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国大典6小时 >

第17部分

开国大典6小时-第17部分

小说: 开国大典6小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去加深他的音乐修养。到日本后,他曾不断参加中国留日学生的进步文艺工作,还计
划写一个大型歌剧。不幸,这一计划还没实现,他就于这年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县鹄沼
海滨游泳时被汹涌的海浪吞没,年仅23岁。
    闻讯,留日学生和华侨悲痛不已,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公推聂耳生前好友张天虚赶
赴现场收殓,并在当地火化,负责将骨灰送回祖国。1936年,张天虚几经辗转,将骨灰
送回上海。1937年8月,回到家乡,次年安葬于昆明西山高峡山麓华亭寺附近的山坡上。
墓前竖有徐嘉瑞撰“划时代的音乐家聂耳之墓”的墓碑。
    一代音乐天才聂耳,用音符鼓舞人民作战的斗士,永远离开了人间。
    《义勇军进行曲》遂成千古绝唱。人民音乐家聂耳,他的灵魂和生命全部溶入这首
乐曲中了。
    田汉被捕后被解往南京,因患背疽,经徐悲鸿保释,出狱就医,软禁于南京。
    田汉在南京狱中听到聂耳淹亡的噩耗后,顿时感到极大的震惊和悲痛,热泪纵横,
写下一首挽诗,寄托他对这位忘年知己、亲密的战友的哀思:

    一系金陵五月更,故交零落几吞声。
    高歌共待惊天地,小别何期隔死生。
    乡国只今沦巨浸,边疆次第坏长城。
    英魂应化狂涛返,好与吾民诉不平。

    青年聂耳化为黑色的海燕,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上迎着暴风雨飞去,永远永远地飞
走了。
    一定要完成战友未竞的事业!出狱后,田汉活跃于南京、长沙、武汉等地,对国民
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给予猛烈抨击和无情揭露。抗战初期,他创作和改编了《新儿女
英雄传》、《江汉渔歌》等大量戏曲剧,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创作热情。抗战胜利后,田
汉回到上海,先后写出了话剧《丽人行》、电影《忆江南》、《梨园英烈》等剧。《丽
人行》后来还被改编拍摄成电影。
    “一二·九”运动后,《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传遍中国大地,鼓舞、激励着中华儿
女奔赴抗日前线。
    一天,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路过天津青年会堂体育馆时,远远就
听到一阵阵豪放昂扬的歌从会堂里传出来,爱泼斯坦凭着自己对中国社会和民族艺术的
深刻了解,立刻感到: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新型的中国风格的曲调,他驻足聆听,心驰神
往,被歌所吸引,走进了会堂。这是他第一次目睹人们演唱《义勇军进行曲》的动人场
面。当时教歌的,是一位青年,他叫刘良模。后来,他专门著文评价《义勇军进行曲》
说:“这种类型的歌曲只要听到一次就会终生难忘。它那急促而充满胜利信心的词句,
像是一位紧张得喉咙沙哑的指挥员在战斗打响之前作动员报告。”
    爱泼斯坦的感觉十分准确。
    爱泼斯坦不愧是中国人民的知音。
    在中华民族抗战烽火中,在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这支歌曲很快传遍全球。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海外华侨义愤填膺,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在侨居地
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
    194o年以后,《义勇军进行曲》经世界著名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的热情演唱和灌制
唱片,传遍全世界,成为激励所有无产者反法西斯斗争的战斗号角。
    1942年,日本侵略魔爪伸向南洋群岛。于是,在南洋的椰林、橡胶园就唱响了《义
勇军进行曲》,鼓舞着东南亚战士打击日寇。
    1944年,马来西亚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在零兰莪州的一个根据地,有
一支由华侨和其他各民族青年组织起来的抗日队伍。他们将《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的
“中华民族”改为“马来西亚族”,作为抗日游击队队歌传唱。同时,还将歌词译成马
来西亚文、印地文。《义勇军进行曲》被各地民众译成各种语言,唱遍了打击侵略者的
各个战常一次,在日本侵略军疯狂围剿抗日队伍时,有位叫阿乜的马来西亚抗日战士不
幸受伤被捕。刑场上,他视死如归,面对死亡的枪口,用马来语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从容就义。
    全国侨联副主席庄明理在一次谈话中说:“《义勇军进行曲》,不仅中国人会唱,
外国朋友也会唱。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在东南亚,马来人、印度人和我们一起唱着‘冒
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示威游行,开展斗争。”有位美国朋友曾写信给田汉,说:“美
国也很流行这首歌,有很多人都用口琴在马路上吹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由欧洲回国途经埃及时,在金字塔下听得有人唱这支歌,为
之惊喜不已。
    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时,由一位著名音乐指挥家建议,经美国国务院批准的一
套“盟军胜利凯旋之歌”的节目中,有贝多芬、柴柯夫斯基等世界音乐大师的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也在其列。

