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读懂厚黑学的第一本书 >

第15部分

读懂厚黑学的第一本书-第15部分

小说: 读懂厚黑学的第一本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秦卜得《否卦》之后,一开始也很沮丧,但以他的智慧,很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从这一卦里,他看到了“下坤上乾,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也看到了“泰极而否,否极泰来,互为因果”。
他知道自己干的事情能改变“天地不交,万物不通”的现状,也知道自己处于“否”的顶点,只要坚持,下一步就会往“泰”的方向发展。所以,他找出《六韬》、《阴符》等兵书,从此足不出户,埋头攻读,不仅对兵法、各国的地形、政治经济状况和军事力量了如指掌,还研究了诸侯的心理。“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了一年书后,苏秦记熟了各国的地形、政治情况和军事力量,研究了各诸侯的心理状态,然后于公元前334年,再次胸有成竹地出游列国,以“合纵抗秦”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
2。 游说六国
苏秦最先游说周显王。周显王身边的人向来对苏秦很了解,都看不起他。
苏秦于是又向西到了秦国。当时秦孝公已死,苏秦对秦惠王说:“秦国是一个四面踞有天险的国家,背靠华西,渭河绕境,东边有函谷关、黄河,西面有汉中,南面有巴蜀,北面有代郡和马邑,这真是天府之国。凭借秦国士兵和百姓的众多,兵法的普及教化,就可以吞并天下,建立帝业。”秦惠王当时刚刚诛杀商鞅,对论辩之士很痛恨,所以不想用苏秦,对他说:“羽翼还未丰满时,就不可以高飞;国家的大政方针还未清明,就不可以去兼并别的国家。”
苏秦于是向东到了赵国。当时赵肃侯任命他的弟弟成为相,号为奉阳君。奉阳君不喜欢苏秦,苏秦便离开赵国到了燕国,过了一年多才得以见到燕国国君。燕文侯认真地听了苏秦的一番游说后,表态说:“你的话是对的,但是我们的国家很小,西边被强大的赵国胁迫,南边靠近齐国,齐国和赵国一样都是强国。你如一定要以合纵之策来使燕国安定,我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你。”于是出资给苏秦配置车马金帛,让他去赵国。当时奉阳君已死,苏秦就趁机对赵肃侯大加游说。赵王说:“我年纪轻,继位的时间短,不曾听说过关于国家社稷的长远计划。现在你有志于保全天下,安定诸侯,我将恭敬地让整个国家听从你。”于是准备了一百辆装饰豪华的车子、千镒黄金、一百双白璧、一千束锦绣,让苏秦去邀约各诸侯国。
苏秦劝说韩宣王说:“韩国有这么强的实力,大王您又很贤明,却去向西侍奉秦国,拱手称臣,使国家蒙受羞辱,被天下人所笑,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了,所以希望大王您好好地加以考虑,大王您服侍秦国,秦国一定会索取宜阳、成皋。现在把这两地给了它,明年它又会来要求割地。这时候,给它吧,已无可给之地;不给吧,就会前功尽弃,而且还会带来祸患。况且大王您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求无限,以有限之地去迎合无限的贪求,这就是所谓的买来怨仇,结下祸患,未经战争而国土已被削夺了。我听俗谚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现在向西拱手向秦称臣,与做‘牛后’有什么区别呢?以大王您的贤明,又拥有强大的韩国军队,却博得了‘牛后’之名,我私下里都替大王感到害羞。”
                  厚黑外交家苏秦(2)
韩王听了勃然变色,挥动手臂,圆睁双目,手按着剑,仰天叹息说:“我虽然不肖,但一定不会去服侍秦国。现在你以赵王的教导来启示我,我愿意恭敬地让我的国家听从你。”
苏秦又去向魏襄王游说。魏王说:“我这个人不成大器,不曾听到过明白的教导,现在你用赵王的诏令前来昭示我,我恭敬地让我的国家听从你。”
苏秦又向东去向齐宣王游说。齐王说:“我这个人不聪敏,齐国地处偏远,面临大海,是个交通不便的国家,不曾听到过有关的点滴教诲,现在你以赵王的诏令来号召我,我恭敬地让我的国家听从你。”
苏秦往西南去向楚威王游说。楚王说:“我的国家西面与秦国接壤,秦国有侵占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是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国家,不可与它结盟。而韩国、魏国迫于秦国的威胁,也不可与它们深加谋划,因为怕有反逆之人到了秦国,谋划之事还未发动而国家已面临危机了。我自己预料,楚国与秦国相抗,没有胜算;在内与群臣相谋,也不一定靠得住。因此我睡不安、吃不香,心旌摇晃,无所着落。现在你想合天下为一,收拢诸侯,保存危亡的国家,我谨以整个国家听从你。”
于是六国合纵结盟,苏秦担任了合纵盟约的盟长,同时成为六国的宰相。他把合纵的盟约书投送给秦国,秦国因此有十五年不敢窥视函谷关外的国家。
3。 舌绽莲花取十城
后来秦国与齐国和魏国一起攻打赵国,想借此毁坏合纵盟约。齐国和魏国攻打赵国,赵王便责备苏秦。苏秦很害怕,请求出使燕国,一定要报复齐国。苏秦离开赵国以后,合纵的盟约就瓦解了。
秦惠王把他的女儿嫁给燕国的太子。这一年,燕文侯死,太子即位,这就是燕易王。燕易王初即位时,齐宣王趁燕国国丧攻打燕国,占领了十座城池。燕易王对苏秦说:“过去你到燕国,先王资助你见赵王,才使六国合纵结盟。现在齐国先攻打赵国,再攻燕国,因为你的缘故而使我们被天下人讥笑,你能为燕国收回被侵占的土地吗?”苏秦十分惭愧,说:“请让我替大王您去夺回来。”
苏秦见到齐王,拜了两拜,低下头向齐王表示庆贺,抬起头又向齐王表示哀悼。
齐王说:“庆贺之后为什么这么快就表示哀悼呢?”
