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

第34部分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第34部分

小说: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神”的概念不
合逻辑。直至他能给我们论证;座中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同意他的主张:基督徒的
「神”的概念是不清楚和不合理性的。 

至于信仰和理性;李博士说;当你们吃饭时;不需要用信心去相信那碗饭无毒。我想
我们对「信心”的用法有所不同。 

你们并没有绝对把握认为你们吃下去的饭是无毒的 
;你们有某程度上的把握;而
我说的信心就是连接你们所拥有的证据和真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概然性和
证据带你们到这一高点;跟着你们便要踏出信心的一步;去到现实生活中。当然;吃
饭只需小小的信心一步。李博士说事情的概然性很高时;就不必用信心。我若用这
个意思的「信心”;我们就不必用信心去相信神存在。我的论辩带大家去到一个很
高的概然性:神是存在的。而他说当我们有很高的概然性时;就不必用信心了。 

李博士是否成功呢?在开始的时候;我曾提到李博士若要取胜;必须提出其他可供
选择的解释。但他并没有提出其他解释;故此也谈不上那些解释是否可行。直至他
能提出任何可行的解释;反驳了我的六个论证;否则那六点仍是成立的;是六个支
持神之存在的很好的论证。你们需要判断一下李博士所讲的;这是我期望你们做
的。 

我愿意再提一点李博士提及的疑点因为李博士声称这里有矛盾;但不是指出
神的存在是值得怀疑的。当他说到「神”的概念有矛盾时;他作出了一个正面的论
断。换言之;他清楚知道「神”的概念有何矛盾 
。所以当他提出这个论断时;他有责任
指出很多证明来支持这个论断。但他并没有用任何论证来支持他的论断;他没有证
明什么;断言并不能抵消我的六个论证;所以神的存在并无理由怀疑。据我们这个
下午之所闻;神的存在是极有可能的;甚至是毫无疑问的。凭我们今天所听到的;没
有人能有根据成为一个无神论者;或一个不可知论者。一个有理性辨识力的人会总
结说:神的确存在。 

但你们知道吗;即使神的存在值得怀疑;换句话说;即使支持和反驳神存在的证据
是一个均势;我仍可以说;相信神存在是更合理的。因为神若不存在;我们就只不过
是巧合中的意外吧了;我们突然跳入了一个冷冰冰、毫无人情味的宇宙中;生存


了几十年后;就个别地、集体地一起消失 
。倘若这是真的;生命还有什么价值、意义
和目的呢?正如我先前所论证;还怎会有对错呢?但你们看到吗;我们每个人都需要
有价值、意义、目的、对错等等 
;才能生存下去。没有了价值、意义、目的和尊严 

有神论者、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和任何一个人都是没法生存下去的。所以无神
论者需要从有神论者的世界观中;借取价值、意义、目的和对错来过每天的生活 

因为我们不能没有意义和目的而生存。而《圣经》中的神就能给我们生命中的价
值、意义和目的以基础;因为我们是祂基于爱、在爱中所创造的;使我们与祂有一
种爱的关系;于是生命才有价值、意义和目的。 

因此;就算支持和反驳神存在的证据是一个均势但我相信那不是一个均势今
天还是明显地指出了: 我们采纳一个能供应生命所需的价值、意义和目的之世界
观;较之采纳一个没有价值、意义和目的之世界观;是更合理的。 

谢谢大家! 
(注)学园传道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基督徒机构;于一九五一年创立;目标是希望每一
个人都有机会认识耶稣基督并在信仰上成长;现分布于全球一百五十个国家及地
区。香港学园传道会则于一九七二年成立;工作对像包括大专学生、中学生、专业
人士及教徒。 

香港学园传道会

原载于《明报月刊》1987 年十二月号

编者按:文字斟订;以北京三联版为据本。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耶? 杨东川
身为基督徒兼《明报月刊》长期读者 
;很高兴看到十二月份《神不存在 
?!》的文章 

贵刊素以人文主义挂帅;如今刊出这类作品;已是难能可贵;显示编者的兼容并蓄
襟怀。唯该场辩论;既非比赛;又非像「选美”特别聘定专家学者来评分 
;乃以八百名
可能「情绪化”了的现场观众 
;「即兴”似地打分数 
;据以判定李博士获胜;毋宁不
太公平? 

