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生逢1966 >

第18部分

生逢1966-第18部分

小说: 生逢196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瑞平是一个细心的女孩,他应该看到妈妈的脸上有一抹姜黄色,她的眼睛有一些黯淡,眼球转动很迟缓,她上楼的步子很缓慢,她的腰身好像板住了,上楼是要用手扳住楼梯。如果瑞平能跟上去看一看,他一定能看到妈妈正躺在床上,如果他能注意妈妈的眼睛,从那里一定能见到眼白已经黄色,像是一只猫。眼睛里有浑浊的泪水。 
弄堂中正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响动,有很多的人正在说话,间夹着一些拖动粗大毛竹竿的声音。有人将一根又一根毛竹送到了小弄堂的尽头。 
将腰门推开,他就斜依在门口,双手依然插在裤袋里。他看着毛竹,知道房管所开始对石库门弄堂大修了。他走到大弄堂,见到画在墙上的毛主席像已经全部被白纸保护了,然后等施工结束之后再进行补修。整条弄堂,包括所有的小弄堂,全部都堆上了毛竹。一些穿着白色帆布工装的工人在弄堂里走来走去,他们的腰板笔挺,因为腰间的皮带里插着一把柴刀,他们的身子后面仿佛拖了尾巴,那是因为他们的腰间系着一扎细篾片。这些篾片如纸一样薄,边缘锋利,况且已经在水里泡过,更显得柔韧异常。这些工人很吸引瑞平的,他们从地上开始工作,将几根毛竹树起来,两个工人扶住根毛竹,一个工人就像猿猴一样爬上毛竹,然后就将另一根毛竹斜着,两根毛竹就是用几根青青的细篾片绑扎起来的。毛竹就搭成了很多正方形、长方形,然后又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又将毛竹斜着连接四边形的两个对角的顶点,一个高高的脚手架,就这样矗立起来了。然后,竹篱笆片一片接着一片,在空中架起了路。大同坊的四通八达变成了立体的,工人门就这样在空中自由踱步。迅速建好的脚手架已经到了三楼,那么,他就可以完成一个梦想?小时候那个梦中,他从晾衣裳的那根小小的方木上走了过去。然后从窗口一跳,正好被蓓蓓看到。蓓蓓就不要命地喊:“瑞平妈妈,你们家瑞平走过来了!” 
在毛竹的丛林中走来的是小妹。小妹看到陈瑞平,就说:“瑞平,怎么,发呆了?“ 
瑞平就说:“没有。“ 
“学校接到通知,今天晚上红卫兵有活动,你要参加。” 
瑞平感到很新鲜,他说:“活动为什么不在白天?”   
生逢1966 13(3)   
小妹看了瑞平一眼:“目前,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活动呢,总是阶级斗争吧。这是纪律。活动的规模很大,还有工人参加呢。” 
妈妈正在这个时候从楼上走下来了。小妹就喊了一声:“瑞平妈妈。”妈妈就说:“瑞平已经不认我这个娘了。你也不要叫我瑞平妈妈。一定要叫,可以叫‘地主分子邵玉清’。” 
小妹被抢白了一句,就不再开口了。她站在门口一会,就对陈瑞平说:“我走了,晚上不要忘记。” 
瑞平有点尴尬地将小妹送到了小弄堂口。 
虽然霉干菜烧肉香气扑鼻,但是妈妈毕竟吃得很少。瑞平虽然依然在“后自然灾害”的饥饿之中,很馋肉,因为和妈妈生分了,妈妈没有多吃,他也没有多吃。只是将籼米饭添了一大碗。 
晚上,妈妈很早就睡了。瑞平出门的时候,只有六点多,他很惊讶,妈妈往常不是这样早就睡的。但是这个年代他已经对自己的妈妈失去了好奇。 
街道上有很多的人,少见的喧闹。全是戴有柳条帽的工总司队员。柳条帽本来是建筑工人的特别装备,当时是时装之一。他们很多人手中有长矛,口袋里沉甸甸的,全是“子弹”,这就是那种外形很像上海水果店里切成一段一段甘蔗的“洋元”。“洋元”是用碳钢做的。很有想象力的人用手指粗的钢筋弯成弹弓,系上工业橡筋,小孩的游戏就变成了真的武器,“洋元”射到人的头上鲜血飞溅,颅脑骨折。长矛拖在地上,琅琅响着,这使淮海路有一种肃杀之气。卡车一辆接着一辆开来了,这些工人就全上了车。车开向杨树浦的方向。瑞平这就想起来了,这些工人全是要去上海柴油机厂的。很可能就是在今天,将有一场“踏平联司”的武斗。厂里七千个工人就分成了两派,而且彼此坚定不移。他们从口号战和大字报战,水到渠成演化成武斗。他们的大字报贴满了大街小巷,最后上海工人变成了两派,其中有一派就是支持联司的。 
不可容忍。工总司于是就要最后击败“联司”。 
“联司”有一千多人坚守在上海柴油机厂,今晚,工总司中二十四万青年工人就是要到那里进行一场血战。二十四个人对一人! 
