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闯三关 >

第8部分

闯三关-第8部分

小说: 闯三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劲松听后,方觉得自己的确是犯了官僚主义。
原来,酒店老板根据李新民的提示,把茶餐厅办成了一个供群众学习科学技术、闯市场经济大潮的“平台”,定期组织文化娱乐、请专家讲课、请成功人士谈体会,开展科学技术交流、商战探秘等活动,使人们在品茶的当儿,学会做人,学到技术,学到商战策略,既得到了娱,又得到了乐,生意十分红火,人们流连忘返,大有一日不到,如隔三秋之感,有的人发展到了每天晚上,如果不到茶餐厅饮上一杯茶,就无法入睡的境地。
王雅琴惟恐李劲松不服,还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张家镇宏发超市的苏老板,他的生意越做越差,快做不下去了。
有一天晚上,茶餐厅请来一个商战高手来做讲座,恰好苏老板约了几个朋友来品茶。
“高手”给茶客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说的是A市的刘小四,开了一个小店,生意清淡,快维持不下去了。
一天,他到省城的一家超级商场去玩,刚巧碰上商场搞促销活动,很多商品都是以特价出售。刘小四是生意人,知道这些特价商品都是零利润,还要赔上人工成本,这是什么道理呢?
刘小四看着商场里熙熙攘攘的顾客,方才明白其中的玄机,原来商场卖特价商品,并不是为了赢利,旨在吸引顾客。少数的特价商品,不仅能够吸引众多的顾客上门,还会给人们造成一个错觉,认为这家商场的商品最便宜,进而对其它商品产生购买的欲望。
刘小四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后,也策划在自己的小店出售特价商品搞促销,结果,生意起死回生,非常红火,一个月下来,净赚了二万元人民币。
苏老板,听了这个讲座后,也学着刘小四的办法,如法炮制特价商品促销,结果生意越做越红火。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酒店老板请来中南兴旺饲料集团公司老板———刘家五兄弟中的老大,现身说法谈兴家创业史。
刘家五兄弟原来是普通的农民,1985年,创办饲养良种猪场,一年后,他们觉得中国传统的养猪技术太落后了,农民养猪用青草、大米、红薯,每头猪要养一年才能出栏。
老大认为:养猪业要发展,必须要有飞跃,必须利用科学技术发展饲料为突破口,创建饲料厂,把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上来。
于是,找当时的乡党委书记李新民商量,李新民大力支持,拨出地方,支持刘家兄弟建起100多头猪的饲料试验场和一家小型饲料厂。并派人四处联系,请来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论证配方,积累研究成果。
经过三年的实践,刘家兄弟认识到:要发展养猪饲料事业,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与国外先进饲料一比高低,必须提高质量、降低饲料成本,而要提高质量、降低饲料成本,必须修改配方及加大生产工艺中的科技含量,开发高新科学技术。
于是,刘家兄弟投入300多万元科研经费,聘请30多位专家、教授担任专职或兼职研究人员,派人到国内外考察,邀请外国专家来访,交流经验,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筛选,终于在50多个配方中优选出“1”号乳猪饲料,“2”号,“3”号,“4”号大、中、小猪饲料配方。
1990年3月18日,刘家兄弟宣布正式成立中南天天大兴旺饲料集团有限公司,天天大兴旺牌“1”号乳猪饲料,“2”号,“3”号,“4”号牌大、中、小猪饲料相继面世,质量完全可以与泰国“正大”饲料相媲美,每吨价格比泰国饲料低60多元,打破了洋饲料一度垄断中国饲料市场的局面,中南天天大兴旺饲料一举成名,称雄国内、国际饲料市场,为国家创造了不少的外汇。
到目前为止,刘家五兄弟的产业已超过了8个亿。
王雅琴讲完这两个故事后激动地说:“说句老实话,酒店这个茶餐厅自开办以来,与其说是赚开酒店服务业的钱,还不如说是赚开讲座进行文化服务的钱。”
“此话怎讲?”李劲松觉得王雅琴的话有点矛盾。
王雅琴进一步解释说:“茶餐厅推出科学文化服务活动,旨在为山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科学技术、闯市场经济大潮的平台,利润很低,尽管利润很低,由于得到众多茶客捧场,天天座无虚席,收入还是可观的,就算是一个台位赚2元一个晚上,都不会少于2000元。很多茶客认为:花这么少的钱,获得这么好的服务,不仅增长创业见识,还得到了娱乐。他们认为,我们这样做是亏了,在交款的时候,经常硬要多塞几元给收款员。”
听了王雅琴的这两个故事,李劲松才完全信服酒店的经营方式确实如众不同。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在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农民的创业意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不少人的商战策略比城里人还高明。张家镇大酒店的经营方略,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帮了政府很大的忙,做了政府想做却又做不了的事。
苏老板,刘家五兄弟,还有很多的创业精英,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懂得这样创业的,他们往往凭别人一句话,一条信息,一种现象,生发出奇想,完成一番大业的创造,而酒店推出的这种服务,恰恰是有意识地帮助了意欲创业的人们。
李劲松觉得:这家酒店的老板很有战略眼光,名利双丰收,很值得认识一下。于是对王雅琴说:“你们的酒店老板呢?可否引我一见!”
