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矿工雄风 >

第98部分

矿工雄风-第98部分

小说: 矿工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政治方面,未来人以后世的欧共体来说话,认为欧洲应当联合起来,组成统一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使欧洲不在受制于将来的世界第一大国美国,还掀起了一股反美风暴,而这反美风暴的领头羊,当属英国无疑。狂妄自大的英国人无论无何也不愿意接受,将来世界第一大国是美国,而不是英国。这股风暴之强,导致英国对美国的警惕甚至大于对中国的仇恨。
俄国则在国内掀起了斩草除根的白色恐怖狂潮,将后世的一些共产主义分子的祖先纷纷处以绞刑。沙皇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将来俄国会变成赤色。这股斩草除根的狂潮在俄国国内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短期内因“未来罪”被施以绞刑的就超过一万人。
与沙俄的白色血腥相比,普鲁士现在显示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要求统一,要求打败阻碍德国统一的奥地利,要求打败法国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那位被后世称为“铁血宰相”的俾斯麦则年纪轻就被认为是德国的希望,人们对他抱以热烈的期待。
腓特烈&;#8226;威廉四世对俾斯麦也大感兴趣,不但接见了他,还给予了一个相当高的职务。俾斯麦从此步入政坛,这比起他在历史上的步入政坛的时间早了整整六年。
俾斯麦的提前步入政坛,对于普鲁士来说并都是一件好事,因为他现在毕竟还年青,对于政坛的把握远没有将来的深刻。
俾斯麦所宣扬的德国只能依靠“铁与血”才能得到世界的想法,在普鲁士的周边国家引起了恐慌,匈牙利与法国甚至有结盟的迹象,他们要趁普鲁士还弱小之时打败他。
此时的普鲁士已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了。
俾斯麦心中很清楚,现在还弱小的普鲁士要想渡过眼前的危机,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根本不行的。然而放眼欧洲各国,人人都将普鲁士视之为过街老鼠,皆欲除之而后快,毕竟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的二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人发动的。如果让德国重新统一,天知道历史会不会重演?这里面在后世历史上,深受日尔曼人大屠杀的犹太人,更是这股反普风潮的积极推动者。他们游说普鲁士周边的国家,俄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英国等国对其磨刀嚯嚯。普鲁士随时都有被瓜分的危险。
无奈之下,俾斯麦想到了中国,想到了自己还在读大学时就与自己有过联系的何本民大主教。他想从中华帝国那得到帮助,然而其对中国的心情是复杂的。俾斯麦此时虽未执掌大权,但其浓厚的种族思想已经开始暴露无遗。事实上,从历史上来看俾斯麦是近代德国种族至上主义的始作俑者。 从此出发,其对中国的态度,则存在着复杂性。一方面,他早已认识到,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必将重新崛起,现在由于中国南方的未来人带领,这种崛起的形式越来越明显。而按照他的种族主义逻辑,崛起的中国,必将“危害世界”成为西方世界的“黄祸”。 当然他对于仍然腐朽落后妄想闭关自守大清国,是从来不屑,认为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腐败的朝廷,这样也许可以为德国在远东攫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形势比人强,目前对普鲁士威胁最大的并不是中国而是欧洲各国,他只得放下对“黄祸”的恐惧寻求中华帝国的帮助。
何本民在接到普鲁士的求助信号后,与国内联系。对此我作出了“不结盟、暗中帮助”的指示。俱体来说,就是开放中国目前已掌握的部分武器资料,如三八式后装针击步枪、中华神炮、飞艇等给普鲁士。除此之外,还给了普鲁士大笔的贷款以帮助他整军备战。
我这样做也是不安好心的,首先这些武器资料由于大批未来人的到来,中国不可能再继续单独享有。西方各国慢则三年早则一年,就可以研制出不亚于我手中的这些武器来。如此,还不如卖个人情给普鲁士。
普鲁士在得到这些资料之后,可以通过克虏伯军火工业公司迅速生产出来,从而大大提高普鲁士的战斗力,使之有能力拖住欧洲各国一段时间。但为什么我不和普鲁士结盟呢?原因在于现在普鲁士还是太过于弱小,尽管在初期也许可能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将来被欧洲联军所灭的可能性非常大,欧洲联盟如果在灭了普鲁士之后再将矛头对准我,那我岂不是自找苦吃?
