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23部分

闯三关-第23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奇怪,别看这里人来人往的,却没有一点热闹的气氛,进进出出的人中,有焦急而来的,有满意而归的,但不管是焦急的还是满意的,他们都是来去匆匆的,谁也不跟谁说话,相逢而过的时候,只是笑笑或者点点头,扬扬手就过去了。
李劲松心里感到很纳闷,想问小刘,小刘指了指前面的墙,李劲松抬高头顺着小刘的手指望去,门口的上面赫然写着“科技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再往里一瞧,最显眼的地方,写着一个大大的“静”字,“静”的下边写着一条标语“这里是求知的地方,不要说话,只要安静,请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从“静”字底下再往前走,里面是几个大厅,每个大厅都摆着上百台电脑,每台电脑都用板子隔开,一台电脑一个天地,用电脑的人都带着耳机,他们都在各自寻找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东西,没有人说话,没有人乱走乱动。他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东西后,就马上起身,轻轻地离开,没有给大厅留下一点声音。
看到这个架势,李劲松和小刘吐了一下舌头,轻轻地来到大厅,分别找到了一台电脑,坐下来开始浏览里面的东西。
李劲松把鼠标一点,找到了荔枝种植技术的网页。打开一看,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它除了图文并茂地详细地介绍荔枝种植技术的全过程外,还开设了应用高科技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栏目。
这个栏目,以每十天为一限期,将高科技产品与作物使用后十天里的生长情况,利用数码技术,图文并茂地储入电脑里进行分析、研究、取证。
还有,那些技术操作的细节都与在现场看到的一样,甚至比在现场看得还清楚,还明白。
比如,对结果太多的果树实行“计划生育”的手术时,除了具体的操作细节说明,还有清晰的现场图像展示,一次看不明白,反复几次,就什么都明白了。
此外,每使用一种技术的时候,还多方论证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使人点击看后,不得不服。
如果下一个十天,再来点击查看,将又会是另一番情景了。
李劲松一边看一边想,真是太绝了,如果这样学技术,除非是白痴,要不,他一定是好样的。
但是,谁来给“科技城”的电子信息网站更新这些技术资料呀?要知道,这里面牵涉到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就连我李劲松现在想这样做也还没有解决的办法,这个“科技城”竟能做到了。怎不令人感到吃惊?
李劲松一边浏览一边想道:这间“科技城”是谁开办的?在江州市,谁有这个能力?
突然,李劲松被里面一段精彩的论述吸引住了:利用沼液对荔枝树管护,是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的一大新发现。
沼液是一种富含十八种氨基酸的无菌无毒的有机肥料,用它来对荔枝果树进行护理,不仅能增强植株抗病虫害的能力,而且结出来的果子与众不同,果子个大,色鲜,质优,味美,用化学肥料种出来的果子根本就不可以与它们比美,就算是猪屎、猪尿、鸡粪等有机肥料种出来的果子也比不上它们。
为什么呢?因为一般的有机肥、农家肥,细菌多,病害多,虽然比化学肥料好很多,但是很容易引发病虫害,而沼液不同,它经过发酵处理后,一切常见的有害病菌已经杀灭。经土肥速测仪测定,经过沼气池发酵过的沼液,它所含的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已经真正腐熟,容易被作物吸收,具有杀菌、杀虫能力,用它来稀释进行叶面喷施,果树不但能起到保花保果的作用,而且还能杀灭红蜘蛛等一些常见的害虫。
李劲松看到这里,想起了前两天在李居安的果场里看到的情况与这里所描述的有很多相似之处。
电子科学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种养业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李劲松通过同高大全的交谈,知道了它的作用大到了可以让人感到简直是在做梦,就是做梦也不一定能达到这样理想的境地。
按高大全的描述,不久的将来,人类将进入一个高新科学技术电子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从生产到销售,将全部实现电子信息化。
人们可以通过网站,上网学技术,网上指导生产,网上订货、购物做生意。
到那个时候,电脑进入千家万户,人们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困难,有不懂的东西,足不出户,鼠标一点,即可达到理想的境地。
各行各业,从生产到消费,将出现一个新的组合,全部实现企业化,企业集团化。
每个企业将全部实现高新科学电子技术信息化网络管理,向社会提供从生产到物流配送的零距离接触,全方位启动包括订货、发货、通讯、交通运输、供求信息、农产品产地追踪、生产信息、市场各种消费信息反馈等一切服务。
将来,不管是谁,购物做生意将完全实现了足不出户,一部电话,一台电脑,一台传真机,即可以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高大全说,除此之外,家政服务也可以实现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什么时候想要给家里的地板清洁,只要在手机上发一条信息给家里的清洁机即可,什么时候记起家中的煤气瓶未关,用手机往家里的煤气机发一条信息过去,就一切都放心了。
高大全还说,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服务业、保安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加工业、科研业,这十大行业都正在全方位地向高新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化网络管理的方面飞速发展,惟有农业、种养业不知道该怎样做。
李劲松一边浏览,一边心里想道:如果农业、种养业不向企业化发展,怎么能实现高新科学技术电子信息化发展呢?