王雅琴正欲答话,突然,茶餐厅门外传来一阵“咚咚”的脚步声,连忙止住了。
李劲松定睛一看,门口进来了一个人,一边走,一边和李劲松打起了招呼。
来人面圆而小,眉目皆圆,臂长音响,说话的时候,全身摇动,声音甜润,令人倍感亲切。
李劲松方欲答话,王雅琴却抢着介绍:“这是我们陈老板。”
李劲松连忙上前和陈老板握手,并一个劲地夸他这样办酒店有战略眼光。
陈老板谦恭地说:“别取笑我了,其实我这样做,是应了故人的一个心愿办的,是打算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对与否,尚不能定论,在镇一级,老百姓没有什么地方可娱乐,更加没有可供人们娱乐与学习现代的科学种养技术结合起来的场所,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讲,就是没有一个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使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的‘平台’。我这样做,就是作一个尝试,虽然已起步,但距离预定的目标尚差十万八千里,请先生莫见笑。如果先生肯赐教,今天晚上何不在此住一晚?”
“哦!”李劲松听到陈老板这么说,来了兴趣。
“嘟!嘟……”
李劲松还想说什么,手机响了起来,一按接话键,传出了王小明的声音:“李书记,李居安找到了。但是,他正在给东明村果场的工人进行讲解处理病虫害的方法,走不开。”
李劲松听到这里,并没有觉得李居安是冷落他,反而从心里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到第一线去?于是告诉王小明说:“今天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吗?我们一起到那里会合。”
李劲松合上手机,对陈老板、王雅琴说:“今天能认识你们,心里很高兴。本欲打算向你们请教一些问题的,现在没时间了,咱们晚上再见!”
“好!”陈老板听到李劲松在电话中提到王小明、李居安的名字,知道眼前的客人不是一般人,职务起码比王小明大。
他庆幸自己没有讲错话。于是,小心翼翼地说,“首长,适才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冒犯,万望恕罪。”
“哪里话!千万不要这样讲。”李劲松一边与陈老板、王雅琴握了一下手,一边朝门外走去。
此刻,他的心早已飞到了李居安那里。
目送着李劲松离去的背影,王雅琴咋了咋舌头,说:“老板,他是多大的官儿?听你叫他首长,可把我吓坏了。”
“别怕!”陈老板见王雅琴那副样子,心里觉得好笑,“看样子,他是一个好官,不管他的官位多高也不怕。”
“哦!”王雅琴似懂非懂,连忙去干她的活儿去了。
陈老板呢?略思索了一下,觉得今天晚上酒店的节目着实应该好好准备一下才行。于是,也大踏步离去。第四章李劲松和高志扬、刘秘书在王小明镇长的带领下,很快就赶到了李居安上课的地方———东明村万亩荔枝场。
只见李居安正在一株结满幼果的荔枝树下给一百多个工人讲解。
李居安,细高个子,头上毛发微秃,前额比常人长厚,鼻子头丰隆圆润,几乎遮住了鼻孔,嘴阔口方,唇红齿白,说话的声音,打雷般响亮。
李劲松一见李居安这副英武神勇的样子,心里早就喜欢了十分。
王小明想上去告诉李居安,被李劲松止住了。
李劲松在工人的后面找个地方蹲了下来。
李居安不认识李劲松,至于王小明,他们是好朋友,用不着客气,加上现在情况紧迫,所以他对王小明的到来并不在意。
只见他从地上抓起一把筷子头大小的幼果,一个个掰开,说:“从今天检查的结果来看,现在整个果场的病虫害比较严重。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个果子已经染上了霜疫霉病,这个果子已经被‘臭屁虫’的毒液喷过,果壳都有一点焦枯了;另外这个果子,显然是蒂蛀虫蛀食过了,说不定它现在还在里面睡觉呢。”
李居安说到这里,用小刀将果子切开两半,用刀尖一挑,果然挑起一条头发般大小的虫子。
李居安这时神情十分严肃:“大家不用我讲,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如果不及时防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就拿霜疫霉病来说吧,在高温时期,11度~30度均可侵入果体,18度时,五分钟便可侵入果体,在25度的气温下,病菌侵入到发病症状表现出来,用不了24个小时,尤其是高温多雨时节,病菌的侵入和繁殖是非常迅速的,如不及时做好综合防治,其危害性就非常大了,轻的可以减产30%,严重的可减产80%以上。”
