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22部分

闯三关-第22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市委是动真格的了,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干一场”。
“是的!”
这时,到上会议室的楼梯了,二人相视一笑,连忙放下话题,大步登上楼梯,朝会议室走去。
局会议室设在三楼,大家早已等候多时。
李新成清了清嗓子,将市委会议的情况同大家说了一遍,然后让大家讨论行动的方案。
张家镇水果站长凌剑锋,是李新成的爱将,生得膀大腰圆,浓眉大眼,声如洪钟,首先开了腔,说:“要想打好这一仗,必须弄清楚江州市现在的果业生产情况。弄清楚什么叫做高科技,高科技体现在实际生产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对!”兴隆镇水果站长张志文接着说,“就拿中部的七个镇来说吧,95%以上的果树都挂满了果,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丰收景象。但这意味着丰收到手了吗?”
张志文,身材瘦小,重不过百斤,头圆眼黑,颔腮短平,脚短手长,步履轻。说话时声音清脆响亮,宛如行云流水,娓娓动听,整个身子也跟着摆动起来。好事者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做“狗蚤精”。
此当儿,只见“狗蚤精”晃动着身子,话锋一转,振振有词地说:“俗话讲:‘粮食三分种七分管,水果一分种九分管’。中部七个镇,共63个村,1386个生产组,5038户人家,共计31。8356万人口,种有各种荔枝树2514000株,挂果率达到95%,如果能夺到丰收的话,按每株树挂果50斤,可望收成1。2亿斤,按每斤卖3元即将达到3。6亿元,人均产值1200元。”
在座的所有同志,包括李新成、林青青,都被张志文嘴里冒出的那一连串谁也不可否认的数字激动着,从那一连串数字中,可以看出张志文的工作做得是何等的出色!何等的细致!
张志文看了看大家,说:“中部,单是‘小财神’朱国亮和他的手下34个果园,有冰糖荔68000多株,都进入了丰产期,每株树均能挂果50斤~100斤左右,估计今年的产量可能突破五百万大关,按往年20元一斤计,将能收获1亿元,平均每个庄园主将有300万元的收成。”
张志文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说:“但是,朱国亮他们能不能保证将这个丰收夺到手呢?”
“是呀!”大家都深有同感。
于是,你一言我一句地讨论了起来……
“什么叫做高科技?”
“高科技,体现在生产技术管理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有人说,高科技,就是国家科技部门生产出来的各种科技产品,按照说明给果树喷洒就是了。”
“其实是这样的吗?”
“完全不是!”
“那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也说不清楚。”
“李居安的果园,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园’,他的干法,算不算高科技?”
“当然算了,其实,什么叫高科技?具体到实际,就是同李居安那样干。”
这时候凌剑锋的大嗓门又响开了,他振振有词地说出了高科技体现在实际生产中不应该偏离四个方面:
“(1)给果园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建立无线电对讲机指挥系统,实现果园生产管理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化、市场营销网络信息化,坐在办公室里可以指挥生产,监测果树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
(2)给果园安装高科技产品——杀虫频振灯,引诱一千多种害虫自投罗网,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为实现环保型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3)给果树修剪、培育健壮秋梢;给果树环刈,控梢保果;对结果树进行计划生育,保证按计划挂果,保证单果体重;给果子套袋,保证果实色鲜,农药含量不超标,无病虫害侵袭,农药污染等等。
(4)各种高科技产品的介入。”
凌剑锋说了这四个方面后,深有体会地说:“只有将高科技的产品和科学细致的技术管护结合起来,给果树创造出利于生长发育的优良环境,达到高产、合格、优质。这才算是‘高科技’。”
凌剑锋说到这里,挑战性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江州市,谁做到了这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是李居安。”
“对!”李新成接住凌剑锋的话茬说:
“一、李居安利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把劣质果树改良为名优良种;
二、李居安利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把饲料综合利用:科学养鸡,用鸡屎养猪,猪屎、猪尿用来做沼气,用沼气来发电,解决照明、饲料加工、自动排灌,用沼液来种果树,用荔枝花养蜜蜂,保持生态平衡发展;
三、李居安把现代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化网络管理技术全面应用到生产管理上,建立电视监控系统,对讲机指挥生产系统,建立果园各种生产管理电子计算机数据库,人坐在办公室里可以全面清楚整个果园的生产管理情况,指挥工人工作,把个果园建成‘天下第一园’的架势;
四、李居安以果园为培训基地,吸引果农加盟,将高新科学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这在中国是没有先例的。今年更是丰收在望,全镇13个村,420个生产组,16800多户果农,共有168万株荔枝树,估计产量可达2780多万斤。这一切都是得益于高科技的介入。”
李新成说到这里,提高声音说:“什么叫科技兴农?我认为这样干就是科技兴农!就叫高科技!”
