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元史 >

第124部分

元史-第124部分

小说: 元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小宁二州,后并入阆中县,又并奉国入苍溪县,新井、新政、西水总入南部

县,仍改为府,隶广元路。(本府屯田一百一十八顷有奇。)领三县:

阆中,(下。倚郭。)苍溪,(下。)南部。(下。)

州四

剑州,(下。)唐为始州,后改剑州。宋升普安军,又为隆庆府。元至元二

十年,改剑州。领二县:

普安,(下。至元二十年,并普城、剑门入焉。)梓潼。(下。)

龙州,(下。)唐初为龙门郡,又改龙州,又改江油郡,又改应灵郡。宋改

政州,继复旧。元宪宗岁戊午,宋守将王知府以城降。至元二十二年,并江油、

清川二县入焉。

巴州,(下。)唐初改巴州,又改清化郡,又为巴州。宋领化城、难江、恩

阳、曾口、上通江、下通江六县。元至元二十年,并难江、恩阳二县入化城,上、

下通江二县入曾口。领二县:

化城,(下。)曾口。(下。)

沔州,(下。)唐初为兴州,又为顺政郡,又改兴州。宋改沔州。元至元十

四年,隶广元路。二十年,废褒州,止设铎水县,迁沔州而治焉。领三县:

铎水,(下。倚郭。)大安,(下。本大安州,至元二十年,降为县以来属。)

略阳。(下。至元二十年,并长举及西县入焉。)

顺庆路,(下。)唐为南充郡,又改梁州,又改充州。宋升顺庆府。元中统

元年,立征南都元帅府。至元四年,置东川路统军司,后改东川府。十五年,复

为顺庆。二十年,升为路,设录事司。户二千八百二十一,口九万五千一百五十

六。(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二、府一、州二。府领二县,州领五县。

录事司。

县二

南充,(下。至元二十年,并汉初入焉。)西充。(下。至元二十年,并流

溪旧县入焉。)

府一

广安府,唐属宕渠、巴西、洛陵三郡。宋置广安军,又改宁西军。元至元十

五年,废宁西军。二十年,升为广安府。旧领渠江、岳池、和溪、新明四县,后

并和溪、新明入岳池。领二县:

渠江,(下。倚郭。)岳池。(下。)

州二

蓬州,(下。)唐改蓬山郡,又仍为蓬州。元初立宣抚都元帅府,后罢。至

元二十年,立蓬州路总管府,后复为蓬州。领三县:

相如,(至元二十年,以金城寨入焉。)营山,(下。至元二十年,并良山

入焉。)仪陇。(下。至元二十年,并蓬池、伏虞入焉。)

渠州,(下。)唐初为渠州,又改濆山郡,又为渠州。宋属潼川府。元至元

十一年,立渠州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以渠州为散郡。领二县:

流江,(下。)大竹。(下。至元二十年,并邻山、邻水入焉。)

潼川府,唐梓州,又改梓潼郡,又为梓州。宋改静戎军,又改静安军,又升

潼川府。兵后地荒,元初复立府治。至元二十年,并涪城及录事司入郪县,通

泉入射洪,东关入盐亭,铜山入中江。领县四、州二。(户口阙。)

县四

郪县,(下。倚郭。)中江,(下。)射洪,(下。)盐亭。(下。)

州二

遂宁州,(下。)唐遂州,又改遂宁郡。宋为遂宁府。元初因之。至元十九

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长江入蓬溪,后复改为州。领二县:

小溪,(下。)蓬溪。(下。)

绵州,(下。)唐更改不常。元初隶成都路。元至元二十年,并魏城入本州,

改隶潼川路。领二县:

彰明,(下。)罗江。(下。)

永宁路。(下。阙。)领州一。

筠连州。(下。阙。至元十七年,枢密院言:“四川行省参政行诸蛮夷部宣

慰司昝顺言,先是奉旨以高州,筠连州腾川县隶安抚郭汉杰立站,今汉杰已并蛮

洞五十六。有旨昝顺所陈,卿等与中书议,臣等以为宜遣使行视之。”帝曰:

“此五十六洞如旧隶高州、筠连,则与郭汉杰立站,否则还之昝顺。”)领一县:

腾川。(下。)

四川南道宣慰司(至元十六年立。)

重庆路,(上。)唐渝州。宋更名恭州,又升重庆府。元至元十六年,立重

庆路总管府。二十一年,升为上路,割忠、涪二州为属郡。二十二年,又割泸、

合来属,省壁山入巴县,废南平军入南川县为属邑,置录事司。户二万二千三百

九十五,口九万三千五百三十五。(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三、州四。

州领十县。(本路三堆、中嶆、赵市等处屯田四百二十顷。)

录事司。

县三

巴县,(下。倚郭。)江津,(下。至元十六年,赐四川行省参政昝顺田民

百八十户于江津县。)南川。(下。)

