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

第12部分

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第12部分

小说: 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次是1669年,受康熙皇帝派遣,刑部尚书明珠前往福建主持对于台湾的和议工作。明珠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康熙皇帝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康熙皇帝不愿意台湾成为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国家,故而谈判破裂。
此后发生了〃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趁机与吴三桂、耿精忠联合,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转战数年,吴三桂失败,郑经孤军难支,又退回台湾。清朝再一次争取谈判,郑经再次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双方各持自己的立场,谈判又无结果。
                  第37节:施琅收复台湾之役前后的张英(3)
第三次是1681年,长期主政台湾的郑经去世后诸子争位,郑氏家族内部矛盾激化。清政府也在这一年最后平定了〃三藩之乱〃,能够腾出手来考虑平台的问题。福建总督姚启圣上书力主乘胜收复台湾。康熙皇帝再度采纳大学士明珠的意见,决定对台湾郑氏先行招抚,若招抚不成再用武力。当时郑氏政权已无恢复明室的可能,只想保住在台湾割据的局面。他们在与清朝的谈判中,多次要求〃不剃发〃,〃世守台湾〃。康熙皇帝在遣使与郑氏代表谈判中许诺,如郑氏归顺清朝,则可〃保境息民〃,仍在台湾居住,但郑氏必须成为清朝臣民,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方面显然对此没有兴趣。谈判再度破裂。
9次谈判未果,天平开始向着有利于索额图为首的一方大臣倾斜。这才出现了前面我们所说的1683年施琅率领水兵2万余人、大型战船300余艘、中小战船230余艘的收复台湾之役。
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之役取得轻而易举的胜利,也大大助长了以索额图为首的一方大臣的气焰。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朝廷中,最好的情况是朝廷的内部分成水火不相容的两个派别,而这两个派别又打得难解难分,而皇帝则处于居中调停的状态,成为最高级别的、最高权威的仲裁者。
因此,我们知道,如果说,前面我们所讲过的、历时8年的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实际上是属于以明珠为首的大臣集团的话,现在这场施琅收复台湾之役的最终胜利那就完全是属于以索额图为首的大臣集团的了。
因此,我们说,到现在为止,大清王朝的朝廷内部,就出现了明珠集团和索额图集团的激烈竞争的情况。而现状则是,形势稍微有利于索额图集团。
那么,康熙皇帝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第一,稍微加强一下明珠集团的力量,以期达到竞争双方的暂时平衡;第二,在竞争双方中布下自己的棋子,以期达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目的。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康熙皇帝想起了已经回家4年、好像在以前属于明珠集团成员的张英。
5康熙皇帝重新启用张英内幕
因此,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决定,重新启用张英入朝,让张英官复原职,重新担任他的翰林学士兼礼部侍郎职务。于是乎,4年过后的张英再度回到了北京,重新担任他曾经担任过的翰林学士兼礼部侍郎职务。
很快,康熙皇帝就发现,张英的这点官职似乎并不足以完成他赋予张英的历史使命。于是,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觉得,应该加重张英的分量给张英更多更重要的官职。于是乎,很快,张英就担任了兵部侍郎的职务。
兵部侍郎是兵部的副长官,明代从二品,清代为正二品。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乃六部(吏部即组织部兼人事部、户部即财政部及民政部、礼部即外交部及教育部、兵部即国防部、刑部即公检法三部、工部即建设部)之一,〃兵部〃掌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历代相沿。尚书是部长,〃侍郎〃,相当于今日的副部长。不要小看了这个与礼部侍郎同样在大清王朝都属于正二品的官职,这个官职,我们都知道,在实际上可比礼部侍郎的实权大多了。
还不限于此,很快,康熙皇帝又给张英增加了一个官职:兼管詹事府。
正是这个官职,使张英感觉到了更加深刻的丝丝寒意。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还要简单介绍一下詹事府。
所谓詹事府,是明清两朝掌管皇后、太子家族(东宫)事务的机构。清朝政府于顺治元年(1644年)设詹事府,为辅导东宫太子之机构,同年十一月裁撤,其事务并入内三院。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复置,设詹事、少詹事,以内三院官兼任。詹事府设詹事满、汉各1人(正三品)、少詹事满、汉各1人(正四品),左、右庶子满、汉各1人(正五品),洗马满、汉各1人(从五品)、左、右中允满、汉各1人(正六品),左、右赞善满、汉各1人(从六品),主簿满、汉各1人(从七品)、笔帖式6人。
