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179部分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79部分

小说: 少年之烽火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营长和教导员里闹腾的最欢当然还是三营长马长胜和五营长何翠花,每个人都摆出了一大堆的理由说明他们是最适合的部队。

    政委王成德只好让团长李勇来决定了,李勇一直都在听着这些老战士的议论,到后来决定用马长胜的三营,何翠花的五营从两侧起攻击,用宁金山的四营从正面起攻击,三个营一起上,没有什么突击队一说,谁先上去谁就是突击队,仗打得怎么样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一营、二营、侦察营和辎重营当预备队,卫刚的机枪营被李勇拆成了三部分,分别配属给了三个主攻的步兵营,做为他们营属的支援火力来使用。

    李勇让一营、二营和侦察营当预备队也是出于多方面考虑,一营和二营是独立团里战斗力最强的两个营,他们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伤亡也最大,特别是榆林战役,两个营伤亡都过了一半,让这两个营适当地放松一下也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战斗力提升。

    而侦察营就不用说了,他们没有步兵营里的重武器,山地攻坚又不是他们的强项,因此营长张劲松也没和这几个步兵营争什么任务,争了团长和政委也不会给他们。

    最后李勇又提出一个方案,劳山地势最险要的是后山,后山没有办法攻打,兵力无法展开,但是我们也不能让敌人闲着,要派一支部队Cha上去,用奇兵打他个突然袭击,没准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大效果,最低限度也能为几支主攻部队牵扯一下敌人的火力和兵力。

    李勇这个方案一提出来有个人猛的站了起来,谁呀?独立团起家时候的老战士,陕甘宁边区的子弟兵,警卫连的连长李玉明:“团长,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连吧,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这还是李玉明第一次在会议上争取任务,警卫连吗,主要任务是保护好团部和团长不受损失,大的战斗基本上没他们的分。

    李玉明这一说完,侦察营长张劲松也站了起来:“哎呀,我说李玉明,你们警卫连怎么抢起我们的任务了,这样的活计是应该我们侦察营干的,团长,这个任务交给我们营吧,保证完成任务。”

    李勇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是看着李玉明问道:“为什么要争取这个任务?有什么把握?”

    “团长,你还记得咱们刚成立特务连打磐龙吗?那时候不也是我从后山上去的吗?我对爬山有心得,我们警卫连除了三排这一阵子都在练习爬山,我们有把握从后山的悬崖爬上去。”

    李玉明的警卫连有三个排,一、二排是战斗排,主要负责团部的警卫任务,三排是团里的通讯排,算是独立团最核心的保密单位了,虽然名义上归警卫连管辖,实际上是由排长李佳这个姑娘一手管理的,警卫连的训练他们也大都不参加,他们的训练都是和接电报电文有关,所以李玉明能指挥和训练的其实也就是警卫一、二排。

    李勇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还有什么理由?”

    说到这里李玉明也有点不好意思:“团长,咱们团成立这么长时间了,我们警卫连除了刚开始几次打的挺过瘾以外,到了后来大仗一次也没捞到,都是些打闹的,没意思,我们警卫连也想多立功吗,给收复延安做点贡献。”

    李玉明说到这里会场一片笑声,张劲松也咧着大嘴说道:“我说是咋回事,原来是李玉明这子看咱们立功眼红了,行了,这回不跟你们争了。”

    李勇:“有把握上去?”

    李玉明:“团长,你和政委观察地形的时候我也没闲着,我都看了,这后山虽然挺陡的,但和磐龙镇没法比,我们有把握上去。”

    两个警卫排,八十多人,全都兴奋地站在团部的大门外,这些人全部是从团里各个部队里挑出来的,绝大多数和李玉明一样是边区的子弟兵,有些还是老红军和赤卫队员的后代,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对部队,对长赤胆忠心。

    有什么样的官就带出来什么样的兵,这两个警卫排的战士训练内容除了普通的战斗技能外,还和李玉明一起练习爬山,谁让咱连长好这个,这回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这些战士和团里的长很熟悉,李勇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叫上名字来,对他们的脾气秉Xing和特点也大都了解。

    站在战士们面前的李勇没有喊什么口号,只是用低沉的声音说道:“任务很危险,困难很大,我知道你们都不怕死,拿出你们的勇气来,让敌人知道知道什么叫陕甘宁边区的子弟兵,出。”

正文 第317章 山地攻坚战

    第317章山地攻坚战

    两个排的战士,八十多个梆小伙子,每人都是一长一短的双家伙,除此以外还按照连长的要求每人都背了一个五公斤的炸药包,在团长低沉的命令声中,借着夜幕的掩护出发了。

    在李勇和王成德等人注视的目光中战士们跟在李玉明的身后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按照事先侦察好的地形,两个排的战士没用多长时间就绕到了劳山背面的一大片树丛里,看着黑忽忽的大山李玉明下了第一道命令:“全体都有,原地休息,不许抽烟,不许暴露目标。”

