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

第35部分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第35部分

小说: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确当”
在第七项;「盲辩论”者大谈一番「高手”言论 
;似乎想写武侠小说;但忽然又说了
一句似乎有点理论的话:「怎样是无懈可击的论辩呢?答案很简单;确当(包括清晰)
的论辩就是无懈可击的论辩。”

这里提出了「确当 
(包括清晰)”一词 
;作为「无懈可击”论辩的标准 
;笔者十分高
兴;以为他终于会交代其论辩标准了;于是看下去;希望找到「确当”和「清晰”一
词的界定;但很可惜;后面竟是大谈「必胜之道” 
;却无再解释何谓「确当”和「清
晰”。 

「确当”和「清晰”是否互相界定呢 
?似乎又不是;因为「确当”包括了「清晰” 

「包括”一字可能用为「清晰是确当的一种” 
;或「确当之外还要加上清晰”。若
是前者;则「清晰”一词可暂不理 
;先弄清「确当”一词好了;若是后者 
;则两词都
要一同弄清。 

可惜「盲辩论”者毫无交代这两词的意思及其关系 
;所以这两词只给人一种感觉;
就是大概「确当”和「清晰”两词能令人联想到较好的事物或状况;但却永不知
其意思;「盲辩论”者竟就利用这种联想来建立其「无懈可击”的标准了 
;以为这
样子就可模糊含混地过关;建立其「必胜之道”;实在可怜得很。 

当这两词没有界定时;任何人都可用之来形容自己的理论;例如我可说《哲客侠
情》一书是「确当”和「清晰”的 
;是「无懈可击”和「必胜”的 
;正如「盲辩论”
者拿来形容自己一样;那么;「确当”和「清晰”两词 
;不外是一些字形和语音而已;
并无说明什么! 

在这问题上一击;《思辩与宗教》第二部分第七项;又是「溃不成军”了。 
一·三一片糊涂的推论和评断
本来文章写到这里就可结束;因为六、七两大项一开始已是模糊含混;无法叫人理
解他在说什么;在他澄清之前;他后面整个批判都由于词句无界定和缺乏批判标准 

均已自动溃退;毫无作用了。但此文实在还有太多可供青年人练习批判思考的地方 

不妨随意举些例子看看: 

1。「诚实的人不肯诡辩;聪明的人不肯盲辩”这里提出了另一名词叫「诡辩”;
但无加以界定;只是一个令人联想是一种不好的辩论;然后用之以连上「诚实人”
这词;诚实人在日常用语上大概是指具有一种道德的人;如不欺骗等德性;「盲辩
论”者想指出一个有不欺骗德性的人不肯诡辩 
;但这只是一个断言;笔者从前文后
理看不出「有不欺骗德性的人”和「不肯诡辩”之间有何必然联结;只要我找出
一个诚实的人肯诡辩;这命题就不成立;盲辩论者不但没有交代「诚实人”和「诡
辩”之间如何建立「肯”或「不肯”的关系;更对「诚实人”和「诡辩”都无界
定;这种含混使人因不明白其定义而不能找出反证;于是就可「胡混” 
(借其自用的
无界定名词)过关;好像讲了一句极有智慧的话;然后更藉此笼统字句打击对手;暗
示对手是诡辩和不诚实。而下一句讲聪明人不肯盲辩;亦是用同一含混方法去将对
手侮辱一番;以为就此可辩论胜利
了。 

2。「这么杂乱、胡混、血肉模糊的一团推理”一句 
;用了「杂乱”、「胡混”、「血
肉模糊”三个词句形容「推理”。「胡混”一词前面已讨论过其模糊性了;今且看
另两词;「杂乱”一词日常用法是形容「事物不整齐的堆放” 
;「血肉模糊”一词
日常用法是形容「生物体血肉分不清”;通常形容人被汽车辗过或生物体受伤害
的状况。很奇怪;竟然这两个形容事物和生物体的词句;竟被用来形容「推理” 
!而且

还加上「一团”这形容词 
;有「推理”是「一团”的吗 
?有「推理”是「一团”事
物或「生物体”吗 
?盲辩论者又再一次将非具体名项当成具体名项来用;且将不同
名词凑在一起;制造一个联想;然后就以为是破解了一个论题了。 

