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王朝1449 >

第92部分

大明王朝1449-第92部分

小说: 大明王朝144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有贞:不会是让于谦发现了蛛丝马迹,把曹公公给抓起来了吧? 
石亨沉着脸,哼了一声:徐大人,你这是什么话? 
正说着,仆人进来禀报:老爷,曹公公来了,来了。 
曹吉祥大呼小叫着进门:哎哟,今儿个可是好险哪! 
徐有贞:怎么?于谦发现是你毒杀了太子? 
曹吉祥:那倒不是,在下说的是武清侯,差点让于谦给夺了军权呢。 
石亨:哦?曹公公,你说明白点。 
曹吉祥:于谦奏请万岁爷,要夺了武清侯的军权,万岁爷觉得还没把握,就推托过去了。后来于谦又…… 
石亨脸色煞白地:又怎么啦? 
曹吉祥:于谦又要万岁爷把武清侯支出京城,去边关巡视,然后乘机夺取京城三大营的指挥权。 
石亨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于谦,好厉害啊! 
曹吉祥:幸亏万岁爷一心想着替太子报仇,没答应于谦,要不,我们的计划可就要落空了! 
石亨:唔,这件事倒是提醒了我们,务必尽早动手了。 
徐有贞:对对,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啊! 
曹吉祥:在下还有一事要告诉两位呢。于谦他向万岁爷提了个建议,要复立沂王为太子。 
石亨和徐有贞都呆住了:有这等事?皇上怎么说? 
曹吉祥:万岁爷当场气得吐血,哈哈。 
徐有贞:复立太子要是成了,皇上和于谦又将在朝廷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再动手就难了。   
二十六 复立太子(8)   
石亨:是啊,立了太子,太上皇就是要复出,也师出无名啊! 
徐有贞:眼下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皇上病重,太子之位空缺,朝中的大臣都惶惶无主,太上皇要是这个时候出来,岂不是顺乎天意民心吗? 
石亨当机立断地:徐大人,你再去南宫走一趟,务必要太上皇下决心行动。 
徐有贞:好,在下明日就去。 
石亨又看着曹吉祥:曹公公,把你的穿宫牌借我用用。 
曹吉祥一惊:武清侯,你要穿宫牌…… 
石亨诡秘地一笑:我要拿它派派用场了。 
曹吉祥摘下穿宫牌,交给石亨:没了这宝贝,在下如何进宫啊? 
石亨:曹公公尽管放心,明日一早保管物归原主。 
徐有贞:还有一件事,迎太上皇复位,万不可忘了一件东西。 
石亨:御玺? 
徐有贞恶狠狠地:只要把这件东西先拿在手上,哪怕太上皇那儿有什么变故,这生杀之权可就在我们这儿了! 
石亨郑重地点点头,把目光落在曹吉祥身上:唔。 
16、于谦公事房 
外面大雨如注。 
公事房内,聚集了一批大臣和将领,户部尚书陈循、御史彭坚和都督陈镒均在座。 
于谦双眉紧锁,看着河南、山西等地送来的急报。 
大臣和将领们都鸦雀无声地看着于谦。 
于谦看完急报,冷峻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众人:河南、山西急报,洪灾肆虐,百姓流离失所,黄河大堤岌岌可危,情况万分危急啊! 
大臣和将领们一片寂静。 
于谦看着陈循:陈大人,救灾的粮食可已运出? 
陈循:回于大人,本官已按于大人吩咐,将京城的粮食运往灾区,不日即可送到受灾百姓手中。 
于谦点点头:好。 
陈循:光有粮食还不行,连日暴雨,黄河水位猛涨,本官听说,沿河一带百姓,惟恐黄河决堤,多已离乡背井,四处逃难了。 
彭坚:黄河大堤,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生命,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 
于谦:彭御史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先保住大堤。 
陈循:要保住大堤,光靠当地的百姓还不够,这人手…… 
于谦沉吟了一下:陈将军。 
陈镒:属下在。 
于谦:本官令你速调一支人马,赶往灾区,协助当地军民救灾。 
陈镒:是,属下领命。 
于谦:皇上对河南、山西灾情极为关注,务必要各位同心协力,降服洪灾,确保黄河大堤无虞。 
大臣和将领们:是! 