州四

泸州,(下。)唐改泸川郡为泸州。宋为泸川军。元至元二十年,并泸川县

入焉。二十二年,隶重庆路。领三县:

江安,(下。)纳溪,(下。)合江。(下。)

忠州,(下。)唐改为南宾郡,又为忠州。宋升咸淳府。元仍为忠州。领三

县:

临江,(下。)南宾,(下。)丰都。(下。)

合州,(下。)唐为合州,又改巴川郡,又仍为合州。宋因之。元至元十五

年,宋安抚使王立以城降。二十年,为散郡,并录事司、赤水入石照县。二十二

年,改为州,隶重庆路。领三县:

铜梁,(下。元初并巴川入焉。)定远,(下。本宋地,名女菁平。元至元

四年,便宜都总帅部兵创为武胜军,后为定远州。二十四年,降为县。)石照。

(下。)

涪州,(下。)唐改为涪陵郡,又改涪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并涪陵、

乐温二县入焉。领一县:

武龙。(下。)

绍庆府,(下。)唐黔州,又黔中郡。宋升为绍庆府。元至元二十年,仍置

府。户三千九百四十四,口一万五千一百八十九。(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县二:

彭水,(下。)黔江。(下。)

怀德府。领州四。(阙。)

来宁州,(下。)柔远州,(下。)酉阳州,(下。)服州。(下。皆阙。)

夔路,(下。)唐初为信州,又为夔州,又为云安郡,又仍为夔州。宋升为

帅府。元至元十五年,立夔州路总管府,以施、云安、万、大宁四州隶焉。二十

二年,又以开、达、梁山三州来属。户二万二十四,口九万九千五百九十八。(

至元二十七年数。)领司一、县二、州七。州领五县。(本路屯田五十六顷。)

录事司。

县二

奉节,(下。)巫山。(下。)

州七

施州,(下。)唐改清江郡,又改清化郡,又复为施州。宋因之。旧领清江、

建始二县。元至元二十二年,并清江入州。领一县:

建始。(下。)

达州,(下。)唐为通州,又改通川郡,又仍为通州。宋更名达州。元至元

十五年,隶四川东道宣慰司。二十二年,改隶夔路。领二县:

通川,(下。)新宁。(下。)

梁山州,(下。)本梁山县,宋升梁山军。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领一县:

梁山。(下。)

万州,(下。)唐改浦州为万州,又改南浦郡。宋为浦州,元至元二十年,

以南浦为万州。领一县:

武宁。

云阳州,(下。)唐云安监。宋置安义县,后复为监。元至元十五年,立云

安军。二十年,升云阳州,并云阳县入焉。

大宁州,(下。)旧大昌县,宋置监。元至元二十年,升为州,并大昌县入

焉。

开州,(下。)唐改为盛山郡,又复为开州。宋及元皆因之。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

叙州路,古僰国,唐戎州。贞观初徙治僰道,在蜀江之西三江口。宋升为上

州,属东川路,后易名叙州,咸淳中城登高山为治所。元至元十二年,郭汉杰挈

城归附。十三年,立安抚司。未几,毁山城,复徙治三江口,罢安抚司,立叙州。

十八年,复升为路,隶诸部蛮夷宣抚司。领县四、州二。

县四

宜宾,(下。)庆符,(下。)南溪,(下。)宣化。(下。元贞二年,于

本县置万户府,领军屯田四十余顷。)

州二

富顺州,(下。)唐富义县。宋富义监,后改富顺县。元至元十二年,改立

富顺监安抚司。二十年,罢安抚司,升富顺州。

高州,(下。)古夜郎之属境,邻乌蛮,与长宁军地相接,均为西南羌族,

前代以为化外,置而不论。唐开拓边地,于本部立高州。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

俱效顺。元至元十五年,云南行省遣官招谕内附。十七年,知州郭安复行州事,

蛮人散居村囤,无县邑乡镇。

马湖路,(下。)古牂牁属地,汉、唐以下名马湖部。宋时蛮主屯湖内。元

至元十三年内附后,立总管府,迁于夷部溪口,濒马湖之南岸创府治。其民散居

山箐,无县邑乡镇。领军一、州一。(初,马湖蛮来朝,尝以独本葱为献,由是

岁至,郡县疲于递送,元贞二年敕罢之。)