    战士们对连长不许暴露目标的命令能理解,对让他们原地休息就不明白什么意思了,有的战士就小声问:“连长,这大山就在咱眼皮子底下,还休息个啥呀,上去就能把敌人捞住,痛痛快快干***。”

    李玉明瞪了这个战士一眼:“知道个狗屁,还上去干***,咱们是干什么的?咱们是来偷袭的,象你这样就知道痛快不管不顾乱打一气还叫偷袭吗?”

    要说经常跟在李勇身边也有好处,这些一年前还什么也不知道的小青年今天都懂得战术了,李玉明更是如此,他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基层指挥员了。

    这个被李玉明臭训的战士笑着又问道:“知道了,还是咱连长明白的多,那咱什么时候开始干?得有个时间吧?”

    正在这个战士问话间,就听到从不远处的延安方向传来了隆隆的爆炸声,四面八方的炮弹雨点一样飞过去,夜空被打的通红,整个延安城都好象被爆炸笼罩起来。

    李玉明看了下表,时针指向晚上八点整,西北野战军对延安的总攻击开始了,一年多前,从延安撤走的部队又回来了,不过回来的可不只是原先的那些人了,先前那些还剩下的老战士基本都已经是部队里的各级指挥员了。

    看着漫天的炮火战士们低声欢呼着:“是我们的炮,是我们的大炮,我们也有这么多的大炮了,好家伙,真厉害呀,这么一通炸,国民党的士兵还不得把裤子都尿了。”

    警卫里连的几个战士还真就说对了,据守在延安城南一带的国民党守军没尿裤子也差不多了,一个个被吓得全身发陡:“吗的,八路啥时候也有这么多的大炮了?这还怎么打仗?我看没等八路冲上来咱们就得让炮弹炸死。”

    打仗吗,谁挨炸都是正常的,但是八路军和解放军的经历和别的部队不一样,以前都是闷头挨炮的主现在有了自己的炮兵,这样的变化对部队的士气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哪个战士不希望自己的部队强大?

    劳山脚下,独立团团部,李勇听着延安方向传来的剧烈爆炸声,对着步话机的话筒喊了声:“开始。”

    三个步兵营的战士们,在爆炸声和夜色掩护下,一点一点地向劳山国民党的防御阵地摸过去。

    本来独立团打仗是不用这么小心翼翼的,先用火炮对准敌人来上一通,然后再攻上去会省很多事,可是现在不行了,高翔的榴炮营正在攻城,独立团只好全用步兵上了。

    独立团平时的训练中就有野战攻坚的科目,这回是真刀真枪干上了,李勇站在小成的工兵连挖好的隐蔽部里用望远镜不住地向攻击部队的方向看去,站在他身边的政委王成德看出了团长内心的紧张,为什么?黑天,当时的望远镜也没有什么红外线夜视功能,这么看能看出个什么究竟来?王成德是个心很细的指挥员,这时候笑着问了句:“大勇,紧张了?”

    李勇知道自己的内心活动被王成德看了出来,不禁暗中佩服当时那个年代的老政工:“是啊,老王,司令员给我们的命令是在今天晚上一定要结束战斗,我们只有一晚上的攻击时间,咱们团一但攻击失利对整个战役部署都会产生影响的,我真是不放心。”

    王成德:“战斗计划部署很到位,各种准备也很齐全,没有炮兵也没什么了不起,以前咱们打仗不也是没有火炮吗?还不是照样把小鬼子和国民党打个稀里哗啦,要相信我们的战士们,他们会创造奇迹的。”

    好象要认证王成德的话一样,他刚说完就从劳山方向传来了一声沉闷的爆炸声,随后就是各种枪支的密集射击声,从刚才的爆炸声中李勇和王成德都能听出来这是独立团的五公斤炸药包爆炸的声音,而声音是从攻击方向的右侧传来的,不用问了,负责从右侧攻击的何翠花带的五营,这是五营率先打响了。

    差不多是在五营开始攻击的同时,左侧的三营和正面的四营也开始发起了对山顶的攻击,炸药的爆破声接连响了起来。

    国民党的劳山守军不是什么孬货,都知道这个山顶阵地的重要,所以被何文鼎派过来的也是一个很能打仗的部队,最初的时候因为没有发现攻击的独立团战士吃了点小亏,随后马上就反应过来。

