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革命年代 作者:高华 >

第22部分

革命年代 作者:高华-第22部分

小说: 革命年代 作者:高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2

———————————————————————————————————————




抗战胜利前后孙科政治态度的转变
    ——兼论孙科的“多变” ①



    
    孙科是民国史上极具特殊性的政治人物,以政治立场多变而闻名,在几个紧要的历史关头,他的政治立场都曾发生过戏剧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无一不影响到当时政局的发展,给社会造成强烈的震动。抗战后期孙科积极鼓吹民主政治,猛烈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政,然而时隔几年,他又从原先的政治立场后退,转而全力支持蒋介石的内外政策。在不长的时间内,孙科的政治立场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转变,究竟是其个性上的“朝秦暮楚”使之然,抑或是还有其更深层的原因,本文拟结合对这一时期孙科政治主张及活动的考察,对这一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一些解释。



    一、孙科在抗战后期的“向左转”
    
    
    自广州时期始,孙科与蒋介石的关系就经历了几次由破裂到修好的过程,直至1933年初孙科出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一职,孙蒋合作的局面才告稳定。在这之后近10年的时间里,孙科对蒋介石的内外政策大体都持支持的态度,但是孙蒋合作的局面在1943年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孙科和蒋介石之间在对许多重大政策的看法上产生了分歧:孙科鉴于国民党政权已经严重腐败的现实,主张开放政治,要求对国民党进行重大革新,“赶快从走错了的右路回到左路来”;②蒋介石则顽固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为此,孙科一变对蒋介石全力支持的态度转而猛烈反蒋。

    1943年后,孙科发表了大量的鼓吹民主政治、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言论,其内容广泛涉及国民党内外政策的所有方面:

    第一,借批判德、意、日法西斯,谴责国民党一党专政。孙科认为国民党长
——————————
    ①  原名《论抗战后期孙科的“左”倾》,载《民国研究》第2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
    ②  孙科:《说左右》,《三民主义新中国》,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第77页。
                                                                           
                                                                                                                                                   93
    
———————————————————————————————————————
    
    
期以来,“只是做到集权,却忘掉了民主的意义和方法”,使党“变成了衙门机关化,乃至官僚化的组织”,“一切都是军事作风”、“就像德意日一样”、“每每好像是习惯了一种统治阶级的态度和风气。……不允许党外人士批评我们,甚至不允许本党同志的自我批评”。①他声称由于自己深受“总理与别位老前辈”“耳提面命”的教诲,因此在1928年访问意大利及希特勒初登台之际,就已“深信法西斯党之兴起”,“不过是世界民主大潮流之一股逆流,是一时的反动现象”。②孙科进而批评国民党“几年来”“有意无意中模仿了法西斯作风”,造成中国政治出现“几种特殊现象”:(1)“一党统治”,中国之“政治、军事领导权是握在一个强有力者,即蒋委员长之手”。(2)政府非由人民普选产生。(3)“共产党未能获法律上的存在”。孙科指出,这些情况有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极权国家”。③孙科还讥讽国民党“具有斗争心理”,认为这种“心理”是因对中共存有“戒惧”而引起,“使得大家如惊弓之鸟”。于是固守一党专政,造成国内政治问题一直无从解决。

    第二,引英美舆论抨击蒋介石的独裁专制。1943年,围绕重开缅甸战场和中国国内政治局势,美国政府与蒋介石的矛盾逐渐扩大,美国主张建立一个包括国民党内自由派、中共和其他党派共同参加的联合政府,共同决定并实施对日作战计划。然而美国的意见和蒋介石的反共方针却产生了严重冲突,蒋介石拒绝了美国的要求。对此,美国朝野极为不满,于是在一个时期内,英美报刊出现了大量批评蒋介石独裁的言论。美国的这种态度正好和孙科的思想倾向相符,孙科批评国民党以“国情不同”拒绝英美舆论的批评,指出这“不过是自慰与解嘲而已”,他声称“旁观者清”,“凡在自由界讨生活的,都彼此共见共识”。④在1944年整整一年中,孙科几乎逢会必把英美对蒋介石的批评详细报告给听众。

