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穿越遇上风流才子之锦瑟 >

第4部分

穿越遇上风流才子之锦瑟-第4部分

小说: 穿越遇上风流才子之锦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筝被我一吓,愣在当场,直到见我疼得冷汗直流,才猛得反应过来,赶紧过来看我。我见她急得都快哭了,忙忍住痛,扯出一丝笑:“没事,别担心,可能是好久不跳的缘故,扭了脚而已。”
“都怪我,明知你现在根本不会跳,还硬拉你跳,都怪我,我……”她一边抹泪一边自责。
“别瞎说,是我自己不小心。……不过你最好帮我找个大夫看看,恐怕伤到骨头了。”我咬着牙说。
“哦,好好,我马上就去。”玉筝急忙站起来跑了出去。
我躺在床上,望着被包裹起来的左脚,虽上了据说是宫庭秘方的药,但仍是阵阵钝痛。唉,不知我这是不是叫自找苦吃。
玉筝推门进来,端来一碗黑乎乎的中药。这几天来,我不知喝下多少碗这样的药了。那浓浓的苦味,让人每次都想发脾气摔在地下,可是,每次看到玉筝眼泪汪汪的样子,我只有一咬牙,一口气灌下去。
唉,又是一声长叹。
嗯,奇怪了,好像不是我发出的。
我把空碗递给玉筝,才发现她正低着头,眼睛看着我的左脚,不知在想什么。那声叹息就是她发出的。
看她一脸沮丧的样子,我心里也有点儿歉疚。她是很想再跳舞的吧。
“玉筝,你很想跳吗?”
她沉默了一会儿,接着幽幽地开口:“当年,我们由浙东进宫的时候,当今皇上还是江王,他与先帝同岁,关系最是亲厚。所以,我们进宫跳的第一场舞,先帝就邀请江王和颍王同赏。”
我静静地看着她,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故事?
“锦瑟,你真的都不记得了吗?那时我们就跳了一曲凌波舞。”玉筝突然激动起来,“一曲舞罢,整个皇宫都为之惊艳。皇上还跟先帝说,‘此二姬不仅容貌倾城,一舞更是动天下。’先帝本想将我二人收入后宫,是皇上极力劝阻,说等两年我们及笈时再说。其实,我懂皇上的心思,他——”
说到这里,玉筝忽然顿住,不安地瞥了我一眼。
我握住她的手,柔声说:“你想再为皇上跳一曲吗?”
她脸一红,双眼紧盯着我,轻轻地点了点头。
“好吧,那就再为皇上跳一次。”
“可是,凌波舞从来都是我们两个人跳的。”
“谁说要跳凌波舞了。你要跳一曲新舞,他们全都没见过的,保证让皇上再次惊艳。”
玉筝眼一亮,转瞬又黯沉下去,“可是,还有什么舞能比过凌波舞?”
“这个嘛,我自有办法。到时你就照我说的做。现在你去跟公主说,为皇上献的舞不用取消,不过由你自己跳,我来为你伴唱。”
“能行吗?”玉筝已经跃跃欲试,可还是不确定。
“去吧,去吧,相信我。”我笑着挥挥手。
公主那里当然没问题。我还让玉筝详细打听了一下皇上的爱好,得知现在虽然国势日衰,国家积弊已多,但当今皇上完全不同于先帝,他严于律已,勤于国事,希望能够重现大唐盛世的气象。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比曾经倾倒无数帝王,令无数穿越女光芒大炽的经典老歌《沧海一声笑》更适合呢?
心中有了计较,于是每日只管在玉筝耳边如此这般地比划。玉筝听我结结巴巴地用筝弹了一遍曲调,非常喜欢。说此曲要是配上剑舞就完美了。
这也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于是两人一人练筝一人练舞,不断地切磋排演,力求天衣无缝,一鸣惊人。
作为现代人,我心知曲子和舞蹈好坏姑且不论,要想现场效果好,包装可省不了。于是又指挥玉筝找人按照我画好的图裁制新舞衣,制作所需背景、灯光、道具等等。期间,公主不放心,亲自来看过一次,我并未让她得知全部内容,只让玉筝和着筝曲跳了一段。
公主大加赞赏,说是只听曲就让人有种畅游天下的潇洒感觉。看来这位安康公主也是不简单,只一段就听出了个中真髓。
自此公主完全放手让我们俩折腾,而半个月的时间也在忙碌中一晃而过。我的脚因只扭了筋并未断骨,勉强可以慢慢走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进展比较慢,亲们别着急啊。
第七章 入宫
    长安的冬天已经悄悄来临。十月初十,一早起来,院中竟落了薄薄的一层雪。
我裹紧披风,临窗站着。窗外几只麻雀完全不惧寒冷,兴奋地在雪地上跳来跳去。
“天儿这么冷,你怎么还站在窗口吹风?”玉筝进来,一把关了窗,将我扶到桌边坐下,嘴里不忘念叨着。
“呵呵。”我照例地摆出招牌傻笑。
“玉筝,你知道吗?听说初雪的时候,如果许个愿的话,会很灵验的哦。”
“许愿?”她看着窗外的雪有些发呆。
“所以,你赶快许吧。要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许才有用。”我推推她。
她看了我一眼,终于抵不住诱惑,慢慢闭上了眼。
看着她虔诚的样子,我忽然很好奇,她在许什么愿呢?
