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牙痕记 >

第130部分

牙痕记-第130部分

小说: 牙痕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吉思汗在回军路上接见长春真人丘处机。
在撒马耳干,道教全真派首领长春真人丘处机为西征的成吉思汗送去的一股清风。丘处机是道教全真派的掌门人,成吉思汗再次见到丘处机如同朋友一般。
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相会不要外人知道,在成吉思汗大帐外,丘处机的十八个弟子和纳牙阿率领的怯薛把守着,不让外人亲近,至于他们两个人谈的什么,是没有人知道的。丘处机清楚地告诉成吉思汗,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只能养生。还告诉他一条治国之道,劝他要清静无为,不要滥杀无辜。
“你要把这一条当作遗命写在法典里。”丘处机说这话时有些的语气有些生硬,“大汗,上一次见你,咱们说好的,你不再屠城的。”
“有时候是手下人所为,没有办法。”成吉思汗面难窘色,他想,幸亏没有外人看见,如果是守着部下,这个道人这样说,真是有点下不了台的。
“看来,你的部下是有些难管了。”
“是的,他们跟随我南征北战,都是战功赫赫。”
“如此说来,大汗,你的令有时候也不灵吗?”
“什么意思?”
“军令如山,你没有听说过吗?”
“我知道的。”
“知道就好。”
“长春真人,多谢你的直截了当和直言不讳,我会记住你的一些话的。”成吉思汗作出一副虔诚的样子。
“我是有些不相信你了。”
“怎么,丘神仙还有什么顾虑吗?”
“有。”
“说来听一听。”
“如果在你之后,或者说是你的命令不能执行的时候,我真的担心我的弟子们的人身安全。”
“我马上下令,凡天下长春教徒,一律不得杀之。”
“这个令,是可以下的。不过,我来见你,也不是光为我长春教徒们请命,是为天下苍生,为天下所有百姓来和你说道说道的。”
“我记下了。”
“大汗,天下之大,你征伐到何时是个尽头,还是回军吧。”
“回哪?”
“回你老家。”
“不儿罕山?”
“嗯。”
“我曾在那个山里呆了九天。”
“我知道你一些事情的。”
“怯绿涟河,多美。”
“是的。天下之大,你想到的还是你的故乡。”
“是这样的。”
“就算你得了天下,晚上睡觉不过七尺。”
“嗯。”
“天下女人也就是那么回事,何必要那么多事呢。”
“神仙,这是什么意思?”
“不懂?”
“嗯。”
“以后,你会明白的。”
“以后?”
“是的,你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我有四个大耳朵的女人,你是不让我近女色吗?”
“要清静无为。”
“我又不是道人,何必要清静无为。丘神仙,我打下这么地盘,干什么?”
“这要问你自己。”
“问我?”
“嗯。”
“是什么意思。”
“没有意思。”
“没有意思?”
“嗯,你说没有意思了。”
“丘神仙,你在暗示我,我有些懂了。”
“能懂就好。”
“我是说有点懂。”
“有一点也就不错了。”
“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意思。”
“没有意思?”
“嗯。”
“我现在真是要下决心撤军了。”
“这样更好。”
“更好?”
“是的。”
“我撤军以后,要把停止杀伐当作一条遗命。”
“这样最好。”
“你相信我?”
“是你自己要相信自己。”
“我做得到的。”
“那样,我就不用见第三面了。”
“撒马耳干不错的,你可以在此多呆几日。”
“我要回东土了。”
“真的要走?”
“嗯。”丘处机盘腿升到帐外的马上,“我走了,记住你说的话。”
“我会的。”成吉思汗亲眼见一个人兀地平空升起,他愣愣地呆在帐中好长时间,出帐时,丘处机和他的十八个弟子已经没有了踪影。
第九十七章
       “父汗,你和那个老头在大帐里呆了几天,都说了些什么。”窝阔台很想知道丘处机是怎么对他的父亲成吉思汗醍醐灌顶的。
“窝阔台,这个人真的是个神仙。”成吉思汗神情迷茫地望着远方,“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居然还会飞。”
“他飞了吗?”窝阔台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父汗,我看着他带着弟子骑马走的。”
“嗯。”成吉思汗叹息一声,“走了。这一生不会再见到他了。以后,你接任大汗后,记住要对他们长春教派的弟子好,不要杀他们,要重用他们。还要,咱们现在回师。”
“回师?”窝阔台看一眼成吉思汗说,“还要进攻西夏国吗?”
