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隋书 >

第167部分

隋书-第167部分

小说: 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废,道不备于当时,业不传于身后。衔恨泉壤,实在兹乎?其深恨一也。

时在郡城,粮饷断绝,其门人多随盗贼,哀炫穷乏,诣郡城下索炫,郡官乃

出炫与之。炫为贼所将,过城下堡。未几,贼为官军所破,炫饥饿无所依,复投

县城。长吏意炫与贼相知,恐为后变,遂闭门不纳。是时夜冰寒,因此冻馁而死,

时年六十八。其后门人谥曰宣德先生。

炫性躁竞,颇俳谐,多自矜伐,好轻侮当世,为执政所丑,由是官途不遂。

著《论语述议》十卷,《春秋攻昧》十卷,《五经正名》十二卷,《孝经述议》

五卷,《春秋述议》四十卷,《尚书述议》二十卷,《毛诗述议》四十卷,《注

诗序》一卷,《算术》一卷,并行于世。

○褚辉

吴郡褚辉,字高明,以《三礼》学称于江南。炀帝时,征天下儒术之士,悉

集内史省,相次讲论,辉博辩,无能屈者,由是擢为太学博士。撰《礼疏》一百

卷。

○顾彪

余杭顾彪,字仲文,明《尚书》、《春秋》。炀帝时为秘书学士,撰《古文

尚书疏》二十卷。

○鲁世达

余杭鲁世达,炀帝时为国子助教,撰《毛诗章句义疏》四十二卷,行于世。

○张冲

吴郡张冲,字叔玄。仕陈为左中郎将,非其好也,乃覃思经典,撰《春秋义

略》,异于杜氏七十余事,《丧服义》三卷,《孝经义》三卷,《论语义》十卷,

《前汉音义》十二卷。官至汉王侍读。

○王孝籍

平原王孝籍,少好学,博览群言,遍治五经,颇有文干。与河间刘炫同志友

善。开皇中,召入秘书,助王劭修国史。劭不之礼,在省多年,而不免输税。孝

籍郁郁不得志,奏记于吏部尚书牛弘曰:

窃以毒螫寔肤,则申旦不寐,饥寒切体,亦卒岁无聊。何则?痛苦难以安,

贫穷易为蹙。况怀抱之内,冰火铄脂膏,腠理之间,风霜侵骨髓,安可齰舌缄唇,

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伏惟明尚书公动哀矜之色,开宽裕之怀,

咳唾足以活枯鳞,吹嘘可用飞穷羽。芬椒兰之气,暖布帛之词,许小人之请,闻

大君之听。虽复山川不远,鬼神在兹,信而有徵,言无不履,犹恐拯溺迟于援手,

救经缓于扶足。待越人之舟楫,求鲁匠之云梯,则必悬于槁树之枝,没于深渊之

底矣。夫以一介贫人,七年直省,课役不免,庆赏不沾,卖贡禹之田,供释之之

费,有弱子之累,乏强兄之产。加以老母在堂,光阴迟暮,寒暑违阙,关山超远,

啮臂为期,前途逾邈,倚闾之望,朝夕已勤。谢相如之病,无官可以免,发梅福

之狂,非仙所能避。愁疾甚乎厉鬼,人生异夫金石。营魂且散,恐筮予无徵,赍

恨入冥,则虚缘恩顾,此乃王稽所以致言,应侯为之不乐也。潜鬓发之内,居眉

睫之间,子野未曾闻,离朱所不见,沈沦东观,留滞南史,终无荐引,永同埋殡。

三世不移,虽由寂寞,十年不调,实乏知己。夫不世出者,圣明之君也,不万一

者,诚贤之臣也。以夫不世出而逢不万一,此小人所以为明尚书幸也。坐人物之

源,运铨衡之柄,反披狐白,不好缁衣,此小人为明尚书不取也。昔荆玉未剖,

刖卞和之足,百里未用,碎禽息之首。居得言之地,有能用之资,增耳目之明,

无手足之蹙,惮而弗为,孰知其解!夫官或不称其能,士或未申其屈,一夫窃议,

语流天下。劳不见图,安能无望!傥病未及死,狂还克念,汗穷愁之简,属离忧

之词,记志于前修,通心于来哲,使千载之下,哀其不遇,追咎执事,有点清尘,

则不肖之躯,死生为累,小人之罪,方且未刊。愿少加怜愍,留心无忽!

弘亦知其有学业,而竟不得调。后归乡里,以教授为业,终于家。注《尚书》

及《诗》,遭乱零落。

史臣曰:古语云:“容体不足观,勇力不足恃,族姓不足道,先祖不足称,

然而显闻四方,流声后胤者,其唯学乎?”信哉斯言也。晖远、荣伯之徒,笃志

不倦,自求诸己,遂能闻道下风,称珍席上。或聚徒千百,或服冕乘轩,见重明

时,实惟稽古之力也。江阳从容雅望,风韵闲远,清谈高论,籍甚当年;彦之敦

经悦史,砥身砺行,志存典制,动蹈规矩;何妥通涉俊爽,神情警悟,雅有口才,

兼擅词笔,然讦以为直,失儒者之风焉;刘焯道冠缙绅,数穷天象,既精且博,

洞幽究微,铭深致远,源流不测,数百年来,斯人而已;刘炫学实通儒,才堪成

务,九流七略,无不该览,虽探赜索隐,不逮于焯,裁成义说,文雅过之。并道

亚生知,时不我与,或才登于下士,或馁弃于沟壑,惜矣。子夏有言:“死生有

命,富贵在天。”天之所与者聪明,所不与者贵仕,上圣且犹不免,焯、炫其如

命何!