面对我的追问,玉筝只笑不语。
十月初十这天,因是皇上的生日,被立为“庆成节”,民间百姓都要同庆的,但听说皇上特地下令,不许宰牛杀猪,只许食用瓜果蔬菜。因不是整生日,皇上还特别诏令京兆尹不在曲江池宴请百官,只兄弟姊妹皇室中人和少数的与皇室关系密切的大臣入宫热闹一日。
吃过早饭,公主遣人来催。玉筝把舞衣、我要用的古筝和其他一应物品交给宫里来接的公公,扶着我随公主出了门。
公主带了宋华阳和秋明坐一车,我与玉筝坐一车,前后簇拥着不少骑马的侍卫和公公,一行人直奔皇宫而来。
马车轧在落了薄雪的路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让人心里无端地起了一种茫然,不知随着这马车会走向何方。
玉筝也有些紧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大冷天手心里却沁出了汗。今日,她仔细地化了妆,蛾眉直扫入鬓,红唇如盛开的花朵,一头乌发按照我的要求,在头顶束得高高的,披着孔雀蓝色的披风,整个人娇弱中又透着一股英气。
我安慰地拍拍她的手,微微一笑:“别担心,你肯定行的。这皇宫不是咱们以前呆过的地方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知道,可是我还是紧张。”玉筝扯出一抹虚弱的笑。
“你再把曲子哼一遍,仔细体会一下,就会放松了。”
“恩。”玉筝微闭上眼,轻轻哼起来。慢慢地脸色柔和了,神情也松弛下来。
不久,车子从朱雀门进了宫城。公主直接到大明宫给皇上祝寿去了,我和玉筝被安排到了掖庭宫一处偏殿。这里住着寥寥几位艺姬。先帝在时,极为重视享乐,养了不计其数的舞姬歌姬,经常召集宴饮。当时掖庭宫热闹非凡,艺姬们争芳斗艳,其中有不少获得宠幸,连带整个掖庭宫都跟着荣盛一时。
当今皇上继位后,释放了不少宫女,大部分艺姬也被遣散。如今这里只住着为数不多的歌姬和乐师,屋多人少,极为寂寥,只从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上,勉强可看出当年的繁盛。
玉筝本是从这里出去的,虽说只住了不到一年,到底还是比我熟悉。这里可能还有她初开的情窦和美好的回忆。因我的脚不便多走动,于是安置好后,就赶玉筝出去转转,顺便放松一下心情。
长安城里,地势本就不平,宫城这里处于低洼地,只西面掖庭宫这一带在一个小坡上,反倒比其他地方高出一些。
我慢慢走出屋子,小心地顺着回廊来到东面一个小亭子里。放眼四顾,但见一座座宫殿隐在薄雪间,只偶尔露出一角飞挑的屋檐。只这一角,其精美和华贵,就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可是这座举世瞩目的皇城,千年以后却化归了尘土。物是如此,人何尝不这样?泱泱大唐不是也迟早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吗?
这么想来,倒兴起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转念又一想,这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我又何必在这里惺惺作态?
天空不知何时又飘起了细小的雪花,不是很冷,反倒有一种温柔的宁静。我伸手去接飘进亭子的小雪花,嘴里轻轻地哼着:
“edelweiss;edelweiss
everymorningyougreetme
smallandwhite;cleanandbright
youlookhappytomeetme”
“你在唱什么?”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在身边响起,直把我吓了一跳。
转身一看,好漂亮的孩子!
大概只有五六岁大,粉雕玉琢的小脸,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头戴白貂小帽,身穿滚白貂边的锦袍,虽说年纪小小,却自有一股华贵气度。
“你在唱什么?”见我不说话只是看着他,他耐不住,又问了一遍。
“唱歌呀,好听吗?”真想掐一把他的小脸。
“好听,可是,我没听懂。”小帅哥故作大人的样子好逗啊。
“那姐姐再给你唱一遍好吗?”
他点点头。
“雪绒花,雪绒花
每天清晨迎接我
你洁白又鲜艳
看见你我多快乐
我愿你永远开放
可爱的雪绒花
请为我故乡永远吐露芬芳”
我唱完,含笑看着小小的他。
“雪绒花是什么花?”他静静地听完,问。
“就是一种长得像雪花的花。”
“哪里有这种花,我怎么没见过?”
“呃,它长在很远的地方,长安没有的。”
“你见过吗?它有香味吗?也会融化吗?”
呃,某人一脸黑线。
正当我不知如何编瞎话应付这个难缠的小鬼时,一个肥胖的太监急匆匆地跑来,“哎哟,鲁王殿下,您怎么到这儿来啦,让奴才好找。”
这小鬼竟是王爷?我吃惊地瞪大眼。他见我的反应,开心地裂开小嘴,随手向我一指,却是向公公说话:“你嚷什么?我正在听她唱歌呢。”
胖太监瞧了我一眼,突然眼一眯,仔细地打量了我一下,轻声问“是锦瑟吗?”