于谦:彭御史。 
彭坚:卑职听候大人吩咐。 
于谦:我已奏请皇上,蒙皇上恩准,任你为钦差大臣,赴河南、山西救灾。 
彭坚既然地:谢皇上隆恩,臣定然不负使命! 
于谦严厉地:各位,救灾如救火,黄河安危,关系到江山社稷,万不可掉以轻心,从今日起,你们各方要全力以赴,支援抗灾,如有不力者,一概国法从事! 
大臣和将领们一片肃然。 
17、郊外 
大雨中,石亨召集石家军训练。 
石家军的士兵们冒着风雨,杀气腾腾地相互搏杀着,喊声震天:杀,杀,杀―― 
这些士兵们的身上滚满了泥浆。 
石亨满意地巡视着,轻轻点着头。 
宋城:武清侯,你快给弟兄们下令吧,大家都等着要建功立业呢。 
石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石家军这块好钢,是要用在刀刃上了。 
孙镗:武清侯莫非准备动手了? 
石亨:箭在弦上,能不发吗? 
宋城、孙镗:弟兄们听武清侯将令! 
石家军的士兵还在训练。 
石亨慢慢把手举起来。 
士兵们都突然停住了,纷纷收起刀枪。 
宋城:集合! 
石家军的士兵一下子集合到石亨的面前。 
石亨手里拿着一大把穿宫牌,分别发给士兵们:各位弟兄,这面穿宫牌是通行宫中的令牌,有了它,我们就可进入宫中,在宫中随意行动。这可是我们的护身符,听明白了吗? 
士兵们:明白了! 
石亨:好,我要你们带上这面穿宫牌,听候我的号令。 
士兵们:是! 
宋城:弟兄们,为武清侯效力的时候到了,事成之后,武清侯重重有赏! 
士兵们:听武清侯将令,效忠武清侯,效忠武清侯―― 
风雨中,士兵们的喊声显得有些恐怖。 
18、乾清宫景帝寝宫 
景帝的病情仍未好转,昏昏沉沉躺在病榻上。 
曹吉祥偷偷溜过来,他的心一阵狂跳。 
那枚御玺仍搁在景帝床头的案几上。 
曹吉祥战战兢兢地看看景帝,又看看御玺,就要伸出手去。 
景帝突然在梦中嘟哝了句什么。曹吉祥给吓了一跳,忙把手缩了回来。 
景帝翻了个身,又昏昏沉沉睡着了。 
曹吉祥虚惊一场,鬼鬼祟祟地看看四周,终于把御玺偷到了手。 
他赶紧又溜出宫去。 
19、徐府偏房 
一张大桌子上堆放着绫罗绸缎和一些丝线。 
一个裁缝被请进徐府:小的拜见徐大人。   
二十六 复立太子(9)   
徐有贞:你就是街市口的张裁缝吗? 
裁缝:小的就是张裁缝,请问徐大人约小的上门,是要缝制哪种衣服? 
徐有贞:听说你手艺精良,各类衣服无所不能,是京城的第一把剪刀,本官今日就见识见识你的本领,啊? 
裁缝:徐大人过奖了,小的是混口饭吃,往后还望徐大人多多提携。 
徐有贞:那好,衣料都在这儿了,你快动手吧。 
裁缝:请问徐大人要替何人缝制衣服?小的还要量过了尺寸…… 
徐有贞:本官要你缝制的是一套龙袍。 
裁缝大惊失色:龙袍?小的……小的可万万不敢造次。 
徐有贞:张裁缝,本官既然请你来了,这龙袍,你敢,得做,不敢,也得做! 