淮海路上的标语这样写: 
“坚决消灭联司匪徒!” 
“认清联司反动本质!” 
“谁反对上海市革会就打倒谁!” 
那么,我们也是到那里去的吗? 
不是,红卫兵不是到柴油机厂去的。他们要到街道去。红卫兵是排了整齐的队伍从学校到街道去的,到一个居委会,就走了一小队人。上街沿上有很多人在看红卫兵。有一些小孩很羡慕,他们是小学生,只能带上红小兵的袖章,于是他们就跟在队伍的后面挺着肚子踏步。也有一些中学生一样年纪的人在一旁看着,他们没有袖章。瑞平就想,以前自己也曾经这样看过别人,他现在获得了一点信任的自豪,当然也付出了千辛万苦。   
生逢1966 13(4)   
后面就分组。瑞平和小妹一组。他们到了嵩山街道某里委,某居民小组。任务是要到一个反革命份子的家庭中去检查。他没有料到,带队的竟然是唐师傅本人。唐师傅穿着白色的老头汗衫,袖子上是一个工总司的袖章,斜背着一个红色的小包,里面是一本毛主席语录。他和小妹瑞平,是徒步走到居委会去的。唐师傅很健谈,穿行在狭隘的街道弄堂之中,唐师傅不断在对瑞平说话,只是有时问一声小妹:“你说对不对?” 
不过这样心平气和的谈话竟然会出现令人窒息的一刻,瑞平突然听到唐师傅说:“陈瑞平、蔡小妹,你们都是篮球队的人,你们是不是知道,穆亦可是怎样一个人?” 
这个名字好像是很遥远的,“小木克”是每天在称呼的名字,穆亦可才是政治姓名。“这个人很深啊!”唐师傅很感叹。“黄于强临死之前曾经给革委会一封信,就说到穆亦可。” 
在那个时代,“深”有很多解释,但是没有一个标准解释。唐师傅没有再说这一封信是怎么一回事。在小妹和瑞平猜想不已的时候,居委会到了。唐师傅就伸出手去,和居委会的主任握手了。 
妈妈没有睡着,她的上腹疼痛不已。像是有什么堵住了胃,胃像是一块石头一样,硬得没有感觉。她知道自己已经生病了。但是,她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她的两条腿绵软无力,经常连举手的力气也没有。她怀疑自己得了肝炎,自从1959年中东的蜜枣进入上海,上海生肝炎的人就多了起来。以后冬春之交年年流传。她非常害怕得肝炎,生病总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更不用说是肝病。她已经在政治上被嫌弃,不愿再给别人一个嫌弃的理由。她在家里烧霉菜肉,她是想试验自己是否得了肝炎,她听说肝炎病人是见到油肉反胃的。她的胃口不好,但是并没有到呕吐的地步,她将肉吃了下去。于是她安慰自己,这是神经过敏,她没有什么疾病。不过她已经很小心地将碗筷和瑞平分开,她担心瑞平染上肝炎。 
白天她听到瑞平说黄老师的骨灰在殡仪馆里,连收尸的人也没有,便有一些隐隐的心痛。因为黄老师对瑞平有恩。陈瑞平没有开学就开始成为集训队员中的一个。瑞平今天的球打得这样好,全是黄教练的功劳。妈妈想过,如果瑞平没有揭发黄老师,那么她可放心一点,如果她能熬过去,那么她会让瑞平到殡仪馆将黄老师的骨灰收起来。 
肝部再一次疼痛。接下来,她听到了楼下一阵敲门的声音。声音渐渐响起来了。最后是居委会的谢大姐在后门喊:“90号开门!90号开门!” 
妈妈吃力地起来,从三楼后间探出身子,因为已经搭上了脚手架,楼下就显得黑乎乎的,似乎有很多的人。妈妈就说:“钥匙在老地方。”谢大姐就从牛奶箱中将钥匙拿出来。接下来,就是轰轰的楼梯响,上来了四个人。第一个就是谢大姐。跟着一个很瘦的工宣队员,最后是两个红卫兵。   
生逢1966 13(5)   
谢大姐很胖,走上三楼,就不住地喘气。她对后面的三个人说:“她就是邵玉清。” 
那个瘦瘦的工宣队员穿着的工装上印着XX螺丝厂,妈妈知道这仅是一个五十个人的小厂,这个工宣队员很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班组长。那个工人很有腔调的说:“你就是邵玉清?”就像是法院的人验明正身。 
“是的。” 
“你有什么罪行?” 
“我是地主分子,我妄想翻天,让劳动人民吃二遍苦。” 
“怎么?你的口气还很大?你还不老实?你是不是要尝尝无产阶级的铁拳头?” 
“你就说自己的罪行,具体一点。”谢大姐开导说。 
红卫兵是一男一女。男的就说:“你家男人呢?” 
