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天真做人,世故做事 >

第2部分

天真做人,世故做事-第2部分

小说: 天真做人,世故做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开诚布公地告诉读者:经济学不知道怎样把一个人训练成为成功的商人。
要成功,那么运气、努力和经验就缺一不可,但是,经济学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逐一掂量这些因素,逐一对这些因素论功行赏。
经济学只是指出一个企业要符合什么条件才更有机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但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点,经济学就束手无策,无言以答。
经济学是解释人的行为的经验科学。它解释的对象是可观察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不可观察的动机、愿望、理想、观点和感受。经济学只是解释——也仅能解释——人们“做了什么”,而无法解释——也没有兴趣解释——人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这类似于我们知道一个奥运冠军是怎样的,但这种知识跟如何才能训练出一个奥运冠军是两回事;我们知道谁谁谁是诺贝尔奖得主,但这有别于要我们培养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我们知道一个健康、聪明的男婴是怎样的,但如何才能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男婴,则是另外一回事。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欲望与贪欲
引人进步的是欲望,
让人毁灭的是贪欲。
一位砍柴的老人偶然在山间发现了一股泉水,泉水从窄窄的石缝中汩汩地往下流淌,在岩石的下方,有一个浅浅的小坑。
透过清水,老人看见在坑里有—些细碎的东西闪闪发光。老人用双手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发光的东西捧起——啊,金砂!
此后,老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那股泉水处取一次金砂,可以想见,老人的日子很快富了起来。 老人的儿子通过盯梢,终于发现了老人的秘密。
儿子看看窄窄的石缝、细细的泉水,再看看浅浅的小坑,直埋怨老爹没早将这个秘密告诉他,要不早发大财了。
儿子见细细的泉水就能冲来金砂,使想:如果泉水再大一点儿,不就可以冲来更多的金砂了吗?
贪欲使他不顾一切地拓宽了石缝,凿深了坑。
然而,令他沮丧的是,多的金砂非但没有出现,反而连原来的那点儿也没有了。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是得陇望蜀,欲壑难填。民间有句老话:贪小便宜吃大亏。贪欲,往往会使你失去更多。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翘板的两端
得与失,利与害,
好比翘板的两端。
一端加重了,
另一端上升。
那一年他35岁,随部队首长去北京军区汇报工作。
晚上,军区举行舞会招待他们。一曲终了,首长走到他面前,指着一位姑娘说:她是专业舞蹈演员,可惜找不到好舞伴,你去陪她跳。
他望去,她长得很漂亮,身材也非常好,举止之间,透着一种拒人千里的高傲。他不喜欢这种漂亮高傲的女孩儿,但是奉首长之命,只好礼貌地请她跳舞。后来,他知道了她是军区首长的女儿。
一个月后,他又被召到北京,这一次,是首长在家里亲自召见。
他这才知道,她已经半年多没回兰州了,她想在北京学外语,然后去美国读书。这次让他来,是想让他去兰州为她办理回京手续。
5天后,他办好了一切手续,户口、粮食关系、工作关系、团关系等。那是办事效率还很低的20世纪80年代初,像这样的手续,最快也得半个月。
“除去路上,你只有三天的办事时间,你能告诉我你怎么办的吗?”她问。
他摇摇头:“不能。我可以给你结果,过程是我自己的。”
如果说第一次见面,她对他还只是好感,那么这一次,她已经爱上他了。
接下来的一星期,她陪他游览北京名胜。让她更加惊讶的是他的博学。他对于北京的了解,远远比她这个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人宽广得多,也深刻得多。
她越是和他接触,就越是离不开他,越是发自内心地爱他。他已经感觉到她的爱。更致命的是,他也爱上了她。
可是,他已经结婚,妻子是一名小学教师,刚刚为他生下一个女儿。怎么办? 矛盾、挣扎、痛苦,最后他还是决定,拒绝这份迟来的爱。
“也许我这么做太残忍了,但是我别无选择。”他叹了口气。
我望着他,在心里产生—丝疑问。难道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吗?
他猜出我的心思,把吸了一半的烟放在烟灰缸里捻灭。
“你如果细心,一定会注意到,我每次吸烟,只吸一半。”
我问:“为什么?”
“吸烟是有害身体的,一个人既想享受吸烟的快乐,又要尽量少伤害自己,最好的办法是每次只吸半支烟,把后半支扔掉。我做过实验,这后半支烟尼古丁的含量,比原来正常含量还高。”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吸烟过程中,前半支烟所含尼古丁,一部分被过滤到了后面。所以——”他坐直身体,“爱情就像吸烟,她的快乐是携带着伤害的。要想享受快乐又要少伤害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只吸前半支。”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爱情总是女人受伤最深?她们总是坚持把后半支吸完。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寒酸与无知
寒酸与富有相伴,才是简朴;
无知与成功相随,才是专注。
传媒采访李嘉诚,谈到对财富的认识与驾驭,李嘉诚抬起脚,指一指:“这双皮鞋穿了7年。”
张艺谋开车,坐在身后的同事开玩笑,唱起:“老张开车去东北,撞了……”张艺谋在哄堂大笑中一脸不解,他不知道,也没听过风靡全国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他解释:我不会打字,从来不上网。
但是,那双7年的旧皮鞋上,是一个身价数百亿美元的富豪;那位不会打字上网的导演,获数个国际大奖,创造了两亿五千万票房的中国电影神话。
李嘉诚的旧皮鞋,证明了他的简朴,他在富贵之下有一颗常人难以达到的淡泊之心。张艺谋的无知,显示他对电影的专注,心无旁骛。他们得到的是更深的仰慕与尊敬。
但是,如果我是一个轻轻推开门准备求职面试的毕业生,或是一个办公室里忙忙碌碌的白领,或是一个奔走街头的业务员,我穿旧皮鞋,我不会打字上网,只会说明我能力粗疏,生活落魄,面对的会是拒绝、批评,甚至蔑视。
世界就是这样不公平。
世界也就是这样公平。
一切用实力说话,实力是硬道理。
无论是李超人还是张大师,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其实只有两点:生生不息的追求与百折不挠的精神。此外,即使10亿人,也会有10亿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功道路。
所以,让我们把自信心和皮鞋一起擦得锃亮,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行走、追寻。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雪融化了是春天
雪融化了是冰水,
雪融化了是春天。
想象的翅膀飞得多远,
离庸俗的境界就多远。