裁缝吓得转身就想开溜:徐大人,这可是杀头之罪,小的……小的告辞了。 
裁缝刚到门口,却被两个彪形大汉拦住了。这两个彪形大汉,正是石家军的士兵。 
徐有贞冷笑:嘿嘿,张裁缝,你想溜,可没这么容易,还是乖乖的按本官的吩咐做吧。 
裁缝直打哆嗦。 
两个彪形大汉像老鹰抓小鸡似的把他提起来,扔回到徐有贞跟前:放老实点,要不,要你的命! 
裁缝冷汗直流:是,是。 
20、乾清宫景帝寝宫 
景帝的病情有所好转,半倚在床头。一个宫女在喂他喝药。 
钱公公进来禀报:万岁爷,太后驾到。 
景帝啪地搁下药碗:太后?她来干吗?朕不见,不见。 
钱公公为难地:可太后她……她硬要进来,奴才挡……挡不住啊! 
景帝大怒:朕还没咽气呢,你们这些奴才,就不把朕的话当回事了? 
钱公公连忙跪下:万岁爷,奴才…… 
钱公公话还没说完,孙太后已进来了:皇上,哀家看你来了! 
景帝只得无奈地欠欠身:太后…… 
孙太后:皇上的身体可好些了? 
景帝勉强支撑着:哦,一点小毛病,不碍事,有劳太后记挂了。 
孙太后:皇上并无大碍就好。这些日子,朝中可不太平啊,太子归天,皇上又哀伤过度,一病不起,哀家担心长久下去,荒废了朝政,祸害无穷! 
景帝:太后过虑了,朕略再躺几日,将息将息,即可上朝。 
孙太后见景帝只是绕圈子,虚与委蛇,便单刀直入地:哀家听说于爱卿曾向皇上奏请复立沂王为太子,可有此事? 
景帝一愣,明白了孙太后来的目的:哦,于爱卿倒是跟朕提过,不过朕可没答应啊。 
孙太后:为何? 
景帝:太子虽然归天了,可朕还年轻,过个一年半载的,朕说不定再得个皇子呐?太后,你说? 
孙太后冷笑:原来皇上是打这个算盘啊!难怪眼下这非常之际,皇上却按兵不动,宽心得很了! 
景帝:太后明白朕的意思就好了。 
孙太后连连摇头:不对。哀家还有话要说。 
景帝:太后莫非要逼朕不成? 
孙太后:逼?哼哼,皇上可别忘了,你这个皇位倒是哀家给逼出来的,当年瓦剌入侵,太上皇蒙尘塞外,京城危在旦夕,哀家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下懿旨把你扶上皇位。皇上不会不清楚吧? 
景帝强压着怒火:那又怎么样?朕是顺天意民心,并无愧对列祖列宗之处。 
孙太后:可皇上现今有一两个月没上朝了吧?国不可一日无主,皇上不理朝政,这国家还像个国家吗? 
景帝一愣。 
孙太后:当年太上皇蒙尘塞外,哀家可以下懿旨让你登基,现你深居宫中不出,致使朝政荒废,国事难以定夺,哀家也同样可以下懿旨复立太子,稳定当前纷乱的局面。皇上,你说呢? 
景帝惊呆了,恼怒地:太后,你这是要置朕于不顾吗? 
孙太后:皇上错了,哀家这是来跟皇上商议的,请皇上以大局为重,速作决断。 
景帝强忍下心头的怒火:那……那太后容朕再想想吧。 
孙太后:哀家是为朝廷大计来跟皇上说这番话,哀家都这把年纪了,就盼个朝野和睦安稳。请皇上三思,我大明再经不起折腾了! 
景帝却再次虚与委蛇:太后肺腑之言,朕不胜感动。这样吧,等三日之后,朕的病情略有好转,朕就上朝议事,与众大臣商议复立太子,如何? 
孙太后想了一想:那好吧,三日之后,哀家再来听皇上回话! 
孙太后走后,景帝气得差点发疯,他的歇斯底里又发作了,疯了一般将床头的东西全部扔到地上,顿时病榻前砰砰啪啪响成一片。 
景帝指着寝宫的大门咆哮:好,好,威胁起朕来了,这还了得,了得! 