    碉堡和战壕里的枪支一个点地向下射击,因为攻击的线路上到处都是可以躲避射击的死角,子弹对战士们的威胁到不算很大,最讨厌的是不断扔出来的手榴弹,密密麻麻到处都是,黑天也看不到从什么地方扔出来,只有到了近处爆炸了才知道,可这样伤亡就不可避免了。

    好在独立团的攻击队行很稀疏,每三个战士一个战斗小组,三个战斗小组对付一个碉堡,一组攻击两组掩护,伤亡还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就这样,战士们顶着子弹和手榴弹一点一点向上啃,没有炮火掩护就只好靠炸药了,独立团战前准备了大量的炸药包,这时候确实是派上了用场。

    五营被放在了最右侧的攻击位置上,这是硬碰硬的山地攻坚作战,何翠花这个年轻的指挥员一点都不敢马虎,把他的兵以排为单位向上攻击前进,掩护火力由自己直接指挥,随时支援。

    别看抢任务的时候这丫头很火暴,战斗一打响头脑必须冷静下来,这是一个优秀指挥员所必备的素质,经历了多次大战考验的何翠花已经完全能胜任这个位置,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指挥员。

    独立团最节本的作战单位就是排一级,每个排都在八十人左右,武器配置很齐全,是一个能单独作战的战斗单位。

    战士们按照训练中的内容,呈前梯形展开(前梯形可以方便身后的掩护火力射击,防止误伤),每个战斗小组三角行摆开,而三个战斗小组又是一个比较大的三角行,由数个大三角行编成一个排攻击队行,这是独立团标准的排进攻方式,也是平时演练了无数遍的办法。

    排长的位置在中间靠后,他的两侧不太远的地方分别是营里加强过来的重机枪和迫击炮阵地。

    每发现一个火力点,战士们迅速卧倒,然后两个负责掩护的战斗小组拼命压制据点里的敌人火力,攻击小组再从三面围上去,用随身携带的炸药包把火力点炸掉,一个不行用两个,两个不行就三个都用上,三个炸药包就是十五公斤的烈性炸药了,从攻击发起为止,还没发现有三个炸药包对付不了的据点。

    在每一个攻击排身后都有几挺被团里加强过来的高射机枪,高射机枪负责对付敌人的交叉火力,交叉火力对攻击中的战士们威胁最大,因此从战斗一开始这几挺高社机枪就没闲着,大口径的机枪弹不停地发射着,特有的,“噔噔噔”的射击声夹杂在炸药包的爆炸声中显得特别清晰。

    高射机枪的射手们不断地把发射位置向前移动,前面只要清理出一点他们就移动一点,何翠花给他们的命令是,只要发现敌人的火力凶猛,我们的攻击被压制就狠狠的射击,一定要从火力上把敌人盖过去,把敌人的嚣张气焰打掉,要让劳山的敌人见识见识什么叫解放军的火力。

    配属给五营的高射机枪能有二十多挺(卫刚的机枪营全部家当是六十多挺的高射机枪,大部分都是从宝鸡的储备基地里缴获的,平均给三个攻击营一分下来就是每个营二十多挺,从这一点上来看胡宗南到是办了件大好事,也不枉他的校长被战士称呼为运输大队长了),加上营里本身就有的马克沁重机枪,何翠花说起话里很有底气。

    “别看咱没有重炮兵掩护,一样也能把你国民党的火力压下去,我们独立团可不是别的部队,论火力没人能是对手。”

    何翠花把他的五个步兵排依次展开,其余几个排作为支援力量紧跟在后面,攻击部队需要大量的炸药包,战士们没办法多携带,所以这几个负责支援的排里战士们每人都背了好几个。

    从攻击的一开始五营就把全部力量都用了上去,何翠花没有留什么预备队,全营一起上,连她和自己的警卫班都到了第一线。

正文 第318章 山地攻坚战 二

    第8章 山地攻坚战 二

    独立团的几个攻击营用大量的炸药包对国民党坚固设防的阵地逐个爆破,没有别的办法,守军的地势太占便宜,只好迎头硬上,沉闷的爆炸声接连不断。

    只不过独立团从三个方向同时开始攻击,山上的国民党守军兵力无法集,每个排的身后都有大量的高射机枪和重机枪掩护火力,密集的弹雨泼水一样在前面开路。

    几挺重机枪或者高射机枪集火射击的威力很恐怖了,暴雨般的子弹把国民党的军队打得抬不起头来,占领延安一年多了,呼风唤雨的时候过去了,国民党的部队和解放军作战也尝到了被压制的滋味。

    碉堡的射击孔是战士们重点照顾对象,营属的重机枪进行不间歇的射击,马克沁是水冷式,长时间射击不用更换枪管(捷克式就不行了,二百子弹打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