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7部分

闯三关-第7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李居安还预计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消费观念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
不出三年,也许今年,国家将在国内各大市场全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各类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检疫,将同出口的农产品一样,进行严格的生产管理质量监测,对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管理过程进行备案,进行生产管理全程监控。没有备案,没有监控,没有检验、检疫合格证、绿色食品通行证的禁止进入市场交易。
李居安深深地知道:在这样的形势下,广大农民如果不再醒悟,再不打算投入最大的力气,完成新时期社会生产力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变革的进程,闯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关;闯过为经济成果建设中国驰名品牌关;闯过将经济成果进入市场货易转化为资本关!种出来的农产品,将无法进入市场销售,更谈不上闯国际市场,农民将会无法解决生计,更谈不上小康生活了。
李居安觉得:自己是共产党员,“科技兴农”是党的国策,理应为实现党的目标寻求一条可行的路子。
但是,要闯过三关,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是不行的。
李居安想到这里,心生一计:“李书记,我的果场离这里不远,您是坐车还是步行呢?”
“此话怎讲?”
李居安见李劲松这样问他,忙作解释:“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是乘车,可以快一点赶到果场,如果是步行,我们可以一边走,一边汇报当前一些必须要马上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领略一下山村的风光。”
李劲松一听李居安的话,就知道他这是另有所图。心里想道:“自己今天来见李居安的目的,就是想请他出山相助。想不到他也算计着要打自己的主意,他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是打算借助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闯过三关,把公司的生意做到国际上去。”
其实,这也正是市委要实施的目标,于是说:“正有此意。”
李居安见李劲松这样说,对王小明使了个眼色,王小明晓得李居安的用意,于是陪着李劲松,一边走,一边介绍当前张家镇果业生产的情况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路上,王小明与李居安的介绍,不时得到李劲松的赞许。
李劲松越来越觉得离不开李居安了。
他从李居安管理果业生产方面的独到见解中,感到李居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江州市的果业生产发展、生态家园的发展模式建设,绝对离不开他。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光景,来到了李居安的果场。为了使李劲松能够在办公室里轻松地了解清楚整个果园的情况,李居安让王小明陪着他,自己则先行一步,一溜小跑朝果园深处奔去。
走近李居安的果场,真使李劲松大开眼界。
李居安的果场不算大,有一百亩左右,坐北朝南,山不算高,整个果园从山顶到山脚的周围全部用了一条三米高的红砖砌成墙围,入口处装有一副大铁门,山顶建有猪舍、鸡栏,两千多株生长良好的荔枝树,犹如一把罗伞似的,生机盎然。
果园安装了自动化排灌系统,肥水管理正在向环保型的“三无”方向发展。
什么叫做环保型的“三无”呢?
王小明介绍说:“按李居安现在的做法就是生产出无病、无毒、无污染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李劲松听后高兴地说:“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的意义。”
“是的!”王小明继续介绍说,“具体地说,李居安现在的做法就是以养鸡的鸡屎养猪解决养猪饲料+猪屎、猪尿解决沼气池原料+沼气发电解决果园照明、饲料加工、养鸡紫外线照射、可以引诱1000多种害虫自投罗网的高科技产品——农药频振灯的用电、果园肥水管理自动排灌系统用电+沼液解决果园肥料需求+赤眼蜂、蜜蜂,以虫治虫,解决生态平衡发展问题+对果子套袋特别护理,解除污染,保证色美味香五大招式。”
王小明指着建在山顶猪舍边的沼气池说:“沼液,不管是作根部施肥还是作叶面追肥,都是一种最好的无毒无菌的有机肥料,比其他任何一种肥料栽培出来的果子质量都要好,抗病力特别强。”
李劲松对王小明的介绍很感兴趣,说:“这种方法在张家镇推广使用了没有?”
“有条件的都推广使用了。三年前,李居安成立了张家镇富民果业有限公司后,张家镇的果业生产就已经开始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客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一体化管理。”
王小明说到这里,回过头来指着李居安的整个果园,说,“不过,这要归功于李居安,没有他为广大果农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习科学种植荔枝技术的‘平台’,张家镇的果业生产就没有今天的规模;没有李居安这个果园作生产技术培训基地,张家镇的广大果农就没有办法生产出这么好的果子投放市场。所以李居安在张家镇群众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望,老一辈的人夸他是神话传说中济世济民的‘活菩萨’,年轻人则把他当做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楷模。别看李居安这个果园只有两千多株荔枝树,这两年,各项收入达到三百多万元,而且他的果子和各种农产品从来就不用拿到市场上去卖,全是客商自己带人直接来到果园验货、采摘运走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
“除了环保型的无公害的栽培技术之外,当然还有品种的差别了。”
“这怎么说呢?”