3。「越有客观理据支持的论断;越无需要美其名为‘绝对真理’。。。。。。。越是缺乏客
观理据支持的论断;越会被坚信者名其名' 编按:原文为「美其名” 
;梁氏误引为「名
其名”'为‘绝对真理’ 
。。。。。。。这些人的‘绝对真理’往往跟个人利益、面子、狂妄
心态、安全感等等因素挂钩”;这是在六、二项突然「天外飞来的断语”(借用盲
辩论者另一没有界定的语句);他提出了「绝对真理”一词 
;而又毫无解释;唯一的定
义似乎就是「缺乏客观理据支持的论断”;但又无交代何谓有客观理据支持;所以
「绝对真理”和「无客观理据支持”只是互为界定;而「缺乏客观理据支持”一
形容句可引发一些联想;如「无理的”等 
;于是就用这不好的联想加在「绝对真理”
一词之上论断之;不过这在一自己反对的词句上加一形容词 
;并不带来任何辩论性
的效果;只表达了「盲辩论”者厌恶一些名词的感情罢了! 
盲辩论者在前两句话毫无界定和证据地讲一堆好听的说话;不外表达了对「绝对
真理”一词的感情;并无任何理由去指出说「绝对真理”这话是错的 
;而后面却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借用其无界定的语句)地说「这些人的‘绝对真理’往往
跟个人利益、面子、狂妄心态、安全感等等因素挂钩” 
。很奇怪;世界上有一种叫
做「这些人的绝对真理” 
;实在不知其何所指;后面更以这句不明所以的话;「挂钩”
于「个人利益、面子、狂妄心态、安全感等等”;这后面一句话似乎是在作心理
分析;但这种分析又如何和「这些人的绝对真理”有关呢 
?盲辩论者讲了一句不明
所以的话;再作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心理分析;然后说两句话在「挂钩” 
;而毫不阐明
其关系;这确是「利用胡混的言辞;。。。。。。如此这般就算论证了自己预定了的结论”(再
借用他自己一段很情绪而又无界定的断语);即是那反对「绝对真理”一词的主观
感情所要带来的结论。 

附带说明;本人分析盲辩论者讲「绝对真理”时的错谬 
;只是揭露其语句的模糊和
欺骗性;不表示本人赞成「绝对真理”一词。《哲客侠情》一书从未说过自己一套
是「绝对真理”'注'2 ;更且书中是用尽各种象征方法去反对宣称为「绝对真理” 
' 的' 哲学和主义;本人也反对各种独断的封蔽系统;如今也正因发觉「盲辩论”
摆出反封蔽之说;而其自身却表现无比的独断霸道;自以为代表真理和理性的表达
方法(请看下一段分析);才去将他的面具揭开吧了。 

4。「‘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品的高下之分该是如此;论辩的是非之分亦是
如此。是非高下既分;愚人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明眼人能看得出来的。。。。。。。历史
终会知道的。。。。。。。但只要人类基本上是讲理的;只要人类的发展过程虽有曲折但大
体上还是朝着理性的方向迈进;那么;终有一天;人类所知的真理或确当的论断就
会包括我们的立论在内。”这段满有感情的话;兜来兜去;不外要讲出最后一句;自己
的立论包括人类所知的「真理”或「确当论断”;笔者不禁怀疑整篇《思辩与宗
教》;不断用模糊含混语句骂这骂那;判他人为白痴、精神病、欺骗性、愚蠢等;
最终不外是想指出自己代表了人类所知的「真理”或「确当论断” 
!但论者又心
知肚明;知道自己论点糊涂顶透;不为人所接受;于是就搬出「明眼人”、「历史”和
「理性方向”来证明自己是真理。 
很可惜;这段话仍是不清不楚;何谓「作品高下” 
?何谓「该” 
?「作品的高下该如
此”的「如此”是什么 
?若是「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是高下标准 
;那就的确是


「引一两句很有感性的诗或哲理;藉以回避对方的论点”了(再借用其模糊不清的
语句)。下一句讲「是非之分” 
;亦是同样地不交代其判断标准;用一两句诗来作是非
之分的标准。后面用到「明眼人”一词;而何谓「明眼人”;又无说明;当然;「明眼
人”一词可令人联想到一些好的或智慧的人物;所以「盲辩论”者在提不出任何
理据来支持自己时;就借用文字烟幕;叫人联想到「好的或智慧的人”会看出他是
真理化身。 

跟着一句「历史终会知道的”更是莫名其妙 
;「知道”一词是指一个具体而有思
想的生物体(人)用其感觉或思维去理解;难道「历史”是一个「具体而有思想的生
物体”;可以去知道吗?「历史”一词不是指一个实实在在的生物 
;何以又能「知道”
呢?这是语言分析 
ABC 也未懂的表现。 

然后一句「只要人类的发展过程虽有曲折但大体上还是朝着理性的方向迈进” 

简直是不知所云。何谓「人类的发展过程” 
;完全没有交代;「发展”是指什么 
;「曲
折”是指什么又没有交代;然后来一句「大体上”;也是不明所以;何谓「理性”;
何谓「朝着。。。。。。的方向迈进”;又无交代;只是「信口开河”(这词也是借用他的);
「理性”是一个实物吗 
?怎可以成为一「朝着”「迈进”的「方向” 
?若把「理性”
一词化为 
X ;就没有人能猜出这句话是在讲「理性”了。 

在一片糊涂含混的语句和推理之后;「盲辩论”者就自封为「真理”了;很可惜;
我们若把这段话加上一个字;即在最后一句加上一个「不”字:「人类所知的真理
或确当的论断就‘不’会包括我们的立论在内”;整段的说法仍可一字不改地应
用;即谓「盲辩论”者毫无真理和确当的论断 
;是「明眼人能看得出”的 
;「历史终
会知道的”;只要人类的发展过程「大体上还是朝着理性的方向迈进” 
;都会知道
「盲辩论”不代表真理和确当论断。由此亦可见盲辩论的文字烟幕了。 