李居安说到这里,又抓起几个幼果,摆弄了几下,认真地说:“从现在起到月底,是荔枝树生长第二次生理落果期,‘臭屁虫’和蒂蛀虫的防治必须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大家知道,‘臭屁虫’吸过、喷过毒液的果子,果壳可局部枯焦,进而引起严重落果,被蒂蛀虫危害过的果实就更惨了,在前期可引起大量落果,在后期,被蒂蛀虫食过的果实变成‘满嘴粪’,根本就失去了食用价值,更不用说抢占市场了。这两种害虫与霜霉病一样,可以令果树减产80%以上。所以现在大家必须马上行动,仔细检查,力争在今后的几天里进行很好的综合治理。
怎样进行综合治理呢?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降低果园温度,修整好果园排灌系统。
第二,给果树动手术,剪去病枝、弱枝、病果、弱果,保持通风透光,使树冠雨后容易干爽。
第三,进行有效的药剂防治,力争在近几天里进行施药,务必将病菌孢子囊和幼虫在刚开始萌发的时候将它们全部杀死。
第四,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因为病虫害发生并不是一两次治理就能彻底解决的,它既有内部发生的,也有外部涌来的入侵之敌,因为病菌可以通过风雨传播。”
李居安说到这里,走到场长刘忠的面前,谦谨地说:“刘场长,本人才疏学浅,也许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指正,以免误了大事。”
“哪里话?你百忙中抽时间到我们场指导,实是我们的万幸。我们一定照你的意见去做。”刘忠紧紧地握着李居安的双手,使劲地摇着。
接着,刘忠首先鼓掌,全场的人都一齐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待工人散去后,王小明把李居安带到李劲松面前,说:“这是新上任的市委书记,你小子目中无人,见到也不打一下招呼!”
“哎呀!你别冤枉我了!我们不是有过君子之约吗?”
“什么君子之约?”李劲松不解地问。
“李书记,你有所不知,王小明有个规定给我,凡是我与人讲技术课的时候,如果不是他提出要我见他,我可以不理他,因为他也是来听课的,如果惊动了其他听课的人,会影响人们的学习情绪。故刚才我见到你们的时候,他又不动声色,现在又说我目中无人,岂不是冤枉吗。”
“哈!哈!”
李居安那一副委屈的样子,引起了大家一阵哄笑。
李劲松走到李居安刚才讲课的树下,从地上抓起几个果子反复看了几次,又走到李居安面前:“看来问题是相当的严重啊!”
“是呀!”李居安点了点头,“在这个有一百多个工人护理的大果场尚如此,那些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小果园的情况可能就更加严重了。”
“哦!”李劲松听李居安这么一讲,心里就更加不安起来了。
原来,他打算今天到张家镇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准备过几天再组织力量进行防治的,现在看来,根本就不允许他这样做了,他必须马上想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方能打赢荔枝前期除虫灭病、保果夺丰收这一仗。
怎么办呢?一个、几个果园,一户、数户的果农还好办,全市百万亩荔枝果树的综合防治,就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了,这里面牵涉到多少人力、物力的调动、使用呢?
再加上,现在自己初来乍到,对江州市整个果业生产的情况还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要作出正确的决策是不可能的事情,搞得不好,使广大果农蒙受损失,使党和国家的事业蒙受损失,那就是犯罪。
怎么办呢?
王小明见李劲松背着手,走来走去的,知道现在的情况是太严重了。
他想:对于江州市现在的果业生产的情况,李劲松大可以先放着不管,就算有什么损失,也与他无关。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部曲长篇小说《闯三关》
第一部《心声》
第五章“赛诸葛”江州论腾飞李劲松再进张家镇
李劲松的车子来到转往张家镇的路口时,被一个人拦住了。
李劲松昨天晚上,读了李新民的日记,彻夜不眠,他的举动,也令整个市委机关宿舍的人都睡不下去了。
现在又累了一天,那个疲劳的情景是不用说的了。上车不久,他竟将头靠在座椅上睡着了。高志扬多么希望李劲松能好好睡上一觉啊!只见他把车子开得平平稳稳的。
不料,在这里碰到了这个“冒失鬼”,一个轻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