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诸葛亮必败 >

第7部分

诸葛亮必败-第7部分

小说: 诸葛亮必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与王怀忠关系“很近”的县委书记坦言,王怀忠在一次酒后向他附耳传递了几句“箴言”:“只要你能搞出政绩,就算你能,就能上,但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要让我(领导)看到政绩。” 
像王怀中这样的“政绩”干部其实还大有人在。建设部官员在2004年09月25日披露,中国662个城市、2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城镇建设存在“形象工程”。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王天锡说,由于一些城市长官意志严重,不按科学态度搞建设,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仍较为突出。宽马路、大广场、豪华办公楼等,无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他举例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一个5万人口的城市,却要修能容纳6万人的大广场的笑话。   
面子工程的文化背景   
诸葛亮时代已经过去近二千年,诸葛亮所经营的面子工程至今还被人们赞颂着,“征南蛮”和“伐中原”成了后人眼中的丰功伟绩,而司马懿这个真正的“里子工程”的代表人物却被后人当作了诸葛亮的陪衬来看待。 
崇奉诸葛亮的中国人,自然是热衷于面子工程人。从古代到现代,都有无数中国人活在面子工程中。或许这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弊端吧? 
中国人好面子,所以中国人非常在乎自己的成绩排名。中国的孩子在美国上学,有家长向老师问起自己孩子的成绩排名,老师往往拒绝回答。为什么呢?因为美国老师认为搞成绩排名会助长孩子们的虚荣心,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中国人好面子,所以中国人的婚礼非常讲究排场。不管家里是不是有钱,都要硬着头皮大摆宴席。用豪华轿车迎亲几乎成了婚礼上不可缺少的风景,婚礼蛋糕从3层增到9层、11层,有人还邀请歌手、乐队甚至是模特队前来助兴表演。有婚庆公司的老板说,如今中国人办婚礼,就像是在比着花钱。天津新报主办了“天津市首届婚庆主持人大赛”,为了回报社会,比赛中的35位金、银奖得主希望为一些贫困家庭义务主持婚礼。结果只有一位主持人得到过一次这样的机会。难道是天津就没有贫困家庭了吗?当然不是,之所以婚庆主持人的善意的不到领情,原因是没有家庭愿意说自己是贫困家庭,他们觉得这会很没有面子。 
有人说,现在中国人买车,不完全是做代步工具,很大程度是买给街坊邻居看的,是“面子工程”。在欧洲汽车市场,高档小型车很成功。欧洲人只是把汽车当代步工具看,追求的就是实用性。而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是:喜欢四平八稳的三厢车,内饰要漂亮,配置要高档,注重车的静态表现,而不太注重技术含量。所以高档小型车在欧洲流行,在中国却卖不好,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小型车不高档,开小型车很没面子。总之,中国人要的是大车,开大车才有面子。为了所谓的城市形象,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竟然限制小排量的汽车上路。最近中国中央政策研究部副主任郑新立在北京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旨在节能环保的新的汽车消费税政策,称新政策不久便会出台。其实,这样的政策早该出台了。 
在中国做生意,面子很重要。如果你能和对方一把手搞好关系,让他感觉到很有面子,那么你的生意就成功了一半。海龟派精英王维嘉先生在谈论中美企业家的区别时说,中国的CEO要花时间喝酒、打球、聊天,因为整个商业环境当中,面子变得无比重要。所以,在美国,一个大的客户来时,陪吃饭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中国,如果不陪吃饭就完蛋了。 
中国人好面子,即使在大难临头时也要把面子摆在首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陈久霖因擅自进行石油期权交易,而遭国际投机大鳄伏击,使得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屡屡追加保证金且面临爆仓的危险。但陈久霖却在庆祝酒会上强作欢颜,谈笑风生,继续摆出一幅年薪千万的精英模样。他的装腔作势掩盖了公司的危机,使得公司错过了最佳的平仓机会,最终把公司逼到了清仓破产的边缘。 
日本与中国在文化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日本的企业也有好面子工程的,但日本企业往往能够及时进行反思,很快地从面子工程中走出来。在日本有“经营怪杰”之称的北田光男,做煤矿生意时,已经发现有石油冲击,必须改行,却为了面子问题,继续苦撑,终于导致企业破产倒闭的命运。经过这次沉痛教训,北田光男在后来的经营中不再为面子而固执己见,而是扎扎实实,努力经营好“里子工程”,不断获取实实在在的利润。经过一番努力,他所创立的电器株式会社,现已成为日本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   
诸葛亮的自我“包装”   
谁也不能否认诸葛亮的才华横溢。但谁又能注意到诸葛亮对自己的过度“包装”呢? 
