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

第100部分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100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也并没有说什么事儿,只说吐谷浑国内的事,让慕容顺看着办即行。
慕容顺有些失望,站起身欲告辞,诺曷钵也跟在慕容顺后面准备离去。
刚走几步的慕容顺像似突然想起什么事儿一样,又回转了身。
“李大总管,李将军,小王知道两位都是爱马之人,前几日,族人圈到一匹好马,只是此马性烈,十几个有经验的养马人才把它圈住,至今还是无人能将其驯服,不知两位有兴趣去看看否,”慕容顺一副谦恭的神色,对李靖和李业诩说道。
“哦?!是何等好马?请可汗带我们去看看…”李靖一生征战,所骑战马也是不少,对马的喜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府中也圈养着不少良驹,且都是些好马,此次出征所骑是李世民所赠的御马。李业诩所骑的马原先也是李靖所选的,只是到了吐谷浑境内后,连续几次急行后,才换成脚力更好的青海骢。
李业诩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对马这种出行速度最快的动物,也很是有兴趣,可能是这个身体里留着的本能吧,马上功夫是异常的了得,但没有得到一匹非常满意的战马,让他有些遗憾。
在一些吐谷浑人的带领下,李靖和李业诩跟在慕容顺后面来到一马场。
单独的一匹马关在一个马棚里,并无缰绳之类拢着。
这匹马通体青白色,长得很是高大,眼大眸亮,耳朵挺长,身躯粗壮,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也很长,肌腱发达,鬃毛浓密,透着光亮,头高昂着,看着远方,虽然只是静静地站着,外面一些放养的马都不敢靠近它身边。
“当真是一匹好马,”李靖走到旁边看了一会那匹马,称赞道。
那匹马似乎感觉到威胁一样,转过身,眼睛瞪着眼前几人,用脚刨着地,似有些不友善的意思。
“李大总管,不知您有兴趣降服他?”慕容顺恭敬地说道。
但李业诩却从慕容顺的眼神里看出一丝幸灾乐祸。
“我老了,也没什么征战的机会了,这样的马给我也是浪费,翼儿,你去把它降服了!”李靖并不理会慕容顺的话语,而是转头对李业诩道。
“是,祖父!”李业诩一抱拳。
慕容顺命人把马棚打开,并由几十名牧马的高手拿着套马圈在边上及前面守着,这匹马跑出马棚,自顾在一边吃起草来,并不理会边上这些人。
李业诩走到这匹马边上,离还有一段距离时,这匹马突然扬起蹄,朝李业诩踢过来,李业诩闪身避开,这马又自顾吃起草来,间或抬起头看看边上的李业诩。
李业诩不停地靠近这匹马的身边,又快速退后,起初,这匹马都异常敏感地扬蹄想踢过来,但多次以后,对李业诩的靠近失去了兴趣,只是偶尔抬起头看一下,自顾吃草了。李业诩瞅准机会,一下子跳到马上,这匹大青马受惊,不断地扬起前蹄和后蹄跳跃着,试图把身上的李业诩颠下来。
李业诩紧紧地抓住马鬃,矮身伏在马背上伏在马上,双腿夹紧马肚。几个跳跃后,这匹大青马撒开腿跑了起来,暴发力非常的强,一下子速度很快了。附近那些手持拴马圈的吐谷浑人已经跑到前方去了,李业诩的亲卫也已经跟随过来,但他们身下的青骢马却还是赶不上这匹大青马。
李业诩紧紧地贴在马背上,冷不妨,这匹马一个急停,李业诩在抓紧的情况下,还差点飞出去,当下更不敢大意。
大青马又开始加速,马上在快速奔跑的情况下一个急转,但马背上的李业诩却还是稳稳当当地骑着。
真是一匹难得的好马,只是性子太烈了些。李业诩见身下的坐骑发狂地跑起来,用力在马脖子上拍了一掌,马吃痛,又是一个后扬蹄,李业诩却还是在马上。
李业诩在马身上再拍一掌,有些留着力道,怕伤着这匹难得的好马。
这匹大青马继续在草场上做着各种危险动作,试图把马背上的李业诩掀下来,但经过大半个时辰的折腾,李业诩还是稳稳地坐在马上。
这匹马终于知道遇上了真正的主人,不再做那些危险的动作,而是放平速度,绕着草场跑了起来,李成和李万他们也终于追了上来。
李业诩已经直起了身,一脸笑意地看着赶上来的亲卫们。
快速跑回李靖身旁,李业诩一个漂亮的翻身动作下了马,那匹马却是很亲昵地用头拱着李业诩的身子,还伸出舌头想舔李业诩的脸。
“翼儿,收了匹好马,不错,”李靖笑呵呵地说道,亲自吩咐李成几人去准备马鞍辔头之类的。