    3.为什么不改原歌词

    新政协筹备会召开期间,在毛泽东亲自主持的座谈会上,徐悲鸿刚说出自己的建议,
周恩来立即表示支持。
    周恩来说:“徐悲鸿先生的这个建议很好。《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雄壮而豪迈,
很有革命气概,而且节奏鲜明,适合演奏,也适合于大家演唱。用这首歌作国歌是合适
的。”
    著名建筑学家、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顾问梁思成教授,在周恩来说完后,站起来发
言:“徐悲鸿先生的这个建议我赞成。我想起了以前我在美国时,有一次上街,听见有
人用口哨吹《义勇军进行曲》,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骑自行车的美国青年,这说明
这首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我看用这支歌代国歌很好。”
    接着,大家纷纷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国外回来的宗教界代表刘良模此刻陷入了沉思,他的思绪一下回到了那个烽火连
天的岁月。
    1934年,百代公司出版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唱片,由袁牧之、顾梦鹤演唱,百亚
夫配乐,很快唱遍了全国。
    1935年5月16日出版的《电通画报》第一期,登载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写谱。电
影《风云儿女》也于同年7月正式上映。从此,《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救亡运动的热潮,
传遍了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当时,日本侵略者正在酝酿大举侵略中国,天津笼罩着紧张的气氛,整座城市实际
上已经陷入日军和他们的特务的控制之下,但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
的抗争。
    1938年5月的一天,天津青年会秘书刘良模在天津青年会堂体育馆教唱《义勇军进行
曲》。体育馆的大门敞开着,馆内约有四百多人站着齐声合唱。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
百姓——中学生、小学生、工人、小职员、报童,甚至还有洋车夫。大家的表情严肃认
真。刘良模先重点教他们唱歌曲的单句,然后两句合起来,再整段连唱。
    正是这天,爱泼斯坦被歌声所吸引,不由自主地来到了体育馆。听着听着,爱泼斯
坦深深感到,歌曲的每一句都是战斗口号,都是不屈的灵魂。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刘良模在教唱,又像是在呐喊。这歌声不正是中国四万万五千同胞的共同呼声吗?
当时的天津,日本人已有一支4000人的军队,并且还有一支远比军队人数多的特务队伍,
就在刘良模教唱歌曲时,特务已经潜入了会场刘良模发现有特务混入场内后,停顿了一
下,坦然对大家说:“会堂的大门,对任何想进来学我们歌曲的人是大开的,假如有人
不是为了唱歌,那他一定另有打算——可能是来捣乱的。现在,我要大家看看自己周围
的人,是不是在唱?”他盯住两个日本人看了一小会儿,然后挺直身躯,又开始教唱。
    几分钟之后,在激越、高昂的歌中,四百多双愤怒的眼睛都集中在那两个日本特务
身上——“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在怒火喷涌的目光的逼视下,两个日本特务的脸顿时变成了猪肝色,很快狼狈地逃
出了大门。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几十年来,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的品格和
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同前进的深刻思想,教育、激励着全国人民。
    不仅如此,《义勇军进行曲》还以高扬的曲调、震撼人心的歌词,飞越国界,激励
着许多国家的革命者为自由解放而战。
    1940年,正是中国人民为民族生存而进行艰苦斗争的岁月,世界著名黑人歌唱家保
罗·罗伯逊,在纽约一个露天音乐厅里用汉语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
    保罗·罗怕逊是从刘良模那里学会《义勇军进行曲》的。
    1940年,刘良模赴美国,在会见罗伯逊时,介绍了当时中国革命群众歌咏运动的情
况。罗伯逊听了刘良模唱的几首中国革命歌曲后,要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不
久,他就在一次演唱会上演唱这支歌,向中国人民表示敬意。第二年,他又和刘良模合
作,灌制了一套中国革命歌曲的唱片,片名叫《起来》。宋庆龄欣然为这套唱片集作序。
    这时,刘良模收住思绪的僵绳,起来发言:“国歌是一个国家的歌,它的产生应该
有历史背景,像法国的《马赛曲》,还有《国际歌》。这些歌曲在法国大革命、苏联十
月革命中唤起了广大人民。《义勇军进行曲》产生于抗战时期,唤起民众向日本侵略者