年轻时代的孔明,躬耕南阳时,就以卧龙自居,喜欢做《梁父吟》(一种词牌名),他经常指着自己身边的朋友说:“你们可以做到刺史、郡守。”别人问起他的志向时,他总是笑而不答。每每以管仲、乐毅自比。 
管仲、乐毅分别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名人,此二人本是不同类型的人,管仲以治理国家见长,而乐毅则以统兵打仗为擅。而诸葛亮则认为自己可兼具此二人之长。这的确有些太过夸张了。但诸葛亮的自我包装却使很多人对他大加叹服。司马徽就认为,诸葛亮比管仲、乐毅还要厉害,司马徽甚至把诸葛亮比做是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张良)。 
诸葛亮给自己的服装设计是“头戴冠巾,身披鹤氅。”因为这样比较符合智者形象。而且诸葛亮自出隆中辅佐刘备以后,继续不断地包装自己,营造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 
如果谁总是在冬天扇扇子,你一定会认为他可能是疯了。可诸葛亮恰恰就是利用一年四季都“手摇羽扇,独坐轮车”来打造他的智者形象。偏偏我们也就认可了这样的智者形象。可谁又能想到,这样常年坐车,容易导致运动缺乏,并造成腿部肌肉萎缩、坐骨神经疼痛等问题呢? 
诸葛亮的自我包装越来越过分,后来甚至到了吹牛的地步。诸葛亮率军与零陵大将邢道荣对阵,诸葛亮用扇子指着邢道荣说:“吾乃南阳诸葛孔明也。曹操引百万之众,被吾聊施小计,杀得片甲不回。汝等岂堪与我对敌?”邢道荣大笑说:“赤壁鏖兵,乃周郎之主谋,干汝何事,敢来诳语!” 
鲁肃向诸葛亮讨要荆州的时候,诸葛亮就表明自己是赤壁之战真正的英雄,他说:“况且赤壁之战,要不是我军协力,加上我巧借东南风,他周瑜不要说是展半寸之功了,或许早被曹操将二乔置于到铜雀宫了,即使你鲁肃的家小,恐怕也是难保。” 
诸葛亮的形象虚高给他自己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既要做管仲去治理国家,又要做乐毅去统兵打仗。由于精力有限,结果这两样都没怎么做好。 
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是一个不喜欢做秀的人。不仅如此,他还总夸诸葛亮是“天下之奇才。”常叹曰:“孔明之才,吾不如也!”总之,他把表面上的风光全都让给了诸葛亮,但打起仗来却毫不含糊。 
司马懿抬高诸葛亮的水平,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这样即使自己偶有失败,也容易得到别人的谅解。诸葛亮与司马懿正好相反,他总是吹自己才高八斗,天下第一,所以他所承受的压力更大,也就更经不住失败的打击。后来,诸葛亮动不动就口吐鲜血,昏倒在地,这都与他自己过度做秀而给自己造成的心理负担有关。   
断了退路的做秀者   
有人说,中国人是一个内敛而谦虚的民族。这话不完全对。在某个时期,中国人是非常张扬的。拿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来说,他们看似不羡仕途,坚决与官僚划清界限。但他们却奇装异服,故意做出一幅放荡不羁的样子,有时还驴鸣长啸。他们不是真正的隐士,因为别人随时还能找到他们。当然即使你找到他们,他们也未必和你合作。他们会羞辱前来拜见自己的客人:“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是我的衣服,你走进我的屋子,就是钻进了我的裤裆。” 
“竹林七贤”的行为就是做秀,是为了引起别人的重视。七贤之中,有的果然受到政府重视,而封以官位。有的则惹怒了当权者,引来牢狱之灾和杀身之祸。可见,做秀也要恰到好处,要善于顺台阶下。否则就会把自己逼到绝路上。 
魏晋之后,文人中的做秀者少了,因为害怕政府迫害。但皇帝中的做秀者多了。 
唐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在走向浮华和迷恋女色的同时,他开始了自己的个人做秀,专心于书法和音乐的研究。他是唐代隶书代表人物,现存作品有立于西安碑林的书刻《石台孝经》和刻于泰山之上的《纪泰山铭》。李隆基在音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曲》就是他的杰作,代表了我国古代音乐史上歌舞音乐的最高水平,是流传千古的不朽佳作。只可惜他只顾得做秀而耽误了国事,给安禄山造成了可乘之机。安史之乱突然爆发,“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李隆基的好日子就此结束。 
南唐后主李煜,也是一边做秀,一边享受奢靡生活。他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过度做秀自然会影响治国大计,所以他很快作了赵匡胤的俘虏。投降以后的李煜,更加词情大发,写了不少流传后世的词。不过这些词大都在表达对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所以引起了宋太宗的不满,派人把李煜毒死了。 
宋徵宗赵佶,也是一个会做秀的主。在书法上,他所创“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成为历代楷模;在绘画上,山水、人物均有涉猎,尤其擅花鸟画。他勤于创作,被后世公认为承前启后的“大家”。只可惜这个做秀高手命运悲惨,被金人掳到天寒地冻的北方去了。 