本人不在现场;但以第三者的「平常心”细读全文;只觉韩那氏指名叫阵之后;双
方只是虚晃一招;各说各话;到头来只落得「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 
?”之类的「影像
拳击”(shadow boxing)比划招式;根本没有达到沟通或对话的目的。按韩氏旨在论
证「有神论较为合理”;而李博士却未说出「无神论较为合理”;而「只是说我们
没有充分的证据去证明上帝存在是较上帝不存在为合理” 
。换言之;李氏旨在否定
对方;却没有提出对自己的论证较为合理的确据。他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把对方
所谓「支持神存在的论点”放在一边不加讨论;然后把重点放在澄清「神的定义
及其属性”的问题上。可见李先生一开始就从未确定对方的大前提即「指基督教
正统教义之下的上帝;亦是包括无所不能;无所不在诸如此类的属性”;怪不得到最
后的结论南辕北辙。举例来说:这好比两氏在辩论「陈小姐是否比林小姐漂亮”;
韩氏以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论据来证明陈小姐比较漂亮;李氏则谓漂亮的界说
含混不清;端在「情人眼中出西施” 
;其实陈小姐根本没有闭月羞花;更无论沉鱼落
雁云云。自始至终李氏并未提到林小姐比陈小姐更漂亮及其理由论据为何。 

平心而论;基督信仰的宗教哲学一向致力于提出「神存在的论据” 
;这几乎是所有
系统神学教科书的开宗明义;但是神学家也晓得每项论据都隐含有某些先天的不
足;到头来只好使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经验论”及圣经神学的「基督
论”等杀手镧;放手一搏;结局常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这些为
着信仰而搜集的客观证据堆积到相当程度后 
;就被接纳为知识。古今多少信徒能逾


越数千年的时间;隔着万山重洋的空间;用彼此灵犀相通的话语对讲说:「我找到
了!”虽然对局外人说;仍只是「对牛弹琴”而已。 

信仰和理性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相辅相承;信仰若无理性;就会变成迷信;而迷信
比不信更可怕;走火入魔;就会酿成悲剧。我们对于宗教;固是先凭信心接受;以后也
得用脑子思考评估所信的内容。正如有人说:「心以特快车的速度进入救恩;但思想
以货车的慢速跟在后面。”归依宗教之后也用到大脑;免得半途被抛弃在某处铁道
的侧轨上。 

李氏的方法论似乎是使用「归谬法”逻辑 
。所谓「造一块连他自己也不能举起的
石头”;是一个一千年以上老掉牙的命题;问题在乎这个前提并不成立;自然无法得
到正确的结论;否则也就不是无所不能了。这错在语意的毛病;而非神的属性不完
全。正如有人说:「感谢上帝!我是一个无神论者!”这样的说法很矛盾 
;含有语病;但
我们却不能以此推论没有「无神论者” 
;或根本「我”不存在 
!质言之;上帝是超越
于逻辑学的矛盾律的;因逻辑只能限制人;却不能拘束神。 

附带一谈;李博士引用日本「剑神”宫本武藏与佐佐木小次郎决斗的故事 
;激起本
人大发思古之幽情。本人自小喜看日本影星三船敏郎主演的《宫本武藏》连续集
影片;非常佩服他的武士道精神;在中国的剑客中;恐怕只有「独孤求败”才能与他
比划一下。不知李氏的讲词是否以英语或粤语发音? 

把这两名名满天下的剑客改名为「佐再木小次郎”和「公管武状” 
;简直是唐突
武人;冒犯侠客;如非记录之误;该不该扣分?以示公平「决斗” 
?反之;韩氏虽然「不
是猛龙不过江”;全篇证词无一「美式笑话” 
;道貌岸然;味同嚼腊'蜡'。加以「美语
发音”(想当然耳!)隔靴搔痒;天时地利人和皆无;宜乎其落荒而逃! 

总的来说;李博士的大言炎炎;虽然号称「击败”了韩那氏的信仰;却没有提出另
一个更高超的信仰;这正陷入现代「世俗主义” 
(Secularism)的窠臼!无形中;这也是
一种没有宗教信仰的信仰;一个比其他的宗教力量还要大的宗教;不可不察! 

原载于《明报月刊》1988 年三月号
评李天命的《思辩与宗教》梁燕城
《明报月刊》编者按今年六月号李天命博士的文章《思辩与宗教》以《哲客侠情》
作为反面教材;例示思考方法;文章发表后;《哲客侠情》作者梁燕城博士写了一篇
长文投来本刊;作为回应。 

我们非常欢迎理性的讨论;但阅毕该文后;感到文中有不少人身攻击的字句;例如
「学术骗局”、「垃圾文章”等等 
;若是一般的读者来稿;我们便会原件璧还;但考虑
到梁博士的书曾遭李天命博士拿来批判;故此;我们决定将原文发表;让读者自行
判断是非对错。 
一、破貌似思辩的伪思辩
读《明报月刊》一九八八年六月号《思辩与宗教》 
(第二部分)一文;评论《哲客侠
情》一书的「上帝与石头”问题论点;笔者初看时用颇冷静和严肃态度;看作者能
否真以严格的思维方法;去补救这问题的漏洞;但一读其标题却不禁失笑;所谓「顺
手一刀破盲辩”;使人完全摸不着头脑;思辩的探讨又如何有「顺手” 
;如何有「一
刀”。「顺手”一词的日常用法是指一身体的随意动作 
;「一刀”一词是用刀斫去
一些物件;这斫去物件的随意动作;又如何和「思辩与宗教”的主题有关呢 
?再读后
面见其常用到「出手”、「高手”、「高手中的高手”、「绝顶的高手”及「死穴”、
「出招”、「祭刀”等词;不禁怀疑作者是否要写一本「盲辩的武侠小说” 
。但再读
一下;却发觉作者又没有那份文采去写小说;似乎想要讨论一些问题。若他真是写
小说;笔者就不会写文章回应;因为文学作品是描述和抒发其感受;各有各的感受; 


