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那爷们儿真逗 >

第2部分

那爷们儿真逗-第2部分

小说: 那爷们儿真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上午看到电视新闻时,贾七一就全明白了,半个月来的疑问终于有了结果。那些忽然失踪的医生、护士保证是被自己毒倒了,于是医护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如此看来,被贾七一毒倒的至少有七八个,要不他们怎么把自己叫毒王呢。    
    从广州到北京,贾七一住院已经半个月了,他的境遇是越来越差,到现在贾七一真不敢把自己当人了。没错,自己不是人,是毒王,是喷洒毒药的机器,是最不该出现在人间的玩意儿。    
    在广州刚住院的时候,贾七一的病历本上写的是“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医生也罢,护士也吧,对贾七一都是有说有笑的,全然没把他当毒王,而且穿得也不那么严实。贾七一也没拿感冒当回事,嘴一闲下来就跟护士、医生闹着玩儿,而且一个劲儿张罗主任要给小护士找个北京对象。由于贾七一嘴皮子利落,人长得喜性,大家对他的感觉不错,送饭的时候往往能多给上两勺。    
    但没过几天,一切就在悄悄中发生变化了。    
    先是贾七一的发烧症状越来越重,鼻涕总有半尺多长,跟抻面似的坠在鼻子上来回逛荡。然后刚刚和他混熟的护士、医生相继失踪,新来的大夫都戴上了口罩,而且逼着贾七一也戴。但过不了两天人就又失踪了。再后来,同房的老张被他们莫名其妙地搬进了特护病房。    
    贾七一搞不明白,只是个平平常常的流感,凭什么特护?难道他们家有人托了关系?可自己在广州没有熟人呀。又过了几天,第三拨医生、护士也失踪了,再来的护士连军队的防化服都穿上了,进门之前总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那时候,贾七一还能在屋里随便活动。    
    有一天早晨他无意中在窗口看到,医院里仅剩的医生、护士在操场上集合成一个方阵,他们挥着拳头,随着院长念誓词,就跟敢死队要上前线似的。    
    贾七一觉得事情有些不妙,也就在这段时间,他自己不能随便走动了,屋里吃屋里喝屋里拉屋里睡。此时贾七一,便萌生了逃跑的念头,他的想法很简单,回北京去,咱在北京有人,能进最好的医院。可医院早把他当成了重点,在机场就被劫持了,于是贾七一在北京享受到了更为严密的看护。    
    刚回北京时,贾七一抽风似的在床上折腾,就跟长了八条腿似的,四五个大夫才能把他按住,而且使用了呼吸机。此后贾七一再没出过这个房间,就像一只被关进笼子的野兽,孤独、寂寞、无可奈何,暴躁得出奇。    
    病友没了,医生、护士也是三天两头地换。    
    最后贾七一不得不向医院发出强烈抗议,而医院早替他想好了,第二天就送来台电视。    
    贾七一总算有事干了,他握着遥控器,把几十个台全调了一遍。但令他吃惊的是,所有的电视台都重复同样的内容,节目的小名是非典,大号叫SARS,主人公不是医生就是毒王。最让他扫兴的是,他在毒王群里发现了自己,而且还是重点监护对象。这一来所有的疑问都解除了。那些失踪的医生、护士估计成了非典传染性的验证品。    
    贾七一恼怒地关上电视,自己娶了个顺心的老婆,事业刚刚有点成绩,看来这人不能太顺喽,太顺了总是要倒霉的。    
