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晋书 >

第58部分

晋书-第58部分

小说: 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作。”侍中张澄、给事黄门侍郎陈逵驳,以为“王者观时设教,至于吉凶殊断,

不易之道也。今四方观礼,陵有傧吊之位,庭奏宫悬之乐,二礼兼用,哀乐不分,

体国经制,莫大于此”。诏曰:“今既以天下体大,礼从权宜,三正之飨,宜尽

用吉礼也。至娱耳目之乐,所不忍闻,故阙之耳。事之大者,不过上寿酒,称万

岁,已许其大,不足复阙钟鼓鼓吹也。”

澄、逵又启:“今大礼虽降,事吉于朝。然傧吊显于园陵,则未灭有哀;礼

服定于典文,义无尽吉。是以咸宁之会,有撤乐之典,实先朝稽古宪章,垂式万

世者也。”诏曰:“若元日大飨,万国朝宗,庭废钟鼓之奏,遂阙起居之节,朝

无磬制之音,宾无蹈履之度,其于事义,不亦阙乎!惟可量轻重,以制事中。”

散骑侍郎顾臻表曰:“臣闻圣王制乐,赞扬政道,养以仁义,防其淫佚,上

享宗庙,下训黎元,体五行之正音,协八风以陶物。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

而率礼,弦歌钟鼓金石之作备矣。故通神至化,有率舞之感,移风易俗,致和乐

之极。末世之伎,设礼外之观,逆行连倒,头足入筥之属,皮肤外剥,肝心内摧,

敦彼行苇,犹谓勿践,矧伊生灵,而不侧怆。加四海朝觐,言观帝庭,耳聆《雅》

《颂》之声,目睹威仪之序,足以蹋天,头以履地,反天地之至顺,伤彝伦之大

方。今夷狄对岸,外御为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难,过泰之戏,日廪五斗。方扫

神州,经略中甸,若此之事,不可示远。宜下太常,纂备雅乐,箫《韶》九成,

惟新于盛运,功德颂声,永著于来叶,此乃所以‘燕及皇天,克昌厥后’者也。

诸伎而伤人者,皆宜除之。流简俭之德,迈康哉之咏,清风既行,下应如草,此

之谓也。愚管之诚,惟垂采察!”于是除《高縆》、《紫鹿》、《跂行》、《鳖

食》及《齐王卷衣》、《笮儿》等乐,又减其廪。其后复《高縆》、《紫鹿》焉。

 卷二十四 志第十四

◎职官

《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所以奖导民萌,裁成庶政。《易》曰:

“天垂象,圣人则之。”执法在南宫之右,上相处端门之外,而鸟龙居位,云火

垂名,前史详之,其以尚矣。黄帝置三公之秩,以亲黎元,少昊配九扈之名,以

为农正,命重黎于天地,诏融冥于水火,则可得而言焉。伊尹曰:“三公调阴阳,

九卿通寒暑,大夫知人事,列士去其私。”而成汤居亳,初置二相,以伊尹、仲

虺为之,凡厥枢会,仰承君命。总及周武下车,成康垂则,六卿分职,二公弘化,

咸树司存,各题标准,苟非其道,人弗虚荣。贻厥孙谋,其固本也如此。及秦变

周官,汉遵嬴旧,或随时适用,或因务迁革,霸王之典,义在于斯,既获厥安,

所谓得其时制者也。四征兴于汉代,四安起于魏初,四镇通于柔远,四平止于丧

乱,其渡辽、凌江,轻车、强弩,式扬遐外,用表攻伐,兴而复毁,厥号弥繁。

及当涂得志,克平诸夏,初有军师祭酒,参掌戎律。建安十三年,罢汉台司,更

置丞相,而以曹公居之,用兼端揆。孙吴、刘蜀,多依汉制,虽复临时命氏,而

无忝旧章。世祖武皇帝即位之初,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

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世所

谓八公同辰,攀云附翼者也。若乃成乎栋宇,非一枝之势;处乎经纶,称万夫之

敌。或牵羊以叶于梦,或垂钓以申其道,或空桑以献其术,或操版以启其心。卧

龙飞鸿,方金拟璧,秦奚、郑产,楚材晋用,斯亦曩时之良具,其又昭彰者焉。

宣王既诛曹爽,政由己出,网罗英俊,以备天官。及兰卿受羁,贵公显戮,虽复

策名魏氏,而乃心皇晋。及文王纂业,初启晋台,始置二卫,有前驱养由之弩;