苏秦说:“我听说饥饿的人所以不吃鸟喙这种东西,是因为知道它虽可暂时充腹,但实际上与饿一样可怕。现在燕国虽然弱小,但燕王是秦王的小女婿。大王您占领了它的十座城池,却与强大的秦国结下了仇怨。现在如果让弱小的燕国为领头雁冲锋陷阵,而强大的秦国躲在它的后面,以此招集天下的精兵,这与饥饿的人吃鸟喙是一样的。”
齐王变了脸色,忧愁地说:“这怎么办呢?”
苏秦说:“我听说古代善于处理事情的人,能把祸转为福,把失败转为成功。大王您如果确实能听从我的计策的话,就把这十座城池归还给燕国。燕国无缘无故地得回了十座城池,必然很高兴;秦王知道了因为自己的缘故而使齐国把十座城池归还燕国,也一定会很高兴。这就是所谓的放弃仇恨而得到像磐石一般牢固的友谊。这样,燕国、秦国都服侍齐国,那么大王您号令天下,没有人敢不听。大王,您以虚假的言辞依附秦国,凭着十座城池取得天下,这是霸王的功业。”
齐王说:“很对。”于是把十座城池归还了燕国。
4。 忠诚守信得罪人
苏秦回到了燕国,有人诋毁他是个左右摇摆、反复无常的人,将会作乱,燕王因此不再给他封官。
苏秦见到燕王,说:“我是东周的贱人,并没有丝毫功劳,大王您却亲自在庙堂上给我以礼遇。我为大王退了齐国军队而且得到了十座城池,您应该是对我更加亲近。现在我回来了,而大王您不给我封官,一定有人在您面前中伤我,说我不讲信义。我不讲信义,是大王您的福气。我听说忠和信是为了自己;积极进取,是为了别人。况且我劝说齐王,也不曾欺骗他。我在东周抛弃了老母亲,本来就是要放弃为自己打算而为别人求取。假如现在有人像曾参一样孝顺,像伯夷一样廉洁,像尾生一样守信,有这样的三个人一起来服侍大王,您觉得怎么样?”
燕王说:“这样就心满意足了。”
苏秦说:“像曾参一样孝,按理是不会离开他的亲人在外面住一个晚上的,大王您又怎么能让他步行千里前来服侍弱小的燕国处于危难中的大王呢?像伯夷一样廉洁,坚持不做孤竹君的继承人,不肯做周武王的臣子,不愿接受封侯而饿死在首阳山下。这样廉洁的人,大王您又怎么能让他步行千里而到齐国去为别人争取利益呢?像尾生一样守信,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而女子没有来,洪水淹到了他,他也不离开,结果抱着桥柱而死。这样守信的人,大王您又怎么能让他步行千里地去退齐国的强兵呢?我可以说是因为忠诚和守信才得罪在上位的人的。”
燕王说:“难道会有人因为忠诚守信而得罪人吗?”
苏秦说:“我听说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说,有人远出做官,他的妻子与人私通,这个做官的人将要回家,与他妻子私通的人很担忧。他的妻子说:‘不用担心,我已经准备好了毒酒等他。’过了三天,他果然回家了,他的妻子让他的妾把毒酒捧给他。他的妾想说酒里面有毒,但怕这样一来女主人就会赶她走;想要不说,又怕毒死了男主人。于是她假装跌倒,把酒洒在了地上。男主人大怒,打了她五十鞭。这位妾一跌倒洒了酒,既保全了男主人,又保全了女主人,可她却不能避免被鞭打,这怎么能说忠诚守信没有罪呢?我的过失,不幸与此相似!”