一家一户的,怎么有能力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呢?
还有,关于品牌建设方面,如果要达到理想的境地,必须有一个企业做龙头。江州市不可能以政府的名义搞一个品牌,更不可以家家户户都搞一个品牌。
江州市的人民,只有拧成一股绳,将所有的力量聚集在一个拳头打出去,才有力量,才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才能实现与国际市场经济接轨。
但是,农业、种养业向企业化发展的模式,应该是怎样的一种运行方式最好?全国各地的情况不同,现在尚很难定位。
在江州市,其他的不说,如果在荔枝果业生产上,李居安的干法是可行的,现在市委已经正在计划实施。
什么叫“科技兴农”?如果农民不向企业靠拢,不以企业做龙头,做依托,做桥梁,单家独户的,怎么有能力向社会提供那么齐全的服务?怎么能生产得出合格的优质产品?怎么与同行业竞争?更不用说与国际的大企业抗衡了。
李劲松一边浏览,一边心里想:如果物色到电脑技术方面的人才,给公司建立一个网站,利用电脑技术,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的过程,图文并茂地拍下来,输入电脑,制成网页,在网站发布,农民在家里打开电脑就能学到了。
此外,还可以打互联网的注意,将这些信息传输给互联网,向世界发布,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信息连接起来,使人们在未到采摘的时候就清楚地知道了公司的产品是按照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的计划管护的。
尤其是:计划精选部分果树,给果子套袋,进行特别护理的生产过程,一旦被人们知道或在网站上看到,那就等于给要吃荔枝的人们,心里形成了一个安全消费应首选江州荔枝的概念。
这样,江州荔枝就不再担心卖不出去了。
李劲松这样一想,再与高大全的预见对照一下,心里更加兴奋了。
心里想道:将来公司建设好江州信息网站和一个强大的销售网络后,与公司加盟的客商就完全实现网上预览货源,网上了解全国市场行情,网上了解各地市场供求信息,网上了解全国各地的人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的口味,从而做出决策,进行网上订货。
客商只要将款汇过来,公司就可以按要求发货了,甚至还可以让客商在家里的电脑中,通过公司的网站,查看到他的货从生产现场到包装起运的情况。
如果是这样,江州荔枝还愁卖不出去吗?
江州市的果农还愁不懂科学技术,不懂闯市场经济大潮吗?还担心闯不过“三关”吗?
李劲松这样一想,禁不住大叫了一声:“妙极了!”
李劲松这一叫,惊动了两个保安,他俩不容分说,硬是将李劲松推离科技城,到门口的时候,两个保安用手将他一推,狠狠地说:“去你的吧!”