钱公公等人吓得浑身发抖,却没有一个人上去制止景帝。 
景帝索性从床上滚下来,赤着脚跳到地上:来人,来人啊! 
钱公公大急:万岁爷,要不得,要不得,龙体要紧啊,千万别受凉了。 
景帝却仍然大叫:来人哪,来人哪―― 
曹吉祥慌慌张张跑进来:万岁爷,奴才来了,奴才来了。 
景帝正无处出气,对着曹吉祥劈头盖脑就是一巴掌:混帐! 
曹吉祥被打懵了,扑通跪下:万岁爷,奴才……奴才听到你叫就过来了,奴才又犯了何罪?   
二十六 复立太子(10)   
景帝更怒:大胆,你……你这狗奴才,敢顶嘴? 
曹吉祥连忙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替万岁爷揍奴才这张嘴! 
景帝威严地在椅子上坐下来:朕问你,你去哪儿了? 
曹吉祥哭丧着脸:哎哟,万岁爷,奴才昨晚上拉……拉肚子了,早上还发烧呢,来……来迟了。 
景帝:下回再敢如此,朕饶不了你! 
曹吉祥:是是,奴才绝不敢了。 
景帝:起来吧。 
曹吉祥松了口气:奴才听候万岁爷吩咐。 
景帝:拟旨,朕即刻将沂王贬往山东沂州,着他明日一早动身,不得有误。 
曹吉祥惊呆了:万岁爷是要把沂王贬往沂州? 
景帝:他本来就是沂王,不去沂州,难道还要永远呆在这京城里头吗? 
曹吉祥:是是,奴才明白了。 
景帝:快拟旨! 
曹吉祥:是,是,奴才这就拟旨。 
曹吉祥拿笔草拟圣旨。 
景帝已经冷静下来,摇摇晃晃在房间里踱着步,得意地冷笑着:哼哼,太后和于爱卿要朕复立太子,朕先把这位沂王打发到沂州去,看他们拿朕怎么办! 
钱公公在边上听得毛骨悚然。 
景帝一抬眼,见钱公公站在跟前,突然想起了什么:钱公公。 
钱公公:奴才在。 
景帝:你也给朕传一道口谕,明日早朝,你跟众大臣说,这几天,暂由于爱卿代朕召集各位大臣议政。 
钱公公:是。 
景帝:既然太后是拿朕因病不能上朝做文章,那朕偏偏让于爱卿来处理朝政,哼哼,这下看谁还有话说? 
钱公公:是是,万岁爷英明。 
景帝却突然晃了一晃,差点摔倒在地,他连忙抓住椅子,然后一屁股坐了下去。 
钱公公:万岁爷,你……你没事吧? 
景帝喘着气,好一会才恢复过来:朕……朕还挺……挺得住,你……你先给朕下去,朕要安静一……一会了。 
钱公公:是,万岁爷。 
钱公公刚要走,曹吉祥的圣旨拟好了:圣旨草拟好了,请皇上过目。 
景帝看了一眼:唔,盖上御玺,即刻往沂王府宣旨。 
曹吉祥走到案几边上,故意一愣:万岁爷,御玺呢? 
景帝:御玺不就在朕的案几上吗? 
曹吉祥:万岁爷,御玺不见了! 
景帝大惊:什么?御玺不见了?这……这是怎么回事?   
二十七 密谋复位(1)   
1、于谦公事房 
于谦和王文、胡滢等大臣在议事,几个人的脸色都极为严峻。 
王文:皇上令于大人主持朝政,算是走对了一步棋。 
胡滢:如此一来,武清侯这些人倒不致轻举妄动,朝廷也可安耽几日了。 
于谦却连连摇头:不对,我总感觉到事情越来越凶险了。 
王文:于大人说的,莫非是御玺失踪一事? 
于谦:没错,你们想想,前有太子被害,案情还没水落石出,现又来了个御玺不翼而飞。这两件事情一旦联系起来,形势委实是太严峻了! 
胡滢:御玺乃我大明社稷之神器,丢了御玺,可是大大的凶兆啊! 
于谦:看来他们的图谋大得很哪,要把我大明的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