    手机忽然响了,号码是家里的。他赶紧接通,说实话贾七一真有点担心。医生、护士都成了牺牲品,难道家里也出事啦?那自己可真是十恶不赦啦!    
    电话里是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二哥,你到底怎么回事啊你?全让你搞乱啦,咱家的日子还怎么过呀?我告诉你说,咱家要真过不去这关,你得负责。”    
    贾七一听出来了,那是三妹贾七七,她从小说话就跟炮筒子似的,而且是机关炮。为了她老妈没少操心,将来有了婆家,人家能受得了她这张嘴吗?贾七一怒道:“有事说事,东拉西扯地干吗呀?”    
    “咱家这一层楼都被隔离啦,全怪你。”说着电话那头出现了稀稀拉拉的抽泣声,看样子还不是一个人的声音。    
    贾七一大惊:“谁被传染啦?”    
    “那倒没有,可都出不去啦,连酒吧都去不成啦?”贾七七怒道。    
    “吃饭呢?咱家有粮食吗?”    
    贾七七扯着嗓子叫起来:“你就知道吃呀你?”    
    “是不是真吃不上饭啦?”贾七一有点急了,在他看来,吃不上饭可是天大的事。    
    “吃饭倒没事,外面有人管送,还能自己点菜呢。”    
    “能吃上饭不就完啦?”贾七一立刻松了一口气。“我问你,点菜是咱家掏钱,还是公家出啊?我跟你说,不是咱们自己要隔离的,是他们把咱家隔离,饭钱得他们出。”    
    “都什么时候啦?你怎么还琢磨这事啊?咱家的麻烦大啦,张杰一听说咱家人都被隔离了,立马就要跟我断绝关系。全是因为你,你干点儿什么不好?非要得非典玩儿。”贾七七依然在埋怨。    
    贾七一这个气,在贾七七嘴里,自己比得了爱滋病还招人讨厌。爱滋病大多是行事不检点,可自己到现在还不知道非典是个什么玩意儿呢。他紧抽几口气,嗓子里终于舒服了些:“玩儿?玩什么不好啊,玩儿非典?我可真会玩儿!张杰算什么东西?小眼巴岔的跟老农似的。他不理你,正好,不是还有李贽吗?现在正好是考验他们的机会。”    
    张杰是贾七七的男友A,李贽是男友B,据说三妹还有三四个追求者,但贾七一一直叫不上他们名字来,太多了。    
    没想到贾七七一听这话,口气立刻见缓:“李贽还行,他托人给我送了九十九朵玫瑰呢。”    
    “那不就完啦,谁表现好,就给他升级,表现不好,直接忽略。”贾七一忽然想起了老妈和媳妇:“咱妈和你嫂子呢?”    
    “都在家。”说着贾七七将电话交给了老妈,贾七一刚要问问家里的情况,老妈就劈头盖脸地骂道:“小兔崽子,胡吃海塞的,这回完了吧?非典了吧?我叫你吃,我叫你吃,早晚得吃死你,早晚咱们这一家人得毁在你这张嘴上。”    
    贾七一觉得自己真委屈,在医院里躺了半个月,老妈是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打电话就是一顿臭骂。贾七一嘟囔道:“您别老说我行不行?谁知道非典到底是怎么回事?没准儿明天就好啦。”    
    “放你妈的屁!好,还能有个好?好了也是废人。楼下老张说,这东西弄不好就遗传,将来有了孩子都是麻烦。你,你怎么就不听话呀你?小时候我就跟你说过,病从口入,管住了嘴就管住了命。你兔崽子就是不听,到处瞎吃瞎喝的,这回塌实了吧?非典了吧?咱这一层楼都出名了,出了个大毒王,真光彩!”说着,老太太一把将电话摔了。    
    贾七一举着电话,半晌没言语。他忽然觉得不对,老妈骂自己是“放你妈的屁!”那到底是谁放屁,如此说来明明是老妈在放屁吗?对了,他还骂自己是兔崽子,那自己要是兔崽子,谁是兔子呀?    
    看来老妈是急糊涂了,连自己都骂上了?