李劲松咚的一声倒在了地上,睁开眼一看,原来是在自家的房内,这才知道,刚才是做了一个梦。
李劲松干脆躺在地上,认真回想刚才梦中的情景,心里感到好笑。
一会儿,他爬起来,掸了掸衣服,抬头看了看时间,离天亮还有一个小时,决定不再睡了。
他到卫生间洗漱完毕,觉得清醒了许多。
他给自己冲了一壶茶,坐到沙发上,又细细地重新品味了一次刚才梦中的情景。
原来梦中所想的东西,正是他到基层调查研究,接触了不少仁人志士所得出的结论。什么“科技城”?这分明是李居安公司里的情景。
李居安的公司建有十大计算机管理系统,要想了解公司加盟者的情况,确实是鼠标一点,尽可一目了然。
至于生产上的管理细节与梦中的情景一模一样,只是它还没有发展到“科技城”这样的规模。
其实,在江州市成立“科技城”,建立一个大型的电子信息网站,各镇建立一个电子信息馆,反映江州市工农业生产的建设经验和教训,发布全市各行各业的生产信息、供求信息、物流配送服务信息等等,是政府实施“科技兴农”的一种社会服务化设施,但是,人员和资金怎么落实呢?这要与刘市长合计才行。
电子科学技术信息化网络管理,介入各项经济建设的具体过程和生产合格的工农业产品的领域,是提高江州市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为拓展江州市的工农业产品走向全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战略决策铺平道路。
这些东西,都是读了李新民的日记,又与高大全、李少忠、谢平安三人接触后,在心中产生的想法。
几天来,李劲松基本上理清了一个概念:江州市工农业生产要走在全国的前列,必须向企业化,企业集团化发展,企业集团必须走在高科技发展的道路上。
就拿江州市水泥、陶瓷、三宝工艺制品这三大支柱产业来说吧,虽然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了一点名气,但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还是要不断投入高科技建设。只有利用高科技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不断地开发,不断地闯“三关”,才能适应整个世界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
此外,在江州市,工业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依照江州市的地域资源,能够有这样的发展是可喜可贺的了。
但是,在农村,农业、种养业的发展,依然停留在普通的水平上,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有的农户养不起耕牛,翻田、耙地都是人力操作。
在新的形势下,农村的科学技术应该怎样去提高,作为一个地方的父母官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科技兴农”,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应该是怎样一种模式?
“公司+基地+农户+客商”这种模式具有生命力吗?
李劲松现在正处在一种抉择的阶段。他十分清楚地知道:在中国的大地上,各种各样的公司不计其数,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实力的,也有皮包公司,有真诚为客户服务的,也有欺诈拐骗的,无所不有。
此外,他还十分清楚地知道:这些公司大都是以公司的利益为最大化的,如果是个人独资办的企业,更是以个人的利益为最大化。有的甚至还会挖空心思,放长线,钓大鱼,不择手段骗取山区农民的真诚。
李劲松记得:有一个外地人,来到与江州相邻的一个县办了一家养殖公司,老板以高额利润回收产品作诱饵,高价发放种苗,赚够钱后,宣告公司破产,卷款潜逃,使善良的山区农民蒙受巨大损失。
李劲松深深地知道:张家镇的普通共产党员——李居安创办的果业公司的运行模式,与这些公司截然不同。
一、公司没有以个人利益为最大化,旨在为农民营造提高生产技术与产品营销两个“平台”,保证农民有一个闯“三关”的依托、桥梁,为农民闯“三关”搭桥铺路。
二、公司在一系列活动中,并没有赚取最大的利益,只是充当一个中介机构的角色,只对客商收取正常规定的中介费,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完全是一种靠党的政策富裕起来的共产党员回报社会的一种作为。
这种公司具有多长的生命力?还有待探索。
但是,在张家镇已经深为农民拥护,这与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分不开。
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科技干部,每天都配合公司对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诚然,对于这样一种利民利国的运行模式的公司,应该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但是,又不能违反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政企分开的规定。
那么,市委、市政府在这个未来的集团公司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党中央提出,新世纪前十年中国必须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江州市能不能实现?
这是李劲松每天要思考的问题。
经过几天来的调查访问和反复看了李新民书记留下的那些日记本里面记载的关于江州市如何奔小康的论述,李劲松完全认同李新民的看法。
他深信:如果李新民没有殉职,江州市百万人民奔小康的目标一定能提前实现。
李新民,他作为一个主要领导,已经清楚地知道:在一个占80%农业人口的市域里,惟一能保证他们过上小康生活的条件是什么。
他在日记中写道:江州市工农业各条战线都要迅速地行动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
一、江州陶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要继续加大高科技投入力度,再上三条生产线,争取每年再创财税收入二千万元;
二、江州水泥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再引进三到四条最现代化的轮窑生产线,争取每年再增加财税收入三千万元;
三、江州三宝工艺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加大闯“三关”能力,吸引更多的成功人士办厂办企业,争取新增加盟企业二千家,实现每年再增财税收入,外汇收入一个亿人民币;
四、大力鼓励各方面的力量引进外资兴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