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你为什么是穷人 >

第14部分

你为什么是穷人-第14部分

小说: 你为什么是穷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估计那大臣是被杀掉了!敢开这种玩笑。 

穷人就像棋盘的前几个格子,1 粒米和2 粒米之间没有多大差别。穷人创业基数太小,起点太低,
就算你发展的速度很快,你疯狂运转,还是个小雪球,说不定没等你滚大,天气已经暖和了,雪又要
化了。 

穷人的发展很难,起步难,坚持更难,就那么几颗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可是一件事情的成功,
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个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
切都是铺垫。 

铺垫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第1 颗米,就没有后面的大车小车。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艰难的,能不能等到那最后的一天,就看你的道行了。 

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个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

候鸟式生存

人要影响环境是很难的,人只能适应环境,但同样是适应,却有不同的方式和结果。 

大自然中,当严酷的冬季来临,有的动物吃饱喝足,长一身脂肪,躲进洞穴,不声不响地睡一个
冬天,就把最困难的时候熬过去了。而另一些动物却成群结队,远走高飞,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


方过冬。 
这是两种不同的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后者却坚守自我,以空间的变化来
达到目的。 
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够坚守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相信也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
但是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不能说哪种方式更好,两种人都
各有所获。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面临更多的机会,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你就不知道自
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 
树挪死,人挪活,穷人往往过多地依赖环境,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但是这不能全怪穷人,对
一个大山里的农民来说,要让他走出大山,其难度确实不是山外的人所能理解的。 
候鸟都是那种精壮的鸟,候鸟式生存对人的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要保证长途跋涉,必须得有充
足的耐力和体力,还要明辩方向,要有足够的机敏,躲避沿途的风险。候鸟是不能贪图享受的,一旦
上路,每天都得去寻找食物,每天都得在陌生的地方入睡。 
穷人也有很多梦想,如果你热衷于购置房屋,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那么你不是候鸟;如果你每
次聚会,都是些多年的老友,你也不是候鸟。追求新的,必将舍弃旧的,对候鸟式生存的人来说,动
荡不安,这就是代价。 
候鸟都是那种精壮的鸟,候鸟式生存对人的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
穷人不要感恩戴德
当富人光临穷人区,穷人们都以为富人要施舍几个,就连富人装着衬衣袜子的密码箱里,穷人都
以为码着成捆的钞票。于是铺红地毯,夹道欢迎,宰鸡杀鱼,吃空运来的海鲜,巴不得把心都掏出来
炒成一盘菜,只要富人高兴。 
但富人最需要的是装满钱袋而不是装满肚子,穷人其实搞错了,富人不是来施舍的,而是来赚钱

的,穷人拿自己的惯性思维去对付富人,结果是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 
只有穷人才是为了填饱肚子到处奔波,富人的需求根本就和穷人不同。 
不要因为富人投了资就歌功颂德,富人不投资就只有憋死,投资失败,很可能变得比你还穷。所

以大可不必感恩戴德,更不必卑恭屈膝,该投的他总会投,不投的你就是下跪也没用。 
富人是按经济的原则思维的,他做一切的事情自然有他的考虑,你只有适应他,而不要想去影响
他,改变他。 
不要因为富人投了资就歌功颂德,富人不投资就只有憋死,投资失败,很可能变得比你还穷。 
穷人的钱存银行
富人的钱是不会存银行的,他们的钱以资产形式出现,无论是有形资产,比如厂房、土地、产品
等等,或者无形资产,比如品牌、信用等等,有了这些资产,他就有了磁场,穷人的钱以及穷人本人,
都会源源不断向他靠拢,给他带来更多的财富。 
所以富人哪怕失败了,输得精光,只要他人还在,他那稔熟的赚钱模式还在,他就可以再去融资,
再向穷人借钱,东山再起。 
人一旦带上穷人的烙印,一旦习惯了将自己的劳力当成资本,就永远不会去动脑筋变成一面聚光
镜,去集聚别人的劳力和钱财。然而,靠工资,靠银行利息,你就是累死也只不过如此,最多一个小
康,而富人早就大康了,他们巴不得你永远这样。 
有了这些资产,富人就有了磁场,穷人的钱以及穷人本人,都会源源不断向他靠拢。
挣得再多还是穷人 
很多人穷,不是因为挣得太少,而是因为花得太多。 


位于北京东单繁华地段的王府饭店,一楼和二楼云集了在中国能看到的最顶级的时装品牌,范思
哲、阿玛尼、夏奈尔,几千元一件的T 恤、近万元一双的鞋,究竟是卖给哪些人的呢? 