燕王被他说动,于是更加厚待他。
                  天纵之圣刘邦(1)
字:季
性别:男
出生日期:前256年
职务:西汉皇帝
主要成就:建立西汉王朝
死亡日期:前195年
1。 聚人心
汉高祖刘邦是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中阳里人,出身贫寒,父母都是农民。传说中,刘邦为蛟龙转世,高鼻梁,美须髯,面呈龙像,更为奇特的是,他的左腿上有72颗黑痣。
刘邦自幼对那些普通人所从事的生产和经营之类的事情不屑一顾,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他曾经到咸阳服徭役,得遇秦始皇,目睹了秦始皇出巡时的盛况,不禁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成年以后,经过地方政府的测试,刘邦当上了沛县的泗上(今江苏沛县东)亭长。亭长是掌握一亭之内治安和道路的地方小吏,刘邦不以其职务卑微而自卑,反而常常嘲弄县里官吏的碌碌无为。但他并不孤傲,与一些志趣相近的人交往甚密,沛县的主吏萧何与狱掾曹参便是他的好朋友。
一次,刘邦奉命押解一批刑犯去骊山服劳役,途中不断有人逃亡。刘邦知道如此下去,不到骊山,可能刑犯差不多都逃完了,按秦朝律令,他会被处死。到了丰西的泽中亭,夜中刘邦一不做二不休,将刑徒全部放走,并对他们说:“你们都逃命去吧!我也从此逃命去了!”刑犯们感激涕零,有的人自去逃命,另有十几个勇士不愿意弃刘邦而逃,表示愿意跟从刘邦。当夜,刘邦便率领他们向南逃到芒山和砀山(今安徽砀山南)一带,在那里秘密居住下来。
逃亡芒山和砀山之后,刘邦仍秘密地保持着与萧何、曹参等人的联系,其妻吕雉不时来山中与刘邦相会,刘邦就通过他的妻子来了解外界的情况。不久,刘邦的名声渐大,不少备受贪官污吏压榨、破产流亡的穷人,都前来投奔他。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驾崩,其子即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的暴虐较之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在蕲县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秦朝灭亡之后,反秦斗争转化为农民军领袖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刘邦和项羽这两大反秦主力之间进行的长达五年的楚汉战争。
2。 斗智不斗力
《史记·项羽本纪》载,荥阳大战时,项羽曾向刘邦挑战:“天下多少年不安生,全是因为你我二人。现在,我愿和你单独决斗,一决雌雄,不再让天下父老受苦。”刘邦却一口就拒绝了,笑着回答道:“我更愿意和人斗智,不愿意和人斗力。”
这句话可以说是刘邦的制胜法宝。怀王立下“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盟约后,刘邦受命西征,且看他这一路是如何攻城拔寨的——
为了保存实力,仅在砀北等地就迂回了四五个月,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他如果暴露目标,就会成为秦军的靶子。对此,刘邦施行了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先拿小城开刀,接连攻克城阳、杠里和东郡,不仅没有遇到秦军的抵抗,还迎来了两万左右的降兵,势力逐渐扩大。
因为郦食其的巧计,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陈留后,刘邦乘胜围攻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同秦开封守将赵贲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这一战虽然打得赵贲损兵折将,但开封城墙坚厚,难以攻克。正在此时,秦将杨熊带大队人马来支援开封,刘邦立即撤离开封,率军直捣杨熊的落脚地白马。双方在白马、曲禺两次战斗,刘邦都获得了胜利。
                  天纵之圣刘邦(2)
开封之战后,刘邦向韩国的属地扩展,进军颍水(今河南禹州),在这里得遇张良。当初张良跟着刘邦归顺项梁后,项梁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楚王之后为王,随着楚国复国,除了韩国其他各国也相继复国。张良暂时告别刘邦,致力于恢复韩国。韩国复辟后,张良苦于人马太少,不敢和秦军正面作战,现在听说刘邦带兵经过,赶紧率部来投。在张良的帮助下,刘邦占领了原属韩国的大片土地。
为争先入关,刘邦从颍水北上,首先占领了平阴(今河南孟津东北),控制了黄河渡口,接着,又进军洛阳,企图由此打开通向关中的东大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的道路。由于攻坚受挫,刘邦舍弃从洛阳向函谷关进军的计划,改道向南迂回,南阳郡守兵败逃往宛城(今河南南阳)。刘邦决定绕开宛城直接向武关进发,以减少进军关中的时间。关键时候,张良进言:“南阳的秦军虽然败了,但主力还在,现在不打宛城就向武关进发,便会陷入秦军的前后夹击,到时候我军进退两难就危险了。”刘邦于是连夜折回来攻打宛城。宛城郡守猝不及防,走投无路,只好归顺刘邦,被封为殷侯,继续守宛城,之后归降者络绎不绝,刘邦兵不血刃占领了丹水、胡阳、郦城、析城(均在今河南西部)各地。
靠着一箱子珠宝,秦朝的最后一道防线峣关失守,刘邦先于项羽进了咸阳。
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过程果然都是他在斗智、项羽在斗力——刘邦的目标是“先入关”当王,打击秦军的事儿几乎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