“雪融化了是什么?”某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小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道:“春天!”
然而,他的老师却一本正经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
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孩子的回答就错了吗?
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这难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多么面目可憎而机械的“标准答案”——想象的翅膀被“喀嚓”一声剪断了!
另据报载,不久前,一位小学生家长给教科所蒋国华教授写了一封信,信中也曾提到一件类似的“黑色幽默”,不妨将信件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我的同事的孩子刚上初中,这个男孩子非常喜欢看课外书,懂得许多东西,但又暂时没有被驯化成‘好’学生。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讲解课文的一段,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茶花。他站起来反驳老师,说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花;并把花为什么会是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讲了一遍。
老师大概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大逆不道的反抗,当即勃然大怒,把他赶出了教室,罚他不准上课,并郑重前来家访,要家长加强管理……
老师固守着答案的惟一性,不允许学生有异想天开的想法,并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自己的权威性,师生没有对话平台,彼此之间难以沟通。
不得不承认,这便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学校教育的现状。我们不妨再来看另一个例子吧。
凯特是密歇根州詹姆斯敦小学的一名学生,有一天,她很客气地给当地一家快餐连锁店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她希望能终生免费吃炸鸡,因为这是她的最爱。
让人吃惊的是,这家快餐店竟然答应了她看上去有点荒谬的要求。
还有比这更让人吃惊的事,凯特不是纯粹因为好玩才有此“荒唐”之举的,这是她的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老师要求班上每个学生给当地企业写封信提个“尽可能荒谬”的要求。
换句话说,是老师鼓励他的学生去“异想天开”的。
这项作业的好处显而易见:学生既得到了语言的训练,又得到了社会的、感情的、创造性思维的收获。
瑞士有位学者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他应有的地位。
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他所受的教育,怎样的教育培养出怎样的人才。
雪融化了是水,但雪融化了也可以是春天……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最大的需要
人生的需要是索取,
最大需要是被需要。
有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在迪河河畔住着一个磨坊主,他是英格兰最快活的人。
他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生活虽然很难,但忘不了每天像云雀一样欢快地歌唱。
他乐于助人,他的欢乐带动了整个农场,以至于在很远的地方,人们就能听到从村子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
这一带的人遇到烦恼总喜欢以他的愉快方式调节自己的生活,这个消息传到国王耳朵里,国王想,一个贫贱的磨坊主怎么会有那么多快乐呢?他生活贫穷需要财富,他田地贫瘠需要良田,他生活忙碌需要轻松。
国王决定拜访这个磨坊主。
