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国大典6小时 >

第16部分

开国大典6小时-第16部分

小说: 开国大典6小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静文听后便说:“那怎么可以呢,歌词里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
好吧?”
    徐悲鸿说:“为什么不好?法国的《马赛曲》便是一支很悲壮的歌曲。它的原名是
《莱茵军进行曲》。1792年,法国马赛工人革命队伍高唱着这支歌曲挺进巴黎。后来,
便正式确定为法国国歌。”
    徐悲鸿在法国巴黎留学期间,对这首法国国歌印象很深。他当即为廖静文唱了一遍:

    前进!前进!
    祖国的儿郎,
    那光荣的时刻已经来临!
    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
    我们祖国鲜血遍地,
    我们祖国鲜血遍地。
    你可知道那凶狠的兵士,
    到处在残杀人民,
    他们从你的怀抱里,
    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
    公民们,武装起来!
    公民们,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
    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你看,这歌词不也是很悲壮的吗?”徐悲鸿笑着对妻说:“人民在胜利中不忘记
过去的斗争,它能鼓舞人们永远以昂扬奋起的精神,继续前进。《义勇军进行曲》正是
这样,它歌唱了人民的意志,民族的自信,抗战时期这首歌唤起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投入抗日前线。今天,它仍将鼓舞人民以昂扬的精神继续前进。”
    廖静文信服地点点头说:“啊,原来是这样,那我太缺乏知识了。”
    艺术是相通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和灵魂。
    徐悲鸿不仅凭艺术感觉,更凭他一生中的磨难,真正认识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
非凡的歌曲。
    开国大典时,徐悲鸿作为政协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亲耳聆听这首庄严的乐曲奏
响。
    从那时起,这首昂扬的歌曲响彻神州大地。《义勇军进行曲》成了全中国人民奋进
的号角,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喷涌与呐喊!