詹事府的职掌是:凡皇帝坐朝或秋审、朝审以及九卿、翰、科、道会议之事,詹事、少詹事均得〃侍班〃或参加集议。凡纂修实录、圣训,詹事府詹事、少詹事例得充任副总裁官及纂修官。纂修其他书史,少詹事皆得充任纂修官。此外,有些职掌是与翰林院互兼的。清初规定,凡东宫千秋节(东宫诞辰)及元旦、冬至行礼庆祝、表笺文式,由詹事府坊局官撰拟颁发。
正是在詹事府的职务上,张英深刻地感觉到了为官的不容易,在皇帝身边为官更加的不容易,在太子身边为官更加的不容易。这要是弄不好,可是要杀人掉脑袋的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38节:康熙皇帝的家事(1)
前面,我们说到了张英在自己的家里休息4年以后,被康熙皇帝重新启用,除了担任兵部侍郎外,还兼管詹事府事务。所谓詹事府,我们知道,这是明清两朝掌管皇后、太子家族(东宫)事务的一个机构。换句话说,1785年以后,张英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与太子打交道的生涯。我们说,与太子打交道,这可不是什么好活儿啊。在皇太子身边为官,这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要是弄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啊!这是怎么回事呢?话还要从康熙皇帝的后宫说起。
在清廷入关后的10个皇帝中,数康熙皇帝的后妃最多,先后有4个皇后、3个皇贵妃、1个贵妃,11个妃子,8个嫔,10个贵人,8个常在,10个答应;此外还有一大群难以确定的没有名位的后宫佳丽。您看看,光皇后就有四个。
1康熙皇帝和他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的关系之谜
康熙皇帝的第一个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尼的孙女索尼的长子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也就是索尼的三儿子索额图的侄女。《康熙王朝》中说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额图的女儿,这是错误的。
不过,一般来说,我们都知道:大清王朝曾经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皇帝一定要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怎么这回改了呢?
话还要从顺治皇帝去世之后的局面说起。
1661年2月5日(阴历正月初七),顺治皇帝突然去世,年仅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按照大清王朝的传统,皇帝年幼的时候,国家的政务应该由一两位宗室的亲王摄政,但由于顺治皇帝在位初年睿亲王多尔衮擅权对皇权构成极大威胁的前车之鉴,顺治皇帝和孝庄皇太后决定不依旧制,而是改由异姓大臣来共同辅政,于是确立了四辅臣制。
这样,在同多尔衮斗争中有功的重臣元老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成为辅政大臣,其中索尼为首辅大臣。四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最初相安无事。然而随着四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的势力日益扩大。鳌拜这个人太专横,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
眼看鳌拜权倾朝野,孝庄太皇太后为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转而笼络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的传统,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于是,就有了1665年10月22日(康熙四年九月初八),11岁的康熙皇帝和12岁的赫舍里氏皇后遵照孝庄太皇太后懿旨举行大婚典礼的这件事。很快,1669年的夏天,康熙皇帝就在赫舍里氏家族的协助之下除掉了权臣鳌拜!因此我们说,康熙皇帝迎娶赫舍里氏皇后,完全是一场政治婚姻。
那么既然这是一桩政治婚姻,康熙皇帝与他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的关系如何呢?
应该说,他们两个人的感情关系还是非常稳定的。换句话来说,在康熙皇帝的众多的后宫佳丽之中,康熙皇帝本人还是更喜欢他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第一,两个人是〃发小〃。
他们是从小的玩伴,可谓是青梅竹马、总角之交,情投意合。〃绕床弄青梅〃、〃羞颜尚不开〃,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窦初开的赫舍里氏皇后这对小夫妻婚后恩爱甜蜜,生活非常和谐,彼此感情颇深。因此,他们是一对幸福的夫妻。
                  第39节:康熙皇帝的家事(2)
第二,两个人属于〃患难夫妻〃。
他们共同度过了鳌拜专权的日日夜夜。在他们共同生活的岁月里,赫舍里氏以自己〃宫闱式化、淑德彰闻〃的得力辅佐,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康熙皇帝无后顾之忧,能够集中精力料理国政,为日后建立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赫舍里氏皇后不愧为康熙皇帝的贤内助。
第三,两个人属于政治婚姻。
既然是政治婚姻,就容不得少年康熙皇帝对赫舍里氏不好。这里的政治婚姻,是说他们的结合是孝庄太皇太后刻意安排的,其背后的目的是爱新觉罗家族要借助于赫舍里氏家族的手除掉权臣鳌拜!