军一

长宁军,唐置长宁等羁縻十四州、五十六县,并隶泸州都督府。宋以长宁地

当冲要,升为长宁军,立安宁县。元至元十二年,郡守黄立挈城效顺。二十二年,

设录事司,后与安宁县俱省入本军。

州一

戎州,(下。)本夜郎国西南蛮种,号大坝都掌,分族十有九,前代以化外,

置而弗论。唐武后时,恢拓蛮徼,设十四州、五团、二十九县,于本部置晏州。

元至元十三年,以昝顺为蛮夷部宣抚司,遣官招谕。十七年,本部官得兰纽来见,

授以大坝都总管。二十二年,升为戎州。叛服不常,州治在箐前。所领俱村囤,

无县邑乡镇。

上罗计长官司,领蛮地罗计、罗星,乃古夜郎境,为西南种族,前代置之化

外。宋设长宁军,十州族姓俱效顺,各命之官。其后分姓他居,遂有上、下罗计

之分,盖亦如唐羁縻之,以为西蜀后户屏蔽。元至元十三年,蛮夷部宣抚昝顺引

本部夷酋得赖阿当归顺。十五年,授得赖阿当千户。十八年,黎州同知李奇以武

恩将军来充罗星长官。二十二年,夷人叛,诱裕下扌且模惺嗝茉禾制街

其民人散居村箐,无县邑乡镇。

下罗计长官司,领蛮地。其境近乌蛮,与叙州、长宁军相接,均为西南夷族,

与上罗计同。至元十二年,长宁知军率先内附。十三年,昝顺引本部夷酋得颜个

诣行枢密院降,奏充下罗计蛮夷千户。二十二年,诸蛮皆叛,惟本部无异志。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豕蛾夷地,在庆符向南抵定川,古夜郎之属,唐羁

縻定州之支江县也。至元十三年收附,于庆符县侨置千户所,领四十六囤:

黄水口上下落骨,山落牟许满吴,麽落财,麽落贤,腾息奴,屯莫面,落搔,

麽落梅,麽得幸,上落松,麽得会,麽得恶,落魂,落昧下村,落岛,麽得享,

落燕,落得虑,麽得了,麽腾斛,许宿,麽九色,落搔屯右,麽得晏,落能,山

落寡,水落寡,落得擂,麽得具,麽得渊,腾日彯,落昧上村,赖扇,许焰,

腾郎,周头,卖落炎,落女,爱答落,爱答速,麽得奸,阿郎头,下得辛,上得

辛,爱得娄,落鸥。

诸部蛮夷:

秦加大散等洞。(以下各设蛮夷官。)

叙崖冒朱等洞。

陇堤纣皮等洞。

石耶洞。

散毛洞。

彭家洞。

黑土石等处。

市备洞。

乐化兀都剌布白享罗等处。

洪望册德等族。

大江九姓罗氏。

水西。

鹿朝。

阿永蛮部。(至元二十一年,酋长阿泥入觐,自言阿永邻境乌蒙等蛮悉隶皇

太子位,愿依例附属。诏从其请,以阿永蛮隶宫府。)

师壁洞安抚司。

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

阿者洞。(以下各设蛮夷官。)

谢甲洞。

上安下坝。

阿渠洞。

下役洞。

驴虚洞。

钱满等处。

水洞下曲等寨。

必藏等处。

酌宜等处。

雍邦等寨。

崖笋等寨。

冒朱洞。

麻峡柘歌等寨。

新附嵬罗金井。

沙溪等处。

宙窄洞。

新容米洞。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州二,属州五。(本省马站六处。)

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

甘州路,(上。)唐为甘州,又为张掖郡,宋初为西夏所据,改镇夷郡,又

立宣化府。元初仍称甘州。至元元年,置甘肃路总管府。八年,改甘州路总管府。

十八年,立行中书省,以控制河西诸郡。户一千五百五十,口二万三千九百八十

七。(至元二十七年数。本路黑山、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处屯田,计一千一

百六十余顷。)

永昌路,(下。)唐凉州。宋初为西凉府,景德中陷入西夏。元初仍为西凉

府。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州隶焉。

西凉州。(下。)

肃州路,(下。)唐为肃州,又为酒泉郡。宋初为西夏所据。元太祖二十一

年,西征,攻肃州下之。世祖至元七年,置肃州路总管府。户一千二百六十二,

口八千六百七十九。(至元二十七年数。)

沙州路,(下。)唐为沙州,又为敦煌郡。宋仍为沙州,景祐初,西夏陷瓜、

沙、肃三州,尽得河西故地。金因之。元太祖二十二年,破其城以隶八都大王。

至元十四年,复立州。十七年,升为沙州路总管府,瓜州隶焉。(沙州去肃州千

五百里,内附贫民欲乞粮沙州,必须白之肃州,然后给与,朝廷以其不便,故升

沙州为路。)

瓜州,(下。)唐改为晋昌郡,复为瓜州。宋初陷于西夏。夏亡,州废。元

至元十四年复立。二十八年徙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

亦集乃路,(下。)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

乃汉之西海郡居延故城,夏国尝立威福军。元太祖二十一年内附。至元二十三年,

立总管府。(二十三年,亦集乃总管忽都鲁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