    2.珠联璧合成绝唱

    195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聂耳》时,将片尾处理为:聂耳站在甲板上,轮船
向远方航行。周恩来看完样片后,建议将结尾镜头改成: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上边行进边
高歌《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在开国大典上正式推出成为国歌的。周恩
来的建议寓意深刻。
    由大画家徐悲鸿首先建议代作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多灾多难的30年代。
它原是剧作家田汉和作曲家聂耳在1935年为上海一家电影公司编写剧本《风云儿女》时
所创作的主题歌。
    这首非同寻常的主题曲,记录了音乐天才聂耳和杰出戏剧家田汉珠联璧合的动人故
事。
    30年代,正是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入侵中国,国民党当局大搞反共白色恐怖的时代。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节节退让,而对中
国共产党和要求抗日的人民进行血腥镇压。
    上海人民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掀起了抗日救亡
运动的高潮。在“左联”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战线,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宣传和动员了广
大人民群众。剧作家田汉当时在“左联”参加了戏剧、电影和音乐方面的领导工作。
    1931年,聂耳从家乡云南来到上海。那年,他才19岁,已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感情
的音乐天才。
    聂耳1912年生于云南长溪。原名聂守信,曾用过黑天使、王达平等笔名。出身清寒
医家。自幼受家乡民间音乐的熏陶,会多种乐器。1927年,聂耳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这所进步学校里受到一些革命思想的影响,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宣传活动。他的
处女作《省师附小校歌》,就是这个时候问世的。这支歌雄壮有力,富有朝气,初步显
露出他的才华。1930年,在昆明读中学的聂耳,因参加革命活动遭当局通缉,被迫流亡
上海。
    1931年4月,聂耳经刻苦自学,以优异成绩和多方面才能,考入“明月歌舞剧社”,
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他每天坚持练琴6小时以上,不到3个月,就成了乐队的主要小提
琴手。接着,他又学习作曲,钻研民族音乐,并开始了他早期的音乐创作。翌年,他又
考入“明星歌舞团”任小提琴师。因他姓聂,又富有音乐天赋,同行们便称他为“耳朵
先生”。于是,他干脆改名叫聂耳。由于当时团里演出节目多半是靡靡之音,迎合小市
民的口味,与抗日救亡的形势格格不入,他对团里的演出方向颇为不满。
    聂耳很苦闷。
    他想寻找中国共产党。
    正在这时,田汉出现在他的面前。
    田汉是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戏剧家和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当时,他已名闻遐迩。他
生于1898年,原名田寿昌,湖南长沙人,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激发了他
奋发学习的热情。1912年,他考入省城长沙师范学校公费学习。当时,师范学校的校长
是徐特立。少年田汉曾得到徐特立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在那里,他受到了良好的教
育。1917年,田汉随舅父到日本求学。经宗白华介绍,他结识了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郭
沫若,他们之间信来函往,真挚、坦率地畅谈文艺、爱情、生活,探索人生,彼此以歌
德、席勒相期许,成为知己。后来,田汉与郭沫若、宗白华三人的通信公开发表,题名
为《三叶集》。
    1925年,田汉创立“南国电影剧社”,拍摄了他编剧的第一部电影《到民间去》。
两年后,“南国电影剧社”改组,简称“南国社”,定宗旨为“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
有力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田汉的文学道路是曲折的,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追求的
步伐,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接受了马列主义和苏联普罗文学的影响,他逐渐摆
脱了唯美主义、浪漫主义、感伤主义的情调和色彩,朝着人民大众的革命戏剧运动方向
前进。1930年3月,田汉在“南国社”遭反动军警查抄的情况下,率全体成员加入中国左
翼作家联盟,从此他的活动转入地下。1932年,田汉在沪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央
文委委员。他写下了大量剧作和电影剧,话剧《乱钟》,电影《母性之光》、《民族生
存》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同时,他还积极推动和组织革命音乐活动,创作了大量歌
词。
    田汉慧眼识人,乐于助人。早在“南国运动”时期,田汉身边就聚集了一批有志青
年,大家勇于实践,锐意创新。“南国社”的影响很大,遍及东南各地,京沪杭一带涌
现了许多剧团,都根据“南国社”的剧本、风格来演出,其艺术之花不仅开遍江南,而
且远播南洋各地。当时熊佛西先生搞农村戏剧的影响也很大,当时人们有“南田北熊”
之说。南国艺术学院时期更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严格区别于那种商业性办学,在经济
条件困难、政治环境险恶的情况下,田汉不取报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文艺事业培养
队伍。南国艺术学院的物质条件十分简陋,但它造就了像郑君里、陈凝秋、廖沫沙、张
谔、左明、保罗、陈白尘、金焰、吴作人、万籁天、顾梦鹤、赵铭彝、陈明中等一大批