“李将军的马术真是非常不错,无人可及啊,”慕容顺也是满脸笑意,只是有些讪讪。
而一旁的诺曷钵看着李业诩的眼神却满是崇拜。
推荐朋友的书符封天下


第三卷 兵锋 第四十七章 会师
伏俟城外,从东南方向来了一群衣服褴褛的士兵。
这些正是李道宗和候君集所率的南线士兵,及与其会合、从鄯州直接插向大非川方向的段志玄部。
两部合计四万余人,押着数万俘虏,还有数不清的牛羊等牲畜和战马,在经过大非川一线的战争,休整了一些时候后,按照李靖的命令,往伏俟城方向而来。
相比较李靖所率的北线士兵,南线士兵从外形上可以说是有些惨不忍睹,好像是难民营里面出来的,束甲和军服都异常破旧,一些士兵还有被冻伤的痕迹。
只是士兵们虽然衣服褴褛,疲惫不堪,但精神状态都是挺不错的。
李靖带着其他的将领,亲自迎接到离伏俟城十里外的地方,看到如此军容的士兵,李靖也不禁呆住了。
一支得胜而还的军队,中间已经有过休整,从如此军容上看,一定是经历了非常多的艰难历程。
李道宗和候君集也是疲惫不堪的样子,满脸胡子,段志玄的样子也差不多,只是精神气还不错,眼睛里还是有精光在闪。
“末将南路军主将李道宗…”
“末将南路军副将候君集…”
“…参见大帅,”李道宗和候君集分别向李靖行了军礼,眼中竟似有泪花在闪动着,“南路军在剿灭树墩城、河源、大非川一带敌军,完成任务,得胜而还。”
殿后的段志玄随后也上前行了礼。
“两位副帅,还有段将军,你们辛苦了,传我令,全体安营休整,”李靖也有些情绪激动般,用有些变调的声音下着命令。
“是,末将尊令!”李道宗和候君集抱拳而去。
而那些士兵们一听到让他们休整的消息,有些人就地躺下,瘫在地上,一些人就睡了过去,打起了呼噜。
李道宗和候君集、段志玄在伏俟城南面安置好了所部的四万多名士兵,李靖也让这几位主将,好好地休息一下,沿途的战事,待稍后再汇报。
从大非川一线过来,路程也是甚远的,又押着大量的俘虏和牲畜,这些将士们也都是一路神情紧张着。
--------------------------------
过了几日,得到一定休整的南线官兵精神状态已经恢复的不错,完成任务心下大安的李道宗、候君集、段志玄这几位主将,也都重新变得生机勃发。
连续征战下来,虽然一路很辛苦,但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这也让他们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后,挺有成就感的。
伏俟城边的李靖帐内,此次出征的主要将领第一次全部都到齐了。
两侧而立的,分别是李道宗、候君集、段志玄、李业诩、苏定芳和郑仁泰等主将,及其所部下的一些将领。
另一侧站立的是李大亮、薛万彻、薛万均兄弟,执失思力,契苾何力,还有他们的一些重要部将。
“作为此次出征的两位副帅,李道宗和候君集,你们所部在南线的作战中,取得了极佳的战绩,本帅感到非常的满意,你们没有辜负皇上的期望,把这一带的吐谷浑人清剿干净了,还有段志玄部…”
李靖先开口,表扬了一番李道宗和候君集在南线作战中表现的如此精诚团结,最终取得了作战的胜利。还有段志玄部,克服一切困难,赶到大非川一线,阻止了吐谷浑人的残部向南逃窜,并且成功地阻击了慕容伏允的残部,没让其南逃到黄河河源一带,并重创其部,使其狼狈逃窜,并最终被其余几部唐军合围,逼迫慕容伏允自杀。
待李靖一番赞赏的话语讲完,李道宗和候君集分别武器讲述了这次南线战场作战的经过。
自库山分兵后,李道宗和候君集率军快速南下,攻击驻守树墩城一线的吐谷浑人,猝不及防的吐谷浑人遭到重创,,除了少数人逃跑外,其余大部吐谷浑人被人数占优的唐军消灭或者俘虏,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牲畜,李道宗和候君集并没在此停留,而是追击着逃跑的吐谷浑人而去。
在接下来的进军途中,遭遇了从曼头山溃逃来人数较多的吐谷浑残部,并将其击溃,消灭了一部,并俘虏了一些人,继续往乌海方向挺进,但他们只当作树墩城及曼头山战役溃逃的普通吐谷浑残部,而没有穷追下去,在后来才知道这次遇上的吐谷浑人就是溃逃的慕容伏允部,这也让李道宗和候君集懊悔不已。
大军继续往乌海一带进击,在乌海附近,有诸多的吐谷浑人及羌人的部落杂居着,李道宗和候君集也是快速出击,消灭和俘虏了大部吐谷浑人及羌人,少数往黄河河源一带逃跑,李道宗和候君集继续追击,经破逻真谷,汉哭山,行进到人迹罕到的高山地带,附近都是雪山冰川,人和战马的粮草都成了问题,甚至到了人啃冰、马啖雪的地步,盛夏里竟然都起了霜…