    孙科首先讲明英美批评国民党,“同情反对国民党的共产党”,并不是他们就“赞成中国走共产主义的路”。孙科说,英美批评国民党乃是因为,“我们国民党是倾向独裁的,是一种特殊的统治阶级”,⑤他们的根据乃是“国民党一党垄断政权”,“国民党组织青年团,是学习法西斯青年团的办法,国民党特务是效法德国的盖世太保,甚至于说我们中央训练团是集中营”。⑥ 孙科说,英美因为看到“国民党在朝,人民没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人民集会结社,复受法令的限
——————————
    ①  孙科:《政治民主化、经济计划化》,《三民主义新中国》,第30页。
    ②  孙科:《民主世界中的民主中国》(1944年10月),《三民主义新中国》,第56—57、60页。
    ③  孙科:《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前途》,《三民主义新中国》,第2页。
    ④  孙科:《自由与组织》,《三民主义新中国》,第97页。
    ⑤  孙科:《政治民主化、经济计划化》,《三民主义新中国》,第33页。
    ⑥  孙科:《怎样应付当前的困难问题》,《三民主义新中国》,第71、72页。

94

———————————————————————————————————————
    

制,不能公开活动,这些作风是希特勒的德国、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和倭寇的唯一的法宝。为什么中国也去模仿它呢?因此产生怀疑”。“恐怕中国也会走上法西斯的道路”。①孙科称赞美国对国民党的批评,乃是“惩前毖后”,他呼吁国民党迅速革新,“绝不能够保留仿效法西斯的残余风气”,“赶快使他们了解,使他们放心”,因为,“今后一二十年领导世界的是美国,今后中国建设要靠美国帮助,美国对我们不谅解甚至怀疑我们”,“对中国的前途是危险不利的”,将使中国在战后“陷于孤立”。②

    第三,主张政治民主化和实行多党制。孙科指出“民主是中国目前迫切的需要……中国如果不实行民主,那就决不能立国”。③他批评国民党“执政快二十年了,对于政治民主……进步得太缓慢”,④ “训政十七年,空居其名并无良好的成绩”,⑤ “到今天全国没有一个县参议会,更没有一个县长,是由民选的”,以至“十几年的光阴过去了”,“国家还在危难之中”。孙科认为,“民主不民主第一个条件,首在政府是不是经过国民选举而产生”,他指出,国民党虽然口称“民权主义”,“但事实上我们这句话,说来说去,还是句空话”。⑥孙科要求:“在抗战中短时间以内,完成民主政治的建设”,“提早结束训政,召开全国大会,制颁宪法,实施宪政”,⑦他警告说,这是“奠定国家亿万年基础的办法”,“否则中国可能因为政治问题未妥善解决,而发生变乱和革命运动”。⑧

    孙科认为,民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多党制。他提出,“一党专政不是民主”,⑨他批评国民党“政治上没有上轨道”,因为“英美民主的运用,是使政府与反对派同时存在”。孙科表示希望战后中国“政治将由几个政党来运用”,“如果国民党能够保持其真正革命传统,在各政党中仍然是一个最强大的党,共产党将占第二位,其他政治团体则联合成为一个较小的第三党”。⑩
    
    抗战期间,孙科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几经反复,时有变化。抗战初期,孙科站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立场,支持国共合作,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比较友好。但是随着中共力量在抗战期间的迅速发展,孙科对中共的态度也出现变化,1941—1942年,孙科公开发表了反共言论,但从1943年开始,他改变了原先的反共态
——————————
    ①  孙科:《政治民主化、经济计划化》,《三民主义新中国》,第33页。
    ②  孙科:《政治民主化、经济计划化》,《三民主义新中国》,第32页。
    ③  孙科:《怎样促进民主》,《三民主义新中国》,第52页。
    ④  孙科:《世界潮流和我们的作风》,《三民主义新中国》,第57页。
    ⑤  孙科:《向民主宪政的大道前进》(1944年5月3日),《三民主义新中国》,第44页。
    ⑥  孙科:《怎样应付当前的困难问题》,《三民主义新中国》,第66、65页。
    ⑦  孙科:《民主世界中的民主中国》,《三民主义新中国》,第2页。
    ⑧  孙科:《向民主宪政的大道前进》,《三民主义新中国》,第45页。
    ⑨⑩  孙科:《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前途》,《三民主义新中国》,第24—26页。

