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上了生活方式的当 >

第4部分

上了生活方式的当-第4部分

小说: 上了生活方式的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血管和温差有很大的关系,冷冻食品吃得太多,因为热胀冷缩,刚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的食品随即快速进食的话,会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痛、头晕和恶心等一系列的症状。 
别以为凡是食物只要放进冰箱就万事大吉了,冰箱不是“消毒柜”,更不是“保险箱”。其实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是放慢了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速度,并不能杀灭微生物。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的繁殖温度在37摄氏度左右,还有一部分能在20摄氏度以上迅速繁殖,虽然在10摄氏度以下绝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缓慢了,但是仍然有部分细菌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存活甚至繁殖。所以,不合适的贮藏温度、食物温度过高、生熟交叉存放等均影响冷藏效果,降低了冰箱的“保险系数”。 
冰箱的冷藏室温度,一般在4℃…10℃。饭菜自冰箱中取出,马上加热,需要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从4℃…40℃恰好是细菌繁殖的适宜温度,逐渐加热等于给细菌造成了一个繁殖的良好环境,人一旦吃了加热不彻底的剩饭菜难免不拉肚子。 
特别是孩子的胃肠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过多地食用冷饮或冷食物更容易造成他们的胃黏膜损伤,这也是近年来儿童期胃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过多地食用冷饮或冷食物还会使孩子的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这样一来,孩子的营养就无法保证,体质就会下降。 
儿科消化科医学专家提醒家长,千万别把冰箱当作“保险箱”,让孩子们在欢快的节日里远离“冰箱病”。一般而言,冰箱内的食物和饮品比人体胃内的温度低20—30度。特别是冬天,如果一直吃过冷的东西太快的话,会导致胃内黏膜血管急剧收缩、痉挛,造成胃黏膜严重缺血,致使胃酸、胃蛋白酶等明显减少,使胃的消化能力、杀菌能力、免疫能力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容易引发胃部不适或导致胃病。   
6.当心果汁综合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果汁已成为一种极普通的饮料,进入普通百姓家,它价廉易得,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口感也好,深受大众喜爱。 
纯净的果汁应是不含防腐剂、人工色素等食品添加剂,是一种低热量饮料。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等,不但可美容护肤、健身减肥,而且还有确切的防病保健作用,对小儿、老人、放化疗患者及病后康复者尤为适宜。新鲜蔬菜加工成蔬菜汁后,除损失纤维素外,几乎全部保留了它原有的营养价值,如高维生素、高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多种必需的营养物质,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口感也好。 
夏日来临,天气炎热,汗流浃背,许多人饮用果汁饮料来消暑解热、清热凉身。适量饮用,确实有益健康。但若过量饮用,特别是儿童,就易患上现代生活方式病——“果汁饮料综合症”。 
据调查,美国3…15岁的少年儿童,绝大部分酷爱果汁饮料,每天饮用各种饮料2、3升以上,占人体总热量的1/3以上。许多儿童甚至不知白开水的滋味,饭前喝、饭后喝、口渴时更喝……如此滥用,往往患上“果汁饮料综合症”,表现为:小腹胀鼓,口吐酸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情绪不稳、易激怒和心烦意乱等。 
果汁饮料中的糖是典型的酸性食品,其酸性的代谢产物在体内产生“酸性体质”,表现为:情绪低落、神经过敏、肌肉僵直、便秘和腰酸背痛等。果汁饮料中含有过量果糖,果糖可影响人体对铁和铜的吸收。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缺铜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仅此二点就会严重损害健康,特别是小儿和少女。 
目前市售所谓“果汁”,大多为“果味饮料”或“果子露”,仅仅含VC、糖、人工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而几乎不含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等)。因其色香诱人,如不加节制滥饮,其危害比果汁更大,易致肥胖、胃肠道疾病和蛀牙等。 