大家听了,都觉得李新成说得没错,于是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使用高科技产品,只是一种手段,用了它后,还需要进行具体的观察,看看有变化没有,看看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变好的原因是什么?变坏的原因是什么?从高科技产品的介入,到管理呵护,这是一种飞跃,从这种飞跃又进入到另一种飞跃,在这个飞跃的过程中,边干边学,不断认识新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大家经过讨论,联想到这几天在李居安的果园里看到的一切,更加清楚了市委决定走这第一步棋的重要。
此刻,各镇水果站长的心情都很不平静。
他们觉得:李居安,不简单!在张家镇,要了解果树生长情况并不需要到实地,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浏览一遍了。“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他的公司里真正的得到了体现。
大家知道:“高科技”——尤其是把“高科技”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并不是喊喊就得来的,必须脚踏实地,像李居安那样干才行。
“高科技”,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是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劳动的。
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组建,“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的建立,将意味着江州市的科技工作者面临着要打一场恶仗,一场硬仗的考验。
李新成看了看月色,为不耽误同志们的休息,决定抓紧决断。于是对大家说:“李书记表了态,科技特派员每人配备一车两机,即摩托车,手机、BB机,每个镇配备一台‘农技110’警车。今后,科技特派员接到中心的指令,必须马上赶到现场服务,警车不能前往的,就用摩托车。”
李新成说到这里,提高声音说:“从这个阵势来看,市委这次是动真格的了。为了保证不出差错,科技特派员的大本营设在李居安的公司,科技特派员白天工作,晚上全部集中到大本营‘充电’,提高业务水平。
我给大家请来两个老师,一个是省农学院的教授李光辉,一个是大家熟悉的刘兴信。还有,李居安已答应拨出10颗荔枝树给大家做试验,凡是要干的事情先在他的树上试验过,成功了再推广。”
“好呀!真是好极了!”大家听后,都欢呼了起来。
林青青听到李新成这样说,觉得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处理好,她朝李新成望了望,两人的目光相对一视,林青青似乎发现李新成眼里露出一丝令人不易察觉的光芒,那眼神仿佛在暗示林青青:莫要说错话,打乱我李新成的计划。
林青青见此情景心里感到好笑,可又不便发作,于是说:“我反复考虑了很久,觉得这支科技特派员不能缺少一种人才,如果没有这种人才,对今后的工作,将会造成很多不便的地方。”
“你说的这种人才是属于哪一类?”
“电子科学技术信息网络方面的人才。”
林青青说完,觉得还应该解释一下,于是继续说:
“如果按照平常来讲,有这支队伍足矣;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科学技术和各种生产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等等的需求,已经转向快捷、舒适、轻松的获取;
他们要求得到的技术和信息,必须是随心所欲,挥之则去,呼之即来,除非不想,要想即有,而且是足不出户。”
“你这是在讲故事吧?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好事?”田光荣这个“炮筒子”,听到林青青这样讲,觉得不切合实际。
“‘炮筒子’,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是你的错了。”
林青青说到这里冲大家笑了笑,说:
“21世纪,是高新科学电子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特派员的组建,农技110报警服务中心的建立,市委下一步将建立一个江州信息网站,各个镇村都会建立电子信息馆;不久的将来,人们要想学技术,要想处理生产上碰到的问题,要想了解每一个时期的种养的信息和技术,市场供求信息,只要打开电脑或到电子信息馆走一遭,就什么都解决了。”
“如果是有这样的好事,那还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大家听到林青青这么一说,越发感到糊涂了。
林青青见到大家这个样子,心里觉得好笑,于是反问道:
“大家想想看,‘江州信息网站’发布的科技信息,谁来提供?当然是由你们来供给了;但据我所知,我们这支队伍虽然是农业、种养业科学技术的精英,但是,你们能把这些科学技术的具体操作过程,制成网页,传输给网站,向空间发布信息吗?”