                                                                           
                                                                                                                                                   95
    
———————————————————————————————————————
    

度,恢复了抗战初期赞成联共的政治姿态。

    孙科对共产党态度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他要求国民党改变“反共心理”与反共“作风”。

    孙科认为,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逐步胜利,已出现一个世界性的民主潮流,民主潮流的特征之一是联共而非反共。他指出:“十年三十年前,世界许多国家,也是同我们一样,讨厌共产党,害怕共产党,要消灭共产党”,致使“反共潮流逐渐变成反民主的潮流”,终于“酿成这次世界大战”。及至今日,“民主潮流已将反民主的潮流压倒,也就是把反共的潮流压倒”。反共已成为过时的东西。孙科指出,“英美现在已没有反共的宣传”,“反共老祖宗的意大利,现在亦已放弃反共,且有共产党加入政府”,① “可是我们现在还是反共”,孙科质问道:“我们还有没有保持‘反共’、‘防共’的那种作风的必要?”“一面容共,一面反共,这不是矛盾吗?”孙科要求国民党“扫除反共心理”,他指出,“我们不能脱离世界”,“‘反共’不但违背世界的潮流,而且没有认清自己的环境”。②孙科批评“主张对中国共产党非用武力不可”的论调,③他一方面强调“军队必须统一在国家系统之下”,④同时又指出“政治解决”的先决条件在于国民党放弃反共政策。孙科认为,“对共产党问题”应“以理智的判断求其解决”,而问题的关键,“只看我们同志间能否改变心理与作风”。⑤ 

    孙科对国民党反共政策的上述批评,并非表明他赞成中共的立场,他是站在维护国民党利益的立场,看待与共产党的关系。孙科主张与共产党改善关系,是基于如下几个重要因素。

    孙科认为,随着第三国际的解散,中共“进行共产革命”的“国际背景”已不复存在,对其已不必“害怕”。而苏联则因为要在“一、二十年里复兴,发展国内事业”,“希望中国对他谅解,维持友好关系,亲睦善邻”,因此,中共“要进行共产革命”,不仅“英美资本主义国家一定不赞同,就是苏联也不许可”。⑥孙科认为,与此紧密联系的还有中共对遵守三民主义所作的承诺,即“1937年共产党已经改变立场,公开宣言承认三民主义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原则”。⑦他说,这个承诺表明,中共“已经显明地认定,使中国仿效苏联式的苏
——————————
    ①  孙科:《世界潮流和我们的作风》,《三民主义新中国》,第61、62页。
    ②  孙科:《世界潮流和我们的作风》,《三民主义新中国》,第76页。
    ③  孙科:《怎样应付当前的困难问题》,《三民主义新中国》,第67页。
    ④  孙科:《怎样应付当前的困难问题》,《三民主义新中国》,第71页。
    ⑤  孙科:《世界潮流和我们的作风》,《三民主义新中国》,第76页。
    ⑥  孙科:《怎样应付当前的困难问题》,《三民主义新中国》第70、71、67页。
    ⑦  孙科:《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前途》,《三民主义新中国》,第25页。

96

———————————————————————————————————————


维埃化是不适宜的,而且是不能实现的”,① “这种信念是经过与国民政府悠久的九年战争,企图夺取政权终于失败后,才产生出来的”。孙科断言,这些情况使“中国共产党非走上三民主义的路”,“所以我们对于中国共产党不要害怕,共产党不能消灭国民党”。②

    另外,孙科相信用武力不能“消灭”中共,主张承认中共对部分地区控制之现实。他说,“如用武力暴力要求统一,那只是假的统一,只是一时的解决,是不会永久维持的”。明确表示反对在“这次反侵略战争胜利以后”,“再来进行内战”。孙科强调,“不但人民经不起这种牺牲,试问,国家的前途还成个什么样子?”他说,“我们不能再关起门来自己打自己”,“所谓剿共其实没有法子去做,因为头一件未必有绝对胜利的把握”。因此,孙科提出,“今天要解决中国共产党问题,绝不可也绝不能用武力”。③

    最后,从对东北前途的预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