笔者无权独断地用思辩方法强加其头上;但可惜得很;作者既写不成一篇像样的论
文;连小说也不懂得写;结果成为一篇非驴非马;充满漫骂和情绪的文章。 

笔者没有研究逻辑和思想方法;只懂一点皮毛;但从皮毛来看;也发觉「思”文是
一篇无法令人读得明的文章;正好是一篇学习独立思考的反面教材;趁《明报月刊》
那么有兴趣讲思想方法;让笔者也来凑凑热闹;用最粗浅的方法(即「思”文所想用
的方法)分析一下该文。由于该文提出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名词「盲辩” 
;暂称此论调
为「盲辩论”;又由于此文段段都有不止一处的含混和错谬;只能用做分析批判的
反面教材;其作者之名可以从略。 
一·一模糊含混的语句 
: 「盲辩”
盲辩编'论'者一开始就提出「盲辩”一词;说对手是「盲辩”;云:「让我们造‘盲
辩’一词来指称‘盲撞式’的、盲目胡混的诡辩 
。那是诡辩之中最劣的一种。本节
要破斥的论调;就是一种盲辩。”

似乎「盲撞式”、「盲目胡混的诡辩”、「诡辩之中最劣的一种”是「盲辩”一词
的界定。但恕在下愚蠢;我完全无法由这界定去了解「盲辩”是什么 
!从「盲撞”一
词的日常用法看;盲是指「盲眼” 
;即生物失去视力的状态;「撞”是两事物的相碰
击;「盲撞”当是指「生物失去视力而碰击一些事物” 
;这在经验上有时可以见到;
但这经验上所见的状况如何可以用「式”这个字连起来呢 
?若「式”字指「形式”、
「方式”;则「盲撞式”当被界定为「生物失去视力而碰击一些事物的形式” 
;但
这经验可见的状况如何能有一形式呢?可惜「盲辩论”者完全无交代! 

再进一步;一经验可见的盲眼碰击状况;又如何能成为一种「论调”呢?难道「论
调”是一具体生物而会失去视力和碰击呢?一个非具体名项不能当作具体名项来
使用;这是语言分析 
ABC ;盲辩论者竟一开始就用了「实化”的语句制造语言陷阱;
打出「盲辩”一词;其实只是用几个词语「胡乱配搭”(恕我借用他自己的形容
词)'注'1 在一起;就想瞒骗过去;用来批判他人了! 

又「盲目胡混的诡辩” 
;亦是扑朔离奇的语句;「盲目”一词是生物失去视力的状
态;「胡混”似是一形容词 
;一般指「糊涂混帐” 
;「混帐”可指「混乱帐目” 
;有时
也意指「男女发生同帐的婚外性行为”;请问「生物失去视力”如何会和「糊涂
地混乱帐目或男女发生同帐的婚外性行为”连起来呢? 

而且又忽然拿来形容「诡辩” 
;更是风马牛不相及。若以为如此就可为「盲辩”下
一界定;那就真是一种糊涂得很的界定了。 

至于「那是诡辩之中最劣的一种”;似乎比较易明白;但若仔细考察;不能不问;何
谓「诡辩”?若指「似是而非”的辩论;那么这种辩论如何划分优劣呢?其优劣标
准何在呢?何以盲辩是「最”劣的呢?也是很可惜;「盲辩论”者仍然毫无交代;却
只告诉读者一个所谓最劣诡辩的断言;其建立「盲辩论”的过程;完全是神秘莫测
的。 

更奇怪的是;这样子糊涂地造了一词;竟就可以在全篇文章中到处提出来;仿佛已
是人人都明白的词句了;并且还不断用这词加在对手的理论上;把对手侮辱一番;
就以为获胜了。 

其实「盲辩论”者在还未谈到论题时 
;已经输定了;因为他连拿去批判的标准也无
交代;只是凑合一堆毫无界定的词语在一起;就以为人人可「望文生义” 
;理解他的
用法;但遇着思想有训练的人;就无法模糊含混地过关。单在这里一击;《思辩与宗
教》一文第二部分第六项就「溃不成军”(恕我借用盲辩论者另一个没有界定的
名词);而其以后整个所谓「破斥”;就不知如何成立了!不外利用一堆名词发些语
音而已! 


一·二另一模糊含混的语句 
: 「确当”
在第七项;「盲辩论”者大谈一番「高手”言论 
;似乎想写武侠小说;但忽然又说了
一句似乎有点理论的话:「怎样是无懈可击的论辩呢?答案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