大家摇了摇头。
“所以,各个镇在组建的时候,应该物色两个具有这方面的人才随队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高科技’发展生产的优势,就会很快地呈现出来。什么叫‘高科技’?其实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大家听了林青青的话,心里都明白了。
李新成听了,几天里一直困扰在心头的疑团终于得到了完满的解答。他真的没有想到,林青青考虑问题竟比自己还先见一筹。
她提出的意见,正是李劲松在与他交谈的时候,曾经点到的问题,只不过没有往深处论及罢了。
现在,经她这样一说,李新成心里全亮堂了。
一个更加大胆、成熟的方案在心中形成。
于是,高兴地说:“林副局长提出的意见很重要,各镇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时,必须有两个刚才林副局长提出的人才,其余人才的比例按种七养三的比例组成,大家说,有困难没有?”
“没有!”大家呼的站起来,坚定地说。
“同志们!明天回去后,按刚才的要求,将科技特派员队伍组建好,下午三点钟到这里集中,领取全副武装,接受市委的检阅,后天早上八点钟,我们将带着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江州市百万人民的期望,浩浩荡荡,兵发张家镇。”
“保证不辱使命!”会议室里响起了同一个声音。
“好!”李新成大手一挥,宣布散会。
这时,时钟已经指向了4月16凌晨3点18分。
李新成与林青青最后离开会议室,他俩肩并肩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李新成打心眼里感激林青青今天晚上的支持和帮助,感激地说:“青青,今天要不是你提醒,差点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举措。”
“我也是一边听大家讨论,一边感悟到的。你感谢我什么?”林青青听到李新成叫她青青,心里感到了一种快意。
“当然要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提醒,我的工作就会受到批评,明天我还要将你的意见好好地向李书记汇报,让李书记知道,在江州市还有一个女英雄,他还没有发现!”
“看你又来了!千万别给我开这样的玩笑。我那点‘三脚猫’功夫都是跟你学的!”
“是么!我怎么没发觉?”李新成有心想逗她开心,可又想不出话儿来。林青青心里感到好笑,可又不能笑出来。
她知道:李新成这几天来,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心疼了起来:“别说了,先抓紧时间睡上一会儿,赶明天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你去做呢?可不能累垮了身子。”
李新成听着林青青的甜蜜蜜的话儿,盯了一眼她那含情脉脉的目光,心里感到一阵激动:“你也是!”
“好!”林青青伸出手,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第十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部曲长篇小说《闯三关》
第一部《心声》
第十章
李劲松梦游“科技城”
刘兴信立誓斩“李鬼”前面说到,李劲松送走刘明后,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大约半个小时后,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李劲松吵醒。他抓起话筒,原来是“赛诸葛”的电话。
他提醒李劲松,他已经和国外一些朋友达成了共识,并用传真给他发了一封信过来,决心帮助江州人民将十大名优荔枝冲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经济的制高点。
但是,有三个要求:
第一,要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标准;
第二,要亮出品牌,创建中国驰名商标,设计精美的包装,体现江州的特色;
第三,建立一个可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实体。
听了张国梁的电话,李劲松觉得这是英雄所见略同。
“三步棋”,“三大战役”的决策,得到市委扩大会议的一致通过后,李劲松的心情就格外的平静了。
现在,又接到了“赛诸葛”的决战方略,更是信心十足。
他坚信:这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决策,一定会得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有了他们的支持,这个仗就一定能打赢。
正是由于战前这种平静的心态,李劲松真的感到困了。
他听完张国梁的电话不久就安然入睡了,一个美丽的梦想把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正是:日思党国振兴事,夜来编织新梦想。
李劲松梦见自己晚饭后与秘书小刘出外散步,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一个他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这里灯火辉煌,人来人往,有年老的,也有年轻的,有干部打扮的也有农民打扮的,有学者,也有学生,有妇女,也有姑娘,真可谓三教九流,啥人都有。
说来奇怪,别看这里人来人往的,却没有一点热闹的气氛,进进出出的人中,有焦急而来的,有满意而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