骨干。在左翼剧联时期和抗战时期,田汉注意训练骨干、造就队伍,像抗敌演出队、歌
剧训练班等等。
    一如既往,田汉无私地向苦闷彷徨中的聂耳伸出了热情的手。
    他与聂耳详细谈了当前的形势和党的文艺战线任务。他们一见如故。此后,田汉又
介绍他参加了“左联”的音乐小组。由于聂耳的积极要求,1933年初,由田汉介绍他加
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聂耳的生命迸发出更加辉煌的光彩。
    聂耳一生的创作,绝大部分是在1933年至1935年之间完成的。1934年是聂耳创作最
旺盛的一年。这一年,他为田汉的歌剧《扬子江的暴风雨》创作了《打砖歌》、《打桩
歌》、《码头工人歌》、《前进歌》;为电影《桃李劫》谱写了主题歌《毕业歌》;为
电影《大路》谱写了主题歌《大路歌》和插曲《开路先锋》;为电影《新女性》谱写了
主题歌《新女性》;为电影《飞花村》谱写了主题歌《飞花歌》;还创作了儿童歌曲
《卖报歌》等。1935年,为话剧《回春之曲》谱写了《梅娘曲》,又为电影《逃亡》作
主题歌《自己歌》和插曲《塞外村女》;还创作了《采菱歌》《打长江》等歌曲。短短
两年多,他创作了三十余首体现劳动人民感情的优秀歌曲。
    1934年7月,田汉创作的反映码头工人反帝斗争的新歌剧《扬子江的暴风雨》在上海
青年会礼堂公演。聂耳不但作曲,还担任导演和主演码头工人老王。在这个歌剧演出时,
当码头工人发现搬运的货物是日军用来打中国人的军火坚决不搬时,日本兵凶残地开枪
镇压,田汉的儿子田申扮演的老王的小孙子被打死了,老王悲痛万分将小孙子抱在怀中,
带领码头工人把军火箱抛人黄浦江中,井愤怒地向日本兵冲去,向敌人怒吼道:“我们
并不怕死,不用拿死来吓我们,我们不做亡国奴,我们要做中国的主人!”全剧高潮骤
起,观众群情激昂,纷纷站起来,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雷鸣般的口号声经久不息。
    田申躺在聂耳的怀里,感到聂耳的热泪一滴一滴地落在自己的脸上。聂耳哪里是在
演戏啊!他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了抗日的特殊战场上!聂耳并未受过正规的音
乐教育,但由于他聪明、勤奋,天赋的音乐才华,强烈的民族感情,特别是他对党和人
民的无限忠诚,在短短的两年中,创作了许多为人民广为传唱的歌曲,而且绝大部分是
和田汉合作的。《开矿歌》、《毕业歌》《梅娘曲》等歌曲,至今还广为流传。他不愧
为现代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1934年,田汉应与党有密切关系的电影公司之约,创作了电影剧本《风云儿女》,
反映“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我国东三省后,知识分子觉醒了,坚决走向抗日民族战
场的故事。剧本共15章节,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作为剧中诗人辛白华所作的《万
里长城》长诗的最后一首。他原本想将歌词写得长一些,由于时间仓促,他在酝酿构思
时,将想到的前面的歌词随手写在一张香烟锡包衬纸上,连同已写好的电影故事先交给
公司。歌词写道: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田汉还没来得及写电影剧本,就在1935年2月19日夜,在与梅兰芳剧团研究合办演出
的剧目后返家时被捕了,以后电影剧本只好由夏衍完成。
    《义勇军进行曲》的原词,也由夏衍和孙师毅从烟纸上仔细地抄录下来。
    聂耳听到田汉被捕的消息后,找到夏衍同志就说:“听说田先生的《风云儿女》剧
本后面有一首主题歌,请交给我作曲吧,我相信田先生一定会同意的。”
    他拿去后很快完成了谱曲。不想,这竟是他与田汉的最后一次合作。
    《义勇军进行曲》这支雄伟的战歌,很快唱遍了全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鼓舞了无数
爱国志士。
    聂耳的创作之所以能够深刻地反映现实,给人震撼心腑的力量,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他深入人民的生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北平时,他常到天桥看贫苦人的各
种演唱,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他在1932年9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
“在这里充满着工人们、车夫、流氓无产阶级的汗臭……有的在卖噪子,有的在卖武功。
这些吼声,这些真刀实枪的对打声、锣鼓声……这是他们生命的挣扎,这是他们向敌人
进攻的冲锋号。”他每写一首歌,都一次又一次地到群众中去体验生活。写《新女性》
时,他花了不少日子,在风寒霜冷的秋夜,步行一个多小时赶到沪西纱厂,观察了解女
工们的生活和思想。为了写好《码头工人歌》,他经常到黄浦江码头,倾听搬运工人的
苦难呼声,认真记录劳动号子的节奏和音调。聂耳反对文艺脱离生活,脱离人民,“为
艺术而艺术”。1932年7月13日,他曾以“黑天使”的笔名写了一篇《中国歌舞短论》,
发表在《电影艺术》第一卷第三期上。虽然只有数百字,但内容丰富,论据精辟,辞锋
犀利,击中要害。他揭露了当时中国歌舞“鼻祖”率领下的一班红男绿女,打着“艺术”
与“教育”的幌子,实际上卖弄“香艳肉感、热情流露”的“软功夫”,其社会效果只
能是:“被麻醉的青年儿童,无数!无数!”他不顾黎锦晖是当时音乐界的权威、自己
的顶头上司,尖锐指出:“我们所需要的不是软豆腐,而是真刀实枪的硬功夫!”“亲
爱的创办歌舞的鼻祖哟!你不要以为你有反封建意识便以为满足!你听不见在这地球上,
有着无穷的一群人在你的周围呐喊、狂呼;你要向那群众深入,在这里面,你将有新鲜
的材料,创造出新鲜的艺术。喂!努力!那条才是时代的大路!”黎锦晖以后曾说过,
聂耳“对我个人曾贡献过许多宝贵的意见,我深为感动……他对我热情善意的劝勉,终
于使我结束了坏歌曲的写作”。
    一个甘为民众喉舌的音乐家,一个敢向权威挑战的人,才能写出时代的最强音。
    聂耳在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之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在“左联”的党
组织遭破坏,田汉和阳翰笙相继被捕后,聂耳也被列上了黑名单。党为了保护这位年轻
有为的战士,派他出国学习。聂耳遂于1935年4月离开上海东渡日本,准备转道苏联到西
欧去加深他的音乐修养。到日本后,他曾不断参加中国留日学生的进步文艺工作,还计
划写一个大型歌剧。不幸,这一计划还没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