果汁和“果味饮料”中的人工色素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因其是由煤焦油中的苯胺提取,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癌肿;还可引起多种过敏症,如哮喘、鼻炎、荨麻症、皮肤瘙痒、神经性头痛和行为紊乱筹。人工色素还易沉淀于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粘膜上,干扰多种酶的功能,使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妨碍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对小儿易发生多动症等。 
即使真正的果汁,也不宜天天喝,嗜饮果汁的小儿体格发育呈两极分化 过瘦或过肥。因果汁饮料中含有过量糖,饮用后热量过剩,影响正餐,长此以往必然缺乏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等,影响生长发育,呈豆芽型身材,弱不禁风;或发育不全,易生病等。 
“果汁饮料综合症”重在预防。应多吃水果和多喝白开水;平时少饮果汁,每日限量,不多于200毫升,同时加饮牛奶。2岁以下幼儿不宜饮果汁饮料。且要少买市场上的果汁饮料,可自制果汁饮料。 
喝果汁饮品也要注意含糖量。每当提起果汁饮品时,人们往往总是把它与营养丰富联系在一起,然而果汁饮品对人体健康来讲真的是有益而无害吗?对此,来自澳大利亚的部分营养学权威专家并不认同,而近期在该国进行的一项针对果汁饮品含糖量的比对测试也显示,很多果汁饮品的含糖量甚至要高于一般的软饮料,尽管果汁饮品中也不可否认地确实含有人体所需的部分钙、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元素。 
根据一项对果汁饮品进行的比对测试,发现某些果汁饮品的平均含糖量竟然高于12%,这一比例甚至超过包括可乐在内的大部分软饮料。与此同时,更让人担心的是现在有很多果汁饮品生产厂商因为其产品含有部分有利人体健康的营养元素,从而便将果汁饮品标榜为低热量的健康饮品,这实际上已经对消费者产生了严重的选购误导。 
相关专家建议,人们要对自己每天的果汁饮品摄取量进行一定的控制,就跟选用软饮料一样,要懂得适可而止,不宜过度摄取。另外,尽量多吃水果而少喝果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在摄取水果内所含有利人体健康的丰富元素的同时减少对其自带糖分的摄取与吸收。   
7.甜蜜的陷阱   
典型症状: 
不管是不是情人节,许梦的桌上、抽屉里、手包里永远都放满各种各样的巧克力、软糖以及一大堆零食。 
知道吗,糖类也有快慢之分。快糖是指被人体吸收快,在血液中传输速度快的糖分,被营养学家视为新的敌人。它提供人体大部分的能量,但多余的部分会很快转化为脂肪,并囤积下来。糖分是无所不在的,早餐面包、蔬菜汤、脱脂果味酸奶……都会含有相当于3块方糖的糖分;一瓶330毫升的啤酒里就有7块方糖的量!而一块奶油酥皮卷或一个冰淇淋双球含4块方糖,恰恰等于每日的糖分摄入量。在糖的甜蜜之中隐藏着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日常饮食中,偏爱甜食者,常常会因过量食糖而导致“甜食综合症”。 
人体摄入糖后,在体内分解糖产生热量同时,其所产生的代谢产物需要维生素B族参与解毒,最后排出体外。长期过量食糖,会使体内维生素B族因消耗过多而缺乏,以致废物蓄积于人体;同时又使体内的热能代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代谢以及脑与组织中能量转化受到负面影响。 摄入过多的糖,可刺激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增加血中胰岛素,使儿茶酚胺分泌,使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直接引起血管紧张度增加,这可能成为促成高糖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另外,血中高胰岛素水平也会增加肾小管重吸收钠和水,引起水、钠滞留体内,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增加而产生高血压。食糖过多,剩余部分会转化为脂肪贮藏起来,造成肥胖,而肥胖又是众多疾病之源。 
进食大量的糖或碳水化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中间产物—— 丙酮酸、乳酸等,使肌体呈酸中毒状态。为维持人体酸碱平衡,体内的碱性物质钙、镁、钠就要参加中和作用。体内钙的不足使肌肉硬化和张力减弱,血管平滑肌收缩,调节血压的机制紊乱。大量钙被中和,又能让骨骼脱钙而出现骨质疏松症。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又使人体细胞老化加速,使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 
“甜食综合症”的轻症者主要表现为: 
情绪异常,例如,出现无名烦恼、心境恶劣、任性、易冲动、易暴躁。还可表现为头发变黄变白,全身骨酪酸痛,龋齿,儿童弱视、近视。重者可导致高血压与肥胖症。而肥胖者又很容易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乳房肿瘤等,一旦发病,又会有这些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 
专家建议平时缺乏运动的人,每天的食糖量不要多于2克,重体力劳动者也不要超过30克。少吃巧克力,睡前不吃甜食。限糖节食是防治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 