 卷七十六 列传第四十一

○文学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曰:

“言,身之文也,言而不文,行之不远。”故尧曰则天,表文明之称,周云盛德,

著焕乎之美。然则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

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或离谗放逐之臣,途穷后

门之士,道轗轲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愤激委约之中,飞文魏阙之下,奋迅

泥滓,自致青云,振沈溺于一朝,流风声于千载,往往而有。是以凡百君子,莫

不用心焉。自汉、魏以来,迄乎晋、宋,其体屡变,前哲论之详矣。暨永明、天

监之际,太和、天保之间,洛阳、江左,文雅尤盛。于时作者,济阳江淹、吴郡

沈约、乐安任昉、济阴温子升、河间邢子才、巨鹿魏伯起等,并学穷书圃,思极

人文,缛彩郁于云霞,逸响振于金石。英华秀发,波澜浩荡,笔有余力,词无竭

源。方诸张、蔡、曹、王,亦各一时之选也。闻其风者,声驰景慕,然彼此好尚,

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

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

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斌斌,尽善尽

美矣。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

徐陵、庾信,分路扬镳。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

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周氏吞并梁、荆,此风扇于关右,狂简斐然成俗,

流宕忘反,无所取裁。高祖初统万机,每念鵶雕为朴,发号施令,咸去浮华。

然时俗词藻,犹多淫丽,故宪台执法,屡飞霜简。炀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之论,

暨乎即位,一变其风。其《与越公书》、《建东都诏》、《冬至受朝诗》及《拟

饮马长城窟》,并存雅体,归于典制。虽意在骄淫,而词无浮荡,故当时缀文之

士,遂得依而取正焉。所谓能言者未必能行,盖亦君子不以人废言也。爰自东帝

归秦,逮乎青盖入洛,四庾咸暨,九州攸同,江汉英灵,燕赵奇俊,并该天网之

中,俱为大国之宝。言刈其楚,片善无遗,润木圆流,不能十数,才之难也,不

其然乎!时之文人,见称当世,则范阳卢思道、安平李德林、河东薛道衡、赵郡

李元操、巨鹿魏澹、会稽虞世基、河东柳挕⒏哐粜砩菩牡龋蛴パ锖铀罚蚨

步汉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各有本传,论而叙之。其潘徽、万寿之徒,或学

优而不切,或才高而无贵仕,其位可得而卑,其名不可堙没,今总之于此,为

《文学传》云。

○刘臻

刘臻,字宣挚,沛国相人也。父显,梁寻阳太守。臻年十八,举秀才,为邵

陵王东阁祭酒。元帝时,迁中书舍人。江陵陷没,复归萧詧,以为中书侍郎。周

冢宰宇文护辟为中外府记室,军书羽檄,多成其手。后为露门学士,授大都督,

封饶阳县子,历蓝田令、畿伯下大夫。高祖受禅,进位仪同三司。左仆射高颎之

伐陈也,以臻随军,典文翰,进爵为伯。皇太子勇引为学士,甚亵狎之。臻无吏

干,又性恍惚,耽悦经史,终日覃思,至于世事,多所遗忘。有刘讷者亦任仪同,

俱为太子学士,情好甚密。臻住城南,讷住城东,臻尝欲寻讷,谓从者曰:“汝

知刘仪同家乎?”从者不知寻讷,谓臻还家,答曰:“知。”于是引之而去,既

扣门,臻尚未悟,谓至讷家。乃据鞍大呼曰:“刘仪同可出矣。”其子迎门,臻

惊曰:“此汝亦来耶?”其子答曰:“此是大人家。”于是顾盼,久之乃悟,叱

从者曰:“汝大无意,吾欲造刘讷耳。”性好啖蚬,以音同父讳,呼为扁螺。其

疏放多此类也。精于《两汉书》,时人称为汉圣。开皇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有

集十卷行于世。

○王頍