国王走进磨坊就听到磨坊主在唱:“我不羡慕任何人,只要我有一把火,我就会给别人一点热。我热爱劳动,我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家庭。我不需别人的施舍。我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国王说:“我羡慕你,如果我能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愿意和你换个位置。”
磨坊主说:“我肯定不换。你只知道需要别人,而从不考虑别人需要你做什么。我自食其力,因为我的妻子需要我照顾,我的孩子需要我关心,我的磨坊需要我经营,我的邻居需要我帮助。我爱他们,他们也很爱我,这使我很快乐。”
国王说:“你还需要什么?”磨坊主说:“我希望别人更多地需要我。”
国王说:“不要再说了,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你这样,世界有多么美好啊。”
人生最大的需要是什么?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不是金钱、地位、美女、香车乃至一切身外之物,而是被需要。这是我们的快乐之源。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男人与女人
男人是奔瀑,
女人是幽谷。
奔瀑无幽谷的蓄纳便泛滥,
幽谷无奔瀑的倾哮便枯寂。
三叔看上了在江边打鱼为生的渔女,入赘到她家做了女婿。
结婚时,爷爷和奶奶给三叔置了一张鱼网做嫁妆,而三婶的父母则给三婶编了一只新鱼篓。
鱼网和鱼篓放在一起,都是新的,很好看。
爷爷和奶奶对三叔说:“你是一个男人,你必须能做到打到更多的鱼,装满她的鱼篓。”
而三婶的父母则说:“孩子,你跟你男人打鱼,你的鱼篓要装好他打来的每一条鱼。”
说这话时我在场,当时觉得这只是双方老人的一种交待,或者是嘱咐。
我经常去三叔家玩,三叔的家在一条船上,上面盖有雨篷。
船拴在岸边的一截木桩上,随水浪悠悠地摇晃。船边还有一张竹排,打鱼时撑竹排去。
船头一根伸向江中的篙竿上,站着两只鹭鸶,鱼网和鱼篓则晒在岸边的沙滩上。打两根木桩,架一根长竹竿,把网晾在竹竿上。那只鱼篓,就挂在网边。
日子渐渐过去,有好几回,我看见三叔和三婶吵架,吵了还打,操竹竿和桨,你打我挡,我打你挡,像武打片那样,从船头打到船尾,从船里打到岸上。
那两只鹭鸶见惯了,倒也不惊,只是扭头看看,伸长脖子叫一声,又亮翅晒去,甚是悠闲。
但我那几岁大的侄子,看见大人打架,哭喊连天,有一回差点掉下水,幸好我在场。
我看见他们打架,但更多的时候,我是看见三婶在补网。
鱼网久了,肯定有破的时候,再说江中有礁石和杂草之类勾拉,能不破吗?
破了,自然就打不到鱼,鱼会从破网中溜掉。
三婶拿来梭子,梭子里有网线,她穿梭引线,高的洞她就站着补,矮的洞她就坐着补,一个洞一个洞地补好。
往日争吵打架的事,过去就过去了,全抛到水里去了。
我还看见过三叔补鱼篓。
鱼篓久了,磕磕碰碰,也有磨破的时候,鱼篓破了,他打到的鱼就会从鱼篓里漏掉。
三叔砍来竹,破了篾,一点点地把新篾添进去,把鱼篓破损的地方补起来。
他们的日子就这样过,一直到现在,风风雨雨过了十几年,而且还会一直这样过下去。 现在,我想起三叔和三婶结婚时,老人们在给儿女鱼网和鱼篓时说的话,觉得挺有哲理的。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爱情其实也是这样,丈夫是鱼网,妻子是鱼篓。 


A篇 近路不快,快路不近
施舍与鼓励
施舍是带有侮辱的鼓励,
鼓励是不动声色的施舍。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
任老师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但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
—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
一个老师的小孩看见了,便想让老外送一个玩玩。老外不肯。
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同事不好意思开口;便让任老师“代劳”。
任老师对老外说:这是本校老师的孩子,你送他一个吧,反正你的地球仪最后都要送出去的。
老外仍是不肯。
任老师“开导”老外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究一个“情”字,送礼是联络感情的一个重要方式。你在中国任教,就要入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