“啊?是。公公,好久不见了。”是旧相识?不清楚。只好先应付着。
“哎哟,真的是锦瑟!你这几年到哪儿去了?内枢密使王大人没少念叨你。”
“王大人,呃,可好?”又来一个,谁呀?
“好好,都好。”这太监说着还抹起了眼泪。
“你叫锦瑟?”冷不妨,身边的鲁王发话了。
“是,我叫锦瑟。”
“哎哟,差点儿忘了,皇上刚刚还在找您呐,殿下快随奴才来吧。”
小鲁王还要说什么,却只张了张口,终究还是转身走了。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忽然发现,自己对这个皇宫和这里的人还是了解太少了。原以为不会有什么交集,也就没多向玉筝打听,现在看来关系还相当的复杂哦。
简单地吃了点午饭,颍王遣小太监抬着一顶软轿来接我。我们跳的这个舞既是颍王和公主一起献上的,颍王中间也来过华阳观几次,我请他帮忙打点跳舞时所需的舞台布景什么的,毕竟我们不能随便出入宫庭,也就无法布置。
唐时宴饮不是大家围桌坐定,而是各自坐在几案后,分列于大殿两侧。舞姬们就在中间的空地上跳。而我要求必须有舞台,舞台后方设置幕布。于是把各种样式画给颍王看,请他照样去做,并选定舞台。初时颍王颇不以为然,我也不多加解释。但他到底见多识广,几回下来即领略了其中妙处,并能因地置宜地提出合理建议。
小太监引我往大明宫走去。今晚,皇上将在麟德殿欢宴庆寿。经过太液池再往西是一座高地,麟德殿就建在这里。以前在大学学建筑史时,教授曾对大明宫中的麟德殿赞不绝口,悠然神往地给我们详解它的魅力。如今亲眼所见,才知它的雄伟壮美与巧夺天工根本不是我们这些根据遗址发掘来认识它的人所能想像的。
软轿在麟德殿中殿东侧停下,小太监扶我慢慢爬上方亭。这座方亭建在七八米高的砖台上,与中殿二楼正对。把这里作为舞台,正方便皇上他们在二楼观赏。
颍王在这里安排了七八个太监宫女,为我们提供服务。我看到那幅请人特别绘制的泛舟江湖的背景幕布已经挂上了。十几盏灯笼也按照前中后的次序挂好了。
此时皇上与王公贵族们正在御花园赏梅,下午稍事休息,日暮时分就会移驾来此,我们还有时间再排练一下。
请小太监找来一幅巨大的枣红色的帷幔,挂在与中殿相对的一侧,将亭内的一切遮蔽起来。
将各种程序与负责的太监宫女排演了几遍,直到大家配合得天衣无缝才作罢。仔细看了看,应该没什么遗漏的了。玉筝此时蓄好了精神也寻了来。两人于是到方亭后的郁仪楼内暂歇。
第八章 舞歌
    天色渐暗。初冬的夜悄悄来临,四下里次递亮起了灯笼,照得整座麟德殿灿如白昼。
听外面的声音,宴席已经开了。颍王派来的小太监悄悄来报,说是王公贵族正向皇上祝寿,再过一会儿歌舞就要开始了。
估计时间差不多了,我和玉筝起身悄悄从侧廊进到方亭准备。
朦胧的月牙儿淡淡地挂在东方的天空中。方亭中虽生了几处火盆,仍是逼人的寒冷。中殿传来的热闹的琴瑟争鸣,只衬着这初冬的夜越发的寂寞。
我靠着亭柱坐着,轻轻搓着快冻僵的手指,思绪胡乱地飘着。
玉筝轻轻地来回走着,伸展着手臂和腿脚。她已除了披风,只着单薄的舞衣,整张脸却笼着淡淡的红晕,美丽的大眼熠熠生辉。这才是真正的她吧,一个在舞台上能发光的女孩子。
我站起身来,拦住还在走动的玉筝,拿出玉梳,把她一头浓密的乌发轻轻理顺,又解开她的腰带,仔细结了一个蝴蝶结,把她跳舞时要用的软剑轻轻缠在腰带外。
她把我冰冷的手指放在手中搓热,两人相视一笑。
正在这时,小太监上来报知,下面就该我们出场了。于是和玉筝相携走到背景幕布后。只听外面传来一个尖细的高嗓:“颍王、安康公主献礼。”
前台遮蔽的帷幔轻轻拉开,中殿二楼热闹的宴饮场面扑面而来。我坐到幕布后的一角,这里从缝隙中可以看到全场。深吸一口气,轻轻拨响放在几案上的古筝。一阵清灵悠扬的筝声刹时在夜色中传开。喧闹的宴席慢慢安静下来。
和着序曲,身穿白色宽袖紧身长舞衣的玉筝一手握着红绸带,从亭顶缓缓降落,十几盏明灯同时亮起,红梅花瓣漫天撒下,隐隐的梅香弥漫开来。玉筝快降落舞台时,突然松开绸带,凌空跃下。
几声惊呼,几声赞叹从对面传来。
我凝神落指,开口唱道: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
清风笑,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