“是的,要把西夏灭掉。”成吉思汗的目光里又露出了杀气,“灭西夏和灭宋,入主中原一统天下,这个志向是不能变的。”
“是的,父亲。”窝阔台暗笑一下,心想,丘处机你叨叨唠唠几天几夜,父亲征伐天下的雄心一点也没有减呀。
西征大军开始回撤,到六盘山时,成吉思汗命大军安营休息。
秋高气爽,天气宜人。西夏国内得知成吉思汗就要围攻他们的消息后,城内人心惶惶。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是北魏鲜卑之后,其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那时党项族开始强大起来,其中拓跋赤辞投降唐,被赐姓李,迁其族人至庆州封为平西公。唐末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平黄巢起义有功,再次被赐姓李,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宋初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引起李氏的不满。虽然他们一开始服从宋的命令,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北控大漠,幅员辽阔。党项人在这个广阔的农田里耕作,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西夏经济的发展。并且西夏长期与汉人杂居,农业技术也达到很高水平,耕稼之事略与汉同。西夏本来没有瓷器靠掠夺宋人来获得,宋夏庆历和议以后西夏与汉族人民交往的同时学会了制瓷技术。西夏毅宗时期西夏开始兴建瓷窑开始生产自己的瓷器发展制瓷业。西夏的制瓷中心位于塞上江南银川平原其瓷器既吸收中原地区的优点,也有本民族的特点如淳厚朴实等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西夏瓷器。西夏崇宗仁宗时期经济大大的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逐渐发达起来,四方的物品会集到兴庆,进入了西夏经济最鼎盛的时期。西夏建国后采取联辽抗宋的战略不断入侵宋边境,夏宋之间的战争一直到1044年才平息。宋承认夏的割据地位,夏对宋称臣。但同年夏与辽之间又爆发了战争,夏取得了与宋,辽平等的地位。李元昊死后,他不满2岁的儿子李谅祚成为皇帝,由其母没藏氏专政。辽攻西夏,夏大败,向辽称臣。李谅祚子李秉常即位后被其母梁氏幽禁。1063年吐蕃禹藏花麻归夏。梁氏又发动与宋的战争,失败后被迫让权于李秉常。李秉常死后他三岁的儿子李干顺即位,梁氏再揽大权。重新发动与宋和辽的战争。李干顺亲政后采取依附辽,于宋修和的策略。战争逐年减少,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115年金朝立国,开始发动对辽的进攻,1123年辽天祚皇帝兵败逃到西夏,同时金使到西夏劝李干顺将辽帝擒拿送往金,以保障西夏不被金攻击。李干顺看到辽灭已不可挽回,答应了金的条件。从此西夏归服金,金灭北宋时西夏随其尾迹而入,获得了数千里的土地。李干顺死后其子李仁孝即位,西夏境内发生了强大的饥荒和地震,民不聊生,以此发生了巨大的人民起义。李仁孝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李仁孝死后,其子李纯佑即位,政治腐败,国势日益衰落。1206年他的堂兄李安全篡位,杀李纯佑。李安全改变了与依附金的政策,开始依附此时不断强大起来的蒙古族。他发动了与金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使两个国家被削弱,而且,他统治时期,西夏百姓十分贫困,军队非常衰弱,政治腐败到极点,而李安全自己却十分腐败,沉湎于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四处怨声载道。再说李安全附蒙抗金的策略并没有给他带来蒙古的友好。早在1205年蒙古就开始进攻西夏。至1209年蒙古三次出征西夏。夏无以抵挡,1211年西夏内部发生宫廷政变,李遵顼篡位,李遵顼仍然保持着襄宗李安全的作风,西夏政治更加腐败。1216年西夏因不肯派兵帮助成吉思汗西征,触怒了蒙古,次年蒙古第四次进攻西夏。1223年,由于李遵顼声称自己不愿做亡国之君,便让位给太子李德旺。
成吉思汗大军就要打过来了,兴庆府里乱作一团。
皇帝李?把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翊卫司、官计司、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飞龙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学、汉学所有官员召集到宫中议事,问是打还是不打。
“我们有五十万大军,足可以抵抗成吉思汗。”夏雪坚持全民皆兵抵抗蒙古大军,但一排排官员个个面面相觑无人附和。
“诸位大臣的意见呢?”李?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大臣说,“你们是什么意思,总要表个态吧。难道说真的要向成吉思汗投降吗?”
“是。”众臣异口同声。
“还想象以前那样献个公主求和吗?”
“是。”众臣又一次异口同声。
夏雪气愤地拂袖而去。
回到住处,见独眼人正独自喝着酒,夏雪走过去拿起酒壶一阵猛饮,喝干壶中酒的时候,两滴泪水也叭嗒一声砸向尘埃。
“怎么了?”
