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晚宋 >

第93部分

晚宋-第93部分

小说: 晚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身、坐下,起身再坐下,最终还是克制不住窥视的欲望,透着过门缝偷偷向外张望,他越看越心惊,张大的嘴巴竟然没有能回过去,他看见了上百条黑影在闪动,如追影随风般,一些分布在房角,一些聚集在大门口,他们手中竟然都、都拿着刀子。
    刘掌柜猛地将手含在嘴里,他想喊,可是他喊不出来,一队巡逻的军士就从他门前经过,视若无睹地扬长而去,刘掌柜往后退了两步,惊恐得脸都变了形,他突然明白过来,魏大人家要被灭门了,他蓦地扭头,拼命朝里屋跑去,他要叫醒全家人,要让他们全部都藏到地窖去。
    魏府外的黑影依旧纹丝不动地立在那里,俨如石人,夜越来越深,房子和树木都屏住了呼吸,似乎在等待什么。树叶轻轻摇曳,远处传来公鸡的报晓声,黎明前最寒冷的一刻正悄然过去,府前的黑影群终于动了,象约好似的,缓缓地抽刀出鞘,在月黑星疏的夜里,刀刃寒光逼人,几个黑影飞身跃过高墙,很快门内传来几声沉闷的倒地声,门锁破裂,整扇门吱嘎被拉开,黑影一涌而入,骤然,魏府里传来一片凄惨的哭叫声,声音划破夜空,地窖里的刘掌柜惊恐地堵住耳朵,随即无力地垂下了眼皮。
    公鸡的报晓声俨如阎王的催命符,几乎是同一时刻,乔行简府、葛洪府、吴潜府、董槐府等等,临安一百多公卿大臣及亲王府纷纷遭到黑衣人袭击,或灭门或杀戮警告,直到天亮时,整个临安依然笼罩在血腥之中。
    半夜里,董宋臣蓦地从沉睡中醒来,象是有什么声响惊动了他,他揉了揉眼睛,房间里依然灯火通明,壁炉里的木材正烧得正旺,几个小太监也趴在桌上睡着了,董宋臣暗骂一声,刚要趴下再睡,可又突然象想到什么,象弹簧般跳了起来,他举灯小心地来到屋角,拉开一只活动的柜子,在柜子后面露出几排手腕粗的铁栅栏,这里竟然是一个秘密牢房,他将灯再举高一些,借着昏暗的灯光,他看见牢房的一角绻着一堆黄色的衣裙,这才点点头,“一切正常!”,他正准备离开,不料衣裙动了一下,黑发落地,抬起一张惨白的脸来,眼神疲惫而空洞,她微微看了一眼董宋臣,头又无力地垂下,她便是当今太后谢道清,一个月前便被囚禁于此,起初声色俱厉,随而哀求哭泣,但却没有一个人理她,而现在,她的嗓子已经喊哑,身心疲惫,嬴弱之极,她已经猜到是宫廷政变?可自己身在哪里?为什么她的失踪却没有引起半点异动,而眼前这个太监曾是皇上最信任最专宠的宦官,现在却成了看押她的牢头,谢道清不知是该哭还是放声狂笑,以示对命运的嘲讽。
    董宋臣冷漠地和她对视一眼,仿佛在看一尊泥塑或是木偶,应该就是这几天了,丁大全发动政变的日子,只要他的新主子一脚踏上金銮殿,那时就可以用一杯毒酒送这个女人归天,而他就可以美美地享受下半生的荣华富贵。
    就在他的目光转向柜子,要将它归位时,将他惊醒的异响再次响起,而且声音越来越大,象是金戈铁马的喊杀声,又似乎夹杂着临死前的惨呼,这声音围着房子打转,使房子战栗不已,突然声音又没了,他竖起耳朵,却听见公鸡在卖劲地报晓,董宋臣急走两步,拉开了窗帘,又砰地推开窗户,第一道灰蒙蒙的曙光射进屋里,紧接着一股寒气从敞开的窗户中窜了进来。
    突然,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不等董宋臣反映过来,门口已经出现大群如狼似虎的武装士兵,杀气腾腾闯了进来,两个尚在睡觉的小太监顿时被惊醒,吓得钻进了桌肚。
    “太后在哪里?”为首军官怒目圆睁,举剑直指董宋臣喝道。
    董宋臣一惊,识得此人是丁大全心腹,御前诸军都统制夏贵,自己与他从来熟识,怎么现在象陌路人一般。
    “夏将军,你这是何故?”