第一部分第二章 爱好(1)

    据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圣徒亚瑟跪在耶稣身边,用一只杯子接住了上帝之子的鲜血。此后这个杯子就成了基督教的圣物,百邪不侵,百毒不浸。    
    当然随着时光的推移,圣杯失踪了,传说中亚瑟将它藏在一个最圣洁的地方,只有心灵纯洁的武士才能找到。之后,寻找圣杯的探险被虔诚的基督徒们持续了两千年。据说,找到圣杯的信徒都死了,因为他们完成了终身的事业,必死无疑。    
    在传说中,这个死亡的过程极为享受,找到圣杯的基督武士在发现圣杯的一刹那,就会看到光华缭绕的耶稣自天而降。他微笑着,从身上的伤口中取下一块肉,这就是武士们最后的圣餐。武士吃掉这顿圣餐后,便高兴死了,所以见到圣杯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贾七一得知这个故事时已经中了邪,他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圣餐。当然他眼里的圣餐不是上帝之子的生肉,而是天下最好的美食,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爱好,除死方休。    
    至于他是如何养成这个爱好的,那还得从小说起。所以我们就不得不提贾七一的家庭了,虽然这个家庭毫无传奇色彩可言却也出了一大堆神人。    
    贾七一的名字与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毫无关系,而且七一是他的真名绝不是代号,更不是外号。贾七一的哥哥叫贾六六,妹妹叫贾七七。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名字就是出生的年份。    
    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又说:鸟过留声,人过留名。还有人说:坐不更名,立不改姓。这话倒有点意思,人混到只能坐着而不能躺着,的确挺背的,但即使这样也不能改了名。    
    至于姓就更重要了,那是祖宗基因的象征,人即使连坐着的资格都没有了,也不能改了姓。当然了,也有改的,什么东西都有个例外。譬如说皇上赐姓,皇帝自然比祖宗厉害,改也就改了吧。但一般来说姓氏是没办法改变的,所以家长的任务就是给孩子起个好听的名字,这是他们最大的权力。    
    贾七一的父母是对儿老实人,没什么文化,基本上属于半文盲,所以给孩子起个响亮的名字可就费老劲了。    
    贾六六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的年份又比较特殊,起名简直成了全家人的心病。据说当年给贾六六连起了八个名字都觉得不顺耳,也是,他们家这个姓太别扭,什么东西都不是真的,搞不好就是政治问题。    
    贾六六出生前,所有的老人都断定老妈怀的是个儿子,据说怀孕时肚子比较平坦的大多是闺女。如果肚子前方凸起,按老太太们的说法是带着“尖儿”呢,基本上都是儿子。老爸琢磨着,既然是儿子,干脆就叫贾文革吧。    
    居委会大妈得到这个消息时,差点昏死过去。这“文化大革命”还能有假的,你们家是不是要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没辙儿,必须改名。后来老妈决定把这个儿子叫贾卫东,但没几天老妈就越琢磨越不是滋味了,假卫东?假装疯魔地保卫东方,那不是伪军吗?搞不好孩子没长大就成叛徒了。贾卫东这个名字还没声张出去,就被枪毙了。    
    名字还没起好,老妈就自作主张地把孩子生了下来,老爹怒道:“还没计划好他就出来了,都成大跃进了,干脆就叫贾跃进吧。”    
    这回连孩子他爷爷都急了,大跃进是真的假的,跟咱家有什么关系?这不是给自己找雷吗?最后贾七一的爸爸一拍大腿,不是六六年生的吗,依次类推就叫贾六六了,以后孩子起名也本着这个原则,这回咱们家可省心了!    
    后来贾六六上学了,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六六粉,再引申一步就是毒药。于是贾六六念书时,最劳神的事就是解释自己的名字:“我叫贾六六,比‘六六六’少一个六,所以跟农药没什么关系。”    
    再后来贾七一出生了,他这个名字好,没人敢拿他的名字开玩笑。    
    六年后,贾七七出生了,这是他们家惟一的女孩,而七七这个名字多少也带了几分妩媚的气息。但现在问题出来了,无论是老妈还是贾七七的两个哥哥,都认为这个名字起得不大学问,多少有些欠考虑。七七是什么?是鹊桥会的日子,是中国的情人节,女孩以情人节当名字,总有点那个。    
    贾七七是家里最幸运的孩子,打小生活条件就比较优越,而且家里就这么个女孩,自然是娇生惯养。本来按道理她不应该出生,贾七七出生的时候,咱们国家已经实行计划生育了,但贾家是少数民族,多少占了些民族政策的便宜。    
    其实贾七一的爷爷、爸爸、老妈都是汉族人,只有她奶奶是满族人。贾七一和贾六六出生的时候,户口本上也都是写的汉族。但后来老爹发现了当少数民族的好处,于是就把奶奶的户口搬了出来,此后全家都改成满族了。    
    事实证明,老爹的决策,英明、伟大、高瞻远瞩。少数民族的身份不仅使家中又多了个闺女,更在贾七一高考时发挥了关键作用。那年他的分数比分数线低了十分,但作为少数民族的贾七一享受了十二分的加分,贾七一这才堂堂正正地上了大学。    
    每想起这事,贾七一都由衷地感谢党的民族政策,感谢老爹的高瞻远瞩,最感谢的是自己,当时要差了十三分可怎么办哪?    
    回过头来,咱们再说说贾七七的事。她长大后,名字的特有属性就逐渐体现了出来。从上高中开始,贾七七就一个情人接着一个情人地换,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地征服。十年来,她的浪漫史就从来没断过,大多情况下是若干个情人同时招呼着,搞得贾七七这叫个忙,简直是手忙脚乱。    
    她一天能有四次重要约会,经常把约会的对象搞差喽;她一个月能失恋三回,谁也搞不明白她到底是在为谁伤心。反正家里就瞧她的了,一个大姑娘家上蹿下跳,没一天安生的。


第一部分第二章 爱好(2)

    开始那些年,老妈让她气得死去活来,娘儿俩打得跟热窑似的,动不动就拌嘴。老妈在心里认为,贾七七简直是半个女流氓。可终归是自己的闺女呀,于是苦口婆心地劝,但一点效果都没有。这几年老妈也皮实了,根本不拿贾七七的男友当回事。一旦贾七七带着新任男友上门,老妈连杯茶都不预备,冷脸一呱嗒,爱谁谁。至于男友的家庭情况、工作状况,老妈更是懒得打听,反正她不相信贾七七能带回个守本分的人来。    
    有时贾七一也挺奇怪的,三妹的社交面居然比自己还要广泛些。她的男友中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如导演、演员、画家、设计师、记者、鱼贩子、药贩子、粮食贩子、竟然还有个山东来北京倒卖花生的,最近又多了几个自由职业者。    
    贾七一经常琢磨:三妹哪儿来的那么多男友资源?就算贾七七长得不难看,就算三妹还算年轻,就算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