还有那些成天喜欢嚼口香糖的人,也要注意了。医学专家不主张将嚼口香糖作为一种时尚来倡导,尤其是过多、过长时间咀嚼口香糖有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大部分口香糖都是以蔗糖为甜味剂,咀嚼口香糖时,糖分会长时间在口腔内停留,口腔中的致龋菌就会利用蔗糖产生酸性物质,对牙齿产生腐蚀,致使牙齿脱钙,从而诱发龋齿。其次,使用含汞材料补过牙的人最好不要嚼口香糖。研究发现,经常嚼口香糖会损坏口腔中用于补牙的物质,使其中的汞合金释放出来,造成血液、尿液中的水银含量超标,从而对大脑、中枢神经和肾脏造成危害。另外,嚼口香糖对于儿童也不利。因为儿童自控能力较差,整天把口香糖含在嘴里,有可能吞食或者误入气管,危及生命。另外,长时间嚼口香糖,咀嚼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有可能养成睡梦中磨牙的习惯,从而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医生建议,咀嚼口香糖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有胃病的人更不宜过多地嚼口香糖,因为长时间咀嚼口香糖,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特别是在空腹状态下,不仅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反酸水等症状,长期下去还有可能导致胃溃疡和胃炎等疾病。 
虽然口香糖能健齿,但吃了口香糖不漱口,其糖分同样会在口腔中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另外,口香糖中含有橡胶增塑剂、硫化促进剂和防老化剂等添加物,这些都有一定的毒性。增塑剂的代谢产物为苯酚,毒性较强,在消化道吸收入血后,可危害人体健康。   
8.爱用冷冻食品的煮食快手   
典型症状: 
琦琦妈妈下班太晚,匆匆忙忙挤公车赶回家,一开门就看到琦琦已经坐在客厅等饭吃。她换了衣服,赶紧煮锅沸水下冷冻水饺,加上打个蛋花就可上桌的浓汤,马上就让琦琦吃得眉开眼笑,快速打发了一餐。 
像这样喜欢用冷冻食品来解决午餐晚餐的人还不少,这些“煮食快手”往往只注意到节约时间,用最快的速度来完成烹饪,但在营养方面,她们忽略了冷冻食品的很多盲点。 
第一个盲点是冷冻食品的含油量高得吓人。一般的营养建议中,均衡的饮食应该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各占总热量的50~60%、15~20%和30%以下。比方说常吃的贡丸,它的营养成分极不均衡。尤其是贡丸的脂肪竟然占总热量72%,因为贡丸要加上肥肉,口感才会好。我们煮贡丸汤时,根本不需放油,因为汤上面就浮着一层油。如果上班族常常用方便面加贡丸汤来对付,其实是很不理想的饮食组合,常见的三粒贡丸的热量就已经137卡,如同半碗饭的热量。 
营养师建议,上班族可以将贡丸汤改为竹笋汤、青菜豆腐汤。 
还有我们常吃火锅的好搭档──蛋饺、鱼饺、虾饺等,脂肪也占总热量60~70%不等,难怪吃火锅会胖。包括冷冻水饺和馄饨,脂肪比例都太高。馄饨更因为肉馅多,含油量高达68%;若从热量来看,一盒馄饨很容易呼噜呼噜吞下肚,却已经390卡,约吃下一碗半的米饭。 
第二个盲点是冷冻食品的盐分太高。贡丸的盐分是新鲜五花肉的4~5倍,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的病人都不适合食用。但我们吃各式冷冻食品时,并不觉得冷冻食品咸,反而觉得甘美,那是因为冷冻食品中加了不少味精和高鲜调味料,但这些调味料里,都暗藏不少的钠。例如拿一盒菜肉馄饨去煮汤,不但不需在汤里加盐。常当火锅料的鱼饺,盐量也很高,一盒鱼饺的钠也超过一天建议食盐量的一半。 
第三个盲点是冷冻食品的纤维比例低。人一天的膳食纤维最好摄取25克,但从各种冷冻食品的膳食纤维比例来看,每一种都偏低。营养专家建议,如果这一餐吃冷冻水饺或冷冻馄饨,下一餐最好就以谷类为主食,再搭配蔬菜、水果。 
最后这些冷冻的食品维生素流失也不少。因为食物加工的程序愈繁复,营养流失愈多。若拿贡丸和新鲜的里脊肉相比,贡丸的维生素B2剩下三分之二,烟碱酸剩下一半,维生素B12也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再以新鲜的鲭鱼和鱼丸比较,鱼丸的维生素B2剩下不到十分之一,烟碱酸也剩下一半,维生素B12也剩下不到八分之一。 
冷冻食品虽然解决了烹调手续的繁烦不便,但从健康的角度看,最好不要时常当做解围的食物,多吃新鲜的食物,才能真正吃出健康来。   
9.给你的晚餐打打分(1)   
白领晚餐不适当,尝了美味丢了健康。 
——美国营养专家 
典型症状: 
天气越来越热,不少餐馆开始在街边摆出桌椅,很多人晚上在户外吃夜宵,亮出大快朵颐的架势。不过,营养学家提醒,城市人随着夜生活的兴起正在被“夜餐综合征”悄然威胁,由于吃饭过晚,进餐量较大,不但很多人开始逐渐发胖,有的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也开始出现问题,因此,晚饭、夜宵还是应当适时、适量,以免尝了美味,丢了健康身体。 
◆四成白领晚餐不适当 
不久前,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四成的白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晚餐吃得过迟、过饱或过于丰富,尤其是从事市场、销售和技术等工作的白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