂肪含量高、钠含量高,吃多了会增加体重,还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3.“垃圾食品”影响孩子智力(2)   
近年来,花花绿绿的儿童膨化小食品、油炸薯条、汉堡包、虾片等深受儿童喜爱,且销路极好。据营养专家介绍,这些香、酥、脆的食品,都添加了色素、调味剂、膨化剂、稳定剂、防腐剂等。而这些食品中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含量极低,孩子吃了无营养,经常食用还可引起肥胖和高血压等病症。 
近几年来,各地儿童医院青春期门诊接诊的患性早熟、肥胖症的儿童有所增加。很多儿童是因为过量食用膨化小食品、油炸薯条、汉堡包等“垃圾食品”,导致性早熟、肥胖等。据于医生介绍,这类食品属于“五高一多”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多味精,而原料中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在加工过程中大多被破坏。 
加工食品的化学毒素问题 
别看这些儿童食品包装得花花绿绿,其中所用的色素大多为人工合成色素。人工合成色素在经化学方法提取合成过程中,有的还可能混入杂质如砷、汞、苯胺等物质,这些物质有程度不同的毒性。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肝脏的解毒能力较弱,极容易对小食品中的添加剂产生过敏反应。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零用钱,不要让孩子被校门外色彩缤纷的零食所吸引,要养成他们爱护自己身体健康,自觉远离垃圾食品的良好习惯。 
爆米花、罐装食品或饮料含铅量高,血铅浓度达到5…15微克/100毫升时,就会引起儿童发育迟缓和智力减退。因为铅会直接破坏神经细胞内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使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明显降低,造成神经递质传导阻滞,引起记忆力减退、痴呆、智力发育障碍。 
另据科研人员对22种饮料的调查发现,易拉罐饮料中铝含量比瓶装饮料高3—6倍,如果儿童喝的过多,势必增加铝摄入量,使孩子智力低下,学习困难,行为异常。许多洋快餐含食盐、糖精、味精较多,不仅使人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影响对脑组织的血液供应,脑细胞长期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导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 
孕妇多吃味精会引起胎儿缺锌,影响孩子出生后的体格和神经系统发育。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人每天摄入味精不宜超过4克,孕妇及1周岁以下的婴儿禁食。人体内葡萄糖的氧化反应需要含有维生素B 1的酶来催化,而快餐食品含糖分过多,机体因加速糖的氧化而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 1,造成维生素B 1缺乏,使葡萄糖氧化不全,产生乳酸等代谢中间产物,在儿童的脑组织中蓄积,影响孩子中枢神经的活动,出现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精神涣散等症状,影响孩子智力发育,严重的还会得脚气病。   
3.花季在网吧里凋谢   
典型症状: 
陈明是个典型的网虫,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一上QQ就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甚至是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如果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它原因不能上网,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他对家人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最近因迷恋网吧而逃课,受到学校老师的严厉批评。 
网瘾综合症(简称IAD) 
上网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和欢乐的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了一种时髦病———网瘾综合症(简称IAD)。据统计,全球两亿多网民中,有114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综合症,占总人数的6%。进一步调查还发现,病人多集中在学生、无固定职业者(网虫)及家庭主妇,这些人有充裕的时间痴迷电脑,因而是易感者。 
网瘾综合症患者的最主要表现是:上网时精神兴奋,心潮澎湃,欲罢不能,时间失控。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与社会的交往、与家人的沟通,甚至对上网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以致不能分离。 
专家发现,网瘾综合症患者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专家告诫大家在上网时间上要自我约束,特别在夜间上网时间不宜过长。注意操作姿势。荧光屏应在与双眼水平或稍下位置,与眼睛的距离应在60厘米左右。敲击键盘的前臂呈90度。光线柔和不可太暗。手指敲击键盘的频率不宜过快。平时要丰富业余生活,比如外出旅游、和朋友聊天、散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等。 
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萝卜、荠菜、芥菜、苦瓜、动物肝脏、豆芽、瘦肉等含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一旦出现IAD,不要紧张,要尽早到医院诊治,必要时可安排心理治疗。 
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同学聚会和活动。渐渐会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目前,有不少中国年轻人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后,发现自己身心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人数已达700万至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 
网络游戏成瘾引起的社会问题已经出现。今年2月,湖北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3月,湖南沅江一名14岁少年因网络游戏入魔产生幻觉,从4楼跌落身亡。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青少年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会规范和其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长此以往会淡化现实社会规范的要求,给暴力犯罪埋下隐患。 
中国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的严重危害。由于大多数年轻人是在网吧上网,因此,开设网吧在中国受到严格限制:网吧经营者必须在许多方面满足要求后才能继续营业,其中包括网吧与学校的直线距离必须在200米以上、非节假日时间在校学生不能进入网吧、未成年人在一定时间段不能进入网吧、上网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等。 
一些专家还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对网络游戏进行审查和分级,是防止更多年轻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有效途径。让孩子们学会有效使用网络信息,学会正确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学会利用网络进行科学研究,学会利用网络发展自己,是预防青少年网络有害使用的最积极的办法。 
统计报告显示,24岁以下的网民占全国上网总人数的55%,在泡网吧的人群中青少年占80%以上。有的中小学生对上网非常着迷,一天不上网就浑身不自在;有的中小学生通宵达旦沉溺于互联网游戏而不能自拔,给中小学生的学业、健康和精神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不少学生认为,网络上的一切都是不诚实的,因而用假名、说假话、不负责任地胡言乱语成了一种“时尚”。另据调查,网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大多数黄色网站中小学生可以随意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预防、控制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不良信息的毒害以及网络犯罪等,已经成为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4.人造脂肪危害儿童心脏(1)   
如何辨别含人造脂肪食物 
随着饮食方式的不断西化,反式脂肪酸早已深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如果仔细观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