几年前,意大利一家高级皮包品牌在中国做了个调查,想知道在中国购买这个牌子皮包的是什么
样的消费群体。调查结果很让他们尴尬,这个在欧洲以高贵典雅著称的品牌,在中国的购买者却多是
夜总会里的“小姐”。在深圳,一款标价为6000 元的内衣刚上市,深圳人的一致反应是:这不是良家
妇女穿的。 

“小姐”显然不是富人,哪怕她挣钱再多,都是属于干体力活的,无论挣钱的数量还是用钱的方
式,离真正的富人都还差得远。事实上,“小姐”都是穷苦人出身,穷苦人一旦有了钱,就总想抹掉
穷苦的痕迹,跻身于他们一直向往的上层社会。为什么暴发户你一眼就能认出来呢?凡是出于身份意
识而挥金如土的人,骨子里都是苦大仇深的。 

富人也用钱,而且是大把的用,但用钱的心态不同,用法也迥异。 

华人中最有钱的莫过于李嘉诚,而李嘉诚的“吝啬”也是出名的。据说就是地上掉了一分钱,他
也会弯腰捡起来。虽然传说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但一种说法之所以流传,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有一件真实的事,李嘉诚曾到西北考察,在听取了一位大学校长关于校园网络建设的报告后,李
嘉诚走到前台,拿起一个矿泉水瓶说,如果生产这个矿泉水只要8 万,你却向我申请10 万,那多余
的2 万就是浪费。 

这就是富人的观念,钱再多也不能浪费! 

那么怎样才叫不浪费呢?“小姐”就不该买6000 元的内衣了?!那是人家的工作需要!就算不
需要,花钱买快乐,多花钱,多快乐,怎么就浪费了?! 

现在的人已经没有浪费的概念了,如果还有,那也是光荣的代名词。往小里说,他浪费得起,你
不服气?往大里说,他拉动了消费,推动了经济,提供了增长点,其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
义,恐怕还会留下光辉一笔呢! 

以消费为荣,已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如果说几年前买一件6000 元的内衣,就被视为“不良妇
女”,那放在今天,实在是少见多怪了。 

中国正在兴起一个以消费为快乐的年轻的群体。他们有才华,也有运气,一份好的工作,几千元
的月薪,足以支持这种昂贵的快乐。千元的T 恤,买起来毫不心疼,百元的咖啡,喝起来只要是爽。
有钱要消费,没有钱借钱也要消费,在他们眼里是没有明天的,快乐,就现在! 

其实他们挣得不少了,相对于一般人来说,但相对于他们的消费方式,还是少得可怜。所以挣再
多,还是“月光族”,没有积蓄,没有房产,如果生个病住个院什么的,还得找家里支助。 

这似乎是一种时尚,看起来轻松,其实很沉重。商业社会里,任何时尚都带着商业的目的。越多
的人紧跟时尚转圈,商业的机器就转得越欢。你拼命工作,拼命挣钱,拼命享受,然后又拼命工作,
最后呢?还是没钱!你这样谁更高兴呢? 

真正的富人是那些不需要工作就能生活得很好的人,要想生活有格调,首要的前提就是闲暇。拼
命消费其实是穷人的习惯,也是穷的原因。 

穷人,挣得再多还是穷人。 
多少年前,鲁迅先生就让那个苗条的豆腐西施,说了一段财富语录:“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
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是有钱”,话虽忿忿,还是有些道理的。 
豆腐西施的财富语录:“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是有钱”,话虽忿
忿,还是有些道理的。 
穷人购物 富人投资

女人都喜欢花钱,报纸上那些大版大版的百货公司广告,都是打给女人看的。 


女人常常发疯似地买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后扔进储物柜里,直到落满灰尘,最后被当作废品处
理掉。她们其实并不心痛,因为已经爽过了,花钱的意义在于购物的过程,至于那商品本身的价值反
而降到了其次。 