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处理国家大事时糊里糊涂,但有一手极好的木工活。他好造漆器、砚床、梳匣等精巧器具,尤在雕刻上见工夫,作品施以五彩,精致妙丽,出人意表。做秀的皇帝不愿意治理朝政,于是把大权交给宦官手上,使得明朝江山日落西山。在他死后,崇祯继位,接过来的已经是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了。   
企业家形象虚高的惨重代价   
企业家,本是经济社会中最直接的逐利者,其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利润。但有时候我们会忽略这一点,不小心就为他们戴上了“英雄”和“精英”的帽子。而这些企业家也乐得享受“明星”般的待遇,他们所领导的公司也被人们寄予了厚望。殊不知,在企业家形象虚高的背后,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正与日俱增。终有一天,企业家会像诸葛亮一样,为自己的“形象透支”而付出巨大代价。 
一度被称作为中国首富的南德集团前主席牟其中,曾经以与苏俄“联合投资、研制、发射”卫星;用货易货的方式置换苏俄客机而轰动商界。“牟其中现象”被学术界作为专题研究,“南德文化”被无数企业奉为商战秘籍。牟其中成为了中国“一代儒商”的佼佼者,不仅两次登上“世界经济论坛”,也成为各大学争相礼聘的客座教授。然而,牟其中的豪迈多有华而不实之嫌,如“华尔街办银行”、“中美俄放卫星”、“再造北方香港”、“炸开喜玛拉雅山”…… 
1997年9月,一篇《大陆首骗牟其中》的文章出现在了《市场法制导刊》97增刊上,引起全国一片哗然;在这不久之后,《南方周末》一版头条又刊出记者质疑:《牟其中:首富还是首骗?》,从此牟其中走下了“首富”神坛。2000年8月被司法机关裁定犯信用证诈骗罪,并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时间,“首富”成了“首骗”,牟其中成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近来有人对那时的判决提出质疑,甚至有人认为牟其中完全可以翻案。假如果真如此,牟其中的“南德文化”恐怕也未必能恢复到往日的辉煌。 
科利华公司董事长宋朝弟,将“量子理论”运用到信息产业和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他认为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量子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连续、不确定和跳跃的,如同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呈一种波动的趋势。由此他认为他的企业也是可以跳跃的。1999年,科利华借大肆炒作《学习的革命》一书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同时以1。34亿元资金收购了股票市场上的“壳”资源——阿城钢铁。同年,宋朝弟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富豪第十名。未曾想,喜欢“量子跳跃”的宋朝弟这次跳进了陷阱里。在重组阿城钢铁时,他才发现该公司隐瞒了大量的债务,从此科利华给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当初的高价网络股已经龙落到了今天的“ST龙科”,科利华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第六篇错把投机当投资   
诸葛亮的投机之路   
谁也不能否认,诸葛亮是有才华的。但才华横溢的诸葛亮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却走的是一条投机之路。 
什么是投机?投机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把胜利寄托在对手的失算上,却丝毫不考虑天时、地利、人和。 
诸葛亮的第一次投机是投靠刘备,并获取刘备的信任。尽管《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关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但史家对此是有所争议的。有学者认为,是诸葛亮先去向刘备推销了自己,然后刘备才反过来主动邀请诸葛亮的。 
按下上面这个有争议的故事不说,单讲诸葛亮的《隆中对》。这本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战略方案,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隆中对》存在致命的缺陷。但就是这么一个闭门造车弄出的玩艺儿,却打动了刘备,使刘备对诸葛亮五体投地。也使后人把《隆中对》奉若致宝,甚至还把它编进了教科书中。可以说,诸葛亮的第一次投机成功了。 
在这以后,诸葛亮又进行了多次投机,比如承诺把荆州归还给东吴但又故意拖延;命令关羽攻打樊城以解荆州困局,但却不派兵增援关羽;远征南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等等。只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