    夏贵不语,一眼扫到尚未合拢的柜子,缓缓上前,猛地一脚踹开,眼睛射出一丝冷笑,他看见了此行的猎物:太后谢道清。
    谢道清也被巨大的响声惊动,慢慢地抬起头来,打量着对面之人,空洞的眼睛里竟慢慢放出光泽,这是皇上临终前刚刚提拔的都统制夏贵,还曾在皇上和自己面前信誓旦旦效忠赵宋江山,怎么提着剑来见自己,难道、难道他是来救自己不成?一念既起,谢道清突然看到了生的希望,站起扑向铁栅栏叫道:“夏将军,快救救哀家!”
    夏贵却纹丝不动,眼皮垂下淡淡奸笑道:“太后可知发生了什么事?”
    谢道清的脸刷地变得惨白,无力地向后退了一步,“他不是来救自己的,否则还会站着给自己解释什么吗?”
    她惨笑一声,靠着墙颤声道:“你说吧!哀家听着。”
    “昨夜嗣荣王趙与芮造反,用蓄养的死士血洗临安一百零八户王公大臣府第,现在正在攻打皇宫,丁相公正在率御林军与反贼苦斗,相公已经抵挡不住,又恐怕太后玉体被贼人所辱,故命我来送太后去见先皇。”
    “哈!哈!”谢道清突然狂笑起来,指着夏贵冷笑道:“我若是在宫中听你这样说,还倒真信几分,可你不看看我现在是什么样子,一个月了,你突然跑来说嗣荣王造反,你不觉得有点滑稽吗?我看是嗣荣王平乱才是真。”
    旁边的董宋臣正在奇怪,为何又突然变成了嗣荣王造反,听谢道清之言才突然反应过来,嗣荣王造反不过是丁大全掩饰罪恶的借口,董宋臣突然感到一阵恐惧,这些事丁大全从不告诉自己,说明自己已经没有什么用处,难道他要、他要杀自己灭口不成,董宋臣咽了口唾沫,腿发软,瑟瑟地抖起来,他刚想沿墙边溜走,却见夏贵凌厉的眼光扫来,他顿时吓得噤若寒蝉,一动也不敢动。
    卷六 第十八章 江山如棋(六)
     更新时间:2008…11…23 20:37:12 本章字数:3347
    夏贵冷笑一声道:“此事大家心知肚明,你为何偏要说出来撕了颜面,既如此,我也不客气了,来人!给我灌酒!”
    几名虎狼士兵冲入牢内,摁住谢道清的胳膊,揪起她的头发,便要强灌毒酒,“且慢!”谢道清突然厉声道:“哀家是当今太后,你们放开哀家,哀家自己了断就是!”
    正要灌酒的军士迟疑一下,抬眼向夏贵望去,夏贵点了点头,谢道清颤抖着手将药瓶接了过去,半晌方绝望道:“要哀家死可以,但你要告诉哀家,丁大全那逆贼已经篡位了吗?”
    “哼!这已经与你无关,不过为让你走得安心,我可实话告诉你,丁相国已为摄政之王,全力辅佐皇上治理江山,至于你所想的,或许会有那么一天,那时我也会成为开国之臣!”
    谢道清死死地盯着他,一字一句带着刻骨的仇恨道:“你莫忘记你在先帝面前发过的誓言!”言罢,拔掉瓶塞,将毒酒一饮而尽!