因此,皇后赫舍里氏家族对于康熙皇帝有恩。
我们说完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就该说到他们的孩子了。
1670年初,赫舍里氏皇后为康熙皇帝生了一个聪明乖巧、活泼可爱的小皇子承祜。而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才15岁,赫舍里氏皇后才16岁。
可惜的是,康熙皇帝和赫舍里氏皇后的爱情结晶承祜不到4岁就不幸夭折了。这毕竟是赫舍里氏皇后的第一个孩子,由于忧伤过度,赫舍里氏皇后的身体变得孱弱多病。此后的康熙皇帝对赫舍里氏皇后是越发的关爱有加了。
1672年冬,赫舍里氏皇后在京生病,当时康熙皇帝正陪同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在遵化汤泉疗养,闻知此信,征得祖母同意,即刻飞骑进京探望。直到皇后病情好转,方才放下心来。
1674年夏,赫舍里氏皇后第二次临盆,康熙皇帝异常高兴,当即取一个乳名叫保成,这就是后来的皇太子胤礽。康熙皇帝祝愿这个孩子能够平安成长。
然而,赫舍里氏皇后却因难产导致昏迷不醒,几个时辰之后,年仅21岁的赫舍里氏皇后就去世了。赫舍里氏皇后是清朝所有皇后中去世年龄最轻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难产去世的皇后。赫舍里氏皇后去世了,可是皇后的位置不能空缺啊?总得有人填补这个空缺出来的位置啊?
2康熙皇帝和他的另外三个皇后
赫舍里氏皇后去世3年多之后的1677年秋,康熙皇帝就把这空缺出来的位置赏赐给了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孝昭仁皇后。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就成为康熙皇帝的第二个皇后。
钮祜禄氏皇后刚刚入宫的时候仅仅是个很普通的妃子,好不容易她才等到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转正的机会,可惜的是,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却没有福气,仅仅半年后的1678年3月18日(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在还没有给康熙皇帝留下任何子女的情况下,就到阴间找赫舍里氏皇后聊天去了,年仅24岁。此时,距赫舍里氏皇后死还不到4年的时间。她的丧期正是征讨三藩的关键时候。
这样,康熙皇帝就迎来了他的第三个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之亲侄女,即康熙皇帝的嫡亲表姐。1677年被册封为贵妃,1681年晋升为皇贵妃,1683年生皇八女。
佟佳氏皇后的命比钮祜禄氏皇后的命还不济,1689年8月23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在她的病势非常沉重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念及她是自己妈妈的亲侄女,才册封她为皇后。可惜的是,这个佟佳氏皇后只当了一天的皇后,就去找赫舍里氏皇后和钮祜禄氏皇后聊天去了。
从此,直到康熙皇帝病逝,再也没有了皇后。
问题在于,人们说的康熙皇帝的第四个皇后乌雅氏皇后是怎么回事呢?
康熙皇帝的第四个皇后乌雅氏,其实是死后追封的换句话说,她生前一天皇后也没有做过。乌雅氏皇后是母以子贵的典型代表。
乌雅氏皇后,满洲正黄旗人,她是护军参领威武的女儿。1678年12月13日(旧历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她为康熙皇帝生下了一个孩子胤禛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可是当时,这个乌雅氏还什么都不是呢!直到1679年,康熙皇帝看到这个乌雅氏所生的孩子命还挺大,没死呀,于是就册封这个乌雅氏为德嫔。1681年,康熙皇帝一看,这个孩子还挺壮实,看来的确死不了了,那就再加封吧,于是再加封乌雅氏为德妃。就在这一年,德妃乌雅氏又为康熙皇帝生下了皇六子胤祚;1682年生皇七女,1683年生皇九女,1686年生皇十二女,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禎。1723年康熙皇帝去世后,德妃的儿子继位,是为雍正皇帝,尊德妃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可是还没能够等到正式上册呢,这个皇太后就在1724年7月13日(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了,享年63岁。
                  第40节:康熙皇帝的家事(3)
这个乌雅氏皇后为康熙皇帝生了三子三女,活下来的二子一女。无论是从生下来的孩子来说、还是从养活了的孩子来说,这个乌雅氏皇后都在康熙皇帝的后宫当中是属于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