及设三部,有熊渠佽飞之众。是以武帝龙飞,乘兹奋翼,犹武王以周之十乱而理

殷民者也。是以泰始尽于太康,乔柯茂叶,来居斯位;自太兴讫于建元,南金北

铣,用处兹秩。虽未拟乎夔拊龙言,天工人代,亦庶几乎任官惟贤,莅事惟能者

也。

丞相、相国,并秦官也。晋受魏禅,并不置,自惠帝之后,省置无恒。为之

者,赵王伦、梁王肜、成都王颖、南阳王保、王敦、王导之徒,皆非复寻常人臣

之职。

太宰、太傅、太保,周之三公官也。魏初唯置太傅,以钟繇为之,末年又置

太保,以郑冲为之。晋初以景帝讳故,又采《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师之任,

秩增三司,与太傅太保皆为上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无其人则阙。以安平献

王孚居之。自渡江以后,其名不替,而居之者甚寡。

太尉、司徒、司空,并古官也。自汉历魏,置以为三公。及晋受命,迄江左,

其官相承不替。

大司马,古官也。汉制以冠大将军、骠骑、车骑之上,以代太尉之职,故恒

与太尉迭置,不并列。及魏有太尉,而大司马、大将军各自为官,位在三司上。

晋受魏禅,因其制,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望为

太尉,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凡八公同时并

置,唯无丞相焉。自义阳王望为大司马之后,定令如旧,在三司上。

大将军,古官也。汉武帝置,冠以大司马名,为崇重之职。及汉东京,大将

军不常置,为之者皆擅朝权。至景帝为大将军,亦受非常之任。后以叔父孚为太

尉,奏改大将军在太尉下。及晋受命,犹依其制,位次三司下,后复旧,在三司

上。太康元年,琅邪王伷迁大将军,复制在三司下,伷薨后如旧。

开府仪同三司,汉官也。殇帝延平元年,郑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

之名,始自此也。及魏黄权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起于此也。

骠骑、车骑、卫将军、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骧、

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左右光禄、光禄三大夫,开府者皆为位从公。

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开府位从公者

为文官公,冠进贤三梁,黑介帻。

大司马、大将军、太尉、骠骑、车骑、卫将军、诸大将军,开府位从公者为

武官公,皆著武冠,平上黑帻。

文武官公,皆假金章紫绶,著五时服。其相国、丞相,皆衮冕,绿盭绶,所

以殊于常公也。

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太康二年,又给绢,春百匹,

秋绢二百匹,绵二百斤。元康元年,给菜田十顷,田驺十人,立夏后不及田者,

食奉一年。置长史一人,秩一千石;西东阁祭酒、西东曹掾、户仓贼曹令史属各

一人;御属阁下令史、西东曹仓户贼曹令史、门令史、记室省事令史、阁下记室

书令史、西东曹学事各一人。给武贲二十人,持班剑。给朝车驾驷、安车黑耳驾

三各一乘,祭酒掾属白盖小车七乘,轺车施耳后户、皂轮犊车各一乘。自祭酒已

下,令史已上,皆皂零辟朝服。太尉虽不加兵者,吏属皆绛服。司徒加置左右长

史各一人,秩千石;主簿、左西曹掾属各一人,西曹称右西曹,其左西曹令史已

下人数如旧令。司空加置导桥掾一人。

诸公及开府位从公加兵者,增置司马一人,秩千石;从事中郎二人,秩比千

石;主簿、记室督各一人;舍人四人;兵铠、士曹,营军、刺奸、帐下都督,外

都督,令史各一人。主簿已下,令史已上,皆绛服。司马给吏卒如长史,从事中

郎给侍二人,主簿、记室督各给侍一人。其余临时增崇者,则褒加各因其时为节

文,不为定制。

诸公及开府位从公为持节都督,增参车为六人,长史、司马、从事中郎、主

簿、记室督、祭酒、掾属、舍人如常加兵公制。

特进,汉官也。二汉及魏晋以加官从本官车服。无吏卒。太仆羊琇逊位,拜

特进,加散骑常侍,无余官,故给吏卒车服。其余加特进者,唯食其禄赐,位其

班位而已,不别给特进吏卒车服,后定令。特进品秩第二,位次诸公,在开府骠

骑上,冠进贤两梁,黑介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无章绶,食奉日四斛。太康

二年,始赐春服绢五十匹,秋绢百五十匹,绵一百五十斤。元康元年,给菜田八

顷,田驺八人,立夏后不及田者,食奉一年。置主簿、功曹史、门亭长、门下书

佐各一人,给安车黑耳驾御一人,轺车施耳后户一乘。

左右光禄大夫,假金章紫绶。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品秩第二,禄赐、班

位、冠帻、车服、佩玉,置吏卒羽林及卒,诸所赐给皆与特进同。其以为加官者,

唯假章绶、禄赐班位而已,不别给车服吏卒也。又卒赠此位,本已有卿官者,不

复重给吏卒,其余皆给。

光禄大夫假银章青绶者,品秩第三,位在金紫将军下,诸卿上。汉时所置无

定员,多以为拜假赗赠之使,及监护丧事。魏氏已来,转复优重,不复以为使命

之官。其诸公告老者,皆家拜此位;及在朝显职,复用加之,及晋受命,仍旧不

改,复以为优崇之制。而诸公逊位,不复加之,或更拜上公,或以本封食公禄。

其诸卿尹中朝大官年老致仕者,及内外之职加此者,前后甚众。由是或因得开府,

或进加金章紫绶,又复以为礼赠之位。泰始中,唯太子詹事杨珧加给事中光禄大