    夏贵望着她的身子慢慢萎缩成一团,淡淡笑道:“誓言?那是嘴上说的,老子心里可不是那样想的!”
    他轻轻松了口气,突然,他反手一剑,迅捷无比的剑刃刺穿了董宋臣的胸膛,夏贵狞笑一声:“皇上有言,你没什么用了,就去伺候这个女人吧!”
    “砰”地一声,董宋臣的死尸栽倒在地,极度诧异、震惊的眼珠变成灰白色,只驻留着最后一丝对富贵的依恋。
    宋新帝即位不到一年,宋权相丁大全发动宫庭政变,假借理宗之弟嗣容王趙与芮造反的名义血洗朝中反对他的大臣、宗亲,毒杀太后谢道清,随即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趙与芮,并自立为摄政王。
    十日后,在左相谢方叔、次相桂如渊、中书门下平章事徐清叟、吏部尚书梁成大、户部尚书马天骥,以及江淮兵马使曾从龙、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四川宣抚使蒲择之以及各地掌握军权的将领马天骥、夏贵、张大悦、杨大渊、李知孝、吴渊等等数百名军政官员的联名呼吁下,又在西湖和他祖地炮制了龙兴的瑞兆,要求拥立丁大全即位,取代赵宋江山,此时眼看宋国灭亡在即,稍微忠义之臣自知孤掌难支,纷纷弃官而逃,丁大全趁机滥用亲信,大肆封爵,连他旧府看门之人也得了六品之官。
    呼吁之声愈演愈烈,甚至出现百万民书、数十位百岁老人午门外求拜等等民意现象,各种手段无不用其极,丁大全这才假惺惺三次推迟不过,方告罪太庙,即位大统,改国号为齐,自此,苟安一百多年的南宋江山宣告结束,新朝齐国建立。
    丁大全篡位后,只有金国派户部侍郎张天纲为使,出使新齐,祝贺丁大全登基,而其他各地反对之声汹涌浪起,丁大全遂命令各地军队严厉镇压,恋宋者杀无赦,由此临安太学生被杀八百余人,此外建康府、平江府、庆元府、广州、福州等各地士人、学生被杀者超过三千人,血流成河,故宋江山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
    贾似道是行至邓州得知丁大全篡位的消息,或许他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一刹时的感受,那是一种被抽掉脊梁骨的楚痛,他摊若软泥,靠在墙边久久说不出话来。
    夜里,他凝视着昏暗的光晕,豆大的灯苗在忽闪跳跃,将他的身影映照在墙上,长长地,拖成一道乡愁,虽然早知道会有这一天,但它真到时,还是无法自抑,不知不觉,两行清泪已经流下脸庞。
    “也罢,随它去吧!自己不也走在这样一条路吗?”良久,贾似道微微叹了口气,又生出一丝庆幸,如此,自己就不算叛国了。
    他抽出一纸素笺,正式写下了效忠之信,连夜派人送给李思业。次日,他打马狂奔,直奔襄阳而去,不料,他刚到唐州便碰到了回撤的李思齐大军,李思齐也是刚刚得知临安政变,按照原定计划,他立即撤军回金国,这样,便大大减轻了对襄阳的军事压力,也给了杜杲一个讨逆的机会,但李思齐此时却还不知道杜杲已经病危。
    李思齐看完主公写给他的亲笔信,心中暗暗吃惊:“杜杲已经病危了吗?如此,自己又有何可惧?为何主公又改变计划,命人去说降?”
    想到此,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贾似道问道:“是主公命你去说降的吗?”
    “不是!是我主动要去的。”坐在刀光剑影的大帐里,贾似道心中忐忑不安,慑于李思齐的威压,他竟老老实实,一句废话也不敢多讲。
    “那你有何凭恃能说降襄阳?”或许觉得自己的态度也有些严厉了,李思齐面上多了几分和善,他缓缓解释道:“非是我要问你这么多?而是这会影响到我的战术部署,所以我必须要很详细地知道,贾先生莫怪。”
    “那里,是我唐突了,打乱的将军的部署,不过主公的意思也是能不动武则尽量不要动武,所以我才敢毛遂自荐,我和襄阳制置副使吕文德私交颇好,可以和他说上话。”
    李思齐沉思了片刻又问道:“那先生需要我们帮你做点什么?”