5。 「我们的理性就是我们最可珍贵的‘自己核心’或‘核心的自己’。。。。。。。人的
生命在升进的历程中;第一阶段面对朦胧的自己;第二阶段面对家人;第三阶段面
对朋友;第四阶段面对社会;第五阶段面对当代;第六阶段面对历史;在最后也是最
高的阶段;人面对裁判者上帝;即面对寸心上帝;亦即面对自己的核心、核心的自
己。”这段话说得颇有感情 
;使读者对之能产生一种敬意;就是「盲辩论”者还会有
些理想;不单是一个自封为真理;而到处践踏他人的文人。然而很可惜;这段话仍是
无法令人理解;如今也不再花篇幅逐句追问了;只请「盲辩论”者作一较清晰的交
代或界定吧:何谓「自己”?何谓「核心”?何' 谓' 「自己的核心”?反过来说的
「核心的自己”又是什么?是否等同于「自己的核心”? 
何以面对「寸心上帝”即面对「自己的核心”和「核心的自己” 
?何谓「寸心” 

何谓「上帝” 
?何谓「寸心上帝” 
?又何谓「人的生命” 
?何谓「升进历程” 
?何谓
「阶段”?何谓「面对”?何谓「朦胧的自己”?何谓「当代”?何谓「历史”?何
谓「最高的阶段”?阶段之间有何连结关系? 

全段没有一句话讲得清楚;表现得好像已把宇宙人生全盘掌握了;正是「自以为无
所不知”;「从而把愚人唬住”;「只要上天下地古今中外的说得天花乱坠;便能增
加诡辩的文字份量的了。愚人是分辨不出你原来只是在胡吹的。”(以上引号内字全
是引自盲辩论者自己的用语)。 
一·四揭破「唔明你讲乜派”的技俩
写到这里;实在有点累了;随意引七段话;已知《思辩与宗教》第二部分是一篇浮浅
模糊又自称为真理的文章;如果详细逐段分析下去;要写好几万字;指出其用字的
随意暧昧;态度之专横;以情绪取代说理;以漫骂来自封胜利。如果思辩是指按逻辑


的形式去推演一些论辩;对其中每一个字词都有界定;每一步骤都有理由去推论;
而态度又客观冷静的话;这样一篇文章若能称为「思辩”的文章;那就叫人失笑;
客气点说这是一篇「伪思辩”(用了思辩的名词;但又不依思辩的规则)的文章;不
客气点说;这是一篇作为思辩反面教材的最佳文章。 

笔者过去很少用以上方法分析一些文章;因为主观上觉得只有不太懂哲学的人;
才会如此逐字逐句去反问;这是很初步的对语言反省;算不了什么哲学。不过也要
看是对什么人;对那些只懂这方法;又想称王称霸的人;还是要用这最初步的方法
回应。 

有人以为这种方法叫「分析哲学”的方法;笔者过去也以为是;特别在大学时代;
修读「分析哲学”一科;那位「盲辩论”派的讲师;就是整个学期都在反问他人的
字句定义;大讲「高手”必胜之道 
;由于他口材不俗;穿上白衣白裤白鞋又「有形” 

加上能讲些「男人讲逻辑 
;女人讲谬误”之类笑话 
;同学们大都敬佩莫名;以为「分
析哲学”就尽此了 
;笔者当时虽常与他辩论;但由于所知有限;仍以为他代表了分析
哲学;及后留学;再修读分析哲学课;也有机会聆听大师奎恩(Quine )与及阙叶奇 
(Kripke )等言论;才知以前所学大是垃圾;不外学了一套「唔明你讲乜 
?”的反诘技
俩;对任何言论都「唔明”一番 
;不去尝试从各种哲学整体的思路脉络;语言用法去
理解其思想;只是努力地去「不明白”;然后就嘲弄一番;连「黑格尔”、「海德格”
等哲学作品都成为反面教材。 

这与西方所见的正统分析哲学绝不相同;西方所见的正统分析哲学的处理问题
方法;可参考《明报月刊》同期叶保强博士《应用哲学的意义、现况及前景》一
文;这是像样的分析哲学文章;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步步有推理;文字力求客观有定
义;与《思辩与宗教》一文正好成一强烈对比。 

本人一向对分析哲学只懂皮毛;但单靠一点皮毛;也知「盲辩论”者的思辩只是一
个骗局;而其所教的「唔知你讲乜”的方法 
;亦是一学术欺诈;如果读哲学课只为玩
玩花巧;那无所谓;但以为这是学会了分析哲学;那就是被欺骗了。笔者平常不屑用
那种「唔知你讲乜”的方法 
;只有两个例外;一是遇到了自以为代表真理的人;另一
是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