王頍,字景文,齐州刺史颁之弟也。年数岁,值江陵陷,随诸兄入关。少好

游侠,年二十,尚不知书。为其兄颙所责怒,于是感激,始读《孝经》、《论语》,

尽夜不倦。遂读《左传》、《礼》、《易》、《诗》、《书》,乃叹曰:“书无

不可读者!”勤学累载,遂遍通五经,究其旨趣,大为儒者所称。解缀文,善谈

论。年二十二,周武帝引为露门学士。每有疑决,多頍所为。而頍性识甄明,精

力不倦,好读诸子,偏记异书,当代称为博物。又晓兵法,益有纵横之志,每叹

不逢时,常以将相自许。开皇五年,授著作佐郎。寻令于国子讲授。会高祖亲临

释奠,国子祭酒元善讲《孝经》,頍与相论难,词义锋起,善往往见屈。高祖大

奇之,超授国子博士。后坐事解职,配防岭南。数载,授汉王谅府谘议参军,王

甚礼之。时谅见房陵及秦、蜀二王相次废黜,潜有异志。頍遂阴劝谅缮治兵甲。

及高祖崩,谅遂举兵反,多頍之计也。頍后数进奇策,谅不能用。杨素至蒿泽,

将战,頍谓其子曰:“气候殊不佳,兵必败。汝可随从我。”既而兵败,頍将归

突厥,至山中,径路断绝,知必不免,谓其子曰:“吾之计数,不减杨素,但坐

言不见从,遂至于此。不能坐受擒执,以成竖子名也。吾死之后,汝慎勿过亲故。”

于是自杀,瘗之石窟中。其子数日不得食,遂过其故人,竟为所擒。杨素求頍尸,

得之,斩首,枭于太原。时年五十四。撰《五经大义》三十卷,有集十卷,并因

兵乱,无复存者。

○崔儦

崔儦,字岐叔,清河武城人也。祖休,魏青州刺史。父仲文,齐高阳太守。

世为著姓。儦年十六,太守请为功曹,不就。少与范阳卢思道、陇西辛德源同

志友善。每以读书为务,负恃才地,忽略世人。大署其户曰:“不读五千卷书者,

无得入此室。”数年之间,遂博览群言,多所通涉。解属文,在齐举秀才,为员

外散骑侍郎,迁殿中侍御史。寻与熊安生、马敬德等议《五礼》,兼修律令。寻

兼散骑侍郎,聘于陈。使还,待诏文林馆。历殿中、膳部、员外三曹郎中。儦

与顿丘李若俱见称重,时人为之语曰:“京师灼灼,崔儦、李若。”齐亡,归

乡里,仕郡为功曹,州补主簿。开皇四年,征授给事郎,寻兼内史舍人。后数年,

兼通直散骑侍郎,聘于陈,还授员外散骑侍郎。越国公杨素时方贵幸,重儦门

地,为子玄纵娶其女为妻。聘礼甚厚。亲迎之始,公卿满座,素令骑迎儦,

儦故敝其衣冠,骑驴而至。素推令上座,儦有轻素之色,礼甚倨,言又不逊。

素忿然,拂衣而起,竟罢座。后数日,儦方来谢,素待之如初。仁寿中,卒于

京师,时年七十二。子世济。

○诸葛颍

诸葛颍,字汉,丹阳建康人也。祖铨,梁零陵太守。父规,义阳太守。颍年

八岁,能属文,起家梁邵陵王参军事,转记室。侯景之乱,奔齐,待诏文林馆。

历太学博士、太子舍人。周武平齐,不得调,杜门不出者十余年。习《周易》、

图纬、《仓》、《雅》、《庄》、《老》,颇得其要。清辨有俊才,晋王广素闻

其名,引为参军事,转记室。及王为太子,除药藏监。炀帝即位,迁著作郎,甚

见亲幸。出入卧内,帝每赐之曲宴,辄与皇后嫔御连席共榻。颍因间隙,多所谮

毁,是以时人谓之“冶葛”。后录恩旧,授朝散大夫。帝常赐颍诗,其卒章曰:

“参翰长洲苑,侍讲肃成门。名理穷研核,英华恣讨论。实录资平允,传芳导后

昆。”其见待遇如此。后征吐谷浑,加正议大夫。后从驾北巡,卒于道,年七十

七。

颍性褊急,与柳捗肯喾捭遥勐旁鹋滩恢梗诤蟮垡啾≈S屑

十卷,撰《銮驾北巡记》三卷,《幸江都道里记》一卷,《洛阳古今记》一卷,

《马名录》二卷,并行于世。有子嘉会。

○孙万寿

孙万寿,字仙期,信都武强人也。祖宝,魏散骑常侍。父灵晖,齐国子博士。

万寿年十四,就阜城熊安生受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子史。善属文,美谈笑,

博陵李德林见而奇之。在齐,年十七,奉朝请。高祖受禅,滕穆王引为文学,坐

衣冠不整,配防江南。行军总管宇文述召典军书。万寿本自书生,从容文雅,一

旦从军,郁郁不得志,为五言诗赠京邑知友曰:

贾谊长沙国,屈平湘水滨。江南瘴疠地,从来多逐臣。粤余非巧宦,少小拙

谋身。欲飞无假翼,思鸣不值晨。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飘飘如木偶,弃置

同凶狗。失路乃西浮,非狂亦东走。晚岁出函关,方春度京口。石城临兽据,天

津望牛斗。牛斗盛妖氛,枭獍已成群。郗超初入幕,王粲始从军。裹粮楚山际,

被甲吴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