    “将军届时只要在襄阳城外适当制造点压力便是了。”
    李思齐点点头道:“如此,我派人护送你去襄阳!”
    “上将军,末将倒有一计,可配合贾先生的说降。”帐下站起一将,正是刚刚被升为左将军的余阶。
    “你说来!”
    余阶走到贾似道面前,笑笑道:“据我所知,镇守襄阳西门的李伯渊原本就是武仙军大将,被蒙古人击溃后,投降了宋国,现在宋国政局动荡,人心不稳,李伯渊的老母妻儿尚在颖州,他焉能安心,如果能将李伯渊也说反投降,那吕文德见大势已去,自然也就听从了贾先生之劝,此乃釜底抽薪之计,贾先生以为如何?”
    “余将军的好计!”李思齐双手击拳喝彩道:“我这就派人将其老母接来,再修书一封给贾先生带上,若李伯渊肯投降,我保他为颖州团练使。”
    贾似道呆呆地望着这个红得发紫的抗蒙名将,他的计策要远远比自己高明得多,有把握得多,李伯渊镇守城门,他若肯降,那吕文德降不降已经不重要了。
    “余将军的计策高明”贾似道的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道:“贾似道愿意一试。”
    果然,杜杲闻丁大全谋逆,不禁郁愤难当,当夜便吐血在军营病逝,他遗命大将全子才率八万忠心于他的部队赴临安将逆贼丁大全碎尸万段,恢复赵宋江山。
    当贾似道抵达襄阳的时候,全子才正率军东去,他拜会了吕文德,只推说自己闻临安事变便折道返回,绝口不提劝降之事,吕文德当即任他为行军司马,参赞军务。
    ......
    这几日李伯渊显得忧心忡忡,每日天不黑便回到家中,他的妻儿老母都在颖州,襄阳的住处只有一个新娶的小妾,名唤玉娘,玉娘是也是知书人家女儿,温柔贤惠,知道丈夫有心事,也不多问,每日只是做好饭菜,夜间曲意迎奉,极尽所能安抚丈夫。
    这一日,李伯渊回来晚了些,天已经黑了,玉娘急忙给丈夫脱外套,李伯渊摆摆手止住了她:“算了,今晚是我值夜,这外套就不脱了,我吃了饭就走。”
    玉娘应了一声,急忙摆上了饭菜,又拉过椅子,拍了拍灰,服侍丈夫坐下,李伯渊举起筷子,只扫了一眼桌上,便紧锁眉头看着她,最后开口道:“怎么还是腌萝卜条,不能换一样菜吗?”
    玉娘却没吭声,只是默默地吃着白饭。
    “怎么?难道是家里没钱了吗?我前两天不是刚拿回一百贯钱吗?你是怎么用的!”李伯渊把碗重重一摔,目光阴沉,审视着玉娘,过了半天,玉娘方低声道:“这米价又涨了,要八十贯才能买到一斗,家里正好没米了,我听说米价还要涨,就全买成米了,剩下一点钱买了点盐,一百贯钱就、就这么没了。”说着,两颗清亮的泪水,从白瓷般的脸庞滑下。
    “啊!是为夫不好,错怪你了。”李伯渊心中抱歉,急替玉娘将眼角泪水擦去,玉娘再也忍不住,扑在丈夫的怀里痛哭起来:“这日子怎么这么艰难啊!”
    李伯渊脸色铁青,一言不发,拳头捏得嘎巴嘎巴响,连自己的女人都呵护不了,他这个男人还有什么用?
    卷六 第十九章 江山如棋(七)
     更新时间:2008…11…23 20:37:14 本章字数:332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