这样的女人,你永远不要指望她成为一个投资家,她的兴趣只在于让钱流出去,而不在于让钱流
进来。 

一件时装会很快贬值,穿不了多久就只有扔掉。而购置可以赢利的资产,却能让钱源源不断流进
你的腰包。 

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还可以转手买卖,不同的处理方法决定了它的性质。同
样的东西,可能是资产,也可能是负债,就看钱是流向你的口袋,还是从你的口袋里流出去。如果房
子是让钱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资产,如果是为了这个房子,把钱从口袋里流出去,它就变成了你的
负债。 

富人总是尽量地把一切东西变成资产。穷人却总是把有限的东西变成负债,两者的距离当然会越
拉越大了。 

她的兴趣只在于让钱流出去,而不在于让钱流进来。 

穷人投资致富 
世界是最大的富翁都是办公司的,但如果让你也投资办一个公司,你可能又会感到为难。有没有
一个办法可以不创业办公司,又能成为亿万富翁呢? 
有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公式:从现在开始,你如果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 万元,如果你每年存下的
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如此持续40 年后,你能积累多少
财富呢?依据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1。4万×(1+20%)×40=1。0281亿,你就成了一个亿万富翁! 

听起来不错,从理论上讲,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且很多人一年的储蓄远远不止1。4 万元,推断
下去,你还完全有可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而按同样的程序把钱存进银行,按享受平均5%的利率,40 年后又是多少呢?同样依照公式:1。4
万元× (1+5%)×40=169万元,你只是个区区百万富翁。 

且不说40 年后百万富翁还算不算富翁,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单就亿万和百万的比较,两者相
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在这个公式里,每年投入的1。4 万元是不变的,40年时间也是固定的,唯一不同的是投资回报
率。穷人要想致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高回报的投资。 

这一点不光是适用于穷人,诺贝尔基金会的成功也归功于此。1896年,诺贝尔捐献980 万美元
作为诺贝尔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但是每年发布的奖项必须支付高达500 万美元的奖金。到1953 年基
金会只剩下300 多万美元。也就在这一年,基金会将原来只准存放银行与买公债的理财方法,改变为
应以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的理财观。这样到1993 年,基金的总资产竟然滚动至2 亿多美元。 

不过,管理诺贝尔基金会的都是专家,他们有投资的素质。穷人投资未必就有这样的幸运。正因
为穷人富人都在投资这条路上挤,这条路才是格外艰险的。凡是回报率高的投资,风险必然也大,投
资理财是否成功,最终还要由素质决定的。 

投资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条险道,投资成功的许多范例都只是特例,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投资的
公式也只是理论上的计算,为你提供一种思路而已。 

从理论上说,你想成为亿万富翁,只需具备三个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回报以及长期等待。

而实际上要达到这一点,还要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 

你想成为亿万富翁,只需具备三个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回报以及长期等待。 


穷人干嘛非得投资

几乎所有教导穷人致富的书都异口同声劝穷人投资,其实,很多穷人都是被投资整得更穷的。 

中国的投资渠道就那么几条,炒股是条捷径,可是有几个人是炒股炒发了的?神话倒是听了不少,
具体到自己头上,不亏就已经是万幸了。有的大户、中户,一百万炒成了三十万,五十万炒成了二十
万,本来还算个富人,这下也要在贫穷的边缘徘徊了。散户就更是可怜,中午一个盒饭,能买三元的
绝不买五元,这下倒好,一个跌停,要多少个盒饭才补得起?几年下来算个总账,周围的熟人,输掉
一辆车,输掉一套房的,简直是平平常常。 

干嘛非得投资! 

你也可以不炒股,你想脚踏实地,你投资实业,搞一个小小的公司。但生意哪有那么好做的,成
功的是少数,辛苦几年下来,算一算账,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单位,分一套房,一房改,至少也值多
少万,你挣的那点也不比别人强。 

人就是喜欢折腾,穷人也是如此,只不过穷人家底薄,几折腾几折腾的,那点底子就没了。 

有个司机给人开出租,辛苦。开了几年总算有了点钱,也想把它当成资本,就去买了辆夏利,请
了个司机,和自已轮班开。谁知道新车买回来还不到一个月,他买的那款夏利哗哗降了两万,报上说
还有降价空间。两万呀,得开多久车才赚得回来!早知道还不如躺着,什么也别干,至少那两万还在
呀。 

社会上流行过很多热门的发财之路,比如说海狸鼠、传销、集资等等,无不是振臂一挥,应者云
集。结果呢?又费马达又费油,赔了夫人又折兵。 

穷人受自身素质和弱势地位的局限,在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