夫。加兵之制,诸所供给依三品将军。其余自如旧制,终武、惠、孝怀三世。

光禄大夫与卿同秩中二千石,著进贤两梁冠,黑介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

食奉日三斛。太康二年,始给春赐绢五十匹,秋绢百匹,绵百斤。惠帝元康元年,

始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置主簿、功曹史、门亭长、门下书佐各一人。

骠骑已下及诸大将军不开府非持节都督者,品秩第二,其禄与特进同。置长

史、司马各一人,秩千石;主簿,功曹史,门下督,录事,兵铠士贼曹,营军、

刺奸、帐下都督,功曹书佐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其假节为都督者,所置与四

征镇加大将军不开府为都督者同。

四征镇安平加大将军不开府、持节都督者,品秩第二,置参佐吏卒,幕府兵

骑如常都督制,唯朝会禄赐从二品将军之例。然则持节、都督无定员,前汉遣使

始有持节。光武建武初,征伐四方,始权时置督军御史,事竟罢。建安中,魏武

为相,始遣大将军督之。二十一年,征孙权还,夏侯惇督二十六军是也。魏文帝

黄初三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又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事、

假黄钺,则总统内外诸军矣。魏明帝太和四年秋,宣帝征蜀,加号大都督。高贵

乡公正元二年,文帝都督中外诸军,寻加大都督。及晋受禅,都督诸军为上,临

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

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江

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导等权重者乃居之。

三品将军秩中二千石者,著武冠,平上黑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食奉、

春秋赐绵绢、菜田、田驺如光禄大夫诸卿制。置长史、司马各一人,秩千石;主

簿,功曹,门下都督,录事,兵铠士贼曹,营军、刺奸吏、帐下都督,功曹书佐

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录尚书,案汉武时,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事,知枢要者始领尚书事。张安

世以车骑将军,霍光以大将军,王凤以大司马,师丹以左将军并领尚书事。后汉

章帝以太傅赵憙、太尉牟融并录尚书事。尚书有录名,盖自憙、融始,亦西京领

尚书之任,犹唐虞大麓之职也。和帝时,太尉邓彪为太傅,录尚书事,位上公,

在三公上,汉制遂以为常,每少帝立则置太傅录尚书事,犹古冢宰总己之义,薨

辄罢之。自魏晋以后,亦公卿权重者为之。

尚书令,秩千石,假铜印墨绶,冠进贤两梁冠,纳言帻,五时朝服,佩水苍

玉,食奉月五十斛。受拜则策命之,以在端右故也。太康二年,始给赐绢,春三

十匹,秋七十匹。绵七十斤。元康元年,始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立夏后不及

田者,食奉一年。始贾充为尚书令,以目疾表置省事吏四人,省事盖自此始。

仆射,服秩印绶与令同。案汉本置一人,至汉献帝建安四年,以执金吾荣郃

为尚书左仆射,仆射分置左右,盖自此始。经魏至晋,迄于江左,省置无恒,置

二,则为左右仆射,或不两置,但曰尚书仆射。令阙,则左为省主;若左右并阙,

则置尚书仆射以主左事。

列曹尚书,案尚书本汉承秦置,及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

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至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

书五人,一人为仆射,而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各有其任。其

一曰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其二曰二千石曹,主刺史郡国事。其三曰民曹,

主吏民上书事。其四曰主客曹,主外国夷狄事。后成帝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

为五曹。后汉光武以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事,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祠

祀事,民曹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事,客曹主护驾羌胡朝贺事,二千石曹主辞讼事,

中都官曹主水火盗贼事,合为六曹。并令仆二人,谓之八座。尚书虽有曹名,不

以为号。灵帝以侍中梁鹄为选部尚书,于此始见曹名。及魏改选部为吏部,主选

部事,又有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凡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及晋

置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