许多士兵没有在作战中死亡,但却在这种环境下不支倒地而死…
李道宗和候君集说着一路上的艰辛行程,言语上都有些悲戚,众将听了也都有些唏嘘,比起南线,北线士兵的征程简直像天堂了。
李业诩也不禁动容,想着李道宗和候君集带兵在那雪山高原地带行军作战,定是一段无比艰辛的行程,不然,以李道宗和候君集的经历,无数次的征战后,已经见惯了艰险与死亡,不会有如此感情流露的。
还有一个汉哭山的地名,听着真让人不舒服,以后得建议让李世民重新命令这山。
李道宗继续说着,幸好及时追上吐谷浑人,歼敌一部,并俘虏大部,缴获大量的牲畜和粮草,一些少部的吐谷浑人继续逃跑,李道宗和候君集没有继续追击,而是押着大群的俘虏折返到河源近,往西北方向行进。
聚集在大非川一线的不少吐谷浑部落,在唐军攻击而来时,忙乱间都准备逃走,却不防,西北方向的段志玄部回杀过来,两路大军在经过近一个月的合围,歼灭中,才把这一带的吐谷浑人消灭光。
大非川一线的地形过于险恶,而且李道宗和候君集所部又带着大量的俘虏和牲畜,最后只得分兵出击,以快速机动的骑兵攻击吐谷浑人,力求速歼其聚集的大部,一些被打散的吐谷浑人则没法追击了。
在李道宗和候君集讲完他们的作战经过后,段志玄也讲了他所部的行程。
他们从鄯州出发后,进切往南,翻过拉脊山东段,士兵们砍伐木头做成木筏,渡过黄河,沿着积石山内的谷地而行,并在黄河更上游段淌过水较浅,清澈无比的黄河,往大非川一队行进。所经过的路段都是高山峡谷,道路艰险,虽然比原计划迟了几天到达,但正好赶上慕容伏允部的南逃。
体力还没多少恢复的段志玄部,在经过与慕容伏允部激战后,在自己遭受比较大的损失后,也消灭了大部的吐谷浑人,并在抓获的俘虏中得知慕容伏允即在前方不远处西逃。
狂喜的段志玄部马上跟踪追击,无奈经过长途行军的部队,体力上,还有战力上,都是差了一些,不少的战马和战士都累倒下了。且不断地有吐谷浑人族人和残部加入逃亡的阵型中,慕容伏允的残部在经过重创后,人数又逐渐地增加了,并不断地对段志玄部实施骚扰战役,让唐军苦不堪言。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骚扰没有了,在抓获零散的吐谷浑人审问后才得知,唐军另有一支轻骑快速往前追击慕容伏允残部去了,已经远远地在他们前面。
段志玄部这才得知,他们离慕容伏允部已经有一百多里路程,并且距离还在不断在加大,因此就放弃了继续追击的打算,折身返回大非川一带,与已经抵达这时的李道宗和候君集部会合,共同消灭大非川一线的吐谷浑人。
在诸将汇报作战经过,及李靖安排接下来的事项后,诸将散去,李道宗和候君集留下,还有秘密的事儿向李靖汇报。
他们在攻击乌海一带的吐谷浑人时,曾遭受吐蕃人的攻击。
有不少的吐蕃人聚集在这里,和吐谷浑人一样的装束,并且数次攻击经过的唐军。
虽然吐蕃人的攻击被他们打退了,但人数并不多的吐蕃人所表现的战力却是非常不错的,李道宗部也有一些抓获的吐蕃俘虏。
-------------
在李道宗和候君集部抵达伏俟城的稍后几天,薛万均、薛万彻和契苾何力也率领着其部抵达伏俟城外。
至此,此次出征的十四万大军,除岷州李道彦部、利州高甑生部未按要求抵达目的地,及在数次作战中阵亡的近两万士兵外,余部近八万人马全部集聚在伏俟城周围。
经过几天的休整,各部的士兵相互间调整补充,再重新配属,按李靖的命令,李道宗、段志玄、薛万均和薛万彻等几位将领各领一支军队,往李靖布置的目标位置出发…


第三卷 兵锋 第四十八章 新的布署
伏俟城内,到处飘扬着唐军的军旗。各处把守的士兵人数众多,城门及城楼上负责守卫的是薛孤儿所领的唐军士兵。
王宫外,更是戒备森严,把守的除了一些唐军士兵,更多的是吐谷浑族人,这些吐谷浑人都是慕容顺的护卫,也是慕容顺目前唯一能掌握、有些战斗力的几百人的卫队。
王宫内,慕容顺正与几名亲信商谈如何处理国内事务。
这几名亲信多年来一直跟随在慕容顺身边,在慕容顺被扣留在长安作人质时,也是一直相伴在左右,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雨,慕容顺对他们有无比的信任。
这些日子以来,在处理国内事务时,慕容顺头疼的事情太多了,号令不能有效地送达各部落,即使送达后一些部落也没有听令执行,特别是几个人数最多的部落,更是阳奉阴违,变着法子找理由推托,让慕容顺很是恼火。
但最困扰慕容顺的是,没有一支可以让自己调遣的作战力量。
国内被唐军如此毁灭性地打击过。战斗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