“死了。” 
“啊!我们点穿了你,你才说。你还不老实?你的丈夫是一个黑色资本家,是一个地主分子,是一个对抗文化革命畏罪自杀的现行反革命分子。” 
“是的,小将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哼哼,这就叫你不打他就不倒。”那个工人就拿出毛主席的红宝书,挥臂喊口号。“打倒地主分子邵玉清!”“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一屋子的人就全部在喊口号。妈妈也喊,也举拳头。 
“怎么样?现在你有认识了吗?”工人说。 
“是的,经过教育,我的思想有了提高。” 
“地主分子邵玉清,现在我们要警告你,你必须要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必须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派的监督改造。”那个女红卫兵说。 
妈妈没有力气,就想找一个地方坐下来,但是没有找到椅子,看到面前是一张毛主席的像,就跪在毛主席像前,这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认罪的姿态。 
翻看了一下资料,工宣队员就说:“你的儿子呢?我们要对他说说话。” 
“今天晚上到学校去了。” 
“瞎说,这样晚了,还到学校去做什么?” 
“他是一个红卫兵。”谢大姐在一边说明。“他们68中今天也参加活动。她的儿子已经划清了阶级路线。” 
“那好,那好。”工宣队员有一点悻悻的样子,就说,“就这样吧。”他环视四周,很有点大惑不解:“这个家庭好像没有抄家一样,你看家里沙发也没有抄掉。还有天花板上的灯,床旁边的灯也很资产阶级化的。” 
男红卫兵不由分说就将床头有一个瓷仕女灯座的台灯啪的一声扔在地上。 
工宣队员走到门口回身对妈妈说:“你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好好地改造。争取得到人民的宽大。”妈妈的眼皮动了动,刚才砸灯的时候,她也不过动了动眼皮。   
生逢1966 13(6)   
瑞平回家的时候,是和小妹一起走的。他们革命了一场,他们去了一个现行反革命的家,他们斗争了他。唐师傅在嵩山路回学校去了,他住在学校里。瑞平和小妹一起回家。瑞平一直没有说话。小妹喊了他两声,他才回过神来。 
“你知道唐师傅刚才为什么这样说小木克吗?” 
“不知道。” 
“小木克不是城市贫民出身。他是地主出身。” 
“他这个人很神秘的。” 
“有人揭发,小木克参加红卫兵是隐瞒了出身。区革会组织部就派人出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家在乡下还有很多的田地。在土改的时候已经定了地主。” 
“乡下没有到上海来抓人吗?” 
“没有。听说他的祖父很会做人,是一个很和蔼的人,农民再穷也会被他的花言巧语花倒,将租米全部交了。当然,他们家在国民党那面有人。” 
“我看他红卫兵司令大概不能当了。” 
“你怎么知道的?” 
“红卫兵团里的人全部都知道,只有你还不知道。唐师傅说黄老师给工宣队写了一封信。” 
“是在揭发小木克吗?” 
“哪里!他会揭发什么人么?他只是写,穆亦可是地主出身,我也是地主出身,不能因为我是教师,就让我受这样的待遇,而他是学生,就能当红卫兵的司令。” 
“那么他本来不是想要死的?” 
“我想也是。不过因为实在想不通,才想到要走出来说说话。他在牛棚中要汇报问题,没有人理睬他。全在害怕,怕立场不清。黄老师是很寂寞的。” 
“可是他就这样死了。” 
“死了。” 
正好走过重庆路淮海路的转弯口,妇女用品商店巨大的玻璃橱窗已经全部被白报纸糊住。黑色的字有一个人高,墨汁淋漓:“打倒联司!”没有署名,只有一个日期“八。三”。 
“小木克一定在那边。”瑞平指指标语。 
“你那么肯定?” 
“小木克经常会到工总司那些头头那里去。现在他们一定会在柴油机厂。” 
淮海路上此时一个人也没有,寂寥得很。本来这样热的天,总有人在街上走的。行道树上的树叶在小风中有一点晃动。土黄的灯光便变幻着影子。空气中闻得到糨糊和墨汁的酸臭味。远处有猫在凄厉地叫,近处没有。突然,两只猫一点声响没有,从他们的面前蹿过去了。 
小妹尖叫一声,说:“吓死我了!” 
“有什么好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无私无畏。” 
“你还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 
“我开玩笑吗?我狠不得这时候拿起长矛,也到柴油机厂去呢。献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也不算白活了一场。我平生就羡慕那些在战场上革命的志士,羡慕你的叔叔这样在战场上洒尽鲜血的英雄。可惜我是资产阶级出身。我真感到这样糊里糊涂活着,一点意思也没有。有时我真的盼望能够有一个牺牲的机会。”   
生逢1966 13(7)   
“你不是已经加入红卫兵了吗?” 
“你知不知道,我是怎样过的日子?” 
“我虽然不知道,但是能够体会。”小妹好像是下了一个决心,过了一会,才接下去说:“但是,还有一个人,他活得比你困难得多。” 
“谁?” 
“你的妈妈。我爸爸说,不知道瑞平娘怎么能撑下来的。我妈妈就说,因为瑞平还在,你妈妈还放心不下。做娘的就是讨饭也要把儿子养大。” 
“你们没有说我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