王小明看了看李劲松,说:“这个问题一时也难说得清楚。是不是先把果场走一遍?”
“也好!”李劲松点了点头。
其实,听了王小明的介绍,李劲松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谱。一个大胆的设想已开始在脑海中显露,起用李居安做大将,是没有疑问的了。
在果场的办公室里,李劲松对果园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他参观过不少国内先进企业的电子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也没有发现有超过他的。
人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电视监控管理系统,整个果园里两千多株果树的生长情况可以尽收眼底,每个工人都配备有对讲机,坐在办公室里看工人操作,就像在跟前一样,稍有不合格的举动,马上可以通过对讲机进行纠正,至于那些猪、鸡,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和在眼前一样。
此外,通过查看果园生产管理电子计算机管理数据库,可以全面地了解到近几年果园和张家镇各家各户果园生产管理的情况和科学技术推广使用后的结果对比情况。
从果园里出来的时候,李劲松对江州市荔枝果业生产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李居安的管理手段,令他大开眼界。
本来,他决定在张家镇大酒店住上一晚,看看陈老板为他准备的节目。现在,却改变了注意,决定马上回市里连夜召开常委会议。
他觉得:自己心中的设想必须取得市委一班人的认同方可,于是,李劲松吩咐刘秘书告诉市委办公室主任刘海,由他负责通知在家的市委各领导,今晚八时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接着,李劲松又对王小明说:“你们镇的经验,应该马上整理好送交市委,市委要以此为鉴,制定新的行动方案。”
“这件事包在我身上。”王小明胸脯一挺,用非常认真的口气回答。
李劲松安排停当一切后,对李居安说:“你我都是共产党员,都在党的旗帜下宣誓过,希望你能够大力支持市委工作。”
“请首长放心吧!我这一百多斤早已交给党了。”李居安说这句话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
他的心情十分平静,他觉得此时说什么都没有用。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李劲松“第一把火”烧什么?如果你的第一把火烧得不对路,我李居安又何能为力呢!
李劲松知道李居安心里想的是什么。
他不想再说。
他想到了自己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烧什么呢?
他带着这个问题坐进了车子,朝李居安挥了挥手,吩咐高志扬直往市里驶去。
李居安望着远去的车子出神。他觉得自己的目的已达到,张家镇的农民有李劲松撑腰,就一定能闯过三关。胜利就一定有保障。
突然,他想起一件事,连忙也坐进自己的车子,一溜烟朝公司驶去。
王小明呢?看到大家都离开了,才想起不是人家不要他上车,而是自己骑摩托车来的,当然是骑摩托车回去了。于是,马上骑上摩托车直往镇里驶去,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道浓浓的黄烟……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部曲长篇小说《闯三关》第一部
第二章至第三章(下)
李居安的妻子王秀芳告诉他,“李居安大清早就出去了,到下午才回来。”
王小明看天色已近中午,觉得还是吃了饭再去见他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部曲长篇小说《闯三关》第一部也不迟。可是,又不敢直接将自己的意思告诉李劲松。于是想到了高志扬。
李劲松草草地吃完饭后,吩咐高志扬和小刘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叫王小明尽量想办法与李居安联系上,自己却走出房门溜达、溜达。
他发现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记得这里是张家镇一个企业的招待所,现在却完全是另一种规模了,整个格局完全是一个比星级还要星级的酒店的架势。
他沿着走廊一直往前走。
走到大厅的中间,发现一个个包厢房都起了个古古怪怪的名字,有叫“伦敦”的,也有叫“梅子”的,有叫“纽约”的,也有叫“北京”的,真是五花八门,说它市侩吧,又似乎含有一些酒店文化;说它俗气吧,又似乎透露出一点点中华民族的骨气;说它是谙ト说囊庵景桑炙坪跻荚嫉耐嘎冻鲆恢侄匀说哪持中形⒊鼍樱庇殖渎恢至钊讼蛏系牧α俊?李劲松无心考究这些玩意的含意。漫无目的地东溜溜、西溜溜。
突然,他在三楼一个走廊的过道里,远远地看到了一个美丽得象出水芙蓉似的姑娘,迎面而来。
姑娘看上去二十光景,显然是化了淡妆,头发的装扮只有在时装模特表演时,才能看得到的那种高贵发型,修长的身材,穿了一件火红色的旗袍,把女性的曲线美淋漓尽致地表现无遗。新月般的眉毛下,一对泉水般的大眼睛,楚楚动人,好看圆润的小鼻子,红樱桃般的嘴唇,洁白整齐细密的牙齿,笑起来是那样的妩媚,那样的光彩夺目,那样的勾人魂儿,这一看,谁敢不说她是风情万种的“人精儿”!李劲松心中想道:就是西施再生,也未必比得上她的美丽。
“先生,您好!需要帮忙吗?”