我乐意看到的是欧洲各国与普鲁士,打得经疲力尽,从而无从过问东方的事物。而不是在战后出现一个足以领袖欧洲的强大而统一的德国。另外在我的征服全球的计划中,西方各国迟早是要被我踩在脚下的,与其结盟以后再背叛,被人说成无信用的“小人”,还不如一开始就不结盟,以便将来我进攻欧洲时能够理直气壮。
何本民在接到国内的决议之后,在普鲁士的法兰克福议会发表了精彩的演说。
他在演说中指出:如今的德国,就像生活在一群猛兽之中的小白兔。随时可能成为猛兽的口中的食物。当今世界实力最强者为英国,它的发展锋头最健,称雄世界,但它与德国隔海相望,其实力也在于海军力量,我们可以先不说它。德国之西南,便是欧洲强国法兰西,正是它在拿破仑的率领下灭了贵国的前身神圣罗马帝国。此时的法国国王的路易-菲利普一世,其人雄心勃勃,一心想称霸于欧洲。法国近来扩张军备,整顿军事,其意便在称雄欧洲大陆!其正在研制中的新式战舰被命名为“拿破仑号”正显示出了法国继承了其一贯的意图称霸欧洲的野心。奥匈帝国因为奥地利的关系,也是德意志联邦成员。然而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疆域包括了匈牙利、已经遭到瓜分的波兰及意大利的部分领土,其国力不容小觑。当今皇帝弗兰茨虽志大才疏,但也对德意志觊觎已久。而对德意志统一最大的障碍也是奥匈帝国。至于虎视眈眈俄国,一心想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波罗的海地区,俄国的熊掌在已经伸到了德国的家门口,德国与俄国的冲突势必在所难免。群强环伺之下,贵国如今却是国力孱弱,各邦之间勾心斗角,纷争不断,国家统一遥遥无期。一旦诸国有机可趁,则不免步波兰后尘,遭到瓜分吞并,亡国灭种之祸岂不是就在眼前?贵国有一个诗人海涅,他在自己的诗中写道:“法国人和俄国人占有了陆地,海洋是属于英国人的,只有在梦想中的空中王国里,德国人的威力是无可争辩的。” 
为德国谋计,法兰克福的联邦议会因放下毫无意义的口舌之争,积极整军备武,以武力来统一德国,用俾斯麦先生所提出来的“铁和血”理论才可对抗列强,才可以拯救德国。
而中德两国,远隔万里,并无直接利益冲突,反而有广泛合作的前景。在这方面我国优良的武器制造技术将对德国开放,以此来帮助德国。但是也正是由于中德两国相隔太远,我们对你们的帮助也就到此为止了,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我国不可能直接对贵国进行物质上的援助。从后世的资料中你们一定能够明白,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对外没有任何侵略野心,温顺恭良的国家。中国所奉行的一向是不结盟、不称霸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基本国策。我国与贵国一样还处于分裂状态,国家没有统一,既使我们想更多的帮助贵国也无能为力。因此关于结盟的要求就请贵国能够体量,恕我们不能答应。中德两国虽不便于结盟,但我们拥有共同的敌人。贵国的大敌,无非英、法、俄、奥。英国现正在组建远征军意图入侵我国,俄国更是贪婪,对我国的北方领土抱有觑视之心。法奥虽然现在对我国没有多大的敌意,但是法国的受保护国西班牙败于我国,其常有报复之心。贵我两国在反英、反俄、抑法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我们之所以帮助德原因也是中德两国能够合作的基础。
议会上,普鲁士的议员们对何本民的真挚诚肯而又精彩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8226;威廉四世一锤定音,接受了中国提出来的“不结盟、暗中帮助”做法。
会后俾斯麦单独找何本民问道:“贵我两国既有共同的敌人,便是天生的盟友。而贵国却不愿与我国结盟这是为何?”
何本民沉吟了半晌说道:“这原因我已在议会上说出了,我这没有必要再向你重复了吧!”
俾斯麦冷哼一声道:“恐怕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所担心的是普鲁士没有足够的能力保卫自己,怕我国战败之后,贵国引火烧身!”
何本民对俾斯麦的洞察能力深感佩服,于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相信德国的将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俾斯麦对此抱之一笑。
与俾斯麦风升水起,飞黄腾达相比,德国将来的另一位伟人日子变得很不好过。
他就是马克思。
不单是德国,就连欧洲各国对这位才去年才毕业的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将来历史上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父,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报以讥笑嘲讽,甚到要除之而后快。他现在所从事的新闻事业也就变得无法进行下去了。正在他生计无路之时,何本民再次找到了他,并诚聘他为中国农工党行政干部。马克思随即欣然前往中华帝国去实现他的抱负。
对于这位国际共运史上的巨匠的到来,我的心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想利用他的学识为中国做点事情,另一方面又怕他继续搞“共运风暴”从而给我们不断的带来麻烦。但最终我的开放想法战胜了保守想法,即中国在思想领域应当效仿唐朝的做法,兼容并蓄,坚持百家齐放的想法占了上风,以欣然的态度接受马克思。并在农工党内给他安排了要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克思的来了之后,虽对自己在将来历史上写的《资本论》十分感兴趣,但并没有按那一套理论在中国农工党内宣扬,更没有说中国富强党这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党是如何的邪恶,应该打倒在地,反而积极投身于改善农工党成员的生存和生产条件的斗争当中去。
我觉得奇怪,问他原因,不料他竟套用鲁迅的话来回答:如果生存在一个黑屋子的人是决计无法打破外面的铁壁的,与其作打破铁壁的无用功,还不如在黑屋子内升起一点火光!