“养那些臣子干什么?”夏雪一声叹息,跌坐在独眼人身旁。西夏的军事制度是在党项的部落兵制的基础上吸取宋制而发展起来的。枢密院是西夏最高的军事统御机构,下设诸司。军队由中央侍卫军、擒生军和地方军三部分组成。由豪族子弟中选拔善于骑射者组成的卫戍部队从境内各军中精选出来的强勇之士组成,皆为重甲骑兵,京城地区还屯驻一支训练有素的卫戍部队近三万人,装备优良。擒生军人数约十万,地方军由各监军司所辖共近五十万人。夏雪不明白有这么多兵马,为何没有人敢挂帅迎敌,她觉得心中郁闷之极。
第九十八章
        夏雪觉得有些神思恍惚,她不明白大敌当前,为何朝中竟无一人敢挂帅迎敌。和独眼人喝酒时她有一种发泄的心理,觉得只是想尽快让自己醉去,那样,自己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了。她知道在襄宗神宗的腐败下,夏国已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尽管献宗李德旺是治国之才,仍然挽不回西夏政权覆灭命运。当年,李德旺曾打算趁成吉思汗西征之际抗击蒙古。不料机密泄露,被蒙古人打得措手不及,只有向蒙古投降,送人质求和才得免灭国。李德旺病死,他的侄子李?被推为皇帝,没有想到此子胸无帝王之志,眼看着成吉思汗大军将至,不思迎战,却想着献城投降。夏雪在半醉半醒间倚在独眼人的怀里,她很想消沉下去。
但独眼人对夏雪的投怀送抱并没有什么表示,他推搡一下夏雪,见她只是娇憨地笑了笑,并没有言语,便抱起她走向床铺,把她轻轻地放在床上。
“即将国破家亡,真的觉得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独眼起身想走的时候,夏雪扯住了他的衣袖。
“是的,但擒贼要擒王,你还是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独眼人用一只眼瞪着夏雪说,“如果你现在还是清醒的,不如就起来咱们一块去把成吉思汗的人头取下。”
“现在就去?”夏雪睁开眼,用迷离的眼神望着独眼人,“上一次已被耶律楚材识破了计谋,只怕难以再接近成吉思汗了。”
“除非你不愿意,如果你有信心,什么事情都做得到的。”独眼人拉一把夏雪,见夏雪并没有起来的意思,便叹息一声,“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你也有是练武之人,就不想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吗?象你这样意志消沉,只能等死了。”
“我是不怕死的。”
“你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真的是觉得活着没劲,朝中那么多男人,吃奉碌,拿国家的钱财,现在,国难当头,却没有一个站出来。”
“你不也是一样的躺在这里象个癞皮狗。”独眼人说着起身欲走。
“去哪里?”
“现在就去蒙古大营,看一看成吉思汗那边有什么动向。”
“我和你一块。”
“这还差不多。”独眼人和夏雪来到蒙古军营外,远远地看到军营中兵士络绎不绝,营门外只两名官兵把守,并无异状。
“那何兵营怎么如此平静?”夏雪双眉紧蹙道,“怕只怕成吉思汗大营已成龙潭虎穴了。待会儿大打起来须跟在我左右,不可散开。”“是,不管前面有什么凶险,总得闯过去的。”
夏雪和独眼人刚近兵营门,陡闻一阵大笑,大批官兵纷涌而出,托雷率兵将二人团团围住,足有四五千之众。两人早料到有此情景,倒也不惊,抽出长剑,杀向官兵丛中。一时间,喊杀声震彻了天地,兵营门口变作了一块血腥屠场。夏雪和独眼人两人肩并着肩,两把剑象昏暗的空中划过天际的闪电,要劈开那遮天的乌云。血在前面不停地洒,惨嚎不绝。
夏雪带着醉意,内心早已麻木,她现在只有一个信念在心中盘旋,往前冲,去斩掉成吉思汗的人头。
夏雪手杀得发酸了,蒙古兵还是一批一批冲上来,独眼人见情势不妙,大喝一声,拉了夏雪的手朝前跃去。刀光剑影在脚底下闪过,将近兵营大门时一声喝,纵身掠上兵营大门而去。弓箭手见状一阵猛射,如雨般的飞矢挟着劲风朝两人齐攒而来。独眼人和夏雪两人长剑一舞化作一道光圈,只听一阵叮叮当当的连珠脆响,箭矢纷纷飞迭。两人只顾拨箭,身子一沉,又自落下地去,被蒙古兵围住。正值此时,陡听得兵门外传来一阵打斗声,夏雪游目望去,只见兵营门外有个百岁老太婆,她如丝般的长发迎风间,一对柳叶刀化作两道精芒,把弓箭手杀得四散逃窜。夏雪精神一振说:“多谢师祖援手。”那百岁老妪正是雪莲圣母,她看一眼夏雪道:“此非说话之地,快走吧。”夏雪和独眼人哪敢怠慢,紧紧地跟随雪莲圣母遁向远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