李劲松一愣,定睛一看,迎面而来的姑娘已到了跟前,正微笑着等待他的回答呢。
“先生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吧!”姑娘未等李劲松回答,又轻启朱唇,微笑着说。
“是的!”李劲松一边回答,一边解释,“对不起,适才正考虑着一个问题,来不及回答你。”
李劲松平生不会说谎的,这次一撒谎脸儿就红到了脖子根。
“不要紧!”好在姑娘并不在意李劲松脸上的变化,两手一摊,自我介绍起来,“我姓王,名雅琴,雅致的雅,琴棋书画的琴,是这间酒店的服务员。”
“王雅琴小姐,这么说,你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李劲松为了改变刚才的窘态,有意逗她。
“不能这么说,不过,”姑娘顿了顿,“琴棋书画不敢说样样精通,但也略懂一二。”
“那你一定是读过艺术学校了!”
“没有!”王雅琴有点自豪地说,“是在酒店当服务员学的。”
“我不信!”李劲松摇摇头,“你们酒店的姑娘每天都奔走于饭桌、灯红酒绿之间,顶多会哼几句什么‘真的好想你’之类的情歌罢了,哪里会有机会学到琴棋书画?”
“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姑娘看到李劲松那不屑一顾的样子,真有点既恼又恨。于是,满脸认真地分辩起来,“其实你不知道,这是我们酒店与其它酒店不同之处。凡是到过酒店的客人,有谁不说它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它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市场性、艺术性、群众性于一身,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氛围,也有下里巴人的情调。”
“是么!”李劲松还是不信地摇摇头。
“不信?”姑娘见他这副模样,心里想道:这个人心高气傲,我得想办法杀一杀他的傲气再说。
于是,对李劲松说道,“我先带你去见识一个地方再说吧。”
“好!”李劲松正有此意。
他想:听姑娘的口气,这间酒店不是一般的酒店。在她的背后也许隐藏着很多自己需要得到的东西呢!可谓滴水见太阳,也许在这里可以窥到张家镇政治、经济发展的风貌。
一会儿,姑娘把李劲松带到了一个地方。
李劲松一看,这里是一个规模宏大、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茶餐厅。
茶餐厅分东、南、西、北、中五个大厅,每个厅可摆40套桌椅,按每套坐4个人计算,可容纳800多人喝茶。
每个茶厅都有一台壁挂式大屏幕彩电,主大厅有一个点将台,比地面高出1。5米,从这个架势来看,整个茶餐厅实现了电子信息化网络管理。
李劲松感到纳闷:这个茶餐厅投资规模这么宏大,在乡下,怎么生存?
王雅琴似乎看出了李劲松的疑虑,笑了笑,说:“很多人到了这里都替老板担心,我看你也不会例外。”
“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李劲松有点不解,连忙对王雅琴说,“这样一个规模,如果在城里,也许会赚钱,在农村,就有问题了。”
“错了!”王雅琴认真地打量了一下李劲松,说,“实际情况恰与你说的相反。看来你一定是个官僚主义者。”
王雅琴说完,扮了个鬼脸,哈哈大笑起来,也许笑的时候用力太过了吧,两只奶子差点撑破了裙子的缝线。李劲松看得真切,连忙把目光移到窗外。
王雅琴似乎发觉了自己的失态,脸儿红了起来。
片刻,王雅琴恢复了常态,认真地对李劲松说:“看来,我应该向你说实话才行。”
于是,王雅琴一五一十地向李劲松介绍了酒店老板利用茶餐厅作为群众实践诚信做生意的关口,了解学习科学技术致富信息的窗口,闯市场经济大潮实现小康的突破口,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三丰收的经过。
李劲松听后,方觉得自己的确是犯了官僚主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