进行了保卫祖国的神圣战斗。还有,这支歌也可以用来纪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
耳。此外,这首歌在国际上也有它的地位。我们在美国时,一次同美国最勇敢的黑人歌
手罗伯逊见面,他对我说,他爱唱《义勇军进行曲》。美国的中学生、小学生从广播电
台和电影中学会了这支歌。无论在娱乐场所还是朋友间都唱。罗伯逊又问我:是不是你
们的国歌。我说,不是,我们的国歌是丧歌。当然,是指国民党时期。这样看,《义勇
军进行曲》在国际上确已建立起伟大的历史地位。从一支歌曲本身讲,好不好不能单靠
几位专家评判,而是需要广大人民评判。《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内国外人民中获得了一
致的颂扬,所以根据它自身的价值,也应采用作国歌。当然,歌词可以按新的国内外情
况编拟,这是我本着在国外做宣传工作的经验,谈的一点看法。我建议采用聂耳的歌谱,
歌词另拟。”
    刘良模的建议得到许多人赞同。
    讨论时,也有人说:“新中国即将成立了,中华民族已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屹立在
世界东方,而这首歌词当中却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样不符合现在情况的句子,是
不是过时了?”周恩来说:“这首歌在抗战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尽管新中国成立了,
但今后还可能有战争,我们还要居安思危。”参加座谈会的人基本同意《义勇军进行曲》
作为国歌。最后,毛泽东说:“大家都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做国歌最好,我看就这样
定下来吧。”
    但是,对是否要改歌词,意见仍不一致。最后决定,由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主席团
研究决定。为了供政协常委、主席团研究时参考,大家公推郭沫若等人修改出几份歌词。
    郭沫若修改的歌词共分为三段,于9月中旬发给小组成员和常委。
    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后,全体代表于9月23日分为11个组讨论国旗、国徽和国歌
等方案。
    代表们对国歌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赞成用《义勇军进行曲》做国歌。但歌词是否
修改,依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9月25日晚8时,毛泽东、周恩来参加了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的协商国旗、国歌等问
题的会议。
    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徐悲鸿、李立三、洪
深、艾青、马寅初、梁思成、马思聪、吕骥、贺绿汀等出席了会议。彭光涵做记录。
    在讨论国歌时,毛泽东说:“大家认为《义勇军进行曲》做国歌最好,意见比较一
致。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歌词我看也用原来的。”
    马叙伦报告说:“我们第六小组都同意用《义勇军进行曲》做国歌,完全赞同主席
的意见,但现在仍有人要求修改歌词。”
    周恩来很明确地表示:“要么就用旧歌词,这样才能激起感情。修改了的歌词唱起
来就没有这种感情了。”
    听了周恩来的发言,其他人感到很有道理,也表示不要修改歌词了。
    最后,毛泽东说:“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现在全国快解放了,但还是受帝国主
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
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
    毛泽东说完,大家热烈鼓掌,表示赞同。负责修改歌词的郭沫若也表示,完全赞成
采用原来的歌词。会议结束时,毛泽东、周恩来建议,大家合唱《义勇军进行曲》。
    丰泽园里,传出了嚎亮激昂的歌声。
    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
以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全体政协代表都处在一片欢愉之中。
    聂耳在天之灵有知,当为之欢呼。
    田汉喜上眉梢。
    徐悲鸿笑容满面。
    10月1日,徐悲鸿应邀出席开国大典。大典上,毛泽东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俗话说,
文如其人。看你笔下奔马那气势,又听说你走路其快如飞,我想,这里面是不是有辩证
法哟!”说罢爽朗大笑,徐悲鸿也被逗笑了。毛泽东又问:“你们学校办得怎么样?”
徐悲鸿心里有许多话想说,可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忙回答,“我们师生自己动手,在
操场四周种了好多菜……”毛泽东赞许道:“好哇,你把延安抗大精神发扬了。”
    听着《义勇军进行曲》在天安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