伟人就是伟人啊,其想法总是出人意料啊!如今这个既有理想又能够面对现实的马克思,终于让我放心了。
美国方面情况变得复杂起来,美国的未来人看到自己将来的国土,现在竟被中国人“骗”去一块,表示不满,纷纷要求中国主动归还加利福利亚。同时他们还揭露了那有大量黄金的消息,这引得一些淘金者纷纷赶来,给中国城造成了混乱。不过好在此时的中国城移民人口已超过了五十万,又有一支实力不俗的军队,足有实力自卫。美国现在还处于与墨西哥的战争中,又要面对当今世界最强的国家英国的危胁,腾不出手来对付中国,因此保持了中美两国间表面的平静。
加拿大现在大部份地方仍属于英国的殖民地,以前属法国现在被英国占领的魁北克经常给加拿大带来麻烦,英法两国在加拿大的利益矛盾重重,自然也就不可能结成同盟共同对付中国的新广州(温哥华)了。
看以这些情况,洛克菲勒发出一声哀叹:美国迟早要毁在中国人手中!
第八十二章 新式武器(1)
    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英国远征军,我正与一帮“老”将军们参观老基地武器研究所。说他们老是相对于最近才提拔上来的一批新将领,这些老将军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正朝气勃勃,怎么也称不上老啊!
自从得知大批的未来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我就知道中华帝国现掌握在手中的武器优势再也难以保持了。因此早早的给科技部的曾国清下达了死命令,一定要研制了足以更新换代的武器来。曾国清和科技部在得命令之后,加紧了新式武器的研制,上个月就拿出了样品,但我一直忙于军政没有时间来参观,直到今天才得有空来参观一下。
显然,国清为了迎接军队参观团的到来,作了充足的准备,武器测试场上摆满了一长溜各式各样的好家伙。按从轻到重、由枪及炮一溜摆开了去,一直延伸了一公里。
“国清没那么夸张吧!这么长一溜,这该有多少种武器啊!”科技部摆开的武器的架式让我大吃一惊。
“哈哈,主席难道你还会嫌武器太多?再说我这也没几种啊,不过是一些枪啊炮啊手雷之类的。”国清“谦虚”的说道。
“这不可能啊!从我布置任务到现在才半年的时间,科技部部怎么会一下子搞出这么多新家伙来?”我仔细盘算了一下,要想在短期内搞出这么多种显然是不可能的,我看了国清一眼,发现他正偷笑着:“靠!你以前是不是藏私了,有好东西也不给军队用?”
“主席冤枉啦,我那有藏私啊?这还不就是因为你没有问吗?你国务那么繁忙,我也不好强拉着你来我们科技部关怀一下啊!我更没有瞒着不给军队用的意思。”国清委屈的说道。
“算了,这事就怪我对你们科技部关怀不够好了,不过以后不许这样了,有一定的技术诸备是好事,但诸备了太多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科技部在技术方面只要做好三代就行了,即使用一代,诸备一代,研制一代。只要有了这三代准备,我们就可以在武器上保持较大的优势。军队在武器的应用方面也不能搞什么先进就用什么,毕竟简单的武器优势并不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有了质量还必需有数量的方面、制造能力方面的优势才能在武器上面保持绝对优势。给你一挺重机枪也不可能打得过我一百支步枪吧。军队在武器的选用方面也要本着实用和简单的原则,武器系统不能太复杂,太复杂的武器应用除了会增加战士的训练难度和指挥员的指挥难度外,还给后勤方面带来混乱!弹药不足的先进武器往往不如弹药充足的落后武器。国清你们现在科技部搞出了那么多新玩意儿,我很满意,但比新式武器的开发方面更重要的生产数量上能够保证吗?”
“主席你放心,只要你在劳动力上能充分供给,我们现在的军队即使再扩充三倍,我都有能力保障武器的生产!”
“怎么现在科技部的人员方面紧缺了?”
“缺少矿工啊!”国清掐指算了起来,“我们的老基地由于矿藏规模本来就小,目前人员也就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